2024年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5篇(第96/108页)
(四)从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实施办法,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各类腐败问题,切实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督察等发现问题的整改。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践行"四下基层",持续防范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不开没有实际意义的会议、坚决不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坚决不搞不解决问题的调研、坚决不干脱离实际的项目。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投标,加大审计、财会、统计监督力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各级政府要把过"紧日子"作为习惯、变成常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更多资金用在为民造福上,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力量源于团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扬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7日在扬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潘国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扬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密结合、一体推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做好"发力奋进年"各项工作,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左右、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左右、增幅连续19个月全省第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布局"613"产业体系,工业开票销售超8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左右。高端装备产业入围中国百强产业集群。邗江数控成形机床产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8%。
--创新动能不断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0.2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同比增长2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5%。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连续10年制定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号文件",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首次全部高于省均。联环集团获评全国科改示范企业标杆。进出口总额超千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1.3%。
--城市品质加快提升。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启用。入选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评全国首批"净塑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创成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富民工程务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来扬就业创业大学生超2.5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8%、7.2%,收入比为1.8:1、连续10年缩小。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0%。
--文化魅力更加彰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全国交流推广。入选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夜间经济新锐十城",东关街园宅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全市接待过夜游客数、旅游收入比2019年分别增长18%、20%。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以上,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9%以上。
一年来,我们坚持对标一流、攀高比强,以"拼抢争"的干劲满弓发力、攻坚突破,全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国省稳增长一揽子政策。逐月调度、逐旬推进经济运行,及时出台"42+8"实施细则和"30条"增量措施,相继制定稳外贸"12条"、促消费"19条"、稳就业"21条"等专项政策。每月召开企业座谈会,帮助企业稳经营、稳预期、稳信心,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近110亿元、惠及各类经营主体20余万户,新增经营主体10.5万户、"四上"企业2752家。持续狠抓有效投入。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及时解决用地、用能、融资等要素保障问题,阿特斯光储、纳力新材料等9个百亿级重特大项目开工建设,棒杰一期、三笑智能工厂等97个重大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18个列省、485个市级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70%、125%。不断激发消费潜能。打造"好地方·好生活"消费品牌,举办促消费活动500余场、发放惠民券超4500万元,新增品牌首店95家,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8%、23%,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国家试点。邗江入选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区)。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制造强市建设。制定实施"1+6+N"行动方案,6大主导产业集群总产值达6400亿元,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9%、20%。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9家。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0.4%、增速全省第一。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136个,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7个。扬州经开区全国排名大幅进位。建筑业总产值达5450亿元。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精心组织"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活动,持续打响招商引资"百日会战",赴北京、上海、深圳、欧洲、日美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34个,其中5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6个。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其中制造业贷款连续3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举办中国科创投资峰会、"融汇扬州"系列融资对接活动,新设产业基金15只、总规模299亿元。实施"金扬帆"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设立深交所扬州基地,上市后备企业达180家。
三是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建立科技创新工作例会制度,启动建设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布局设立域外创新中心11个。新招引科技型企业695家,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811家。组织实施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6个。推动教育赋能创新发展。扬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种子创新研究院等建成投运。扬州职大入选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清单,高邮湖校区开工建设。成立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现代产业产教联合体入选省级培育名单。构建创新人才矩阵。举办"绿扬金凤"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宁扬青年人才协同发展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47人、省"双创"人才(团队)25个。设立"扬州工匠日",举办产业工人节,新增高技能人才1.1万人。成立青年企业家人才服务中心,建成高品质人才公寓1.25万套、青年人才驿站14家。
四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打响"好地方·事好办"品牌。发布"免申即享"政策清单26条,打造"一贯到底"惠企政策直达服务平台。推行经营主体登记"同城通办通取",建成政务服务"云勘验"平台、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3.0版。"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模式入选全国特色案例,"一企来办"机制全省推广。常态化实施"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设立"扬州企业家日",增强企业家在扬州发展的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江都入选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地区。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成立大数据集团、能源集团,扬州经开区产投集团信用评级提升至AAA,9家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10%。构建数字扬州建设"六位一体"新格局,开发智能化应用场景20个。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举办第四届中德工业4.0暨全球采购大会、第十六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成功落户中亚(扬州)海外仓项目。新开通和加密各类航线21条,口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万标箱。落地首只QFLP基金。新招引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6个,新设外资企业153家。新增国际友好交往城市2个。
五是切实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完成省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整治长江岸线利用项目19个、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281个。三江营入选省首批生态岛试验区建设试点。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开工建设宁盐高速、扬泰国际机场二期,京沪高速扬州段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扬泰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320万人次,扬州东站年到发旅客突破千万人次。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牵头组建长三角航空产业创新联盟。落实对口支援协作合作任务,新霖飞(西宁)项目成为年度全省投资量最大的东西部合作项目。加快推动市域一体化。老淮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345国道改扩建、扬子津路西延二期、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等加快推进。新增市县公交线路11条。全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5A。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组建县域医共体15家,高邮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实地督导评估。
六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4.5万亩,改造大中型灌区3处,粮食生产"二十连丰"。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2%,9个品牌入选省农业精品培育名单、数量全省第一。射阳湖镇、龙虬镇、马集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大力建设和美乡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3000多处。完成56个行政村"厕所革命"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6%,苏中苏北第一。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农村生态河道62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80公里。仪征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积极推进富民强村。举办首届乡村休闲旅游节,农业电商销售额、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5%、9%,村级物流服务点覆盖率达90%。新建村级集体农场15个,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2家。2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七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扎实做好污染防治。高质量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300个,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1.2万辆。与淮安、滁州建立跨界河湖联保共治机制,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稳定在95.7%。开展扬农化工等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企业绿色化改造项目110个,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17家。落实"双碳"战略,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2%。新增绿色建筑850万平方米。编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新建加氢站2座,开通氢能公交专线。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成生态安全缓冲区7个。新增成片造林3492亩、修复湿地3250亩,建成幸福河湖100条。邵伯湖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入选"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瘦西湖入选全省"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七河八岛"入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八是统筹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深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启动建设双宁运河世界遗产园和"十里外滩"项目,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开园,《志说运河十二景》《扬州通史》出版发行。十二圩"江上盐都"、南河下历史街区入选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系统实施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制定7大类16个配套"政策包",有序推进皮市街、广陵路、小秦淮河、仁丰里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修缮文保建筑15处,活化利用直管公房1.6万平方米,建成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广陵"有盐"文化街区、文汇阁、马可·波罗纪念馆、淮扬菜博物馆全新开放。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丰富拓展夜游、夜演、夜食等旅游新业态,东关街、运河·盂城驿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提升全链条旅游服务保障水平,入选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城市书房获评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开展"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等文化惠民活动2560场次。举办第十四届市运动会、鉴真半程马拉松赛。高质量承办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决赛、首届东亚U20田径锦标赛。扬州健儿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取得优异成绩。
九是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充分就业示范社区75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万人次。"五险"扩面净增11万人次。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800元。在全省率先建立特困群体一体化服务保障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改造老旧小区249万平方米、棚户区1.2万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7万套(间),市区征迁房屋320万平方米、历年结转项目全部清零,安置房权证办理遗留问题有效解决。新改建城镇供水管网305公里,建成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覆盖率达48%。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制度,开展文明城市建设18类重难点问题攻坚,整治"飞线充电"小区151个,小区用电"临代正"问题清零,提档升级农贸市场8个,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积极服务"一老一小"。入选第二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市妇女儿童医院开诊启用,市中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所,建设儿童友好学校25所。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4个,完成30个颐养社区、2110户适老化改造,设立乡镇(街道)老年大学23所。
十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从严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18个安全生产专委会实质化运作,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5%、13.5%,扬州化工园获评"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全国十佳案例。企业、"九小场所"专兼职消防员、安全员应配尽配,安委会、消委会、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实现镇级全覆盖。实施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十大行动",完成9条示范街区"瓶改管"。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加强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持续开展融资"削峰行动",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政府债务率保持在合理区间。"一楼一策"开展问题楼盘处置。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深化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6.5%。严打严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发案持续下降。通过"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验收。"三格联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诉裁衔接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国防动员持续加强,获评全国最美拥军人物1名。对台事务、港澳、侨务、工商联、民防、气象、科普、供销、民族、宗教、残联、慈善、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四学四强四争当"目标,推进"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好地方"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79件、政协提案410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5件,新制定政府规章1部。发布《法治政府建设白皮书》。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