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才引进工作调研督导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全市人才引进工作调研督导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才振兴60条",推动我市"才聚三江"行动落到实处,守正创新、立破并举,助力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根据调研座谈要求,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破除本位主义思想障碍,树立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理念
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构建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良好环境。树牢"党管人才"理念。形成市委书记、市长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着力破解人才外流、制度创新、人才激励等制约人才发展的难点问题。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全市领导干部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推动"人才、项目、产业、服务"全要素对接,增强各类人才在我市发展的信心,为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奠定坚实基础,让人才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8·18人才日"活动为契机,先后举办"人才日"专家人才座谈交流会、"富有精彩锦城有你"市人才发展大会等活动,以城市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广大人才致敬,让广大人才感受到我市爱才的拳拳诚意,激励更多人才扎根这片沃土,合力奋进。树牢"爱国奉献"理念。新一轮县乡换届选举以来,强化人才典型选树和宣传工作,先后开展"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最美城市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倾心打造"城市人才·风采秀"人才长廊,面向社会公开展示各领域厚植工匠精神、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的优秀人才代表54名,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二、 破除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树立"远怀近集"人才发展目标
结合本地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人才总量、质量等现实条件,每3年出台1个总体规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政策方案,构建起长期有规划、中期有意见、近期有方案,层层递进、与时俱进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营造更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做大人才总量"基本盘"。先后制定《市2017-2020年人才引进规划》《市人才发展(2021-2023)三年工作规划》,重点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以着力打造我省东部地区人才发展高地为重心,形成人才引进规划、本土人才培育规划、人才成长使用规划为基础的"1+3"县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明确到2023年底企事业单位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达150人的目标。目前,通过"省人才周""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才聚三江"等引才品牌,近三年,引进人才共977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达500余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24名,全面夯实振兴发展人才基础。打造高层次人才新"增长极"。为积极打造我市"人才高地",我市制定出台"人才新政40条",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通过"引才伯乐""柔性引进"等方式,成功引进心脏、消化内科等专家3名,柔性引进中科院杨福水稻育种工作室、省农科院团队、北京化工大学研发团队等科研团队,以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人才引进机制,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磁极",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搭建科技创新"大舞台"。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市积极推动市校企合作,与各大高校开展深入沟通和交流,对接双方所需,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加速推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加速创新资源要素向我市创新平台汇聚,实现互惠共赢,截至目前,与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签署市校合作协议,开展科研合作项目5个,实现成果转化4个,孵化落地企业5家。激活青年人才发展"动力源"。我市立足近年来年轻干部引进成长实际,制定出台《市年轻干部"强基提素"工程实施方案》,不断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储备培养和管理使用的全链条常态化统筹推进机制;大胆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年初以来共提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11人,占提拔总数的30.56%,为27家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备30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占党政工作部门总数的72.97%,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保持党政人才队伍"一池春水"。
三、 破除部门信息壁垒,树立人才"一站式"服务标杆
我市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当好人才服务"店小二"。创设人才服务专员、人才绿色通道、数字"人才码"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将涉及组织、人社、住建、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人才服务事项整合,由人才专员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事项申报、业务受理、进度跟踪等全流程服务,人才可通过绿色通道、"人才码"享受业务即时办理,2023年前三个季度共兑现落实工作生活补贴119.2万元,为29名人才协调解决住房、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全力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当好创业人才"联络员"。主动靠前,推动银行、企业、高校等部门高效对接,及时掌握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通过上门宣讲、线上答疑等方式,解答有关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申请条件、担保手续、贷款用途等问题,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科创小微企业留在本地就业创业,近两年共为青年创业人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4.8万元。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为提升企业承载创新人才能力,我市以科技型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辅导对象,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方式,加大省市人才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2023年,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15家企业予以奖励,共兑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164.76万元。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