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总结、经验材料、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材料-62篇(第14/33页)
一、机制保障,调处力量"一揽子"集成
变"多中心"为"一中心"。建立以街道党工委多元矛调工作站为"中枢" 的"一站式"受理机制,整合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物业纠纷调处工作站等,实行专职人民调解员、信访工作人员常驻,阶段性群众诉求关系紧密的住建、城管等科室人员随叫随驻。建立首问负责、分流督办、联合会办、量化考核等机制,确保工作站规范高效运行。
变"多张网"为"一张网"。全街道辖区按照网格划分管理,每个网格配备1名社区网格员,吸纳楼栋长、老党员等为网格志愿者,实现网格员又是"协调员、管理员、信息员、安全员、监督员"的多重身份,凝聚工作合力。同时, 化繁为简,对能解决的小矛盾现场化解,不能立即解决的及时上报工作站分流处置。加强队伍建设,推出"8543"工作法,即做好服务联系群众、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实有人口协管、矛盾纠纷化解、开展平安创建、安全隐患排查、发动群防群治"八件事";当好社情民意的知情人、社会治安的责任人、化解矛盾的有心人、分忧解难的贴心人、民生服务的带头人这"五种人"; 练就进居民家门、识居民家事、会居民家话、解居民家忧"四本领";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的三大目标, 全面提升基层网格员履职尽责能力。
变"多头管"为"党建领"。针对辖区居民小区多、物业矛盾相对高发的情况,街道第一时间成立"红色物业"工作领导小组,建设"红色物业"3个、"红色业委会"5个。街道、社区会同业委会、物业企业建立协同、处置、监督、承诺四项工作机制,会商解决小区内部重大事项;搭建社区民情恳谈会等协商共治平台,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监督。同时,积极吸纳物业企业党员担任网格志愿者,开展如"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小区环境提升党员先行""楼栋
微心愿箱"等活动,形成业主、物业双向良性互动。
二、共治思维,调处环节"一体化"融合
变"局外人"为"合伙人"。依托人民城市建设,通过市民自荐、行业推荐、主动邀请等方式,组建街道的"平安建设合伙人"队伍,实现专家合伙人、单位合伙人、商户合伙人、个人合伙人分类管理、各展所长。按照解决难易、专业化程度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评估,组织不同"合伙人"进行"点单式""邀请式"调解。如对物业、房产等专业领域纠纷,组织属地区物业办、区法院、顾问律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家庭邻里纠纷则组织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参与,提升调处成功率,并依托"合伙人"示范带动效应,引入"政协好商量平台""邻里法官""检察官未蓝护学小队"等特色"外援",有效克服街道、社区专业力量不足的困难,实现"街道搭台、合伙人唱戏"。
变"坐着等"为"送上门"。组建由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我来帮你忙" 队伍50余支,按照"排查全覆盖、纠纷全介入"为原则,推行"铁脚板走万家" 行动。譬如境内赛纳丽城小区居民因物业消防设施配置问题产生纠纷,考虑该小区是新建小区,业主多为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的年轻人,街道启动"民情夜话"项目,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于晚间上门进行座谈、调处,最终妥善处理了相关信访事项,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上门调解等,有效避免群众"多跑路" "走弯路"。
变"多环节"为"一条龙"。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行动机制,对街道层面化解难度较大的问题,及时向区直事权部门发起"吹哨",进行集中会诊或组织流转至其他最优化解平台,真正做到多元化解主体从"物理整合" 到"化学融合"。譬如辖区的宝文、巨龙、纺织城三大市场的矛盾隐患和市容乱象一直较为突出,经研判街道吹响"哨声",镜湖交警大队、消防救援大队、城管局等单位"应哨报到",组织市场环境的联合大型整治,取得较好成效。
三、智慧赋能,调处质效"一点通"提升
针对网上反映问题的群众更乐于继续通过网络沟通的心理特点,天门山街道党工委主动建立联络群,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在网上正确发表言论;通过"解纷芜优"App平台、网上信访平台、"红色物业"微信群、网格员"社管通"等线上载体,及时受理群众问题,实行"线上调""掌上办";全面建立了网上事项"1分钟派单、1刻钟接单、简单问题1小时回复、复杂问题1天内启办"的"四个一"响应机制,充分激发"加速度"。
天门山街道党工委统筹实施,在街道一楼大厅设立自助网上信访区,工作人员大力宣传"互联网+信访"工作模式,网上信访的新模式、新流程,让群众从来信来访到办理结果送达实现"一次不用跑"的良好体验,高效办理让群众省心。
同时,依托智慧赋能,辖区"雪亮工程"等智能探头全部接入街道、社区综治视联网平台,推动人、地、物、事等动态要素全面采集,帮助街道随时发现纠纷隐患,实现"智慧治理"。
四、办好办实,高效统筹"一盘棋"推进
再好的政策,不落实也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措施,不执行也难取得实效。天门山街道党工委在调处力量"一揽子"集成、调处环节"一体化"融合、调处质效"一点通"提升的"三个一"举措基础上,全力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访调对接和"开门接访"齐步走,全面营造"人民信访为人民、人民调解为人民"的浓厚氛围。
访调对接,大力发扬"枫桥经验"。对来访群众做到应谈尽谈,全面了解来访诉求,依法为来访人解决实际问题。在天门山街道接待大厅,设置《信访工作条例》宣传专栏,引导来访群众通过合法方式解决问题,并将接待大厅与司法所人民调解窗口打通,让访调对接"零延迟",实现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的目标。
让"开门接访",领导接访成为常态。街道结合来访群众的实际特点,建立并规范实行党政领导带班接访制度,将街道班子成员全部纳入信访值班,制定每天1名班子成员、2名科室负责人,1名信访办工作人员的"1+2+1"值班接访模式,做到值班领导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创新多元矛盾调解格局,社会治理成效有效提高。天门山街道先后荣获省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示范中心、市扫黑除恶与社会治理先进集体贡献奖、镜湖区建设"四最镜湖"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连续多年获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 目标考核一等奖,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长期位居全市前列。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树牢群众观念,站稳人民立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切实增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主动性。
宁都县扎实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纪实
(2023年4月2日)
近日,从中央信联办、国家信访局传来消息,宁都获评"2022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这是该县继2021年获评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后,再次获此殊荣。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近年来,宁都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突出"源头管控,事心双解,畅通渠道",创新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紧盯积案促化解
"谢谢,谢谢你们,现在我的工程款全部拿到了。"日前,东山坝镇农民廖某握着信访干部的手感激地说。2005年,廖某和李某合伙承包东山坝镇杉树下至来源公路硬化项目,因内部存在分歧,情况复杂,一直未结清工程款。了解情况后,挂点县领导组织镇村干部召集双方反复协商沟通,最终达成和解, 结清工程款,成功化解了这桩陈年积案。
针对信访积案重复信访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办理次数多等特点,宁都县深入调查,摸清起因经过、主要诉求、症结难点等信息,分类建立精细化管理台账,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整合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构建起一名班子成员包案、一个承办部门具体负责和信访室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做到"一件信访积案、一名领导包案、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统筹推进调查处理、诉求解决、信访反馈等工作,有效加快积案调处和纠纷化解。该县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县领导带头包案接访,对疑难信访案件主动认领,调度责任单位及时化解,并按照"日统计、周汇总、月通报"方式,对化解稳控情况实行每周排名,进行公开晾晒,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全力推动案结事了。
宁都县委信访局副局长龚志腾介绍,公开晾晒后,一批难啃的信访硬骨头、陈年积案得到妥善解决。目前,中央联席办交办的106件信访积案,已化解105 件,化解率达99.1%,群众满意率为98.57%。
二、聚焦源头抓治理
宁都县全面推行"大接访"制度,县主要领导带头接访,县四套班子领导
每月至少到挂点乡镇接访一次,每天由一名县级领导在信访局带班接访,并在各乡(镇)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场所,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轮班接访,倾听民声, 化解矛盾。
与此同时,该县全力推行"十联"工作法,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进村入户,开展"县情大调研、矛盾大排查"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源头管控,防微杜渐。该县积极探索"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做实党建网格化管理,建立和充实镇村(社区)网格队伍,以镇村(社区)干部、综治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等为主体,统筹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对"五小问题"(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小问题、小需求)进行定期走访排查, 并积极培育基层"话事人"调解品牌,织密排查化解网络,将大量社会矛盾调处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精准摸排,分类施策。"简单问题现场处理,复杂问题协调处理,疑难问题提级调度。"宁都县委信访局局长张林介绍,"全县严格执行首访责任制, 坚持一竿子插到底、一口气抓到底,确保信访诉求'不空转'、群众呼声有回应。"据统计,2022年,宁都县级领导共接访236起302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1 起268人次,一次性化解率显著提升。
三、凝心聚力解民忧
"谢谢党委政府,现在我家房屋已经加固,他们也把赔偿款给了我。"近日,梅江镇小湖村村民曾新明高兴地说。
此前,曾新明因邻居曾某和冯某建房致使其房屋开裂、地基下沉,多次投诉,要求赔偿,导致邻里关系十分紧张。宁都县将该信访案件纳入县级调度调处化解,组织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和镇村的干部及律师反复上户,耐心调解, 并联系专业机构鉴定出具专业意见。经多方努力,终于达成和解。
上一篇:入党思想汇报-35篇
下一篇: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