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3年人大、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19篇(第14/67页)
(四)积极发展政协协商民主。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优势作用,聚焦协商主责主业,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优化完善协商议政质量评价等制度机制,有序开展各类协商议政活动,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丰富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机制,每年选择若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群众密切关注的重点领域,寓监督于参与、支持、服务之中,助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密切联系界别群众,优化完善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界别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深化"有事来协商"工作,务实有效建设"委员工作室",促进委员真正在一线发挥作用,协力做好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工作。
(五)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着力抓早抓小,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打造"一委一品"工作品牌,提升履职专业化水平。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完善委员服务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实"五个走在前列"要求,建强机关干部队伍。强化协同联动,优化对住蓉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的联络服务,强化成德眉资四市政协协作协同,加强对区(市)县政协联系指导,提升履职整体效能。
各位委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成都市委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当好政协人、办好成都事,为加快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达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喜迎盛会、擘画宏图的非凡之年,是达州迎难而上、破局成势的跨越之年,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忠诚履职、守正创新的奋进之年。一年来,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部署,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征程中,以担当诠释初心,以行动肩负使命,以实干体现价值,将"六大监督、三项提升"[l]作为全年工作的主抓手,既势在必行,也言出必行,既行之有方,也行之有效,努力在担当作为中兑现"人大承诺",在开拓进取中贡献"人大力量",在久久为功中书写"人大篇章"。
过去一年,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始终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议、主任会议"第一议题",干部教育"第一课题",政治谈话"第一主题",深入开展"三学三讲三赛"[2]系列活动,以党组成员"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带动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干部职工学出忠诚信仰、学出责任担当、学出奋进动力。落实政治责任。全年提请市委研究决定重大事项18次,依法作出设立"达州人才节"等决议决定16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0人次,选举出席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2名,确保常委会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扛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出台人大系统宣传工作考评办法,用人大的"法言法语"、代表的"履职心声",让党的声音、市委的主张、发展的共识传播得更深入、更广泛,全年市县乡三级人大在省级以上媒体刊载稿件226篇,其中国家级5篇。展现政治担当。坚决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要求,优化人大工作考核内容,变单一指标为复合指标;提高考核权重,市本级由1分提高到4分,各县(市、区)提高到5-8分。全市所有乡镇均配备人大专(兼)职工作人员,5万人以上乡镇配备人大专职副主席,并保障了乡镇人大年度工作经费。
过去一年,我们突出开展"产业壮大监督",向发展聚焦、为大局出力,助推夯实振兴发展经济支撑。围绕建设"重要经济中心",紧盯"3+3+N"产业集群[3],常态化视察调研重大产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听取审议市级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执行情况专项报告,逗硬督促落实审议意见,助推市委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见效,相关做法被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决定"[4],鲜明支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开展绿色低碳引领天然气致密气综合开发利用、锂钾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向省人代会提出"支持达州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绿色精细化工产业"等建议5件,助推绿色产业"补齐产业链、建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围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组织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执法检查,开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对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工作评议,听取审议专项报告,督促整改问题67个,助推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围绕"做深做实金融支持",突出优化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等重点,深入开展调研,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对市金融工作局开展工作评议,助力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16条,全市存贷比首次突破60%,金融支持地方发展成效更加明显。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开展"民生改善监督",依法履职、为民尽责,推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首次听取市监委关于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专项报告,创新采取"三同步"[5]举措,助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舌尖上的安全",听取审议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项报告,评议市场监管工作,开展"达州食品安全行"活动,组织明察暗访37次,曝光典型案例21件,督促整改问题2713个,让群众吃得更安心、买得更放心、用得更舒心,相关做法得到全国人大、省人大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注报道。聚焦医疗服务改善,坚持专班推进、市县联动、贯穿全年,开展"医疗满意度提升"行动,暗访263个公立医疗机构,督促整改问题245个。首次引入第三方调查测评,倒逼医疗卫生系统开展行业问题整治,促进就医环境明显改善、诊疗流程不断优化、医疗能力持续提升。在两轮第三方调查测评中,渠县、大竹、市本级、通川、开江均有大幅提升,助力我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跃升到全省第4位、第3位,相关做法在省人大工作会上交流推介。聚焦"双减"[6]政策落实,综合运用市县联动、明察暗访、专题调研、审议报告等方式,开展校外培训治理专项监督,排查问题机构73个,督促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有力整肃了市场秩序、减轻了学生负担、净化了教育环境。
上一篇: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