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10篇)(第20/24页)
3.加大法治建设督察考核力度。
充分发挥法治督察"利剑"作用,建立法治督察与纪委执纪问责贯通机制,成立由法治宣传、行政复议、执法监督、政府法务等专业干部及各重点部门专业干部组成的"4+N"法治督察人才库,重点围绕法治建设工作11大类46项内容开展法治督察,做到与县委巡察同部署、同开展、同反馈、同整改。今年以来,已对4个部门、2个乡镇(街道)开展法治督察,反馈问题30余个。
(二)坚持依法行政,在法治政府建设上攻坚发力进位争先。
1.深化合法性审查实效。
依托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系统、浙政钉协同办公OA工作台、"掌上指挥"应用,高效运用"1234"法制审核保障体系,聚焦工业新政、大综合一体化、城市市政等重点领域,建立助企纾困政策优先审查机制,实现合法性审查从"走形式"向"要实效"转变。印发《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安置风险防范指引》《招商引资协议审查暂行规定》,全过程参与房屋征收、北门历史街区保护、未来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法治参谋助手作用。今年来共审查文件、合同339件。
2.谋求行政执法监督突破。
以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为契机,全面设立县乡两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构建"司法行政+执法部门+赋权镇街"立体多维的联动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立"执法监督人才库",印发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拓展行政执法监督方式,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今年以来共开展执法监督13次,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24份。
3.提升行政争议化解实效。
围绕行政复议"前、中、后"三个环节,针对性开展"说理式"调解、"预警式"纠错和"协作式"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今年来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6件,同比上涨117.1%;行政复议纠错案件24件,纠错率达42.9%;行政复议后起诉率达17.9%、行政复议调撤率达44.9%,均符合考核指标。印发《关于开展综合治理实现行政争议"双下降"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6方面22项具体措施及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落实行政败诉风险案件领导包案化解、四色预警、败诉追责等制度,"闭环诊疗"模式全力压降行政诉讼败诉率。今年以来加大对行政败诉案件的考核力度,将倒扣分分值从1分调整到25分;败诉风险案件34件,案件化解率高达76.5%,推动行政败诉率下降19.7%。
(三)深化法治为民,在法治社会建设上攻坚发力进位争先。
1.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健全。
设立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全域通办""容缺受理"等便民服务及"律师先行介入"机制,强化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和总工会等部门联动,确保"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落实公共法律服务志愿律师日值班制度,对群众在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上提出的法律服务需求,"一站式"集成咨询、预约、申办等服务资源,"全天候"实现"一端发起、三台响应"。紧盯共富指标,精心摸排、用心指导,切实提升律师万人比。今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92件,其中刑事199件,民事193件(含6件群体性欠薪),追回欠薪金额222.3万余元;受理小额继承公证59件;律师万人比已达2.11。
2."八五"普法质效不断提升。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制发《2022年XX县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重点抓牢分类普法、主题普法、数智普法,推动公民法治素养稳步提升,从而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实施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聚焦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观察、评价、研判的作用发挥,设立省市两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7个,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0-60岁等人群的法治素养情况开展3轮测评,覆盖人数1万余人。
3.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以"宋诗之河"沿线镇街为串联,推动法治文化与县域优秀历史文化相融合,深化公共法律服务"1+6"模式,打造"宋诗之河"基层法治建设示范带。坚持以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为抓手,不断加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的指导力度,结合区域特点、人文环境,着力构建党建统领下的"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目前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占比全市第一,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占比全市第二。全面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突出"选育练"结合,夯实"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力量,今年以来共选育"法律明白人"579名,"法治带头人"193名。
(四)加强闭环管控,在除险护航保障上攻坚发力进位争先。
1.紧盯社区矫正监管。
在我局原有基础上全面升级办公环境、设施设备、功能布局,科学规划"三区十八室",创建部级智慧矫正中心。积极沟通对接县公安局,建立健全管控协查机制,利用"233"电子围栏系统,破解社区矫正对象人机分离导致不假外出难题,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看得住""管得牢""矫得好"。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71人,撤销缓刑3人次,收监执行1人次,警告40人次,训诫75人次,执行地变更8人次,受理审前调查案件197件。
2.紧抓基层矛盾化解。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为基础,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风险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工作机制,全力打造纠纷化解"136"体系。深化"一地一品",积极打造品牌调解工作室,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目前已培育省级金牌调解室2家、市级品牌调解室3家;调解矛盾纠纷4499件,调解成功4496件,涉及金额660.69万元。
3.紧跟刑释人员走访。
在全市率先将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录入基层治理信息管理平台,纳入网格走访,完善"一人一档",实行"四色"分类,对摸排出来的涉稳风险隐患及时分析研判、建档跟踪、专班化解、专项整治。目前在册刑满释放人员988人,重点安置帮教对象50名,为32人办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重点人员管控情况列入县委"除险保安"五色考评体系,由县大督考工作推进办每日通报并扣分,全面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在"除险保安"期间,司法局因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管控到位,未发生个人极端事件,赋予"蓝榜",年度考核予以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