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1年宿松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30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5分钟。

2021年宿松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2日在宿松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王赵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历史罕见的旱涝冰冻灾害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可以载入宿松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

这五年,我们高质量推动创新发展,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创新驱动成效显著,与11家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家。完成技改投资186.6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66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家。工业经济扩量提质。首位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皮革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红爱服饰荣获世界制造业大会金奖。中天石化进入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我县获评全省工业稳增长促转型和质量工作成效明显地区。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大宗农作物生产保持稳定,稻虾、蓝莓等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63家,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达9个,龙成集团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荣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服务业发展提速。创建4A级旅游景区2家。新发地、浩瀚汽车城、华中世贸城等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我县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次产业比优化为19.5:41:39.5。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7倍、1.5倍、1.9倍、1.8倍和1.6倍。

这五年,我们高质量推动协调发展,门户形象得到显著提升。"多规合一"深入推进,启动国土空间总规编制,城市总规修编形成纲要成果,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县城建成区拓展至25.3平方公里,东北新城核心区配套日趋完善,老城改造力度加大,高标准推进高铁新区建设,城市能级加快提升。乡镇面貌明显改善,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167个。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荣膺省文明县和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洲头蝉联全国文明村镇。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安九高铁主体完工。黄湖大桥主桥合龙。G50出口北迁工程基本完工。北沿江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新建农村道路2300多公里。治理中小河流8条,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3座,三圩联圩等重大水利设施发挥实效。城乡供水一体化扎实推进。川气东送宿松支线成功通气。新建扩建变电站10座。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县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皖西南门户形象进一步提升。

这五年,我们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实效,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高。常态化落实超常规措施,城区烟花爆竹禁限放成效显著,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强化,PM2.5、PM10平均浓度大幅下降。强力推进长江大保护,"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成效显现。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取缔非法混凝土搅拌站,关闭粘土砖瓦企业,关停非法码头,整治非煤矿山。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圆满完成渔船、渔民退捕任务,禁捕重点水域实现"四清六无"目标。华阳河湖群湿地保护项目扎实推进,铲除湖泊历史圈建矮圩12处,黄大湖生态环保专项工程全面完工,湖泊围拦网拆除任务圆满完成,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沿江等重点区域固废清理常态化推进,危废管理不断规范。林长制向纵深拓展,完成造林11万亩,创建国家森林乡村4个、省级森林城镇5个,荣获省森林城市称号。

这五年,我们高质量推动开放发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县机构改革、华阳河农场和九成畈农场社会职能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三变"改革扎实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营改增"等改革深入推进,减免企业税费负担9.8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发放企业贷款323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46.8亿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精简行政审批事项751件,"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全覆盖,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全县各类市场主体达4万户。荣膺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开放发展取得重大战果,引进各类项目427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6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37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

这五年,我们高质量推动共享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极大改善。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完善顶层设计,健全调度约谈通报机制,统筹涉农资金22.8亿元投入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四季攻势",深入实施"十大工程",纵深推进"千干下基层"行动,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76个,实施到户特色产业项目19.7万个、到村扶贫项目741个。就业扶贫、光伏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成效显著。上交所、省经信厅等124家单位定点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成效明显。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7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县摘帽"目标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稳就业举措落地见效,城镇新增就业近4万人。"五险一金"持续提标扩面,残疾人之家和工作站实现全覆盖,低保、五保等救助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公租房2090套,实施棚改2722户,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破凉九年一贯制学校基本完工,新实验中学、新城关初中、临江学校等投入使用,与安师大教育集团合作共建复兴中学,教育"推均"提前两年通过国家验收,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两所县级医院新院区加快建设,县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血防传播阻断目标顺利实现。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动工建设,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称号。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天网工程"发挥实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六清"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办案、打伞、断财、治乱"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人民调解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荣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科技治超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平安宿松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0年是宿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

防疫防汛战果显著。面对疫情汛情大战大考,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广大党员坚守岗位,医务人员舍生忘死,政法干警、民兵冲锋在前,志愿者无私奉献,基层干部奋战一线,集中力量打响了两场波澜壮阔的攻坚战。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严密封闭对外通道,守住了安徽"西南大门"。统筹调度医疗卫生资源,8天建成42间临时隔离病房,3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加强生活物资应急保供,市场保持总体稳定。创新实行"联防长"等防控措施,严格管控疫区返宿人员1万多名,集中隔离观察371人,较早实现病例"清零"。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防控成果持续巩固。县疾控中心荣获全省抗疫先进集体称号。面对我县历史上梅雨期最长、暴雨日最多、累计雨量最大的严峻汛情,我们科学应对、果断决策,及时实施分洪行洪,有效保障了长江同马大堤防洪安全,更避免了永天圩在不可控情况下突然溃破造成更大损失。全县出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25.5万人次、工程机械超5千台套次,转移群众2.7万人。投入2.3亿元及时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改补种农作物8.2万亩,完成1695户受灾户危房改造,修复水毁水利设施456处、公路115.7公里,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长江、内湖、山区"三线"防汛救灾取得重大胜利。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出台系列惠企新政对冲疫情影响,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生产生活秩序较快恢复。设立2000万元中小微企业纾困担保基金,及时兑现奖补资金1.2亿元,减免税负2.8亿元,减征缓缴社保费3154万元,发放担保贷款超13亿元,促进企业减负增效、纾困发展。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2家,顺源纺织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推广直播带货新模式,电商交易额增长27.8%,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及大个体12家。新发地农产品市场交易额突破6亿元。白崖寨景区市场化运营效益显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壹农源智慧农业系统建成运行,油茶、果蔬等特色农业规模超30万亩。龙成生态入选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坚持完善项目推进机制,148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S249高速上跨桥梁及高铁下穿工程主体完工,G105市政段、S248许下段、城西河大桥竣工通车。二郎河陈汉段、凉亭河高岭下段、松兹排涝一站等工程加快建设,白洋河防洪工程完工。收购11座私营水厂。雨福变加快建设,九成变正式运行,建成农网升级改造项目83个。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基本完工,二期加快推进。园区功能配套不断完善。经开区电子标准化厂房、凤湖基础设施PPP等项目稳步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园投入使用。临江消防站加快建设,临江排涝站全面竣工。加快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4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413亩,成功嫁接引入方硕新材料、柯乐纺织等一批项目,必事达电容器、智慧物联等45个项目集中开工。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步伐坚实。深化"放管服"改革,统一规范"三项清单",加大向经开区赋权力度,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入推进。新增市场主体6012户,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智达电气上市步伐加快,新增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6家,全年直接融资达2.7亿元。林业经营主体贷款试点全国"第一单"花落宿松。紧盯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精准实施领导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共引进项目78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固定资产到资超26亿元。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新增进出口企业6家,完成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

县域面貌明显改观。东北新城东扩区全域征迁步伐加快,核心区路网全线贯通,新城花园安置区、何冲河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花溪公园启动建设,龙湖公园全面开放。高铁站场建设稳步推进,白崖寨路及高铁站路网工程加快建设。老城区智能化停车场启动建设,城西路、人民路综合改造加快推进,振兴大道南延伸项目竣工通车。向阳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新建标准化公交站亭44处。汽运城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城市管理切实加强,专项整治力度加大,拆除违法建筑物152处,整治违建棚亭157处,北门街、黎河市场治理成效明显。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51个中心村建设全面完成。实施改厕1万余户,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托管运营,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牢牢守住返贫致贫底线,深入开展"抗补促"专项行动,扶贫小额信贷清收和新增工作扎实推进,年度减贫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数据质量评估。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达48.8亿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生活补助再次提标。县人社局获评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智慧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全面推进。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文体事业、媒体融合加快发展。新气象观测站正式启用。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荣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扎实推进。"七五"普法通过验收。乡贤调解入选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安全生产、食药安全、信访维稳、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消防救援、医保、民宗、外事、侨务、保密、史志档、工青妇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与县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3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开展民主协商活动,办理政协委员提案90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万条,政务公开工作居全省前列。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工作,深感成之惟艰,极其不易。这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宿部队、政法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宿松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十三五"规划部分目标未能完全实现,一些重点工作推进不快,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实现高质量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干部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不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负全县人民重托。

二、"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时代宿松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五年。未来五年,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安徽自贸区等重大战略纵深推进,各级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有利于我县区位、生态、资源等优势叠加放大,县域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机遇和挑战呈现新的发展变化。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方位新机遇,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遵循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育先机,勇开新局,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宿松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宿松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为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0亿元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任务: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

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业集群培育战略,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大科技赋能力度,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孵化平台,培育一批制造名牌。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区产业合作,深化园区合作共建,探索发展"园区飞地"经济。开展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皮革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力争主导产业集群产值突破4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0%。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坚持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业并重,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九大行动,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培育打造一批城市商圈、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改善城乡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加快电商产业园、智慧物流园、商品配送中心等建设,培育省级以上电商示范企业3家,力争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5亿元。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创建环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由南至北打造山水宿松精品旅游线路。新增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2家、省级以上特色旅游名镇2个,旅游综合收入超60亿元,努力建成面向长三角和三省边际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到2025年,新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服务业增加值达160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40%以上。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链条,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差异化打造北部山区、中部丘陵、南部洲区三大特色农业发展区。争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着力打造长三角西端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农业经营主体20家、"三品一标"认证50个,发展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00亿元。

(二)加快构建动力支撑体系,在开创发展新格局上实现更大作为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数字宿松"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打造省级政务服务品牌。加强高标准市场和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健全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机制,增强金融普惠性。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力争1-3家企业上市。打造区域开放发展先行区。实施开放发展行动,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与沪苏浙"六个一体化",主动承接周边都市圈经济圈辐射,全力构建开放新高地。加快开放大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以经开区为主体、以乡镇特色产业平台为依托的"一核多极"开放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经开区开发建设面积达19.8平方公里,工业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县比重达60%以上,基本建成现代化产城一体新区,力争跻身全省省级开发区30强。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强化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力争新引进超5000万元项目38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5个。加强与安徽自贸区、安庆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合作,全力做好外资外贸工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实际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九横五纵三联一环"工程,推进大交通建设。谋划推动过江通道、通用机场、疏港铁路宿松支路等项目,配合实施G50改扩容工程,力促武宣杭高铁和北沿江高速宿松段开工,以大格局拓宽对外交通廊道。推动高铁新区交通枢纽中心、环湖公路、龙湖大桥等项目建设,实施S237、S248、S249、太下线和破长线升级改造等工程,构筑城乡畅通交通网络。谋划推进内湖航道疏浚、通江船闸等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保护开发长江岸线资源,加快王家洲码头等建设,积极推进江湖连通联运。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等信息化建设。推进主配网项目建设,提升供电现代化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灌排体系建设,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三)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省际毗邻区节点城市。高质量推进东北新城、高铁新区建设,塑造城市新风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城区改造提升。加强连接通道建设,打造白洋河景观轴、龙井路景观区,促进老城新城新区融合发展。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治理,提升形象品位。谋划推动环湖区域转型发展,加强重点城镇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创建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加快推进撤县设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文章,聚焦"五个振兴",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积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城乡供水、公共交通、污水处理、供气等一体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继续实施"三大行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成长计划,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四)加快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在推进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

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推进城乡共治和区域联动,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强化工业污染源、城乡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危废固废等安全处置,严防环境风险。牢牢把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新要求,纵深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积极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幸福河湖。加强北部山区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建成钓鱼台湿地公园,筑牢绿色安全屏障。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升级改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推进可持续发展。全力做好显山露水、生态经济文章,推动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推进大湖保护修复与生态利用,聚力构建山上宿松、水上宿松两大特色产业体系,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五)加快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在提升社会建设现代化水平上实现更大作为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升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断健全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动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健康宿松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218"工程,支持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创建三甲、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甲,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健全文化产业和服务体系,发展体育事业。力争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全县文化产业产值达35亿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宿松。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强化基层治理队伍和平台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应急应对能力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坚决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三、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新开局要有新气象,新起步要有新作为。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主动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发扬伟大的抗疫抗洪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