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汇报
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要的一方面。为积极落实上级关于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维护农民权益,发展农村经济,我镇开展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工作。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和镇纪委的组织下,历经半年多,我镇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环节,强化"三资"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周密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三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全镇农村基本情况。
我镇有12个村(居)委会,105个村小组,总户数9263户,总人口34310人,其中农业人口32103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22个,其中经济联合社12个,经济合作社110个。
二、"三资"规范管理的情况。
在这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中,全镇所有的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按要求都纳入到规范管理的范围内。我们清理和规范了农村财务,对农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核实各村、组资金、资产、资源。
三、上一阶段"三资"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
一是思想发动:在2011年8月,我们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镇的实施方案,于9月初,我镇组织相关镇机关干部、村(居)"两委"干部、合作社长等100多人的动员大会,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部署。
二是调查摸底:组织各村文书等干部,对村、组集体资金、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现有土地、山林、鱼塘、咸围等资源和承包合同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并将登记后的数据录入到"三资"管理信息平台。我镇已有12个经济联合社,110个经济合作社上交调查摸底数据。同时,我们及时将合同的详细信息录入"三资"管理信息平台。目前,已将所上交的所有经济联合社和经济合作社的317份合同录入"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其中村级109份,组级208份。
三是建章立制: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参照其他镇的相关制度,结合我镇实际,完善和规范了适合我镇实际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同时,我们制定了《北陡镇农村集体资金及财务管理制度》《北陡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北陡镇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承包合同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而且我镇摘录相关制度上墙。我们还将相关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小册子,印制了500本,发放到镇机关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合作社长等相关人员的手上,人手一本,在全镇形成了人人学习规章制度,讲规章制度,熟悉规章制度,掌握规章制度,落实规章制度,执行规章制度,坚持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
四是验收总结:由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组成联合检查验收小组,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按照"有领导机制、有责任机制、有约束机制、有管理机制、有考核机制"的"五有"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在验收中我们严格按照"北陡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量化考核表"进行验收。验收中,我们主要在资金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村务财务公开这六个方面进行检查。通过检查,我镇各村都通过了镇的验收,落实情况都比较好。验收总结后,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转入常态运作。
四、现阶段"三资"管理的具体做法。
为贯彻落实市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深入调研、制定可行方案,向前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
(一)、领导重视,亲自抓。
在市召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会议后,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镇委书记许国治同志亲自部署,及时召开了以分管农业、纪委和组织的领导为召集人的农村"三资"规范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职责,由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及镇纪委的领导负责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加强检查,督促落实。
镇委明确部署有关单位积极行动,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陈锡念同志多次召开相关部门会议,镇纪委书记黄灼炽同志根据上级有关指导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全年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并明确了要求、目的、任务,全镇形成了敢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文件。
按照我市《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的意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我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方案,建立了农村财务结算中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小型工程招、投标中心,重点围绕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开展工作。配套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北陡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的通知》《关于调整北陡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成立北陡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的通知》《北陡镇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加大硬、软件的投入。
镇委镇政府在经费紧张、镇办公场所紧缺的情况下,多想办法,腾出原有财政所、经济办办公楼用于中心建设,面积约250平方米,投入建设中心费用约30万元,其中办公室装修费用约20万元,办公设备4.5万元,宣传专栏广告5.5万元,LED显示屏等,建成了我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完善、设备齐全的"三资"管理办公综合楼。
(四)、加强"三资"监管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今年五月我镇对12个村(居)委会干部和各村小组长250人全部进行了一次教育培训。以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农村资产、资源交易流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村小型工程招、投标等业务工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做到农村基层干部人人学法、懂法、依法管理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我镇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12个村(居)委会110个村小组高度统一思想,齐抓共管,继续完善"三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农村的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有效预防农村基层消极腐败现象发生,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维护好农村集体权益和农民合法利益。
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我镇的"三资"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三资"情况更加明晰。根据"三资"规范管理台账、报表统计,目前我镇共有库存现金217.7万元,其中村级30.6万,组级187.1万元,银行存款共172.1万元,其中村级86万元,组级86.1万元;固定资产379.2万元,其中村级276.2万元,组级103万元;资源共16万亩,其中耕地25790亩,鱼塘293亩,水库67亩,山坡地7099亩,山(林)地11.5万亩,咸围11652亩。这样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明确了资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二是"三资"管理更加规范。会计核算、财务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财务行为有章可循。集体资产"跑""冒""滴""漏"和闲置现象明显减少,保值增值和良性积累机制逐步建立。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健康。通过公开招租、发包、入股等形式,增加了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
四是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由于从制度上、机制上加强了三资管理,有效杜绝了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集体资金等现象的发生,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和涉及农村三资管理的信访举报案件也在逐步减少,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五对小洞经联社山地23亩通过"三资"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招标,每年1.2万年,每隔五年增5%,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队伍素质还不高。由于每三年村委会就换届选举。新选上的村、组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执行力水平等往往都有限,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在交接管理中,容易造成一些资料的丢失或者遗漏,为"三资"规范管理的持续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有些制度落实不是很到位。尽管我们制定了种种制度,但是村、组在执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偏差。例如一些承包合同,村、组自己单独和承包人签订合同,根本不见证、鉴证,而且也不上交给镇政府备份。这样,很容易引发纠纷,引起村民上访。
(三)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建设项目管理上,有些工程开支没有发票,只有收款收据。
七、今后整改的方向
根据上述自查时发现的问题,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健全登记制度,解决"家底不清"的问题。以村为单位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台账,同时要注重变更登记工作。
2、落实民主决策制度,解决"一言堂"的问题。凡涉及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项,必须严格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通过作出决定。
3、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解决"不合法"的问题。集体资产、资源发生转移变更时,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科学评估,按市场原则合理确定价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实行招标处置。同时,相关监督部门要积极介入,确保交易过程和交易合同合法合规。
4、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解决"不合规"的问题。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财务预决算、审批、资金管理、票据管理等制度要落实到位,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应当分类管理,按照会计核算主体独立设账,不能打乱界限,不能归并、平调。要加大审计监督,对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5、继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服务中心(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集体小型工程招投标中心)建设,推动镇、村使用国家财政、集体资金的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产权交易和一定规模的物业出租等,实行挂牌招标交易和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