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洛江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4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2分钟。

洛江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3日在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洛江区人民政府代区长颜丽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洛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政府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中共洛江区委领导下,区人民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产业转型、项目攻坚、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预计,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1.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完成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全面落实"六稳"政策措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10.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帮扶企业更加精准。实行区领导挂钩帮扶企业制度,制定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措施,兑现惠企扶持资金1.6亿元,落实减税降费2.6亿元。强化政银企对接交流,加强企业信贷风险监测预警,企业与银行业机构达成授信额6.8亿元,不良贷款率稳控在低水平。出台扶持外经贸发展政策,引导企业拓展多元市场应对贸易摩擦,全区出口商品总值增长6%。项目攻坚强劲有力。开展"项目攻坚2019""春季攻坚行动"等活动,完善重点项目分级调度和项目指挥部工作机制,攻克了滨江大道三期等8个历时多年的征迁遗留问题,有力保障项目落地和建设。72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8亿元、比2018年增加19.6亿元,列入省"五个一批"项目107个、总投资461.4亿元。招商引资大会战成效明显,全年新增对接项目72个、总投资48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7亿元、增长226.5%;26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在谈,获评全市"招商引资优秀集体"。创新驱动取得突破。落实泉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分别达29家、23家,入围、新增一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市级产业龙头企业,西人马列入工信部工业强基项目,2家企业研发项目分别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培育壮大军民融合产业,与兵装集团在导航测控、新材料等项目达成合作,新认定7家军民融合企业。落实"人才港湾"计划,新增泉州市高层次人才198人。

(二)坚定不移促转型。第二产业提质增效。启动智谷高新技术产业园洛江园区规划建设,铁拓机械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三一筑工(泉州)建筑科技产业园落地,一批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加快建设和入驻河市西片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成型成势,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增长26%。发挥信和新材料、嘉泰数控、西人马等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带动效应,机器人、传感器、石墨烯新材料等产业链加快延伸。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11家企业25项产品入选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名单,13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1.4亿元,卫生用品、纺织鞋服行业分别增长30%、17%。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列入省级数字经济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建成开通39个5G站点。修订建筑业发展壮大六条措施,稳步推进建筑业产业化,建筑业实现产值210亿元、纳税4.2亿元。第三产业彰显活力。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24个三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6亿元。万安、双阳一批酒店、餐饮、文创园等退二进三项目投入营业,城区商业氛围渐浓,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全区应用网络销售企业近1400家、销售额增长18.6%。汽车服务业沿万虹路两侧形成规模效应,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知名汽车品牌入驻,汽车销售额增长10%。现代物流业取得突破,新宜泉州枢纽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德邦物流东南基地等3个重大项目落地。一批全域游、生态游、乡村游项目建成或加快建设,虹山全域、河市北片区、仙公山、洛阳古桥等成为旅游热点,全区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增长15%,旅游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20%。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上级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态势。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推广高产稳产集成技术,持续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15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总产值增长2.5%。投资1.2亿元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15个项目。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镇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三)统筹城乡促协调。城市建设加速提质。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提速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活动部署,77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2.8亿元。实质性启动阳江片区规划建设,完成阳江新城城市设计,组织实施阳江片区土地收储和市政道路、水系整理、学校等项目建设。配合及启动洛江至永春段高速公路接刺桐路北拓、福诏高速南惠高速联络线(河市-罗溪)前期工作;打通经五路和万安城区一批断头路,万安城区断头路问题基本解决;洛滨北路等主干道加快建设,西环路双阳段、经六路、经十路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系统梳理城乡停车场、过街通道、公交停靠站、排水排污等领域短板,完成一批"XIN"行动和群众急忧盼项目建设。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消化"两违"27.6万平方米,完成一批道路景观、街心公园建设和湿地整治,万安城区2处市民公园建成开放。投入3600多万元完成9个老旧住宅小区改造、8个社区3000多户自来水入户工程。推进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大件垃圾、园林垃圾、有害垃圾收集点建成投入使用。启动"智慧城区"建设,城市管理更加智能、高效。乡村振兴有序开展。107个乡村振兴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创建4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6个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投入1700多万元实施虹山道路拓宽、改造和房屋立面整治,虹山乡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消除15个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生态治理扎实推进。加快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央和省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办结率达75%以上。投入1.3亿元实施22个流域水质提升精准治理项目,解决洛阳江西埭桥水质超标等突出环境问题,阳江泵站进水COD平均浓度首次达标并保持稳定。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委托第三方开展大气污染综合立体移动溯源服务,完成11家企业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减排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18年提高4.6个百分点。配合开展土壤污染地块调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

(四)以人为本惠民生。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落实促进和稳定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100多人。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率达99.9%。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扩面工作。建立稳脱贫长效机制,延长建房补助和"3+1"医疗保险等脱贫措施,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问题。强化特殊困难群体基本保障,发放救助、补助款近1500万元。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程,建成城乡社区服务站、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5个。金秋颐园养老项目、区社会福利中心养老公建民营项目相继建成运营,新增养老床位174张。深化军地双拥共建,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公共服务更为充裕。加快城乡一批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泉州实验小学洛江校区扩建工程、洛江实验小学第二校区等建成使用,新增中小学学位2100个,全面解决万安城区超大班额问题;小学课后服务试点覆盖12所学校;严格落实城镇新建小区规范配建幼儿园规定,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泉州十一中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通过省教育厅现场考察。洛江区医院加入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妇幼疾控综合业务用房大楼完成主体封顶,泉州宝璋肿瘤医院落地并即将动工;创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村医网格化"管理模式,获得全省推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区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建成对外开放,启动区档案馆项目前期工作,改建、提升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荣获"福建省科普示范区"。创新治理更富成效。实施"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深入基层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大走访、大帮扶",落实领导定期接访制度,解决一批信访积案、老案和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安全风险摸排和分级分类管控,突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成城市安全信息系统,加快打造"智慧警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治"三率"稳步提升。同时,民族宗教、统计、外事、老龄、残疾人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提升政府执行力。政务服务便捷高效。落实"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科学合理,时限进一步压缩。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1010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务服务网洛江分厅运行。履行职责依法依规。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行动,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和落实《洛江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若干规定》,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深化重点领域政务公开。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96件、政协委员提案101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有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重新梳理涉改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实现权责一致、依法履职。从严治政常抓不懈。深入开展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区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沉到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建立、整治落实检视问题46个,化解积案58项,解决民生急忧盼问题29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基层减负年"部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务督查,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区政府系统发文数量、会议数量均减少50%以上。通过召开工程建设及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题警示教育大会、组织旁听庭审、开展集体约谈等形式,加强政府系统廉政警示教育,完善落实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等领域监管制度,围绕财政绩效管理、重大政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强审计监督。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省市和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和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省市驻洛单位、驻洛部队、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和来洛创业务工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洛江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全区经济总量赶超进位任务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困难不少,第三产业短板现象仍未根本解决。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提速提效还要加强。民生保障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优质资源供给还不充裕,局部环境污染治理还存在反弹风险。政府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在服务意识、办事效率等方面还要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经济要稳、城市要聚、民生要实、机制要活,有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产业、品质城区、气质乡村、优质民生,全面建设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智造生态新城区。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5%;工业增加值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培育高质产业

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提升,构建具有洛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先进制造业。完善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抓好智谷高新技术产业园洛江园区建设,定向精准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领先企业、优质项目;促进三一筑工(泉州)建筑科技产业园等12个智能制造项目加快建设、精镁机械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铁拓机械等一批投产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力争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达150亿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建链,支持西人马、嘉泰数控、信和新材料等一批重点企业和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实施传感器、石墨烯、机器人、装配式建筑构件等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泉州市云箭测控与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促进泉州绿色建筑产业园二期动工建设,力争越疆机器人等一批项目落地、投建,打造产业高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智能化改造、供应链整合、新材料应用为重点,对纺织鞋服、卫生用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和"机器换人",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做大生态旅游业。坚持旅游规划先行,串好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线路,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文化旅游融合等,抓好细节营造,打造精致项目、精致景点,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喜欢来。推动虹山全域旅游,加快石龙谷、彩虹瀑布、樱梅园等项目建设,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和民宿;串联洛阳古桥、蔡襄祠及河市北片区俞大猷公园、紫楹山庄、乡韵农场、田格里拉等,提升沿洛阳江西岸田园野趣精品路线;推动仙公山风景区综合提升、溪北文旅休闲生态山庄等项目建设,发展罗溪"红色荣耀"旅游,力争重大旅游综合体项目落地。深入实施"一社一游一点"提升工程,抓好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悠游洛江"品牌打得更响。

做活商贸物流业。以制造服务、消费服务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继续盘活中心城区低效用地、闲置厂房,推动万安商贸购物公园建设,引进高端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中心等项目。推动洛江小总部产业园基础设施、万安中心区商业办公楼、中闽大地科技研发总部建设,吸引一批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企业入驻。推进洛江信兴汽车城、海丝新能源汽车城、泉州汽车后市场供应链基地和一批汽车4S店等项目建设,打造汽车服务业全产业链。服务、推进德邦物流东南基地、新宜泉州枢纽物流中心、安必信电商供应链区域总部等项目加快建设,促进物流业集聚发展。

(二)突出宜居宜业,建设品质城区

坚持以人为核心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全面提升城市集聚度和承载力。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多规合一"规划管控体系,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坚持推动城市快速跨路沿江拓展,加快新城建设,落实全市提升两江入海口展示面部署,实施滨江路沈海高速至南惠高速段环境整治工程,抓好阳江片区市政道路、阳江水系及公园、阳江学园(小学部)等项目建设,推进后埭、新南、塘西等片区城市化改造,实现人口、商业、产业集聚。强化主城区辐射带动,做好产城融合文章。发挥中北部乡镇比较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重镇、商贸强镇、生态旅游名镇。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通外联"大动脉",配合做好洛江至永春段高速公路接刺桐路北拓、联三线、联十一线前期工作。畅通区域"微循环",加快西环路双阳段、洛滨路北拓项目建设,抓紧万虹路拓改、福诏高速南惠高速联络线(河市-罗溪)、后埭至万虹路连接段、经六路前期工作,动工建设经十路、县道310线扩建工程,完成官虹路延伸段建设,抓好断头路打通扫尾工程,改造提升一批道路交通节点。提升市政"硬实力",对城区排污、供水、供电、供气、防洪排涝等管网进行全面整修维护,建设一批停车场、公交站点、过街通道等公共设施。塑造城市"生态美",实施万虹路、西环路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建设1个面积不小于90亩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新建改造10个以上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村(社区)公园、口袋公园。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实施"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以建设"智慧洛江综合指挥中心"为牵引,打造集12345平台、110社会联动服务中心、智慧交通等多位一体的城市运行综合治理网。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展城区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落实环境卫生考评奖惩机制,推行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置。做好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坚持"控新增、减存量、建长效",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三)加快乡村振兴,繁荣农村农业

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把农业做优做特,把短板补齐补好,让乡风充满正能量,让农民更有获得感,打造乡村振兴洛江样板。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健全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边缘户监测跟踪机制、困难户应急救助机制,巩固提升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水平,防止"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等原因致贫返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集体组织通过租赁、承包、联合经营等形式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力争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完善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次以上。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基本农田管护制度,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稳定在3.24万亩、1.16万吨以上。完善"菜篮子工程"体系,落实上级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措施,有效保障市场供应。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和集中经营,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抓好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到14个。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900亩。

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分批分类编制乡村规划,将空间布局、农村住房、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有机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路线,培育一批重点村、示范村、试点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百日整治",扎实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域覆盖,垃圾、污水全域治理,持续提升村容村貌。组织实施农村集中式安全供水工程,集中供水率达到93%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单改双"等工程。

(四)营造创新环境,释放发展动能

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增强发展新优势,为建设智造生态新城区注入新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主动融入泉州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完善梯度培育和奖补机制,促进更多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8家以上,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0个以上。鼓励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完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培养引进一批产业发展急需中高层人才。

开展项目攻坚。"战役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在建项目83个、总投资285.6亿元、年度投资81亿元,力争开工30个,竣工20个。攻坚产业项目招商,梳理对接30个新项目,其中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强化要素保障,攻坚项目建设"卡脖子"环节,破解久征不下征迁遗留问题,突破融资难、供地难制约,完善项目前期倒排推进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健全行政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标准规范,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审批改革方案的实施,推进受审分离"一号一窗一网"改革,提速重点领域和高频审批事项;推动社保、医保等审批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实行"红黑榜"考评管理。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民化。

(五)厚植生态优势,呵护美丽家园

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保护好青山绿水,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洛江的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狠抓污染防治。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导向,按时保质完成中央和省市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精准治"气",开展"散乱污"企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专项整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系统治"水",督促洛江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PPP项目加快建设,推进万安、双阳片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查缺补漏,实施小流域水环境、入河入海排污(水)口整治,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体系,小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90%以上,洛阳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水功能区要求。科学治"土",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编制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并实行分类管理,规范处置固体废物。

加强生态修复。依托生态连绵带体系建设,策划实施一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项目,打造功能复合型城市"绿肺"。推进"三带一区"建设和"绿色乡村三年行动",完成造林绿化3000亩。加快马甲后坂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木兰溪虹山段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建设,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全面完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

倡导绿色发展。配合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深化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全区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0立方米以下。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产业,组织企业争创省级绿色工厂。

(六)坚持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奋斗目标,精心组织实施61项投资6.5亿元为民办实事项目,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亿元实施河市第二中心幼儿园、世茂璀璨天城幼儿园、十一中扩建等9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力争南开中学阳江校区项目落地,加快塘西学园前期工作,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等形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80个,实现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分别达50%、85%。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拓展小学课后服务,举办职工子女暑托班10个;做好泉州十一中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验收工作。实施"三名"培养、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建好区级"名师工作室"。减轻学校和教师不合理负担。

加快建设健康洛江。启动区医院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和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服务、推动泉州宝璋肿瘤医院加快建设,建成区妇幼疾控综合业务用房大楼并投入使用。实施"金字塔"人才工程,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卫技人才,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提升泉州第一医院医疗集团洛江区医院医联体建设水平,支持区妇幼所与泉州市儿童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协作,扩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治长效机制,争创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力度,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城乡适龄人员参保扩面工作,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加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1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落实退役军人抚恤优待政策,推行"阳光安置"。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关爱关护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慈善事业。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建、改造10条市级全民健身路径和一批篮球场。动工建设区档案馆,运营管理好区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个镇级所、6个村级站。配合做好"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精心保护文物,开展文物修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传承。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做好重点风险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预警、化解处置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用法治思维和方式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深化"智慧警务"建设,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