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5日在龙岩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龙岩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岩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龙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推进"一市两区三组团""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建设,扎实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预计全市生产总值2635亿元、增长7.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24.9亿元、增长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6亿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00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0元、增长9.3%。
(一)全力推进"一市两区三组团"建设,城市发展打开新局面
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推动新罗、永定和经开区、厦龙合作区融合发展,开发建设东肖生态新城、北部"未来城",加快实施城际快速通道、莆永高速坎市互通等"互联互通"项目。"三组团"建设全面铺开,共征收土地1.7万亩,新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306亿元。龙雁组团同步推进三创产业园、数智科创园、龙净智慧环保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引进新兴纺织等一批项目。高坎组团完成文秀产业园一期土地征收,国动通信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古蛟组团启动建设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古田至小池快速通道建成通车。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全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2公里、绿道135公里、管网506公里,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4500个,完成一批交通拥堵节点和易涝点整治。中心城区龙岩大道高架桥主塔顺利封顶,龙岩大道南段二期开工建设,龙腾路改造将于春节前全面完成。火车站北站房周边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基本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华龙社区等棚户区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拓宽对外通道,厦蓉高速改扩建龙岩段建成通车,龙龙铁路龙岩段、靖永高速开工建设。龙岩新机场选址进入评审阶段。新罗、武平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上杭连续四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长汀、连城、武平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二)加快"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建设,重点产业增势良好
产业加快转型提升。深入开展"双培育"行动,制定实施工业十八条、文旅产业六条、"一企一策"等政策措施,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有色金属、机械装备两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910亿元、530亿元,文旅康养产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数字产业强劲增长。烟草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建筑业产值达到123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七大特色景区,54个在建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超50亿元,全域旅游PPP项目获得国开行200亿元授信。全年接待游客5490万人次。武平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企业持续成长壮大。全市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2家、限上商贸企业78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21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市级60家重点培育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8%,百家成长型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值增长38%。龙净环保入选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紫金矿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紫金铜业获省政府质量奖。卓越新能源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五个一批"项目、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常青三元前驱体、鑫鹭钨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扎实开展产业园区建设升级行动,实施配套设施项目45个,建成标准化厂房123万平方米,保障项目加快落地实施。组织开展"百日攻坚大会战",83个重点项目实现净地交付。成功举办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八场重点产业对接会,全年新签约项目436个、总投资137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5个。
(三)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稳步发展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全部摘帽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如期退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新增受益人口6.7万人,新改建农村公路360公里、改造危桥56座。在全省率先实现"路长制"全覆盖,上杭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一革命四行动"顺利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3%,完成农房整治169万平方米,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武平东留镇"垃圾兑换超市"做法在全省推广。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拆除"空心房"10.5万平方米,新建扩建绿地20万平方米。制定实施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进一步规范村庄建设。1个镇和4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7个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5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发展。七大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760亿元。休闲农业旅游950万人次,连城培田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2个,新增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个。龙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上杭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漳平台创园在全国考评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
(四)打好环保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扎实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水环境治理管护。全市3条主要流域水质均为1~3类,82条小流域中有77条达1~3类水质标准、同比提升24.4%。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保持全省前列。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5.8万亩,新增矿山恢复治理1684亩,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项目26个。加快煤炭去产能,关闭退出年产9万吨及以上煤矿28家。
生态建设展现新亮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9%,保持全省第一。龙岩地质公园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龙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武平中山河、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通过验收,永定、长汀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上杭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县城,长汀获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市属国有企业进一步优化整合,企业总数精简一半,营业收入增长超20%,新增融资245亿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82%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手机端可办事项新增181项。政务服务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居全省前列,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3.2%。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4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组建"一站式"惠企政策兑现专区,企业申报优惠政策只进"一扇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35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2亿元,减征各类保险基金3.2亿元。
探索创新一批工作机制。我市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e龙岩迭代更新并接入全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入选全国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我市成为全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试点,电子社保卡被列入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师带徒"人事人才扶贫工作受全国表彰,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公立医院改革主要效果指标居全省前列,长汀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国务院通报表彰。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和推广。军民融合发展龙岩模式获评全国典型案例。对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取得新成效,中直单位对口支援龙岩等26个事项得到国家部委支持。
(六)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公共财政八成以上用于民生支出,2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2.66%,新增就业1.87万人。全面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机制、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较好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提高至每人每月148元、高于省定标准25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至6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高至65%。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机构养老快速发展,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1.9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90%以上。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全市新增中小学学位2.5万个、幼儿园学位42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至83.4%,中心城区新建扩建15所学校秋季全部投入使用。龙岩技师学院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扩容提质。实施医疗服务提升行动,推出诊间结算、门诊一站式服务等12项创新举措,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龙岩市中医院获评三甲医院。红色文化遗存、客家文化保护力度加大,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社会福利、慈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全市同步启动110勤务机制改革暨社会面防控新机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227起、九类涉恶案件433起。打击整治涉麻制毒、电信网络诈骗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被评为全国禁毒示范创建工作先进城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国家试点。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1.2%和25.6%。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市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积极有效防控非洲猪瘟,保障猪肉市场供应。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把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90周年,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推进新时代新龙岩建设。我们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为民担当尽责,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堵点问题,破解了一批多年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文山会海",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市政府系统文件、会议分别同比下降58.7%和60%,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各位代表,我们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听取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坚持市政府领导牵头办理重点建议、重点提案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一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5件、政协委员提案335件,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砥砺奋进、团结拼搏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直驻岩机构、驻岩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龙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向为我们打下良好基础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新项目接续和大项目支撑不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环保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民生领域优质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猪肉等食品价格涨幅较大给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影响。政府治理能力还需加强,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力,一些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闽西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苏区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中央和省的支持越来越有力,这都为新时代新龙岩建设带来重大机遇、注入强大动力,也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深入推进"一市两区三组团""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2~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此,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推进产业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围绕"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建设,深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持续实施"双培育"行动计划,推动主导产业壮集群、新兴产业上规模、现代服务业提比重。
1.加快制造业提质发展。坚持龙头带动,开展重点工业项目攻坚,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壮大。有色金属产业,围绕打造金铜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和创建国家稀土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稀金精工"特色小镇,重点发展金铜精深加工和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推进紫金铜业40万吨扩改、卓尔科技稀土高性能钐钴永磁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机械装备产业,围绕建设国家专用车与应急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发展环保机械、工程机械、新能源专用车及核心部件材料,引进各类专用车生产项目,推进龙工12万吨锻件、龙马环卫高端环卫装备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产业产值600亿元以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围绕打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氟化工、锂电新能源、硬质合金材料,推进天甫半导体级电子材料、时代思康含氟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盐研发生产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产业产值300亿元以上。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技改专项行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烟草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建材产业实现产值275亿元以上、建筑业实现产值1350亿元以上。深化"一企一策",精准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发展壮大,力争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80家。
2.促进服务业提速增效。实施服务业"三比一看"提升行动,突出抓好新增长点培育,力争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限上商贸企业50家。围绕打造红色文化之城、生态康养之城、国际性全域旅游目的地,发挥红色、生态、客家优势,突出"一县一特色",推进全域旅游项目实施,加快红炭山健康养老基地等养老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旅游"+剧场演出、+民俗体验等业态发展,打响"红色圣地·客家祖地·养生龙岩"品牌,力争文旅康养产业总收入13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打造一批夜间特色街区、观光景区和购物商圈,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至少打造1条特色街区,打响"夜龙岩"品牌。加快公路港、陆地港等物流园区建设,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物流,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职业化,培育一批家政服务品牌企业。积极引进大型实体、网络零售龙头企业,支持服务业企业创建品牌、壮大规模。
3.深化园区建设升级行动。实施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入园比例达到80%、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30%以上,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区、现代化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区。坚持"产业化、生态化、生活化",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商贸等配套设施,各县(市、区)年内新建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发展"飞地工业",稳步发展工业地产。加快国家军民融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二)聚力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围绕"一市两区三组团"建设,突出"产城人"核心要素,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1.推动市区一体化发展。完善市本级与新罗区、永定区、经开区协调联动发展机制,优化办事机构设置和职能管理,调整下放一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深化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统筹推进公共服务、产业协作、资源要素同城配置,加快实施一批同城化路网项目,建成通车永杭高速、龙湖大道、永定大道,推动永定区更好融入中心城市。
2.加快组团开发建设。完善支持组团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抓好"三组团"规划设计、基础建设、招商引资、落地项目、促进融合等工作,拓展建设空间,提供发展载体。龙雁组团,市、区合作成立组团开发公司,推进龙雁组团和厦龙合作区融合发展。重点抓好数字经济产业园主体项目和学校、医院、人才房等配套设施,确保鑫鹭钨业、卓越三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龙净智慧环保产业园、新兴纺织、235国道雁石至铁山段等项目开工建设。高坎组团,重点推进文秀产业园开发建设,完善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莆永高速坎市互通建成通车,城际快速通道、国动通信南方基地、中联云港土楼云谷等项目开工建设,打造通信信息产业小镇。支持和推动经开区产业园区提升建设水平。古蛟组团,全面推进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一台戏"、古田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古田干部学院生态分院、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古田山庄二期等项目。支持蛟洋工业区扩容提升,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
3.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东肖生态新城和北部"未来城"建设,以基础设施提升带动片区开发,进一步拉开中心城市框架。持续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和绿化美化提升工程,全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0公里,中心城区建成龙岩大道高架桥、华莲西路一期等一批道路,加快龙岩大道南段二期等项目和公园、绿道建设,实施罗桥、罗龙西路等拥堵节点改造,新增公共停车位2500个以上。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持续实施城市供水水质和污水处理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万安溪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北翼水厂,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00公里、污水管网10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巩固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推进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确保中心城市、县(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9%、98%以上。加大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力度,全市改造提升老旧小区72个。充分利用物联网、5G通信等技术,推进数据互联共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健全分级管理、激励考核、督查落实等长效机制,推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4.建设精美县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各县(市)立足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推进城区、园区、景区相互配套、相互融合。支持上杭江滨宜居城市、武平闽粤赣边山水园林精品城市、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连城山水旅游度假城市、漳平"一江两岸"精美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现代内涵和人文特色的县域城市。
(三)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进一步压实责任、精准施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提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成色。
1.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三保障"突出问题,逐项查漏补缺,逐村逐户对账销号,推进教育、健康和综合性保障扶贫等政策全面落地,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盯紧已脱贫不稳定重点对象,持续实施激励性产业扶贫,落实好"扶贫保"、吸纳就业奖励等政策。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省级5个重点县、12个特色乡镇和110个试点村建设。支持革命基点村、少数民族乡村加快发展。
2.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培育做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力争七大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830亿元。稳定粮食生产。鼓励发展规模化、生态化生猪养殖。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新农人协会作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借助网络媒体,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打响"红古田""土楼农业"农产品区域品牌。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技、信息、管理等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实施一批农家民宿、农耕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提升农村污水垃圾常态化治理水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以上,新建改造农村公厕177座,完成"空心房"、裸房整治70万平方米,进一步规范新房建设。实施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网络等提升工程,加快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扩大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持续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环境、安全综合整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保护利用。开展"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四)聚力开展项目攻坚,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落实省"五个一批"项目建设要求,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强化保障,滚动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更多新增长点。
1.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完善"一月一活动"、"四个一"协调推进等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全年安排省市重点项目300个、年度计划投资82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60个"重中之重"项目,加快龙龙铁路龙岩段、常青三元前驱体二期、漳平钢铁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龙岩新机场、龙厦高铁、浦武高速龙岩段、厦蓉高速蛟洋至古城改建等项目前期。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形成问题收集、部门办理、督查反馈的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2.强化项目策划生成。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精心谋划一批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项目。支持紫金矿业、龙工、龙马环卫等龙头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技改升级、并购重组,新生成一批产业链延伸或产业配套项目。坚持"一把手"招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库、客商资源库,完善招商考评激励等机制,着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引进一批高端优质项目,再抱一批"金娃娃"。用好用足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争取更多项目得到上级支持。
3.加快项目落地实施。完善"多规合一"平台,实行"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建设,在园区推广设立项目审批代办中心,推动项目报批再提速。巩固扩大"百日攻坚大会战"成果,进一步完善征迁工作机制,积极盘活闲置低效土地,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用好专项债券、基金、短融、中票等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推动政银企精准对接,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五)聚力创新创业创造,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持续实施"互联网返乡工程",与字节跳动、美团点评、微医等互联网"龙岩军团"深化对接合作,推进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我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创意经济,培育创意设计、影视演艺、网络文化等文创产业,加快推进龙岩洞文化创意产业园、西谷文博小镇等项目建设。推动会展经济发展,精心办好招商对接、特色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引进品牌展会项目和有实力的展览企业落户我市。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新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整合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提高培训班次承接能力,做大红色教育培训产业。
上一篇:团绥化市委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