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第2/2页)
打造五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历城未来几年必须聚焦坚持的中心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区上下要保持定力、持续发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力争通过3-5年不懈努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当家产业、优势产业,加速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全面塑造竞争比较优势。
(二)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抢抓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发展水平。
着力打造中国(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历城区域。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聚焦制度和模式"两个创新",突出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化、新业态新模式多元化、专业人才聚集化"五个重点",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和信息技术"五大产业",着力打造历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
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充分利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先行先试权,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等制度,加快推进产权改革、平台搭建、设施完善等重点任务,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充分借力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带动,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加大对接争取力度,努力促进省市各项引导扶持政策落地历城,坚决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中国(济南)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速绿地(济南)全球商品贸易港、济南跨境冷链产业贸易平台等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业态创新。依托国际"内陆港"、中欧班列,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鼓励医药、电力、机械装备等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力争外贸进出口增长1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5%左右。
全面创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成、一网通办"改革,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深入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全面开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在线监管平台和政务服务"微审批"平台,大力推进"极简审批""不见面审批""秒批秒办",着力打造"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限最短"的审批服务。深化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通村(社区)网上政务服务站点。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突出项目主线,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实力。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未来。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加强谋划策划。充分挖掘利用省会行政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越、科教人才密集等资源优势,聚焦"五大产业"和总部经济,突出集群集聚发展和产业链升级完善,高质量、高标准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建立完善储备库、预备库、建设库"三位一体"重点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动态管理,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强化"经营城市"理念,着力发展城市经济,加大存量资源梳理整合,大力推进闲置和低效土地、楼宇盘活利用,有机推动产业业态更新,力争税收"亿元楼"总数达到8座以上。
强化双招双引。突出"招大引强",聚焦产业"建链、补链、长链、强链",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动态招商信息库,紧盯各类500强等优质企业,采取"专业招商队伍+"模式,通过"+企业""+商会""+协会""+人才团队""+科研机构",高效实施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市外投资400亿元。坚持"招才引智"与"聚才用智"有机结合,创新完善人才政策,建立"人才+项目+产业"协同发展引育模式,精准引进各类院士、海内外精英、行业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等"高精尖缺"人才,以人才优势为历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活力。
加大对上争取。争取上级投资项目、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国家、省、市政策走向和资金流向,加大跟踪落实力度,力争把更多投资大、质效好、支撑力强的好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重点。积极对接用好土地、能源等"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做好重点项目及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承接更多重大项目落户历城。
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全区总投资5054亿元的150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887亿元。坚持"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区级领导包挂、一个部门牵头推进、一个专班靠上服务"的"四个一"项目包挂机制,建立完善重点项目督导调度机制,逐一建立项目台账,倒排工期、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全程督导。深入实施"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审批模式,着力破解项目落地中规划、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全面做好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服务保障,确保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早日投产达标。
倾力培育企业。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积极倡导"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人"的服务理念,大力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家有荣誉、有地位、受尊重。坚持优先发展本土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企业工作机制,真情实意、全心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加速发展、做大做强,当好五星"服务员"和金牌"店小二",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坚持建管并重,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大力实施城市治理、交通支撑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品质中心城区。
突出城市精致建设。坚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将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融入每项工程、每幢建筑、每一设施、每个细节,用心打造精品工程、地标建筑、城市景观。充分借助济南城投集团、济南建设集团、济南轨道集团等市级平台资源优势,助推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协调服务好黄台联络线、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大南环、小清河复航、轨道交通R2线、旅游路东延等重点工程,完成62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体系。保障东湖、旅游路水厂投入使用,启动万达、围子山等5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华山、世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推进"四供两排"基础配套设施覆盖延伸,全年完成重大基础设施投资78亿元。加快推进济南唐冶中心、鲁商一站式生活广场、鲁能七悦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丰富商业业态,提升城市品质。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发扬"绣花精神",紧盯"关键小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完善环境卫生保洁标准、考核办法、奖惩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解决难治理、易反弹等问题。延伸拓展"路长制"覆盖范围,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提升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水平,打造较为完备的大件垃圾、有害垃圾收运体系。坚决推进拆违拆临,严防新生违法建筑,9个"无违建街道"提档升级,全部街道达到"无违建街道"标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市容监管、秩序维护、文明创建,持续开展占道经营、非法广告、露天烧烤等专项治理,全面巩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让城市处处体现管理、处处充满温暖。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全力打通"数据壁垒"和"信息烟囱",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智慧历城""智慧城管""雪亮工程"升级改造,不断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城市管理网、综治维稳网、治安巡控网、社区服务网"多网合一",以科技支撑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深化社区治理流程再造,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教育、社会治安"六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和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双红"物业管理模式。制定规范物业管理指导意见,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加快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建强社区居民协商自治力量,推动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全覆盖。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向社会组织转移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化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电气燃气等重点领域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完善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链条溯源监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加强"法治历城""敞亮工程"建设,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排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攻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铁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健全防范打击违法犯罪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全力以赴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五)优化生态环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深入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努力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净。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大气污染防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拳出击、铁腕治理,强化施工扬尘、工业废气、餐饮油烟、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治理,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促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东部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5家。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狠抓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控源截污、雨污管网分流工程,加快董家等4个水质净化厂建设和赵王河污水处理站改造升级,完成刘公河、巨野河等6条河道防洪治理,推进小清河流域41个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建立农村污水处理长效机制,保障河湖长治久洁、饮用水源地控污无隐患。
积极推进净土保卫战。狠抓土壤污染防治,全面落实"土十条",突出抓好重金属、危险废物和土壤三类污染物防控,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做好污染地块名录核查、工业企业用地调查整治工作。
深入开展绿地保卫战。狠抓绿化美化提升,推进"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完成拆违建绿6万平方米,打造17条花卉景观大道、2处花漾街区,推进张马屯、虞山等4处公园建设,新建12个口袋公园、20个小区附属游园,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六)突出"五个振兴",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提升行动,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大力推进生态振兴。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应编尽编;建设风貌彰显、标准一流的齐鲁样板村13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实施大件垃圾堆放点和分解场地建设,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1000户。实施35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大力推进组织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以组织振兴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文化振兴。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抓好古村落、古树名木保护和古建筑修缮工作,守好精神坐标。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抓好"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新风尚,凝聚发展正能量。
全面发展都市农业。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加快草莓国家级区域品牌认证,提升"历城草莓"品牌影响力;推进冶河高标准核桃示范园、马家小米新品种试验田等特色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全域旅游乡村版块。聚焦"新六产",推进智慧农业、云台山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人才振兴。发挥乡土人才、创业型人才产业带动和高端技术人才技术支撑作用,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
全面巩固脱贫成效。认真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加强脱贫攻坚正面宣传,讲好脱贫故事,凝聚脱贫致富正能量。健全完善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确保因病因灾返贫人口得到及时救助。抓好政策落地、产业带动、保障兜底,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做好与保靖县扶贫协作对口帮扶。
(七)顺应群众期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改善。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回应解决群众诉求,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稳定扩大就业创业。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落实创业见习补贴、担保贷款贴息等就业创业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做好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推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帮扶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精准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40元和529元。巩固全民参保计划成果,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待遇水平,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应保尽保。
办好优质公平教育。以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为抓手,新建新悦城等中小学、幼儿园15处。发挥历城二中、历城实验小学等名校带动作用,实施"教育共同体、教育集团、三类学校、合作办学"四轮驱动,探索"名校+"模式,推动城乡教育连片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建设"健康历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区中医院引领作用和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优势,提高全区中医药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增强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关注"一老一小",全力推进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建街道、村居养老服务设施20处,探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
打造优越居住环境。全力推进棚改旧改,加快港沟村、曹家馆村、王舍人村安置房建设,确保潘田、郭董20村安置房交付使用,让拆迁群众居有其所、乐居其所。坚持规划建设和招商运营一体化运作,加快推进小辛、唐官小区、雪山保障房建设。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67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0万平方米,完善文体休闲、便民市场、停车泊位等配套设施,打造方便快捷的15分钟居民生活圈,让小区居民看着舒心、住着省心、用着放心。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建设一批图书馆分馆和泉城书房。高水平举办济南环华山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组织开展第三届群众文化展演月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增强市民家园意识和归属感,让历城充满人文情怀。
同时,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好粮食安全、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残疾人等工作。
四、全面深化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本领、转变作风,全面提高政府施政能力和水平。
(一)扎实推进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始终恪守政治责任、严守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扛牢扛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制度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二)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推动发展。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让公开成为自觉,让透明成为常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大环境保护、食药安全、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有效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三)扎实推进效能建设。强化整体政府意识,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提升政府整体效能。强化担当意识,始终保持对待事业、使命、职责的敬畏态度和负责精神,坚持党性原则,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强化实干意识,坚持"实"字当头,把务实、扎实、落实作为履行职责的唯一标尺,想干真干、苦干实干,力求各项工作立足于实、扎根于实、见效于实。强化效率意识,牢固树立"时辰可拖、日期不可拖"的理念,发扬"超算速度"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不等不靠、立说立行,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落实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免责、澄清保护等机制,让干部放下包袱干事创业。
(四)扎实推进廉洁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政府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紧盯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和扶贫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强审计监督和结果运用。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正落实不力、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严查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回顾过去,令人鼓舞,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催人奋进,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齐鲁首邑·实力历城"而努力奋斗!为全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