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整体上呈现稳中向好发展趋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加强,但一些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党组织生活不够规范、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发挥不够、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分析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破解之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
一、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组织生活不够规范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村党支部每月应当开展一次党员活动,包括学习党的文件,上党课,召开组织生活会等。"对标党中央要求,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党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问题。例如,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未按时开展组织生活,党组织负责人主观上认为党员活动"有时间了就开,没时间了不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主要还是由支部书记照本宣科传达文件精神,讲授内容不接地气,讲授方式缺乏新意,无法调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存在为了出勤而学习的现象。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虽然召开了组织生活会,但党员之间多是邻里熟人,碍于亲朋情面,较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未能及时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合理的党员队伍结构有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持久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近年来,我国农村党员数量稳步增长,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但与党中央的要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是党员年龄整体偏大。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渠道狭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结构,党员年龄偏大现象普遍存在。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农村外流人员增速将略有下降,但整体规模仍会持续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年龄较大的农村党员长期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但相对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和攻坚克难的魄力韧劲。
二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不高。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繁荣有赖于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引领。近几年,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引进,招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选派第一书记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调整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但仍没有彻底改变部分农村地区党支部书记学历层次较低、高学历人才留不住的现状。一些党员干部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不能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难以用先进的理论引导群众实践,不利于农村社会的长远发展。
(三)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发挥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但是,在实践探索中仍然面临诸多难题。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年龄较大、文化素质不高,工作方式方法相对老套,缺乏创新进取精神。有的支部书记态度不端正,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懒政"现象严重。有的偏远落后地区,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只剩留守老人和儿童,存在无人能选、无人可用、无人干事的现象。总的来说,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缺乏,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不利于基层党组织的持续建设发展。
(四)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可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不少农村地区虽然实现了整体性脱贫目标,但是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缺乏,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例如,一些农村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需要长期的科学规划,短期内无法形成规模性旅游产业。整体上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比较滞后,农业种植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薄弱的农村经济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力的提升。
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
(一)优化组织生活制度,突出政治功能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密切相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组织振兴,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组织生活制度的优化。
一是改进"三会一课"制度。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的现状,要紧跟党和国家发展形势,及时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还要立足党支部实际,聚焦时代发展热点、乡村发展难点、支部建设重点、脱贫项目亮点,科学制定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学习内容。同时,要创新支部工作方式方法。当前,媒体融合优势凸显,年轻党员更容易接受短视频、音乐、动漫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应当在保持党员学习活动政治严肃性的前提下,因时因势丰富学习载体,从单调传统的"一讲到底"向互动探索转变。
二是健全"三会一课"考核机制。制定适当严格的考核制度,能够有效避免支部学习陷入形式主义。要严肃党支部学习活动的日常纪律,严查代签乱签到行为,将考勤结果与党员量化积分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将积分汇总纳入年底党员评优工作的重要标准,对于积分过低的党员要及时对其批评教育,确保支部工作规范化、有效化。
三是严肃组织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或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活动制度,是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是将组织生活会作为必须完成的既定任务,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往往碍于情面,隔靴搔痒,起不到修身正己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用好组织生活会制度,一方面,要端正党员态度,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打破党员之间不敢批评、不愿批评的顾虑。另一方面,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对于真实合理的批评要主动接受,对于偏离事实的批评要及时指正,确保组织生活会严肃有效。
(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因此,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多质量优的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一是眼光向内,打造新时代乡贤队伍。"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著于世者",称之为乡贤。乡贤作为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保障,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乡贤志士有着深厚的思乡爱乡情怀,愿意为家乡建设发展出力。另一方面,乡贤多是商界、学界等各界的优秀代表,阅历丰富,眼界开阔,资源集聚,能为振兴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因此,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吸收优秀乡贤,构建"党员带头、乡贤推动"工作格局,借助乡贤力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队伍质量,增强组织引领能力。
二是留住人才,培养扎根乡村的业务能手。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必须扎实推进、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实现全面脱贫后,依然面临着人才流失的现象。对此,要多措并举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例如,对于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岗位,可以通过放宽年龄学历要求、降低开考比例或不限制开考比例等方式,加快畅通人才引进渠道,让优秀人才能够"走进来"。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人才补贴、住房安置、专项培育、职业前景等方面给予支持,让人才看得到未来,愿意"留下来"。要积极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做好大学生及外出务工青年人员回流,为其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这样既能给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本土经济繁荣,又能将返乡创业的年轻党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延缓党员老龄化趋势,均衡男女党员比例,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三)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乡村组织振兴要以坚实的基层党组织为依托,离不开千千万万党组织带头人的正确引领,优秀的党支部书记能够带领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必须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头雁领航作用,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通过选拔政治素质好、思路办法多、干事劲头足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稳步推进村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要加强后备力量培养,注重从本村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中选拔储备村后备干部;要坚持备用结合,适当地给后备干部分配工作任务,跟班锻炼,让后备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做到"想干事肯干事,有作为有位子"。通过这些有效举措,逐步形成支部引领、能人带头、后继有人的发展格局。
二是拓展培训教育渠道,提升党支部书记能力素养。例如,开展集中授课、线上辅导、组织调训等活动,积极实施菜单式培训,组织党支部书记外出考察学习。此外,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生改善、村庄治理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将比赛结果运用到乡村组织振兴考核中,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形成强村扬优势、弱村补短板的"双赢"局面。
(四)大力抓好产业发展,夯实集体经济基础产业发展与兴旺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产业强不强,决定着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成效发挥的重要标准。如何在新形势下把农村产业发展好,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是摸清底数,开展资产盘点和登记工作。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始终远超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也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情况。基于此,在开展资产盘点登记的过程中,要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权益分配方案。对于那些经济实力较强、资产较多的村集体,切勿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村集体的具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实现更快更强发展。对于那些经济实力较弱、资产较少的村集体,可以组建村庄联合体,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入股合作型"集体经济,按照利润进行股份分红,加快村集体经济积累,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但是必须注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发展经济,都要牢固确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导地位,避免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上一篇:局领导班子运行分析报告
下一篇:乡贤治村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