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素材汇编(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第11/19页)
"千万工程"为湖州美好生活营造舒适人居。对于"千万工程"的部署, 习近平强调,浙江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较大,不能"一刀切"。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各不一样,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和纯农业村庄也不一样,加快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不能盲目崇洋、崇大、崇快,不能千篇一律, 必须因地制宜。湖州市开展"千万工程"始终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准线, 对诸如地处山区丘陵的安吉县高庄村,对村庄进行集中搬迁整治,形成统一规
模,从以往居住分散的格局变为整齐划一的分布,坡地则开始种植经济作物, 打造农场经济。而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比如和孚镇获港村,则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留住乡愁,打造4A级景区。湖州"千万工程"的实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开展"农整"项目时考虑村民的乡愁,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千万工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湖州营造美好生活打牢了基础。
二、湖州推进"千万工程"的实践机理
16年来,浙江省不断推进"千万工程",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湖州市推进"千万工程" 主要以红色党建为引领、绿色发展为目标、多元要素整合为手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与实践经验。
"千万工程"与红色党建的互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是推动"千万工程"与基层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湖州市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以基层党建为引领,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湖州市率先实现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村庄都有一个强大的党组织。以村支书为带头人的农村党组织在"千万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把曾经脏乱差的农村变成了留住乡愁、充满活力的美丽新农村。南浔镇息塘村村支书周美凤就是这样一位带头人,她在村里工作40年,下农村、跑企业,为村里带来了产业发展。现今"采菊东篱"乡村旅游项目就是在周书记手里建设起来的。其它村庄,比如鲁家村、高庄村等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村庄的发展。
"千万工程"与绿色发展的互动。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看"千万工程"的实践,可以发现"千万工程"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就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轨迹从传统农耕到工业大生产,其中的核心理念是对自然界的征服和索取。人类在此过程中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但却失去了美丽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从对自然的征服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千万工程"的实践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供了实践经验,成为"两山"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灵感来源。与此同时,"千万工程"从一开始投入资金抓生态到通过生态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正是"两山"经济生态化与生态
经济化的过程。"千万工程"的推动让湖州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促进了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与绿色发展的互动模式。
"千万工程"与多元要素的互动。"千万工程"的部署与实施并非单一的实践主线,其背后包含绿色发展理念指引、党政"一手抓"、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改善民生福祉、系统治理与久久为功。多元要素的整合以及"千万工程" 的整体布局的互动才能够将一张蓝图绘到底,让浙江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先行地。湖州市在开展"千万工程"中,以改善民生福祉为核心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和分类指导等理念,要求党政一把手"一手抓"、亲自抓,推动多元要素的整合。针对不同地形、不同特色的村庄,坚持留住乡愁、尊重当地百姓的想法的原则,让村民参与到"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此外,2018年7月31日,湖州市政府提请审议《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条例》,对"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进一步促进多元要素的整合。
三、湖州推进"千万工程"存在的问题
湖州市在推进"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拥有一批优秀的"模范生", 但依然存在区域不平衡、同质化打造和"两山"转化难度大等问题。
美丽乡村创建区域性不平衡。
湖州市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市本级创建与三县相比存在差距。湖州市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美丽乡村创建覆盖率达100%,而至2017年底市本级两区的南浔区为67.3%,吴兴区为79.5%,在美丽乡村创建上市本级与三县存在不平衡现象。对于已创建村,自然村也存在村级整治未达到全覆盖的现象,全域创建仍然有一定距离。
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设计。在部分村庄存在创建特色不突出,创建设计方式单一、同质等现象。具体表现在大多数村庄是统一的青砖白瓦徽式建筑,或者在墙壁上以彩绘的形式设计。村庄原有的古朴风格被掩藏,乡村特点和文化底蕴得不到显现。此外,在村庄整体规划上模仿城市建高楼、建公园,与城市接轨让农村失去原有的风格,让农民失去原有的生活方式。
美丽乡村的经营管理缺乏动能。"千万工程"的推进旨在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提升农村发展活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村庄存在经营管理不善、人才缺乏、观念落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导致美丽乡村虽有真金白银投入,但缺少要素保障,难以实现产业兴旺。
美丽乡村"两山"转化尚存在一定难度。当前,湖州不少村庄存在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年轻人往城市流动造成农村活力不足、人才不足。在"两山" 转化上,一些村庄在发展定位、招商引资、产品设计、整体规划、业态培育上存在谋划力度不足、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等情况。
四、"千万工程"升级版的模式创新
浙江省作为"千万工程"的推行地,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的浙江经验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指导意义。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实现"千万工程"模式创新是补齐当前短板,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全域美丽乡村,补齐创建短板。湖州市在推进"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均处于全国前列,需要提升打造全域美丽乡村的覆盖面和精细度。对于市本级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和保障力度,争取尽快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对具体自然村的覆盖程度要把握宏观规划与精细化落实的问题,抓准着力点,将湖州美丽乡村做到细致化、全面化。此外,对美丽乡村创建中的百姓参与度问题,需要及时补齐短板,除打造美丽景观之外还要塑造美丽心灵和美丽行为。注重村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态文化的培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
突出乡村品牌特色,为村民留住乡愁。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方法论。不同的乡村拥有不同的自然禀赋和文化底蕴,刻意学习其它乡村的规划方式,忽略自身的品牌挖掘与打造,会让乡村发展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因地制宜应当要针对不同地形与人文风情规划好整体布局。以产业为抓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比如安吉县地处山区,应当以其特有的竹产业和白茶产业为持续发力点, 打造竹文化与白茶文化。此外,在乡村规划上,要让老百姓参与其中,留住农村的生活方式与人文风情,从而突出农村品牌特色,也为百姓留住乡愁。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促进多要素整合。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需要以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其中包含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问题反馈机制、规划与预算、考核机制建设等内容。反馈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要素整合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就是要打造一个凝聚力强、有责任、有担当的基层党组织,就是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人才、资本、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美丽风景向美丽业态的转变。
打造生态产业形态,促进"两山"转化。"千万工程"升级版的模式创新就是要以"两山"理念的辩证思维为指导,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转化。以绿色金融、绿色智造为发展方向,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绿色GDP的含金量。不可忽视的是,实现"两山"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跟进的工作,更不是一句口号。在工业污染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应当以园区工业为抓手,对污染进行集中处理,而不是污染下乡;同时要倡导绿色经济的发展,最终补齐短板,打造"千万工程" 升级版。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信长星主持并讲话:树立正确政绩观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在以学增智中增强敢为担当善为本领
新华日报记者 黄伟
(2023年6月2日)
6月1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关于以学增智的重要要求,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更好理解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省委书记信长星主持学习会并讲话。省委常委交流发言。主题教育中央第六指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
信长星在讲话时指出,学习是增长智慧、提升能力的源泉。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做到以学增智,关键是要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真正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以敢为的担当、善为的本领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信长星强调,以学增智、提升政治能力,必须牢牢把握政治上的主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尤其要对政治方向特别清醒、从政治上看问题特别敏锐、在严守政治纪律上特别坚决。政治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政治能力强不强,最终看行动。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要为全国发展探路,始终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党的创新理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党中央顶层设计框架下敢为善为、创造性作为。
信长星指出,以学增智、提升思维能力,必须真正学到科学思想方法,掌握研究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要全面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切实做到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规律谋发展、扭住关键抓落实、把握尺度定政策,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当前,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重在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压茬推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学会了科学的思想方法,还要有正确的政绩观。要坚决防止违背规律、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急功近利、大干快上遗留"半拉子工程",拍脑袋决策、不计成本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对实践、人民和历史负责的
态度作决策、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变成现实图景。
信长星强调,以学增智、提升实践能力,必须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锤炼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铁肩膀"。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下大气力、真功夫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专项整治突出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努力成为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努力成为防范化解风险的行家里手。
我国乡村建设的关键与浙江"千万工程"启示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黄祖辉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在阐述我国乡村建设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建设的三个重要关键,一是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引入市场力量; 二是既要解决有效供给,又要重视有效管护;三是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配置。在阐释浙江"千万工程"实践及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折江"千万工程"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即在农村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治理中,应探索建立"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也就是"党政合一"的科层冶理、"智冶合一"的精准治理、"调动群众"的柔性治理以及"激励相容"的市场冶理,以充分发挥不同制度对行为主体在乡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和营运管护中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关键词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农村社区公共品;乡村冶理;社会制度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
万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为遵循总书记指示,《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出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千万工程" 发展经验。早在"千万工程"孕育之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赋予其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村环境和造福农民群众等期待与功能。事实证明,"千万工程"在给浙江农村带来了生态环境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发展的高质量转变与农民生活的高水平提升,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