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23篇(第51/154页)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新时代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方向,思政课不能拿着材料"照本宣科"地讲,让课堂没有生命力、干巴巴,要注重"讲用结合",突破授课边界,拓展教学空间,利用好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科研院所等"第二课堂",多让听课人走出教室,走进书本上描述的风景、场地,感受革命英雄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事迹,达到"身临其境"接受文化洗礼、对理论知识点"茅塞顿开"的良好学习效果,用眼用心去接触历史、赓续精神。思政课要精心规划好实践路线,组织听课人进乡镇、进社区、进工厂,让思政教学多"晒晒太阳""沾沾泥土",带动听课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群众诉求,避免出现"打卡式""摆拍式"学习,让思政课更有"深度",化"空心课堂"为"精品课堂"。
思政课就像一部"连续剧",能够让听课人碰撞出思想火花才是一堂好的思政课,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推动思政课"叫好又叫座",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守护文脉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为了守护中华文脉,让文物"活"起来,无数文博工作者以巧手重组历史"时光碎片",以青春坚守古人"智慧结晶",以岁月拥抱文化"历史遗存",为我们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对文博工作最好的诠释。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干部应追随文脉"守护"之光,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勤勉拼搏书写人生风采,在新时代不断激荡新气象。
让"千万锤成一器"的"务实之光",照亮"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实干之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将文物从时间流逝和自然打磨中"拯救"出来,守护好千年文化遗产,正是数不清的文博工作者默默奋斗的结果。在流沙肆虐的"疮痍之地"上,建设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的"莫高窟守护人";坚守44年,实现古钟表"延年益寿",传递"时代声音"的"时间魔法师"王津;为合适光线等上一年,23年完成862尊陶俑"证件照"拍摄的文博摄影师赵震......惟拼搏者不凡,惟实干者出彩,正是他们用双手延续文物"生命",还原文物"本真",才有了博物馆里生动的"讲述者"。广大青年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蓄积滴水穿石的精神、善作善成的毅力,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态度,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才能在平淡中见奇、寻常中出彩,在新时代续写更多新的"奇迹"。
让"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之光",照亮"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的"奉献之路"。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为唤醒文化记忆,延续历史积淀,文化修复师数十年用巧手"修复时光",用匠心"雕刻年华";为捍卫文物安全"生命线",筑牢文物保护"防火墙",文保工作者扎根基层,守护文物用坚守书写无怨无悔;为揭秘尘封文化密码,传递历史印记,展馆讲解员在解读历史"话语",传播文物"声音"中奉献青春岁月......文博工作者的一生既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前行,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下求索。从根据文物属性调整灯光设计和效果展示到对文物保管与展出中温度、湿度的恒温系统控制,再到针对不同受众调整修改讲解词、文物标识牌,展厅中的文化遗产绽放光芒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博物馆文博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坚守奉献。广大青年干部应秉持"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学会"自找苦吃",在"吃苦"中收获,在奉献中成长,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创造新的人生价值。
让"干一行爱一行"的"拼搏之光",照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之路"。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灿烂文化的实物象征,正是一代代文博工作者"与时间赛跑",风餐露宿、青灯黄卷,才让"匠物"化腐朽为神奇,让文物"再焕新生"、永续发展。我们可以从铸有"人民昌""中国强"铭文的汉代铜镜中,感悟山河日月镌刻的家国情怀;从闽国刘华墓出土的"胡人风帽俑"中,探索民族互通交融的印记,体悟"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从三国时代的"快餐盒"越窑青瓷方格盒中,领略中华民族求新求变、矢志创新的勇气......文物"重见天日",在我们面前"活起来",离不开无数文博工作者将小我融进大我,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延长"历史轴线",传承传统、致敬先贤,坚守保护文物之"道"。"虽千万人,吾往矣",当广大青年干部都以"山登绝顶我为峰"作为目标,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计一事之成,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我们必将成就更加开阔的人生。
心里常"咯噔"党纪践于行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举措。每当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时,学着学着心里总是跟着《条例》内容"咯噔"一下又一下。心里"咯噔"既是真实感受,又说明通过党纪学习教育的开展有真收获、真触动,受到了真提醒、真警示。只有心里常"咯噔",才能在"发条"紧一分、"戒尺"长一寸、"堤坝"高一分中,让党规党纪铭于心、践于行。
心里常"咯噔","发条"紧一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纪学习教育过程中心里常"咯噔"是好事,可以从思想源头上防止出现党规党纪"与我无关""离我很远"的思想,不当旁观者,当好践行者,时时处处对标对表、反躬自省、克己慎独。拿出专门的时间精力,学原文,原原本本学、字字句句看,不仅全面深入系统学习《条例》全文,还及时跟进学习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既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一声声、一次次心里"咯噔"中走心研读、掌握要义、学以致用。拧紧党规党纪"发条",多拿"手电筒"照自己、多拿纪律规矩检验自身,真正让思想除尘、内心净化。
心里常"咯噔","戒尺"长一寸。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党员干部心里常"咯噔"背后,是思想受触动、精神受洗礼、行为有戒惧的体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不仅把纪律这把"戒尺"放在心里,更拿在手里,时时处处用"戒尺"衡量,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决不将其置于脑后、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相反,坚决无条件执行纪律、无例外遵守纪律、无借口维护纪律,认真对照、悉心审视、从严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违背纪律规矩要求的话坚决不说、不可为的事情坚决不做,划清纪律红线、筑牢行为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多用"戒尺"校正思想和行动,在提高修养、锤炼党性、严守规矩中真正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坚持下来,确保"成色"不变、"纯度"不减。
心里常"咯噔","堤坝"高一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心里常"咯噔",是深入学纪、知纪,把纪律规矩做在经常、抓在平常、融入平常的过程,也是不断筑牢遵规守纪堤坝的过程,使得"堤坝"高一尺,切实维护好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党规党纪铭于心、践于行。既学到,更做到,用实打实的行动筑牢遵规守纪堤坝。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原原本本学习、逐字逐句研读,真正把纪律规矩外化于行。结合正反案例,进一步明白何可为、何不可为,工作生活中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检视自身、立查立改。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突出位置,工作内外克己慎独、拒腐防变,从细节做起、从小事抓起,从严要求自身,从严律己、廉洁奉公,从严管好家人,以好家风带动好政风、好民风,在遵规守纪的实际行动中擦亮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
修好党纪"三堂课"画好时代"坐标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清廉,腐败止于正气",党纪学习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纪律意识的增强、党性修养的提高,与党员干部自身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身处一个不进则退、退无可退、非进不可的时代,党员干部要修好党纪"三堂课",画好"理念O点""廉律X轴""民生Y轴",找准时代"信仰"坐标、"廉洁"坐标、"初心"坐标,以昂扬之姿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修好党纪"思想课",画好"理念O点",找准"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时代"信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此次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在以"思想"启智润心,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而淬炼非凡思想定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化党纪理论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支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灵活学习方式,把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案头卷"逐条逐句学,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确保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念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正心正念,让"党纪学习"成为战胜"薄志弱行"的有力武器,以坚定理想信念的忠诚之心,在时代考验面前勇往直前,始终拥护党的领导。
修好党纪"廉洁课",画好"廉律X轴",找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时代"廉洁"坐标。"廉者,政之本也",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党纪学习教育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是预防党员队伍腐败现象的必然要求。"淡泊人生蓄以明志,清廉处事方能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肩负为民服务的重任,更要深化学习党纪,严守党纪,在面对"小意思打点"时,要坚决破除私欲、秉持公理;面对"小圈子熏染"时,要严守纪律红线、道德底线,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若为了一己私欲、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追名逐利,终将被人民所抛弃。党员干部要始终牢牢把公道正派、公正廉明的理念根植于内心,永葆党员清正廉洁的本色。
修好党纪"实践课",画好"民生Y轴",找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时代"初心"坐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秉公用权、为民用权一直都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纪学习教育便是旨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为民用权。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践调研,"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广泛听取意见,秉公用权,为民请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少一些走马观花的"唱功",多一些实事求是的"做功",为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抓好整改整治,坚持边学习、变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正言正行。
学"纪"札记:用正确政绩观过时代"娄山关"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政绩观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根本性问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称条例)中要求:党组织和党员要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政绩观解决的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方向性问题,党员干部当以纪为镜、蓄势待发,对标对照,检视自身,用经得起考验的政绩再过时代"娄山关"。
以政治纪律为镜,政绩之源在于党性纯粹,植根于对理想信念"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绝对忠诚、绝对信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到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筑梦者",政绩观的确立不仅关乎一人一事、一时一域,更关乎"国之大者"、党之伟业,要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的党性,怀有高度的政治自觉,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不折不扣、雷厉风行让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用党纪的严肃护航党性的"纯粹",用党性的"纯粹"确保政绩的"纯正"。
以工作纪律为镜,政绩之实在于不务虚功,植根于对岗位职责"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披露的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在任市委书记期间,热衷"造势"大兴"面子"工程,罔顾实情、大肆举债,根子上是政绩观扭曲,权力观错位的问题。本次修订《条例》,首次明确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干事担当作为干部的职责所在、价值所在,党把每位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每个干部善作善成,"造福一方"而非"造势一时"。经得起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政绩只能来自"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苦干实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方面善于继往开来,理清旧账,当好利在千秋的"栽树人";一方面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做到为官一任,久久为功,用真抓实干炼出真材实料。
以群众纪律为镜,政绩之本在于民之所盼,植根于对广大群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念兹在兹、心心相印。从井冈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进京赶考"的"两个务必",党纪护航着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一脉相承,人民群众是政绩优良的最终"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广大干部要服膺初心使命,厚植人民情怀,守护好万家灯火的"米袋子""菜篮子",切实把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在岗位之所需、民众之所盼上检验学习成果。
以"思政教育"为介谋划强国建设新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各地各部门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扛起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提升定位"高"格局,拓宽思想眼界,坚持思政教育"高"站位。始终把思政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放宽眼界、打开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看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讲好办好思政课,培养明大德、堪大用、担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