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266篇(第3/58页)
报告撰写宜"源于基层",忌"闭门造车"。个别党员干部认为调研结果的呈现主要在于调研报告,便将调查研究的大部分精力花费在电脑前"遣词造句",通过网络搜索,将别人提出的观点稍加修饰变成自己的"新观点",将别人得出的结论"移花接木"变成自己的结论,最终形成一篇脱离实际的"崭新"调研报告。显然,"闭门造车"不可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有血有肉"的调研报告。要增强调研的随机性,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既看光鲜亮丽的"大门"和"窗口",也看蓬头垢面的"后院"和"角落,确保"一竿子"插到底,"一板子"盖到边。要增强调研的主动性,常到基层一线走一走,常到群众家里坐一坐,深入了解实情、查找问题、分析症结,为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奠定坚实基础。
成果转化宜"落地生根",忌"止于报告"。个别党员干部把调研报告的形成作为调查研究的终点,调研报告写得很"扎实",各项分析"思路清晰",各类建议"头头是道",但要具体落实时却因情况复杂、问题交织而打"退堂鼓",最终调研报告被"束之高阁"变成一份工作资料。"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不是为了写几篇不切实际的"敷衍文章",成果转化才是调查研究的重中之重。要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认真梳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表及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一对一想办法、定举措,以"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推动问题整改。要推动建章立制,及时把调研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思路或建议转化为工作的要求,及时把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性文件或制度规定,让调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致敬"榜样心"逐"光"奔赴新征程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策划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榜样的力量(第二季)》节目播出。该节目主要讲述了林占熺、吴天一、孙家栋等先进典型一心为党、一心奋斗、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新时代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当向榜样们的"不变初心""不变恒心""不变决心"致敬,以永不熄灭的"信仰之光""奋斗之光""奉献之光",在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抒写"多彩"人生答卷。
致敬那颗"对党忠诚"的不变初心,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信仰之光"奔赴新征程。"时代楷模"刘永坦院士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辈子推动国家对海探测领域前瞻布局,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雷达铁军",铸就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海防重器,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极少数拥有新体制远距离雷达这一核心技术的国家。党的好女儿樊晨不分昼夜、身先士卒,主动扛起危险性最大的接送隔离人员工作,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着社区其他干部。他们的初心如磐与执着坚守,是我们前行路上的璀璨星光。广大党员干部当向那颗不变初心致敬,追逐那份坚定的信仰信念和忠诚品格,认真抒写"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忠诚答卷,不断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把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让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成为新时代征程上最鲜明的本色。
致敬那颗"挺膺担当"的不变恒心,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之光"奔赴新征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成为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孙家栋的一生浪漫誓言,他几乎一生都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匠精神"。"马背院士"吴天一一辈子扎根在青藏高原,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勇攀高峰,努力克服高原艰苦条件,为国际高原病的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不惧艰险与昂扬奋进,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不竭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当向那颗不变恒心致敬,追逐那份挺膺的担当姿态和奋斗精神,认真抒写"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担当答卷,扎实练就一身干事创业"真本领",多到条件艰辛的地方"吃苦""打磨""成长",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韧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让挺膺担当、昂扬奋进成为新时代征程上最靓丽的底色。
致敬那颗"全心为民"的不变决心,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光奔赴新征程。"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为了让人民群众"富口袋",他一心扎根山区从事食用菌研发,成功解决了菌业生产中存在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农民饭碗里,把初心镌刻在祖国大地上。"新中国第一代劳模黄宝妹,她一辈子为民纺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业绩。他们的无悔付出与矢志奉献,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满满信心。广大党员干部当向那颗不变决心致敬,追逐那份高尚的奉献品质和为民情怀,认真抒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答卷,始终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理念,时刻怀揣"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主动当好心系人民群众的知心员、贴心员、暖心员,把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事宜放在心坎山,落到行动上,让全心为民、甘于奉献成为新时代征程上最闪亮的成色。
致敬林占熺:菌草系民心科技驱贫境
1小陈又双叒没上稿啊啊啊啊发布时间:2023-10-812:29
林院长是我的母校--福建农林大学的,特别和蔼的一个人,大学期间有幸见在菌草种植基地见过一次,向林院长致敬!
引用回复
年轻干部把握"多与少"争当硬核干部
在《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身百行,以学为先",年轻干部要"练就过硬本领"。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握好"多与少"的关系,不断淬炼过硬意志、锻造过硬肩膀、锤炼过硬本领,做到政治站位有高度、助推发展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履职尽责有热度,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多一些深学细悟,少一些浅尝辄止,在理论常修常练中坚定信念铸忠诚,确保政治上过得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做到常修常炼,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不断筑牢信仰之基,砥砺忠诚之心。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坚定以"忠"铸魂,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作为第一立场、第一原则、第一要求和第一检验,把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切实落实到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言行上。要坚定以"学"强基,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认认真真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筑牢思想根基、坚定正确方向。要坚定以"干"固本,紧扣党的XX大作出的新战略新部署,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细化目标任务、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举措、明确工作路径,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具体,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多一些躬身入局,少一些按部就班,在敢于涉水破冰中专心致志夯内功,确保能力上过得硬。"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年轻干部必须在接地气、经风雨、长才干中才能"破茧而出"。因此,广大年轻干部既要善于顾大局,又要善于察实情,始终保持一线锤炼党性、历练能力、磨砺作风。要砥砺为民服务的"初心",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提高看问题办事情的敏锐性及分辨力,主动深入基层听第一线声音、拿第一手资料、做第一道服务、解第一难问题。要磨炼真抓实干的"专心",做到时刻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群众最缺什么、最想什么、最盼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千方百计、尽力而为把群众的实事办好、难事解决好。要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保持执着信念和如磐定力,做到在矛盾面前不推诿、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低头,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起磨难,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困难面前敢于担当。
多一些担当实干,少一些纸上谈兵,在坚持敬终如始中善作善成抓落实,确保工作上过得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敬终如始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主动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招商引资等重大斗争、重要任务一线中接受锻炼、磨炼、历练,主动融入中心大局,将青春的事业同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相契合,将自身优势与发展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过硬本领、练就立业之才,实现自我发展,做到善谋划、重攻坚、强落实,确保在大战大考中挺立脊梁、在大风大浪中破浪而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争做新时代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青年实干家。
"三力"聚"三气"传承"红嫂"魂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一曲《沂蒙颂》,浓浓军民情。"红嫂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学习、传承和践行"红嫂精神",汲取其中的团结伟力、坚强毅力和不竭动力,蓄底气、长志气、硬骨气,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汲取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凝聚"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的底气。"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户户忙支前,乡乡有红嫂。"沂蒙大姐"李桂芳组织32位沂蒙红嫂拆掉门板,跳入冰冷的河水,架起一座"火线桥",用瘦弱的身躯托起胜利的希望,谱写了巾帼担当。"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妇女烙煎饼、送弹药、救伤员、做军鞋,倾尽全力支援革命,共同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沂蒙红嫂勇担重任、无私奉献,齐心协力守护前线战士,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凝聚团结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汇聚起强大合力。
汲取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汇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志气。"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山区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排除万难、无怨无悔地爱党爱军的真实写照。沂蒙地区多是崇山峻岭,土地贫瘠。战争年代,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其贫乏。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中,沂蒙红嫂舍生忘死救助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收养战士遗孤,"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拥军妈妈"胡玉萍拥军支前长达六十多年......她们将自己舍不得吃的粮食烙成煎饼,将自己舍不得用的新布做成军衣军鞋,不遗余力为前线战士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昔日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红嫂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大力弘扬从"红嫂精神"中汲取的坚强毅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做到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汲取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积聚"号角催征,壮歌以行"的骨气。"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这首诞生于烽火沂蒙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唱出了沂蒙儿女"永远跟党走"的真诚心声。沂蒙红嫂以攻坚克难的拼劲和勇往直前的闯劲坚定不移跟党走,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新时期,"红嫂精神"在沂蒙老区薪火相传。新"红嫂"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昂扬之姿和奋进之势为沂蒙山区的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红嫂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凝聚着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勇往直前的伟大品格。我们要深刻领会"红嫂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深邃要义,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不竭动力,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将"红嫂精神"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万字长文,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纪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文章内容,坚持"两个结合",找到文化源流的"原点"、拉伸文化多样的"横轴"、延展文化创新的"纵轴",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
坚定文化自信,找到文化源流的"原点",构建"文化传承篇"。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只有深刻了解自己的来时路,才能有底气、有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从殷商文化到中原文化,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锐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学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跨越了五千多年的历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学习、传承、推广上下功夫。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挖掘其中的核心思想理念;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滋养中激扬澎湃血脉的中国力量;要借助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推广方式,广泛宣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秉持开放包容,拉伸文化多样的"横轴",构建"文化融合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的,中华各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多姿多彩。从豪迈不屈的荆楚文化到侠气纵横的燕赵文化,从婉约潇洒的吴越文化到古韵犹存的巴蜀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互相交融中共同繁荣发展,逐渐熔铸成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开放包容,既要维护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树牢文化保护意识,全力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留得住优秀传统、记得住民族特色;也要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文化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阂、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文化包容超越文化优越。
坚持守正创新,延展文化创新的"纵轴",构建"文化发扬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从引入先进技术让"百年书画""千年青铜"重焕光彩到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恢复沿岸风貌,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传承千年的文明脉动到成都大运会太阳神鸟、蜀锦等众多文化元素"出圈",从"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的《中国诗词大会》到弘扬中华经典诗词歌赋有机融合现代动漫科技元素的《长安三万里》都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开了新赛道。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探索新时代文化传承利用的新思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赓续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