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260篇(第15/82页)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5032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2分钟。

"承"慎思明辨求实情,寻根溯源当切"真症结"。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锤炼真、深、细的硬本事,摒弃"流水线"式"打卡"调研,多深入"边旮角落",搞"突然袭击"。要多开"板凳会",融入"群众课堂",以真诚的态度联系群众,紧紧关注群众的"眼色""脸色",抓住"民声脉搏",听懂"弦外之音",做到心中有数,不想当然、拍脑袋,在"细枝末节"下足察实情的真功夫。

"转"按部就班谋事观,改革创新当出"实举措"。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党员干部,面对调研发现的具体问题,要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立足实际顺藤摸瓜,牵出内在矛盾的"核",不能雾里看花,似是而非。要创新问题解决思路,不搞表面文章,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落后文化,多想该不该,少看能不能,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变革、敢为人先。

"合"凤头豹尾常久功,解决问题当见"好效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作为党员干部,既要绘得好"工程图",也要当得好"施工员",在群众面前,解决问题不能"留空间""打太极",揣着明白装糊涂,要拿出鲜明的干事担当态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问题解决的"后半篇文章"上下足功夫,着力补短板、通梗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感受文化力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一馆一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会上他将多年来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娓娓道来:"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也引导着我们深入思考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这个时代命题。

从鲜明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到再次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明璀璨而久远,延续千年文脉,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在"两个结合"中展现中国特色。

未来已来,过去未去,望向历史深处,延续千年文脉。从先秦诸子到汉唐气象,从宋明风韵到新中国的百花齐放,在时代的律动中,我们吟诵着经史子集,隆隆向前的马车留下数千年的车辙;我们学习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雄鸡一唱天下白",走过了上百年的风雨。穿越时空,路在脚下,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记录了漫漫征途上的无限风景,厚重的历史留下浑厚的回音。文化之路,是传承之路,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望向历史深处的泱泱文脉,汲取九州之精华,在文化传承中"瞻前顾后",在书籍中、在网络上、在古城里、在博物馆展柜下......感悟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特色,利用多种载体,让传统文化浸润民心,滋润初心,增加信心,让传承千年的古老文明在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中充分激发年轻的活力,聆听时代的脉搏。

守正创新,致敬文明,凝视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一场以西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命名的专题文化展正在用无声的语言述说着中华文明荟萃千载的故事。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让过去与现实对话,让历史与未来相望,文化的自信正来源于上下五千年积攒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持文化认同,在凝心聚力中厚植念兹在兹的文化情怀,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新时代的篇章已然拉开序幕,贯通古今,推动守正与创新统一、坚持传承与发展并进,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化的胜利定将指引我们走向新的胜利,中华文化的自信之灯定将长明不灭,光照新的千年。

大胆探索,一往无前,走向广阔世界,做到"两个结合"。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流动的活水,水尤清冽,滋养万物。探讨文化与现实的实践,社会主义制度激活一池春水。在生生不息中,传承了千年的"民本"思想和着"以人为本"的铿锵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印证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和智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承继了中华文化大一统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举旗帜、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下苦功。在"盛世修文"的时代答卷上回答"何以中国"的时代命题。今天,我们有大国之力的托举,有河清海晏的庇护,更有极目所见上下五千年的卓识、矢志民族复兴宏图的担当--这就是中国。

点亮"文脉之光"辉映"复兴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诗书非药能医俗,文化无根可化人"。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我们要始终如一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踔厉奋发,自觉在保护文物、赓续文脉、繁荣文化中实干担当,努力以"文脉之光"辉映"复兴征程"。

保护文物,当好文化图腾的守护者。文物是无声的历史,是文明的见证。我们党历来重视文物的保护利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即发布了禁止珍贵文物出口、保护古建筑、考古发掘、征集革命文物等系列指示、命令和办法;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界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先后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XX大更是将"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举措进行部署。文物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图腾,是全体人民的珍贵财富。保护文物,广大年轻干部就是要始终站稳中华文化立场,树牢"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正确理念,敬畏传统、敬畏历史,不以文保级别区分文物、不以馆藏与民间轻贱文物,勇于与破坏、盗窃文物以及危害文物安全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自觉当好国粹的守护者,努力让历史瑰宝永存于世、以兹后人。

赓续文脉,当好文化基因的传承者。"盖并世列强,虽新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纵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无论是创造"两河文明"的古巴比伦,还是因金字塔而闻名世界的古埃及,还是因"哈拉巴文化"而享誉的古印度,都因缺乏强有力的文化纽带,而伴随着历史烟云逐渐湮没,只有中华文化做到了"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始终在"化合""凝聚"中历久弥新、绵延不绝。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赓续文脉既是作为中华儿女的本分和要求,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和义务。传承文明,广大年轻干部就是要始终做到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方价值观的侵袭,排除庸俗媚俗文化的干扰,主动在浩瀚五千年文明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注重运用中华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引导全党全社会赓续中华文脉,不断锻造过硬的文化"软实力"。

繁荣文化,当好文化创新的引领者。"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战线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更是进入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从"紫禁城里过大年""上元之夜"等活动精彩纷呈,给观众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到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戈壁草原辗转跋涉,为当地农牧民送去欢声笑语;再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扶贫"打开乡村发展新思路,老百姓过上了"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幸福生活......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繁荣文化,广大年轻干部就是要放眼时代所需、人民所盼,在守正创新中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大文艺人才培育力度,让文化与技术、美学与科学不断融合,不断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调查研究要"走心"不"走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下发以来,全国各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要弄清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敢于改变,做到"走心"不"走秀",让调查研究结果能"说上话""干出事"。

调查研究要有"求实之心",避免"合眼摸象"耍虚招。"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办公室的资料"道不出"调查对象的实情,只是通过文字"闻"之、图片"见"之,必然一叶障目无法知其全貌,导致调查研究不能反映出实际问题。为了全方位全角度了解事物发展现状,要事必躬亲,迈开步子,走出舒适圈,走下基层,用自己坚实的脚步去"丈量"基层土地,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把大方向找对,让调查研究做到方向清楚、目标清晰。做好摸排工作,静下心去看细节,把小问题找出来,让调查研究做到一针见血、面面俱到,能剖析当前面临的问题脉络,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借以促进更好的发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