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260篇(第13/82页)
逐梦理想:致"航天员"邓清明的一封信
邓清明:
您好!
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犹记得您作为"神十五"航天员与"神十四"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想到您备战25年终于圆梦太空,身处您家乡江西抚州的我,不由得感到十分激动与自豪。您4次入选"备份乘组",又4次和飞天失之交臂,这次终于圆梦太空。您早已成为家乡的榜样与荣耀,一直是青年干部学习的榜样!
仰望星空,我们要做理想坚定的"筑梦人"。您凭借多年的歼击机飞行经验,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成长为一位合格的航天员,要学习30多门基础理论知识,经过140多个训练课目考验,还要经历巨大的心理和意志挑战,训练内容极其繁杂与枯燥。为了完成航天梦想,您不以为苦,反以为傲,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不怕流血流汗,圆满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模拟训练。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刻苦训练,您具备了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乘组,成为备份航天员。作为青年干部,要学习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之姿,俯得下身、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前行道路的"总开关",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淬炼钢铁意志、修炼铁肩硬脊、锻炼才华能力,锚定理想,坚定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强的水平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
脚踏实地,我们要做矢志前行的"追梦人"。梦想是这么近,太空是那么远。飞天的机会寥寥无几,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斑白的老将,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到神舟十二号您都是备份航天员,在优中选优的标准中,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失之交臂。尽管如此,您从不因为自己是备份而懈怠,始终以主份航天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完成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主份航天员顺利升空后,坚持在地面完成一样的程序。您说过,"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许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经过不懈努力,56岁的你成功入选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首次登上太空。青年干部要学习您"宁移白首之心"的坚持和"不坠青云之志"的志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做到信仰坚定、立场坚定、方向坚定,时刻不放松,时刻准备好,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应对"赶考之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新的征程,我们要做披甲征战的"圆梦人"。曾经一起宣誓的首批航天员,有的实现了飞天梦载誉归来,有的无缘太空已经退役,您成为了其中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并且仍在现役的航天员,要退缩吗?当然不。每一次备份任务过后,您都会以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下一次的训练中。您在乎的是任务成不成,而不是谁去完成,在载人航天伟业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轻于鸿毛"。当确定您入选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执行载人飞天任务时,您除了欣喜想的更多的是珍惜机会,扎实训练,完成使命做一个让组织放心的人。青年干部要向您学习,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神状态,以"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豁达心态,多啃几次"硬骨头",多接手几次"烫手的山芋",在困难面前主动请缨,考验面前奋勇前行,在星辰大海征程中,让青春力量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光芒。
您家乡的一名基层干部
2023年6月5日
做好文化传承的"昨天""今天""明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文化土壤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思想智慧、精神养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但是经久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盛世修文,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挖掘、宣传、创新,做好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昨天""今天""明天",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深挖历史文化,弘扬"昨天"的故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先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察万物之源得出了许多治国之道、为人之学、修身之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物遗迹、传说故事、民间风俗、民间技术、文学艺术等的保存与收藏,并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打造融于生产生活、通俗易懂、生动时尚的传承话语体系,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使传统文化资源宝藏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和传承。
加强文化宣扬,增强"今天"的自信。古人讲,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精神是支撑中国人民向上向善更持久的力量,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源、根脉和灵魂。我们不仅要做好对文化的传承保护,更要做好对文化的宣传、弘扬,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精神文明、宣传思想、新闻舆论、文学文艺创作、网络文化等文化建设领域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注重运用优秀中华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将优秀中华文化引入学校、村社、机关,拓宽优秀文化的传播面。要深入实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以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增强文化传承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激发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传承的主动性,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注重文化创新,做好"明天"的传承。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厚古薄今,还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学者的培养,厚植创新文化、打通体制壁垒,激励文化创造和原创性探索,加强对具有创造精神的文学家进行奖励和扶持,坚决打击文学文艺抄袭、版权盗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原创者利益,改变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鼓励文化文艺创作者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的创作标准,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坚持为人民而创作的导向,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真正做到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时代楷模"万步炎的"四大步"
连日来,"时代楷模"万步炎以身许国、勇攀高峰的先进事迹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万步炎身上汲取深厚情怀、执着精神和可贵品质,在推动伟大事业上迈出更有力的步伐。
担当职责使命"向前一步"。1985年,面对我国因缺乏深海勘探技术望洋兴叹,而发达国家却早已在四大洋"跑马圈地"的落后境地,刚从探矿工程专业毕业的万步炎选择接受海洋采矿的岗位,他的理由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并在此后38年间矢志不渝,带动我国在该领域从一张白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现实中,个人情况同事业所需常常是不一致的,放弃个人意愿选择"家国使命",考验的是党性、收获的是大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党员干部要敢于跳出"舒适区",自觉服从事业发展需要,始终坚持责任担当,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钻研本职业务"踏深一步"。从0.7米到打破纪录的231米,从设备依赖进口到完全自主创新,万步炎带着"钻头精神"潜心研究、专注试验,打破了外国深海钻探技术对中国"卡脖子"封锁。对事业的倾力专注是成为本职工作行家里手的必备条件,没有万步炎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研究,就没有如今"海牛"号世界领先的大国重器。党员干部要发扬万步炎身上这种"钻头精神",培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干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炼就履职尽责的"金刚钻",真正成为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培育健康情趣"横跨一步"。万步炎工作中一丝不苟,对待生活更是充满热爱,他多才多艺,小提琴、铁砂掌、乒乓球、唱歌样样精通,会观星,还要考飞机驾照......这都是这位深海勘探先锋的才情和爱好。健康的生活情趣有助于培养富足的精神世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万步炎把自己的一头白发笑称为"大海的馈赠",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他丰盈内在的真实写照。生活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党员干部也要用好"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正确选择个人爱好,读好书、持雅好,修素养、提品位,既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带动社会风尚,又凭借丰厚内在涵养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看待名利待遇"后撤一步"。万步炎自称"养牛专业户",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曾毫不犹豫地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高薪聘请,也常以科研忙为理由婉拒不必要的采访应酬。将可能影响事业发展的"名利"抛诸脑后,失去的可能只是短暂空虚的物质满足,获得的却是专注事业的更多精力。万步炎面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后退",推动了"海牛"项目的长足进取。党员干部也要以他"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人生信条为镜,将个人权力、地位与利益的得失置之身后,不为名利滋扰,做到去浮华、存本心。只有胸怀静气、心无旁骛,才能更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长远发展。
奔赴基层"花海"让"自找苦吃"酿得"香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强调,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自找苦吃"看似是一种选择"负担",实则是一场人生"修炼",广大青年干部要扎根基层"花海",做一名"蜜蜂式"干部,在基层花海中"自找苦吃"酿得"芳香四溢"的"香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