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312篇(第89/97页)
以"谋实效"为"关键棋",增添"务实见效"的解题"辣味",绘就"旗开得胜"的"验收图"。调查研究做得好不好,不在于形式多么新颖,主题多么宏大,报告多么精彩,关键在于是否落到实处,是否解决好事关民生福祉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要把调查研究当做一门"必修课""常修课",既能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切切实实了解问题、提出对策,又能把"自主动作"做扎实,能够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不同问题,创新解决方案,让问题解决的实效更实。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建立问题解决的系统思维,树立大局观、全局观,统筹处理好一般性问题和特别性问题,既能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工作要求,又能平衡好部门和整体的链接关系,扎扎实实地把调查研究落到实处。要把"谋实效"作为调研之本,既能治好"已病",形成良好运行的解决办法,又能防治"未病",建立"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机制,绘就一幅"旗开得胜"的"验收图"。
调查研究要以"沉"破局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来,全党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地党员干部将调查研究列入重要日程,走田坎、跨门槛、问难点、察堵点,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调研氛围日益浓厚。但有部分干部下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时"无备而来"急入场、"走马观花"走过场、"敷衍了事"忙收场,究其原因是"形式主义"作祟。党员干部必须杜绝调研工作"表面功",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破不正之风,"形式主义"僵局。
沉下心,以"三思而后行"破"无备而来"之局。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随着调查研究之风兴起,一些干部"闻风而动""行色匆匆"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党员干部应强化思想教育,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下好调查研究"事前功夫"。沉心静气,一思"为了谁",把"人民至上"放在首位,明确调研目的;二思"做什么",聚焦堵点难点问题,明确调研课题;三思"怎么做",结合实际工作,明确调研方式方法。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观念,站好调研"前哨",带着思考找问题,带着问题寻对策,切实确保调查研究"走心"不"走形"。
沉下身,以"蹲下看蚂蚁"破"走马观花"之局。"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但往往有一些干部调研时看"盆景"不看"风景"、听"汇报"不听"心声",所到之处皆"好",实际上是干群同"作戏",这样的调研不仅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得不到有用的信息,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干群关系。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工作必须扎扎实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拿出"蹲下身子看蚂蚁"的务实作风,眼睛朝下、脚步向下,身子沉下、深入群众,手拿"工具箱"、脚踩"泥土地"、嘴里"唠家常",不看"宣传"看"实绩",不看"面子"看"里子",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切实确保调查研究"走深"不"走样"。
沉下力,以"解剖麻雀"破"敷衍了事"之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坐而论道"搞"文字工程",不作调研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调查研究便没有意义。党员干部应"调"以务实、"研"以致用,以"解剖麻雀"的耐力定力毅力,细微之处见真章。以"究其根本"的耐力,在"调"中找准问题的根源,在"研"中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以"刀刃向内"的定力,对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需持续用力的问题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跟踪问效,定期进行回访,在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强化提升上下功夫,切实确保调查研究"走实"不"走过场"。
念好"四字诀"打通调查研究的"问题末梢"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改进调研方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自选动作,以上率下推动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走基层是"一线巡诊",找问题是"把脉问诊",想办法是"治病用药"和促发展是"强身健体","走、找、想、促"四字诀,打通了调查研究的"问题末梢",推动了调查研究往深里走、实里走。
抓住"走"字,一线巡诊"发现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政策的落脚点,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建设发展的主战场经验成效出自基层,问题、矛盾也常见于基层。多到基层查访问题,善于查摆原因根源,在基层摸爬滚打一番,才能获得解决矛盾的"金钥匙"。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只有坚持走基层是"一线巡诊",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调查研究更接地气,聚人气。
用活"找"字,把脉问诊"找准病因"。"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说明了能够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就脱贫攻坚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访真贫、问真苦,走遍了全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从提出"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的"精准扶贫"理念,到要求"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再到强调"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实践证明,调查研究就是"把脉问诊",既要了解病情的表象,更要善于分析"病因"。既要分析面上的情况,又要深入解剖麻雀,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规律性认识。
用好"想"字,治病用药"开好处方"。"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有的领导干部调查多、研究少,写个报告就了事;有的同志情况多、分析少,提不出有价值对策建议。事倍功半,浪费人物力。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还面临不少各种风险挑战。"越是风险越向前"。我们要聚焦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因病施治""因病用药",直达病灶,药到病除。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超越现阶段发展承受能力,避免造成不可持续的盲目攀比。
揪住"促"字,强身健体"促进发展"。"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铁还要自身硬"。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要具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一种优良的作风。党员干部要提升政治的免疫力,要摒弃形式主义,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研究好不好,不能看规模有大小、时间长短,也不能够看调研报告写多优美,关键要"目光向下"看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问题解决程度。要当好创造经验的"领头雁",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提升,积极推荐推广"走找想促"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真正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才能让调查研究成果更好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因此,调查研究只有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才能打通调查研究的"问题末梢",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多走一步"让调查研究"深入三分"
近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火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科学合理有效决策的有力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本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迈开腿、张开嘴、沉下心,下足真功夫,"多走一步"让调查研究"深入三分"。
真入实地、足践以知,调研脚步要在"多走一步"中"深入三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党员干部体察民情民意的重要利器。无论是各地特色产业发展还是民生政策措施,亦或是百姓当前的意愿需求,只有脚步踏出办公室的"圆圈外",只有"身到心至",杜绝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才能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迈开腿""跨开步",常坐群众的"热板凳",常听常思群众"心里话",用"真心"换"真情"。既去发展迅速的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也去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局面打不开的地方了解具体情况,综合、全面地梳理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做到"收获满满"。
去伪存真、以点带面,调研方法要在"多走一步"中"深入三分"。调查研究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找准脉络精准发力,大而化之只能事倍功半。"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调研时要放开架子张开嘴、放下身段问民情,只有融入到群众中去,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才能听到真话、察到实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后院和角落,不要只看花瓶和盆景。"泛泛而观抓不住问题的本质,也达不到调研的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掌握调查要点,学会与群众坐"一条板凳",解除思维定势,努力拓展延伸,做到"以点带面"而非"以点概面",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真正做到"研"之有物。同时,要甘当基层"小学生",摒弃"骄""娇"二气,常怀"半杯水"心态,向群众请教、向前辈请教,善于"剥丝抽茧",直击问题本质。
上一篇: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