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

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迭代革新的新时代,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需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机制。这对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运行机制,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全面协同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在一定组织领导和实施指挥下,使教育过程各要素基于一定程序和方法运行,实现最终教育目标的过程。

1.建立贯通"入网-用网-出网"的思想政治教育链。强化网络全过程教育建设,使大学生的网前教育、网中教育和网后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构建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是提前布局,做好网前教育。网前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奏,关涉"入网"的问题,是在大学生上网前对其进行如何使用互联网的规范性教育。高校要在大学生入学后集中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让大学生全面认识互联网优缺点,并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避免陷入"网络综合征"。二是过程控制,强化网中教育。网中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涉"用网"的问题。高校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网络上,让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增强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活泼性,创建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三是注重跟进,抓好网后教育。网后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关涉"出网"的问题。针对一些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产生的思想问题,在线下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如个别谈心、主题班会、辩论会、主题报告等,让大学生摆脱心理疑惑,保持思想定力。总之,高校开展网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大学生如何认识互联网、在互联网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开展网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利用高校校园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网络在育人中的重要价值,让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开展网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一些在网前、网中教育过程中仍不能解决的思想、心理问题,是一种线下的协同。

2.构建权责明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体系。齐抓共管、正向合力的组织架构和职责明确、权责明晰的领导体系,是科学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教育目标,并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和优化配置、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实施的基础。一是成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个学生工作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形成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协调、各部门协同共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积极调动学校优势资源,为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组织平台。二是集中打造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队伍,包括学校领导、专家学者、学生骨干、青年教师、各部门工作人员、辅导员。通过构建工作体系,夯实人员队伍力量,主动抢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最终使这支队伍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引导、网络信息汇总搜集、网络沟通交流的主要力量。

二、创新双向互动机制,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创新健全双向互动机制,可以通过强化主体队伍建设、强化主客体互动、打造特色互动平台等手段,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1.加强教育主体队伍建设,形成强大推动力量。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知识背景以及整体素质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此,高校应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选聘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师担任教育主体,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我学习,增强辨识能力,在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事件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方法、好经验,深入掌控网络舆情,全面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2.强化主体客体互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充分结合。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及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空间。高校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应积极打造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了解学生需求、熟悉学生工作规律的网络教师专业团队,又应组建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的网络学生骨干团队,形成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的"双级协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利用朋辈管理模式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平等的双向交流,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形成良好互动。

3.打造实时互动平台,拓展网络教育空间。打造适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互动网络平台,在高校网站主页专门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针对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宣讲。教师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去辨别各种网络观点,自觉抵制游离于网络空间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错误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及时跟进和熟悉掌握信息时代的各类移动社交媒介和终端,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网络使用习惯,积极利用大学生使用频率高的社交媒介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交流,充分利用网络沟通交互性、隐匿性强的优势帮助学生疏导心理情绪。同时,要深入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三、创新教育引导机制,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引导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通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多措并举创新教育引导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度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需求,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需求是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与学脱节现象仍然存在。从教学环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所在学院、职能部门等基层组织,他们往往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握不准,对上级党委的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如以通知转发、会议传达等简单粗放形式,效果欠佳。此外,部分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够,实效性不强。从学习环节来看,部分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影响下理想信念淡化,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例行公事,存在说着重要、做着次要的应付现象。基于此,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网络调查等途径充分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和引导性。

2.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夯实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将传统经验和信息技术优势充分融合。具体来说,校园网络平台要突出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主流文化和互联网媒介充分融合,探索"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因子通过网络元素的植入和改造,转化成更具现代元素和时代特色的网络新文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保持敏锐性,及时捕捉网络舆论热点,深入分析舆论背后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问题,把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渠道,实现线上和线下全面引导。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越发普遍,各类微信平台、移动社交媒介深受大学生喜爱。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综合运用现代信息交流方式,进一步拓展网络沟通平台和渠道,积极参与到学生关注度高、参与面广以及交互性强的议题中;要灵活运用"观、听、访"和"疏、导、引"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强化网上正面发声,正确引领舆论导向;要将网络技术和传统模式有机结合,吸收和传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因素,做到线上线下信息共享,强化信息交流和密切互动,形成覆盖线上线下的统一思想共识。

四、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活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强化目标激励,突出导向作用。所谓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合理目标来激发人的动机、斗志、行为以实现理想结果的过程,把被管理者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列入我国教育事业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强化组织领导,最大限度发挥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要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生涯规划,将队伍发展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将事业发展与个人进步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让每一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均成为激励教育者不断前行的巨大动力和考核教育者工作实效的基本标准。

2.突出角色激励,强化身份认同。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就是让他们了解自身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担负的历史使命与重要责任,明确个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深化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认同与岗位认可。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应该加大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重视和支持力度,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充分认识个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发挥的重要价值,深刻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的基本要求,形成健全、清晰、完善的角色定位认知,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动力。

3.夯实典型激励,注重榜样引领。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广泛选树典型,发挥典型示范效应,积极宣传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涌现的爱岗敬业、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模范典型,充分发挥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榜样示范力量。高校要加强遴选宣传力度,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从业人员参评比例,评选出一批在教育一线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工作者和模范实践者作为表彰奖励对象。要及时制作优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践案例,系统性地梳理他们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作用,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形成自觉对标、主动看齐的良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氛围和育人环境。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