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312篇(第26/97页)
宜思宜善学,补足营养素。"学步期"的我们需要补足精神之钙,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获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学步期"的我们要在勤学善思中汲取营养。基层事务纷繁复杂,大到政策落实,小到家长里短,对刚出校门的驻村选调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这需要我们多向村干部和群众"取取经"、补短板,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同时要发挥青年选调生年纪轻、学历高、眼界宽、头脑活的优势,将自身专业优势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争为敢为,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亦师亦朋友,指引获方向。蹒跚学步,离不开"老师"有力的扶手和指引。人生"学步期",父母是老师,是坚实的抓手,牵引着我们勇敢向前。驻村"学步期",人民便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是我们开展工作最有力的抓手,群众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能量更是我们阔步向前最大的底气。拜人民为师,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请教、向智者问策。"我们要融进村子,融入群众,到村屯农家唠一唠,听听最质朴的声音;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看最真实的需求;到街头巷尾串一串,搜罗最鲜活的妙招。要厚植"拜人民为师"的执政底色,当好学生,做好听众,把群众所需所盼变成干事创业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一步一脚印,行稳方致远。"学步期"急不得、慌不得,更"虚"不得。脚步一虚,走不稳,还可能崴到脚。这与我们开展工作的道理是一致的,不走形式,不耍花腔,实实在在扎根基层谋实事,才不至于"摔跟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干实事、谋实招、见实效。开展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深入一线、直面问题。选调生在基层锻炼,有的便是田间地头这片广阔土地,这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多元视角、一手资料。沾灰的布鞋、飞扬的草帽、咿呀作响的车链子,是汗水洒在乡间地头的真实写照;倾听民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深入田间地头、迈入农家门槛,走在乡土中国深处,眼光向前、脚步向下,身入基层、心系百姓,真正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方能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从"自找苦吃"中探寻成长"最优解"
近日,习近平回信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肯定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自找苦吃"的精气神。"自找苦吃",顾名思义就是要去条件最艰苦、环境最复杂、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苦干实干。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把"自找苦吃"作为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认真品悟"吃苦之道",探寻成长最优解,铆足"三劲儿"敢于吃苦、善于吃苦、甘于吃苦,铸牢信仰之基,砥砺实干之行,彰显奋进之姿,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志从苦中立,以"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的韧劲儿敢于吃苦,在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中铸牢"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信仰之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征程上,一代代中国青年继承五四传统,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大爱"而拼搏、奉献和牺牲,唱响了一曲曲崇高壮丽的青春之歌,散发出来的青春热度、理想光芒,永远让人深深震撼。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以理想为旗、以信仰为魂、以忠诚为本,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涵养深厚家国情怀,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积极获取"活知识",学习"真功夫",掌握"硬本领",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敢于吃苦,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责、担重、担险,常修牢记宗旨的"忠诚心",悟透初心使命"专业课",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骨从苦中壮,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剑"的干劲儿善于吃苦,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砥砺"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实干之行。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实践启示我们,越是面对艰难困苦,越不能退缩让步,越需要激发非凡定力和必胜勇气。不畏艰苦、不避艰苦,适应艰苦、战胜艰苦,通过吃苦锤炼党性、砥砺初心、提高能力、建立功业,才能不辜负新时代,创造新辉煌。广大年轻干部要能啃"硬骨头",会解"千千结",善接"烫山芋"。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以百姓心为心,"连心"集民意、"暖心"办实事、"贴心"优服务,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把民生实事办好,把群众烦心事解决好。要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纾解群众情绪,着力增强群众信心,引导广大群众看长远、顾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开新局。
功从苦中建,以"策马扬鞭正当时,矢志笃行立芳华"的拼劲儿甘于吃苦,在攻坚克难,挺膺负责中彰显"越是艰苦越向前"的奋进之姿。回望百年党史,不怕苦、能吃苦、能战胜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这样描述红军艰难困苦的生活:"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支撑红军不仅战胜了艰苦自然环境,也一步一步从艰难形势中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广大年轻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苦干实干的作风,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自觉抛弃"拿来主义"思想、摒弃"坐享其成"观念、丢弃"得过且过"姿态、舍弃"求稳怕乱"意识,不畏险阻、不怕繁难、顽强拼搏,翻越一座座高山、跨过一道道沟壑,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
调查研究不可"入宝山而空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基层就如一座"宝山",里面蕴藏着无数"宝藏"。但若是党员干部抱着临阵磨枪、走马观花、畏首畏尾的心态,必然会出现"入宝山而空归"的情况。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谋划、脚踏实地、直面问题,如此,方能"满载而归"。
用心谋划,切忌"临阵磨枪",方能"得门而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研是调查研究不可或缺的案头工作,是确保调查研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基础。如果事先对调研领域不熟悉、准备不充分,仓促开展调研,就会出现"不得其门"的情况,导致调研的方向不明确、内容不聚焦,调研的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调研前要把各项准备工作做早做细做实,避免脑热式、随意性的盲目调研。一方面要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选定调研课题。另一方面,要收集好有关单位已出台的政策文件,了解好本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增加相应知识储备,做到心中有数,牢牢掌握调查研究的主动权。
脚踏实地,切忌"走马观花",方能"知宝所在"。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知晓民生现状、汲取经验智慧,让调查研究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但有的党员干部调研时,却是匆匆忙忙走一圈,寥寥草草便结束调研,如此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式调研,不但无法探得"山宝",还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出"深宅围墙",走进农家小院,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壶茶,让群众放下防线、畅所欲言,及时记录好群众的问题和建议,让调查研究成为群众的"发声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坏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确保把情况摸清摸透,把问题找准找实。
直面问题,切忌"畏首畏尾",方能"取宝而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广大党员干部既知其宝所在,切不可畏首畏尾、半途而废,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对短期内能解决的要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态度做到立即整改、逐一销号,对于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问题,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整改不到位不松手,真正让调研成果反馈好、转化好、运用好,确保调研工作在基层落实,调研成效在基层显现。
调查研究多点"思维不定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用好调查研究党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培养"不定式"思维、丰富调研方式方法,善用"逆向思维"狠抓"短板问题",巧用人民"首创精神"研究"破解之策",钉钉子精神抓跟踪问效,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看到实效。
创新理论培养"不定式"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矛盾灵活多变,问题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想要切准"症结",按部就班略显黔驴技穷,吐故纳新方能一举击溃。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要想读懂基层这本厚重的"无字之书",游刃有余地开展调查研究,思维不可"定式"。思维源于创新理论指引,想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学深悟透,广大党员干部要借"主题教育"之风,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武装头脑,增进智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思维世界,培养"不定式"思维,才能在开展调查研究的时摸清摸准情况、理清问题脉络。
上一篇: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