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312篇(第69/97页)
有的放矢,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施策。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垃圾分类,居民提升了环保意识,也改善了自身的居住体验和生活环境。在具体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各地用心用情下好垃圾分类"绣花功夫",贯彻不同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纷纷按下"快进键",提供"新动能",能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多种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成效。曾经的"拾荒者"是垃圾分类主力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垃圾分类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全民重视垃圾分类、全面投身垃圾分类的新局面正在逐步变为如花现实。展望未来,垃圾分类前景广阔,但在如何进一步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鼓励更多新技术运用于垃圾分类,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垃圾分类,打通数据壁垒,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依旧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勤勉功夫",为线上线下联通一体,智能化协同社区治理创造良好氛围,促进社区治理精细化、科学化,为社区环境增添更多人情味、科技范、智能心。
善积跬步,坚持点滴做起,实现久久为功。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美好环境的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全社会人人动手,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推动各地垃圾分类工作入细入深。尤其经过连续三年抗疫洗礼,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对健康环保的认识更进一步,垃圾分类愈发入心入细入行。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建设更加美好环境,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久久为功。一方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家庭做起,从工作场所做起,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行动者、示范者,为全社会垃圾分类向纵深推进亮出先锋"样子"。另一方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结合工作岗位履行,学习推广上海、重庆等先进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经验,给垃圾分类插上科技的翅膀,将高科技运用于垃圾分类工作,以新思路、新科技、新理念破解垃圾分类人员不足、分类精准投放率不高、外运不及时等具体问题,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更好落实、落地、落到位。
增强走访调研的脚力
调查研究作为找准把握矛盾的重要利器,而改革的目的则是为了解决矛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将盛行调研之风。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后,各地各级各部门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将调查研究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并将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贯穿于重要工作的始终。搞好调研的技巧不计其数,既是调研,重点就是要"走出去",只有"走",走访调研才真正开始,才不会止步、退步、却步。
敢于"向下走"。"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一千道一万,调查研究终究是要走到现场去才能拿到"第一手"的资料,正如李强总理所言:"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想要解决问题就要敢于"向下走",只有了解到调研对象最真实的情况,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病灶,做到"对症下药"。习惯于闭门造车的人大多数都是"基层恐惧者",不愿动、不想动、害怕动,需要结果时就做"复制粘贴"的傀儡,应付式完成调研任务。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候失之毫厘,便可能谬以千里,只有敢于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去付诸实践,从自身角度抒发己见,才能独立化解风险、破解难题、精准定位、正确部署。
勤于"经常走"。"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民心即是政绩,如何才能受民拥戴?就是要在"与民说"和"为民做"上勤一些。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调查研究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着急、最困难、最盼望的利益问题,而调查研究不是任务,是一种方法,不能为了完成而执行,要将办法常用常新、用出价值。要想真正搞清楚人民群众遇到的现实问题,带着完成任务的心理是不实际的,只有多到群众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群众心贴心交流,坚定"涉深水者得蛟龙"的信念,才能从基层一线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善于"巧妙走"。"披图觇宏规,技巧诚足称。"把握规律和技巧是干成大事的重要因素。调查研究不外乎线上调和线下调研两种大类,但无论任何形式的调研,要想真正达到调研目的,让调研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就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实地走访、现场访谈这一类的线下调研,更要注重技术含量,要善于"巧妙走"。"巧妙走"并非"投机取巧",而是要注重走的形式、时间、方法的合理性,什么时间适合到现场调研什么样的课题?明访还是暗访?分组调研还是集体走访?如何设置访谈问题?巧妙把控所有细节,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故而走访调研之"巧"就在于如何以精准的方法获得高效的结果,把"比较题"做好才能事半功倍。
乐于"反复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调查研究的根本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调查研究应是"有血有肉""有板有眼""有始有终"的调研,不能是为了调研而调研,更不能参考式、盲目式、流程式的"走马观花"调研。对待调查研究,尤其是走访调研,绝对不能因为"走得麻烦""走得辛苦"而产生"走了就行""走一次就够"的思想偏差和认识误区,要乐于去那些没搞清楚问题的地方、情况复杂的地方、调研价值高的地方多走几次,反复奔走,力求精益求精。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走访调研要有"反复走"的韧劲,只有通过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才能洞察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以保证调研的厚度和质量。
找准青春之"我"的奋斗坐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时寄语年轻一代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坚定信心,学好本领,造福桑梓,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肩负中流砥柱的使命与担当,要不断在知"小我"、砺"自我"、求"无我"中,找准"我"的奋斗坐标,让青春之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
以"涓滴小我"成就"澎湃大我"。涓涓之水,可以成川。回望百年党史,从革命岁月血潮如铁到建设年代热潮似火,从改革开放春潮滚滚到创新发展浪潮涛涛,无数共产党人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涓滴之力澎湃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小我"与"大我"间的选择,蕴含着干事创业的辩证法,折射出为人立世的责任担当,从人民公仆焦裕禄到草鞋书记杨善洲,从当代愚公黄大发到守岛英雄王继才......无不彰显出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新征程上,大战大考尤艰,时与势仍在"我",要树立"愿得此生长报国"的远大志向,将"个人小我"融入"家国大我",燃己之微光,照国之大道。打破"一亩三分地"局限思维,学会观大局、明大势、抓大事,紧盯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工作摆进"国之大者"谋发展,把职责摆进"责之重者"求突破,把自己摆进"民之盼者"抓落实,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圆满答卷。
以"砥砺自我"求索"担当在我"。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途中既有"更上一层楼"的无限欢欣,更有"一山放过一山拦"的难题待解,党和人民的事业已到"船到中流、人行半坡"的关键时刻,是奋楫前进,还是一篙松劲,考验着每个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坚定意志、知重负重,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不当"绅士",面对矛盾迎难而上不当"鸵鸟",面对风险挺身而出不当"逃兵"。要锤炼"政善治,事善能"的高强本领,坚持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以理论武装提升能成事的真本事,自讨苦吃提振敢担当的"精气神",躬身实践练就干成事的宽肩膀。要锻造"放使干霄战风雨"的斗争风骨,面对"娄山关""腊子口"冲得上,应对"灰犀牛""黑天鹅"顶得住,面对"烫手芋""硬骨头"战得胜,不断在经风雨、见世面中成大器、建真功。
以"我将无我"擘画"功成有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是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永恒课题掷地有声的回答。"无我"诠释为公而忘我、功名无我的精神,蕴含着忠诚事业、人民至上的党性,表现为对党和人民的伟业注入"全我"的价值,外化在对事业担当、对历史负责、对人民服务的"有我"实践中。年轻干部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又要有"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始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经得住诱惑、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干事谋事,坚持把"冷板凳"坐成"热炕头"。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甘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自我加压的责任感,投身火热实践第一线,闯难关、扛难事、解难题,一步一个脚印,把"烫手芋"变成"香饽饽",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真业绩。
逐梦青春"苦作舟"
近日,习近平回信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肯定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自找苦吃"的精气神。"自找苦吃"原意是自己找苦头吃,主动招惹麻烦,但对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来说,却意味着自我磨砺、加压奋进,从"苦"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涵养情怀。处在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年轻干部当不负青春韶华,以"苦"作舟,在漫漫求索、砥砺奋斗中抵达成长的彼岸,收获成功的果实。
紧握"志从苦中励"的信念指南,在"吃苦不觉苦"中磨练心智。"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草鞋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带领大家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他曾说过:"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那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回望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饱经磨难而不言弃,历经艰辛而不易志,正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生动印证。反观当下,少数年轻干部面对"苦差事""重任务""累活儿"总是犹犹豫豫,打"退堂鼓",久而久之丧失了自我蜕变的成长机会,渐渐磨平意志,给自己贴上"摆烂""躺平"的标签。要"吃苦而不言苦",学会"苦中作乐",更要"以苦为乐",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进程之中,以"有我"担当追求"无我"境界,面对困难不"撂挑子"、遇到矛盾不"捂盖子",在"吃苦"中知重负重、淬火成钢。
上一篇: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