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理论文章、心得体会-33篇(第17/2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08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7分钟。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结构、主要特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其"基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根本使命"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方向保障"是加强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其"主要内涵"是一系列新发展理念,其"基本范畴"是发展,其"基本主线"是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全面创新发展,其"核心"是转型创新,其"价值目的"是人民利益,其"主要路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国内外区域联动发展、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等,其"策略方法"即为稳中求进、务求扎实有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所体现的最重要特质,就是秉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取向,贯穿着唯物史观,对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有着深刻追问,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科技革新,谋求社会生产力的转型创新发展,并且还有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很多重要论述和大政方针既着力当下、又着眼长远;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紧密结合顶层设计、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立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又积极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顺应时代要求,破解新时代经济发展变革的重大难题,坚持发展、创新和变革的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以新促新,充分汲取国际经济变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实现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们党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的创新性,我们可以从理论范畴创新、理论板块创新和方法论创新三个维度来把握。

理论范畴创新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学科理论逻辑借以推演的基本术语。一种思想理论的创新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范畴创新来体现的。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化学是最好的例证,它的全部术语大约每二十年就彻底变换一次,几乎很难找到一种有机化合物不是先后拥有一系列不同的名称的。"术语革命,可以说就是范畴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确立了一系列新的范畴。从理论的形成过程看,一条依循范畴创新或术语革命的基本路径清晰可见:提出原创范畴、集成范畴(既有范畴集合成一个新范畴)和展义范畴(拓展已有范畴的含义),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借以进行逻辑推演,提出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新思路,形成系统化新成果,构建起具有时代特点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范畴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等。这些基本范畴的确立及逻辑演进,形成新时代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理论板块创新

任何创新性思想理论体系,都必须由若干新的理论板块来构建,新理论板块形成的关键是在新范畴基础上推演形成的重要创新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也是由诸多新理论板块构成的,其中起构建框架格局作用的是三大板块,即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市场决定性作用理论和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

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要范畴的理论内涵、实践指向及基本思路,回答了"要不要改""往哪儿改""怎么改"等重大问题。这些思想成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得到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新的经济社会变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强调的是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各领域各环节协同联动,是围绕总目标"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其重点是具有"牵引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化",不再是某个或某些领域的突进,而是所有领域的全面深化,是按照新的目标要求对不适应新发展的各方面体制的全面深度冲击。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全面深化改革"所提的要求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我国改革理论的创新性成果,是新时代的改革逻辑和理论,推动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把中国改革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市场决定作用理论。一是提出了市场作用的全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这个"全新的定位",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作用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二是推进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关系理论的发展。与以往表述对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表述,除"基础性"修改为"决定性"外,还有一个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变化是,自十四大后历次大会报告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或"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置限制词,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更大程度上""从制度上""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等均不复出现。从理论上说,这大大深化了对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关系的认识。三是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理论原点或中心点,即"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为其他主要领域的改革乃至总体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逻辑起点或参考点,进而推演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大思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状态作出的新判断,其主要表现是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趋势看,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成为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第一,新常态发展需要新理念引领。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中居于统领地位。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二,新常态经济发展把着力点转向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转变"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第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在推动新常态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观点,包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新论断,不但为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制定我国新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根本依据,而且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发展经济学体系构建和拓展提供了根本理论前提。第四,"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这一原创性新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之轴",另一方面为中国新发展经济学的拓展创新提供了基础范畴,以"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为具体形态的新发展经济学因之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学"。

方法论创新

任何理论都有其自身逻辑,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更是如此。理论的力量表现为逻辑的力量。逻辑推演和表达靠一定方法实现,故而方法论就显得非常重要。注重科学方法论运用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建的一个重要特征。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运用。我们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可以看出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体系构建和重大理论观点上的体现。譬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等。

其次,我们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还能看到诸如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创新性运用,但最个性化或最具独创性的是"底线思维方法"和"短板思维方法"的运用。把这两种思维方法理论化并前所未有地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作为一种宏观分析方法加以应用,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思想理论的独特风格。

关于底线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底线思维方法的论述,涉及经济、金融、军事、外交、国家安全、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与经济相关的论述主要包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安全、顺畅、可靠、稳固"等。底线思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已不仅是一种具体分析方法,而且是一种宏观思维、战略思维。底线就是风险线,风险在于超越底线,坚守底线才能防风险,才能避免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底线也是活动空间的界线,坚守底线的同时还要利用好底线,如此才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能掌控最大的活动空间,争取到最多的机会,获得最好的结果。所以,底线思维并非只退不进、只守不攻的被动思维,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积极思维。守住底线,不是被动死守不作为,而是为了更好作为。

关于短板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短板思维,多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和视野论述的。代表性论述有:"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等。可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短板思维是一种全局性思维、系统思维,同时是问题导向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短板思维的论述给我们的启发是,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解决整体性、全局性问题,需要用广阔视野发现短板,而发现短板是为了补短板,短板所在明确了,才能从"最短处"发力,力量用在关键处。补短板是"协调发展"的要求,也就是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短板是制约也是潜力,补短板是实现结构优化的机会。补齐短板,才能突破瓶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增强改革动力和发展后劲。

总之,底线思维和短板思维,已成为谋划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式。我们必须用好两种思维方法,总揽全局找问题,着眼结构抓关键,明底线、补短板,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刘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其中习近平经济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而宏观经济治理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刻剖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和矛盾运动的新特征,科学阐释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明确需要回应的基本问题,从而在回应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实践所提出的问题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治理理论和政策的系统性创新。正如习近平所说,时代是出卷人。[1]马克思也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2](P203)把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时代特征及其变化,回应新时代宏观经济治理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核心主题,这是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逻辑。

一、认识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大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宏观经济治理新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下滑,GDP同比增长率降到8%以下,2012年至2016年平均增长率为7.1%。如何"稳增长"成为突出问题。在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3]指出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讲话强调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完善宏观调控。其中,特别明确,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贯彻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制定了行动纲领。在宏观经济方面,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指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4]由于条件和内涵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在2013年7月25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三期叠加"(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政策的消化期)的新特征,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期间,习近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征,首次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在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5]且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5]并在后来多次强调这一重大判断。与之相适应,"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5]因而,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一是不再追求高增速,实施区间管理;二是不再"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三是注重前瞻性及灵活性,引导预期、适度微调。从而与经济发展演化趋势相适应,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5]的新常态。经济政策及宏观经济治理框架和体系,必须适应新常态。一方面,要认识到,"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6]另一方面,同样要明确,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5]党的十九大之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8]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明确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并且要求在一个时期内,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各项政策的支柱,即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十三五"的关键,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8]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6]从而进一步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尤其是宏观经济治理的主线,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6]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历程,指出重要的发展在于"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求平衡",[9]重要的宏观治理政策在于"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9]进而要求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的首要工作。总结前一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针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新矛盾,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7]标志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前一时期的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深入以贯彻落实"八字方针"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结之所以能够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重要的原因及由此得出的重要认识之一,就是宏观经济治理"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10]由此,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上升为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实施宏观经济治理的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结统筹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进一步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方向,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11]要求"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11]前不久结束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经济工作,特别是实施宏观调控,是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的重要特点,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贯彻新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在理论上突破传统宏观调控的理论框架,形成宏观经济治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在实践上形成我国近10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取得了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伟大新成就,在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有效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正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概括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6]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体系是符合实际的,经受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检验。

二、根据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要求,重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这种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9]的客观要求,包括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达到新水平之后面临的新目标、机遇及风险和挑战等,都对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要求;也是适应新时代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宏观经济调控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宏观治理体系上进行重构并不断完善,因此,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的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9]相应地,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生了系统性深刻变化。

一是在宏观调控的政策作用方向上,在强调并不断深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基础上,结合需求侧的管理。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13](P253)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是以需求侧管理为主还是以供给侧为主,要根据经济失衡的不同特点而抉择,同时无论是以哪一侧为主,都不能割断两者的内在联系。因此,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时,就明确一个前提,即"适度扩大总需求",[8]同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6]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是促进供求平衡。[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方向选择上,始终坚持供给与需求两侧的有机统一,既强调以供给侧为主线和战略方向,又坚持以适度扩大总需求为前提,以满足需求为目的。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的同时,"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直到2020年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同时强调"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11]特别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面对"三重压力"的条件下,在继续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同时,要求"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