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心得-43篇(第6/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36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9分钟。

从摆脱贫困到共同富裕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2022-08-11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期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及共同富裕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总结。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摆脱贫困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精神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力量。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脱贫攻坚铸就伟大精神,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就一定能够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要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过渡期内坚决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持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不断加以完善。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有多篇文章具体研究和部署推动共同富裕。其中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在不断创新中彰显真理力量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2022-07-26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贯通起来,全面系统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又要重点关注第四卷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深刻体悟这一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

一脉相承回答时代课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作为一个整体,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深邃思考、科学判断和深刻回答。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首个专题,第二卷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首个专题,第三卷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以"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为首个专题,第四卷以"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首个专题,一脉相承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传递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

坚定不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专题,第二卷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专题,第三卷的"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等专题,第四卷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等专题,一脉相承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体现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力量,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主要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等专题,第二卷主要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专题,第三卷主要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等专题,第四卷主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专题,一脉相承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彰显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与时俱进指导新的实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体现时代性、应变性、实践性的要求和特点。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不断深化,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不仅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等相关专题中继续深化细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举措,而且结合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时代性要求。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中,对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特别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等都进行了详细论述,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专题中提出了"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要求,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中提出"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我们党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专题中,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大安全格局""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等问题进行论述,甚至还细化到"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具体领域,并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等专题中,就"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等内容进行论述,旨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我们党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为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庆松)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新高度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2022年07月25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立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历史成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刻阐发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学习第四卷,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关键问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高度的理论思维、实践智慧与文明自信。

"两个结合"的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维的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从而牢牢把握了历史发展进步的大势并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百年来,坚持塑造具有时代高度和文明厚度的科学的理论思维并用以引领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构成了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鲜明特征和宝贵传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不断实现新的飞跃的理论逻辑。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有时代新特征、理论新高度和文明新视野的根本理论思维。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行,关键就在于这一思想以"两个结合"的原创性理论思维,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文化与实践的贯通中激发了理论创新的活力,从而创造性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是历史的、发展的、文化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以此为基础去深刻把握、阐发一切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结合"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及其伟大实践,植根于广袤中国大地和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把基本原理、时代精华、实践智慧和文明底蕴融为一炉,深刻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并充分展现其时代内涵、实践内涵、民族内涵、文明内涵,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并使之不断迸发出强大时代力量的内在机理,又阐明了中华文化基因的完整的理念体系之所以能够接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使之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根本逻辑,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飞跃和思想升华。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大课题"的系统性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智慧的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既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根据和标准去洞察时代大势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又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思维和方法去具体回答三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凝练并升华了我们党实践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实践逻辑。

坚持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去回答三大时代课题,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真理与坚守初心相统一的实践智慧,展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江山就是人民",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根本逻辑;坚持"人民就是江山",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政党本质;坚持"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阐明了在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上我们党必将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价值承诺与使命担当。这为深刻回答三大时代课题提供了最为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从新发展理念去回答三大时代课题,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的实践智慧,展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创造性地建构了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坚持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凸显了我们党把发展重心聚焦于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并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实事求是精神,又凸显了我们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解放思想品格,从而为深刻回答三大时代课题提供了具有前瞻性把握、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意义的基础性理念引导。

坚持从伟大斗争精神去回答三大时代课题,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追求理想与居安思危相统一的实践智慧,展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与此同时,当代中国开始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开始发生广泛深刻变革。这既深刻地重塑着中国道路得以进一步展开的时空条件、要素结构、系统机制及其文明意义,也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时代课题的把握与回应上,必须深刻凸显更具时代高度与战略定力的斗争精神,并将其贯穿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斗争精神,把追求理想和居安思危统一起来,既坚持敢于斗争又强调善于斗争,既勇于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又敢于坚持自我革命,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的战略把握和清醒认识,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党对三大时代课题的回答走向彰显、维护和引领人间正道的新境界。

"两个创造"的世界性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明自信的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是人类历史性的创造,历史是人类创造性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既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线性现代化观和文明等级论,又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具有深远世界历史意义的辉煌篇章。深刻阐发"两个创造"的实践特质、世界意义与文明气度,讲清楚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实践精粹、文化精华和天下情怀,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文明复兴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推动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世界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人口数量翻了近一番,不仅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创造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在并将继续深刻改变世界的发展格局,也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博大的文明担当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统一起来,坚持走自己的路,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既展现了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也构成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志在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文明担当气度。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的文明进取精神。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也是蕴含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之中的鲜明实践特征。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就是一部把握历史主动、锚定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目标的不懈奋斗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历史主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具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这样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这不仅为当代中国继续走好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必将进一步发扬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文明进取自信。

笃信笃行求实效善作善成勇担当

--读懂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2022-07-25

近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引发社会热烈反响。读懂用好这部重要著作,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各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笃信笃行求实效、善作善成勇担当,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统一思想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共同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转化为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实践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这一期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全球政治经济动荡不安,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充满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同时国内经济还遭遇着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外部冲击和疫情冲击碰头等多重困难。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