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读《七年知青岁月》《在厦门》《在宁德》《在正定》心得体会合集12篇(第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65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9分钟。

"近平把战略眼光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很了不起"

受访者普遍感到,习近平同志不仅思想解放、敢于担当,而且会干事、能干事,"当县委书记时就被认为是栋梁之材"。他到正定后,首先抓思想解放工作。他说:"一个县的工作要想做好,

首先要有一个思想基础。如果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精神不振,

就什么都干不成。"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他放眼全局,因时就势提出了"半城郊型"的发展路子,摸索出以城市为依托,"搞配套、补缺口、钻空档、抓冷门"的经验,总结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方针,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正定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了好的发展战略,抓而不紧等于一纸空文。"习书记既抓大事,又重细节",通过真抓实干、抓紧抓实,把发展战略落地见效,在农业、工业、教育、旅游、精神文明、基层党建、正风反腐等各个领域都开创了工作新局面。比如,他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环节,出台了招贤纳士、广揽群才的"人才九条",唯才是举,量才使用,对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人才到正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亲自登门请人才,帮忙解决实际困难,文件发布当年正定就接收人才374人,一大批项目在正定安家落户,"长期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了,库存积压的产品畅销全国了"。这些扎扎实实的政绩背后,体现的正是习近平同志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方法、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样的领导,这样认真做工作,我们群众对他就是一个字--服!"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三年的从政实践,生动诠释了"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的誓言,体现了深沉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在正定》

是了解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成长奋斗经历的生动读本。我深信,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读一读这本书,都能够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工作得到启迪。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使命情怀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不同视角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插队时的故事,带有"天然去雕饰"的乡土气息,清晰地勾勒了青年习近平的成长足迹。追寻七年知青岁月,可以更好地体会和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使命情怀。

一、从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坚定跟着党走的信仰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历经艰难曲折入党的故事,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当年,青年习近平因为父亲受到政治迫害,被列为"黑帮子弟",入党的希望极为渺茫。在这样的逆境下,他不仅对党没有丝毫怨气,反而坚定地相信党、向组织靠拢,一次又一次写入党申请书,通过不懈努力和出色工作,最终得到了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认可。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时说:"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青年习近平通过反复深入思考和"否定之否定",得出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党的结论,即使多次遭到冷遇,也不动摇入党决心。这种对信仰的执着和笃定,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和感悟。

二、从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总书记

与人民心连心的赤子情怀

七年知青岁月,使习近平从插队少年,成长为带领群众"改天换地"的村支书,也让他了解了农村、农民,培养了与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感情。

返乡知青王宪平回忆说:"当年在窑洞里,近平有一次跟我拉话时说:'......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梁家河当村支书,为了让群众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他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离开梁家河后,他多方协调,帮梁家河修了路、通了电,还替人垫付医药费,心里始终惦记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每次回到梁家河,说的问的都是收入、医疗、养老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只有认真学习和感悟这种与人民心连心的赤子情怀,才能更

深入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三、从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办实事的使命担当

插队两年多的时候,大部分知青都走了,习近平却在梁家河一干就是七年。他说:"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担任村支书以后,

他带领群众打淤地坝,修梯田,打水井,办沼气、铁业社、缝纫

社和代销店,不仅在梁家河真正扎下了根,而且为村里做了大量实事好事,让群众从内心里无比地敬佩这位20岁出头的"领路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学习这种为人民办实事的使命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四、从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敢于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插队期间打淤地坝和办沼气的故事给我触动最深。当了村支书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群众打淤地坝。这件事情最初并没得到大家的支持,很多村民议论说:"那个地方,雨季的水那么狂,搞不好冲垮了,就是劳民伤财,白忙活一场。肯定不成!"村里人认为老祖宗没干成的事,自然有没干成的道理。青年习近平想别人不敢想,挨家挨户做工作,还把村里见过世面的人叫过来一起帮忙,村里的老人们被慢慢说动了。打坝期间,习近平带领大家起早贪黑,一线指挥,一线劳动,顺利完成了打淤地坝的任务,为梁家河增加了一大片便于灌溉的良田,造福后人。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梁家河缺煤缺柴的难题,担任大队支书的习近平带人到四川学习办沼气的经验。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建

设沼气池确实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在沼气池破土动工时,还有

人说风凉话:"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公鸡下蛋!"甚至有人断言:"沼气过不了秦岭!"但是青年习近平相信科学、依靠群众、迎难而上,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让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的第一盏沼气灯,还在延川县乃至陕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沼气革命。这种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与为人民谋幸福的深沉思考和使命担当紧紧相连,读后令人热血澎湃。

我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足迹,就是要学习和感悟他的坚定信念、为民情怀、使命担当、开拓精神,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用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人民至上 实干为本

--读《梁家河》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该书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经历,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质朴无华的深厚情感,汩汩流淌,沁人心脾。

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说:"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由此可见,梁家河七年的知青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在延安梁家河的这所"课堂",总书记学到了很多很多,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习总书记在青年时代就具备了"善学习、爱读书、敢担当、守初心"的良好品质,这为他以后成为伟大的领导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善学习--群众就是老师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具备了善于学习的良好品质,才能在各种艰难境况下,迅速地融入到梁家河的生产和生活中。

他首先学习接受"现实",当其他知青都在列车上哭的时候,

他却在笑。然后他向梁家河的人民群众学习如何劳动,如何应对各种艰苦的生活条件,学习吃自己从没有吃过的东西,学习说自己没有说过的话。学习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学会了"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快速消除与梁家河的距离感,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也正是这个"团结观"使他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说:"梁家河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学习的最初成果,也是他作为领导人的鲜明风格之一。

好读书--先从修身开始

在梁家河的七年,习近平总书记是出了名的爱读书。他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读书,劳动休息的时间就看书,晚上别人都睡了他仍然在读书。他与许多知识青年"换着读书",向别人"借书看"不惜跑三十里路。"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自制煤油灯,用读书填补了他在梁家河七年艰苦劳作的空余时间,在书中汲取着思想和精神上的营养。他"那砖头一样的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文学的,有哲学的,有自然科学的。他读书范围十分广

泛,内容丰富。而且他不仅读书,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有思考,有

借鉴,有批判。也正是这个时期阅读了这些好的文学作品,给习近平总书记很多人生的启迪,不仅让他对国家、民族、社会、群众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世界得以不断成长、不断丰富。也正是读书后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让他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坚定信念。也正是因为大量的读书,让他有了丰富的理论积累,让他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基石。

敢担当--想群众之所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农村艰苦环境和有"距离感",到最后的习惯了一身泥土、辛苦劳动和粗茶淡饭,完全融入到了梁家河的生产生活,他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梁家河人民接纳了他,养育了他,他也学到了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即使入团、入党都不是很顺利,后来知青大都返城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但他仍旧坚定信心,直到最后被批准成为一名中共党员,20岁就毅然决然担当起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责,想群众所想,处处为群众办实事。他带领群众打水坝、建沼气,打水井,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他敢想敢干敢于担当,首先解决吃饭问题和生活生产问题。他开设扫盲班和"拉话"课堂,带领群众认汉字,讲历史和地理。梁家河的人民群众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身

上学习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和思维,他们逐渐喜欢上了读书,

也深刻感受到知识为梁家河带来的巨大变化。

守初心--凸显人格魅力

当年在梁家河的知青习近平,对自己要求严格,思想上积极上进,他抓紧一切时间读书,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他和人民群众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从人民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从解决群众的一个个难题开始,为百姓谋幸福、谋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一往无前的执着和永不松懈的劲头,显示了他在青年时代就无比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真挚的人民情怀。也正是这种对黄土地的真情厚爱,赢得了梁家河群众的情感认同,让群众发自内心地崇敬爱戴,发自内心地坚定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许多"小伙伴"后来在自己的领域都有所成就,他们的成就得益于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帮助,确切地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这些"小伙伴"。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身上,"铁锁"学会了"做行动上的巨人","黑子"明白了"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随娃"懂得了"一碗水端平"的道理,"能人"知道了遇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

如今的梁家河,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水、电、路已全部到

村入户,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梁家河的人民群众仍在努力

奋斗,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他们兴奋地说:"总书记的报告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这是梁家河精神的象征,更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留给梁家河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本

《梁家河》对我们广大党员同志锤炼党性、提高修养、提升素质,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书中蕴含着贴近群众的方法、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读书的习惯、敢于拼搏的劲头、攻坚克难的意志、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复兴民族的梦想,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一读再读反复阅读。并把这种作风、这种劲头、这种精神切实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相信全面小康即日如愿,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心中有话向您说

--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我从湘西花垣十八洞走访回来,沿着您在十八洞曾走过的路,握过您曾握过村民的手,聊过您曾与村民聊过抑或没聊过的话题......回到民政厅办公室后,恰好又看到桌上摆着《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如获至宝,字斟句酌,读字思人。

您是梁家河百姓深情的牵挂。你15岁刚来黄土地当知青时,是梁家河父老乡亲的特别爱护坚定了你的人生信仰和追求。15岁一个足以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你却在心忧父母下落的同时,忍受吃不饱穿不暖等生理上种种不适,坚持着繁重的体力劳

动。

可以想象那怎样一种内心寂苦!是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

心窝子的一言一行,架起了您与梁家河百姓的信任。梁家河百姓始终坚信当年陕甘宁边区人民的领袖习仲勋不会有错,而您用行动又切切实实地验证了梁家河百姓的朴素情感。

您是青年热爱学习的偶像。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是经过不断学习思考积淀养成。而读书,已然成为你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尤是年轻时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诚如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又如习近平总书

记您与青年学生座谈时也曾讲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

听来无不为之动容。您是知青甘于吃苦的榜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陕北生

活七年,年少的你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超强的体力支出与艰苦的食宿条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知青们都说,要想当时的环境生存下去,得闯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而你是同来知青中厉炼过关时间最久的一个。

正是陕北这艰苦的生活步步磨练,锤炼了你坚忍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你志存高远的情怀,并最终使你成为高瞻远瞩的大国领袖。你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启示我们,大凡有成就者,必将有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你榜样的力量启发我们: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实践的锻炼最能激发一个人潜能,磨砺人的意志,大凡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人,都务必打牢这个成长的根基。

您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群众的事,事无巨细。无论是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而是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你总是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梁家河原本是贫困村,青黄不接时全村就出去乞讨。自你担任村支书后,就一心为民办实事,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村子很快焕发出一片生机。诚如村民王宪平评价的"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七年"。

七年的知青岁月,你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你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不图自己安逸,一心只想为老百姓过好日子。正是你这种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成就了你在陕北这块红土地上收获了革命前辈者缔造的"真经",实现了你最初的梦想。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你为什么反复强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什么要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您坚定的人生信仰如春天里的一缕阳光,柔

和而温暖;您朴实的为民情怀又如夏日里一弘清泉,清新而滋润。品读您的故事,我心灵如洗,读出了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寻访你的足迹,我豁然开朗,探寻到了你生命的真谛和光芒。我懂了:唯有初衷不改,方能脚步不停;唯有信仰坚定,方能奉献人民。

善政者,勇为、能为、善为

--品读《习近平在正定》有感

捧起《习近平在正定》一书,细细品读每个文字,里面每一个讲述人动情讲述,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透过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习近平同志浓浓的为民情怀,而在这当中更蕴含着做事干工作的好思路、好理念、好办法,给人以深刻启发。

一、在挑战面前能有先干起来的勇气

曾经是新华社高级记者的江山讲述道,当时要拍电视连续剧

《红楼梦》,习近平同志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努力寻求合作,计划争取外景地放到正定,并按照《红楼梦》的布景盖房子,拍完电视剧之后,作为一个景点开放。但这个项目要花300多万元,于是,县里就有了两种意见,一种是觉得可以办;另外一种是认为不能办,风险太大,怕收不回投资,而且担心县里筹不到那么多钱。抉择面前,习近平同志没有被困难挑战吓倒,也没有一味地"等靠要",而是选择埋头想办法,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先干起来,多方筹措资金,并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花了大量的精力,最终把荣国府项目顺利搞起来,开放第一年就收回大部分投资,还给正定旅游增加了一千多万元的收入,直到今天还在大量接待游客、创造利润。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曾几何时,在一些领域存在"等靠

要"现象,等着上级给政策,等着上级给补助,等着上级给出路,

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在无尽的等待中,消磨了时间,消磨了干劲,更消磨了机遇。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时常会遇到难事,面对挑战该如何抉择,是按部就班,等待观望,还是自己先想办法动起来?当年正定筹建荣国府,就给了我们最好答案,剧组原打算搭棚拍摄,先后两次婉拒正定县的邀请,直到第三次邀请,制片人才去考察,最终定下在正定拍摄,通过合作,一方面剧组解决了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正定增加了一个旅游景点,为当地经济带来一个好项目。就这样,《红楼梦》在边建边拍中顺利完成,期间还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当年便收回建造成本,而建成的宁荣街也成为那个年代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基地,最终得到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味等待往往等不来机遇,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先创造条件,引机遇进驻,所以说,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在等条件的同时,人家也在观察你,自己不干,人家也不甘心给你;反过来讲,你自己自力更生干得很好,人家也更乐意给你支持,给你鼓励。

二、在平凡面前能有仰望星空的锐气

时任中组部干审局局长的何载讲述道,1984年9月22日,中组部根据胡耀邦同志指示召开了一个汇报会,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也参加了汇报会。习近平同志的汇报与别人明显不同,

他在谈正定县的发展思路时,体现出一种大局观,一种深远的战

略眼光。他从一个小县城的发展,谈到中国的人才战略、资源战略,包括对未来的展望,都是国家兴亡的关键。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这里面的关注天空,就是指要有大局观念、视野。虽然身为县委书记,但是习近平同志并没有把视野局限于小县城,而是站在更高直至国家的层次来看问题,把小县城的发展与国家的战略联系起来,通过看全局、大局,在更高层次上找准自身定位和今后发展方向,当时的正定,之所以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与作为"一把手"的视野格局是紧密相关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对应公安工作,亦是如此,我们既要能沉下身来做主业,更要放开视野往外看,始终胸怀大局,跳出公安看公安,从党委政府的角度,从历史发展、时代背景的角度看公安,在充分认识到当前时代背景以及新形势的前提下,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确保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大局不偏不倚。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乃至个人来讲,更是如此,平凡的岗位,需要平凡的坚守,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久了,就会失掉了当初的锐气,消磨掉了往日的激情,这个时候,不妨停下来梳理下,放开视野,重新找找定位,整装再出发,保持一种"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大局情怀,就会有新的人生格局和境地。

三、在成绩面前能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

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的王玉廷讲述道,习近平同志为正定制

定的发展战略,不是临时性的,而是长期性的,是看准了我们正定今后长远的发展道路的;30多年过去了,习近平同志当年为正定制定的发展路子,现在也还在对正定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在《要甘于做铺垫之事》一文中写道:"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习近平同志这么说,也是长期这么做的。在正定,他推动修缮了大佛寺,筹资建起了荣国府,后来,正定又建成了封神演义宫、西游记宫、军事俱乐部、旅游机场等,这些项目中,有很多是习近平同志离开以后才建成的,但策划、

筹建和推动,都是他做的,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显绩"多,但"潜绩"更多。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干事创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永远是一茬接一茬,就像接力赛跑一样,除了要自己跑好外,关键还得接好、传好棒,"显绩"固然重要,"潜绩"更加可贵。只有打好基础、管好长远,才能稳扎稳打、行稳致远。"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习近平同志喜欢的郑板桥诗句,这当中所蕴含的务实、思辨、创新的精神,也恰是他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三十而立于年,三载而立于事",当年三十出头的习近平

同志,在正定的三年多时间里,和领导班子一起,团结带领全县

干部群众,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在正定,他既没有因为自己来自大机关、大城市而优越感十足,而是扑下身子,走遍了每个村落;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县委书记而高高在上,而是与大家一块苦,一块干,勇为、能为、善为,成绩卓著。

通过品读书中的每段文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同时,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树立的标杆,也正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作为浙江公安青年中的一分子,我们应对照标杆,立足本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以工作实绩,充分展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的浙江公安风采,在推进新时代浙江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现青春民警的磅礴力量!

树牢四种思维 践行初心使命

--读《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有感

近期,笔者深入学习领会了反映习近平同志成长历程的两部采访实录《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1985年6月至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厦门、宁德任职,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者、拓荒者,下决心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创造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是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牢记初心、践行使命的楷模。他曾深有感触地说:"厦门是我的第二故乡""厦门给了我人生许多历练","宁德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下党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习近平同志在两地任职期间的思想及实践,内蕴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彰显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求实思维、民本思维等科学思维,是践行初心使命、开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新篇章的重要法宝。

体现了战略思维。战略思维突出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总体和长远把握事物发展脉络及方向。习近平同志在两地的工作历程闪烁着战略智慧光芒。例如,提出"我们应当非常重视和珍惜,好好保护"厦门的发展,"这要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好"。主持制定

《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是中国最早的地方政府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也是在全国最先提到生态问题、离岸金融,以及作为贯彻"一国两制"实施对台政策试验区等。

2002年部署"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将厦门发展进一步上升

到国家的窗口作用、龙头地位。又如,在宁德聚焦"扶贫先扶志",树立"弱鸟先飞"意识、培育"滴水穿石"精神,引领闽东人实现"三大梦想"。"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以锲而不舍的干劲,30多年间历经"输血""换血""造血"的嬗变,堪称由思想脱贫到经济脱贫的精彩缩影,"滴水穿石"的效果日益显著。抓林业建设,不仅仅考虑绿化荒山,更将其作为闽东人民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出路;不但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待林业建设,而且从根本上以稳定的政策体制激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主张"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成为"两生"思路(生态红线、生态省)及"两山"理念的理论源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