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系统材料合集56篇,含领导讲话、研讨发言等(第2/10页)
第二、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一是落实学习教育制度。采取集中培训、网络教育、微信推送、案例分析、执法换证等方式,加强干部职工法律学习。加强内培外训,先后选派2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邀请省上专家对新版执法文书、执法办案技能等进行辅导,1000余人受到了教育;组织食品、药品等业务培训班10期;举办《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培训,全州500余名药品生产、经营等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二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制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梳理权责事项清单572项、责任事项576项,编印成册并在网站进行公示。规范法制审核内容,加强执法事项审核。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关于疫情期间开展包容审慎执法助推经济发展的意见》,实施"首违不罚"的柔性执法,助推疫情期间实体经济复工复产。
其次在依法履行职能、维护市场秩序上下功夫。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实现了"快受理、秒审批、零跑动、全程无纸"的网上全流程操作。全州各类市场主体发展迅速,目前达到10.6万余户,注册资金1265.2亿元。二
是守牢市场安全底线。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完成食品监督抽检8032批次,集中销毁不合格食品14类18个品种2.3万公斤,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14件。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8853户(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38份。完成药品抽检任务191批次、医疗器械30批次,地方药品36批次,产品质量监督188批次、煤炭检验471批次,建材产品委托检验23批次。开展涉企收费、医药价格、教育领域、供水供电供气、节日市场价格等专项整治。责令物业企业向503家一般工商业用户清退多收的电费41.22万元,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健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受理解决消费者各类投诉举报2078件,有效办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5万元。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查办案件250起,罚没款135.7万元。
总之,州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发展思路和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定目标、立标杆、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学习型、实干型、协作型、创新型、法治型"五型"机关建设,在全局上下形成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惹事、好共事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动了市场监管部门法治建设进程,积极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愿你心想事成
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刘克勤
(2021年1月11日)
晨迎朝霞,夕伴余辉。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人们在时间的跑道上又匆匆走过一年。新年一到,很多人都习惯用微信给至亲好友传递心中的祝福,而在各类祝福话语中,"心想事成"一语的使用得多了起来。细细琢磨,这句言简意赅、蕴涵丰富的祝词,的确耐人寻味。
改革在深入,事业在发展。国家有国家的新蓝图,单位有单位的新部署,个人也有新打算。我为改革大业做点什么?眼下应当从哪些方面努力,争取有所长进或突破?怎样实现心中的目标?就必须心有所想。
事无论大小,欲求成就必先想。可以说,想是希望,想是追求,想是向导,想是动力,想是积极争取的起跑线。只有理清思路,工作、学习、生活才会目的明确,少走弯路。
自然,心想还得会想。会想就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想得合情合理、有根有据,心想的翅膀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上空才能自由翱翔。这个客观现实就是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条件,个人的精力、能力和财力,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
蓝图好绘,实干不易,心想到事成的目标只有靠不懈的奋斗实现。司马迁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于是他发愤著述,十年不懈,虽遭酷刑,壮志不衰,终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心怀救国救民、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的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身体力行,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弄潮冲浪,一步一步实现革命理想。
胸存大志,却嫌出汗太辛苦,更恐流血太危险,有想的思路,无干的足迹,这样的"心想",白天就是白想,夜晚则是瞎想。"心想"事不成,理所当然,怨谁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莫待秋来斗无情。新的一年到来,愿大家心中都有一幅美好蓝图,更希望人人奋发向上,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心中的愿望,真正做到心想事成。
关于构建简约高效的市场监管基层治理体制的思考
桂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吴永平
(2021年1月13日)
桂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改革精神推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在构建"权责分明、统一高效、协作有力"的市场监管基层治理体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市场监管基层治理体制改革背景与做法
2019年,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切实改善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问题,桂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桂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夯实基础、规范流程、推进综合监管的工作意见》,"五定模式"应运而生,这一做法在2019年8月湖南省市场监管系统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五定"一是空间上定网格,压实责任。各乡镇(街道)监管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面积大小和监管对象的多少应当符合1至2名监管人员的工作量和监管任务。二是时间上定间隔,保证监管频次。实行风险(信用)分级管理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按照变更风险(信用)等级、调整监管频次,一般行业领域的经营户、监管对象每年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三是言行上定规矩,制定行为准则。针对日常监管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一系列行为准则,对日常监管人员在着装仪表、文明用语、依法行政、执法车辆使用、群众工作纪律等进行全面地严格规范。四是监管上定职责,按照清单落实责任。正式印发了《桂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管日常工作规范》,并与相关法规和规定汇编成日常监管工作手册,监管人员人手一册。五是处置上定流程,相关事项严格按流程处置。网格监管责任人应根据巡查监管中发现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置。
二、市场监管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成效
"五定模式"全面推行以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一是监管责任更加明晰。"五定模式"后,县城区细划为16个网格,每一网格有1-2名工作人员负责。同时,按经济区域设立8个乡镇(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每个所配备10余名执法人员,保证了切实有效监管。二是人员结构更加优化。桂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重人的融合,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实际情况,将局机关、二级机构12名人员充实到乡镇(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逐步实现"精
局强所"格局。三是工作成效更加凸显。各乡镇(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在机关各股室的指导下,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持续加大打击力度。2019年,全局共立案143起,罚没金额350余万元,着力推进了行刑衔接工作,移送4起线索至公安机关,立案1起,刑拘3人。
三、市场监管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近年来,市场监管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基层市场监管职能,是每位市场监管人员必须深入思索的课题。
一要加快知识更新,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常用的法律、行政法规不仅数量多,而且专业性强,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提高执法队伍整体水平,构建全能执法人员,加强对基层执法干部的培训,鼓励干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二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个体与整体两个提高。可建立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的薪资体系,开辟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务晋升专业评价通道。三要加快硬件建设,改善基层执法条件。近年来,基层市场监管所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但在办案设备方面,监管执法配备还有所欠缺,如一定数量便捷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和适应动态监管的信息查询、记录工具。
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幸福美丽的现代化新农村
佳木斯市政协委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 李佳松
(2021年1月14日)
建设幸福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提高本土农民素质培训为主,吸引外来精英人才为辅,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1.成立政校研企培训联盟,为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提供组织保障。建议由政府主导,成立由农业农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的政校研企组成的佳木斯市乡村振兴人才培训联盟,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工作。
2.创新培训理念和培训形式,为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机制保障。创新培训理念就是要树立贴近农民、以人为本的新培训理念,将农民培训与发展主导产业和助推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将培训与县情、村情和农民实情结合起来,精心制定课程内容,以村村有产业、人人有技能、家家都致富为目标,提高农民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创新培训形式就是要将理论授课与现场实训相结合,一般培训与田间学校模式相结合,线下培训与线上学习相结合,农闲集中培训和日常技术服务相结合;课件授课、图片展示、幻灯播放、农民土专家授课、学员交流互动相结合。
3.实施精准分类培训,为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主体保障。乡村振兴人才应按照"两委"干部、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和普通农民三个大类实施精准分类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量身定制"不同的培训方案。通过实施精准分类培训,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乡村振兴人才。紧紧依靠这样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乡村振兴专门人才,带强农业产业、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4.积极开展筑巢引凤,为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活力保障。市委、市政府要在吸引人才上出实招,把更多从农村走出来的精英群体和涉农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引回乡村创新创业,打造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高素质精英创业群体。
让心态充满阳光
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刘克勤
(2021年1月18日)
曾听一位心理学老师说过,生活中的一些人"活得太累",不是紧张工作后的疲劳感觉,也并非责任过重承受不了压力,而是由于心理上负荷太重而形成的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这种人一天到晚自寻烦恼,疑神疑鬼,忧虑重重,自己折磨自己。
主要表现在,看到别人受到表彰奖励,自己顿觉脸上无光;看到别人顺利升迁,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看到别家儿女有出息,埋怨自己儿女不争气。平时把精力完全集中在所谓"关系"上,工作却不求上进。面对是非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一点儿责任也不敢承担,树叶掉下来都怕砸了脑袋。干工作只摆困难不想办法,眼睛盯着的是荣誉和奖励,整天想的是如何显山露水、出名挂号如此这般患得患失,心理上备受折磨,精神上被压得抬不起头来,生活被忧愁、悲伤、烦恼、愤懣等情绪所缠绕。
要想活得不累,关键在于排除私欲,淡泊名利。有的人之所以思想负担过重,活得很累,就因为把名利看得太重,以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名利当然不是完全不要,但不要为名利所累,应当淡泊一些,看轻一些,超乎名利得失之外,就会活得轻松一些、愉悦一些。"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一个人事事、时时、处处为自己打算,老是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总是怀疑、提防、算计别人,精神上怎么会轻松起来?活了98岁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一个人不快乐,是关心自己太多的缘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说得好:"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了这样的境界,凡事都能超然物外,达观处之。
要想活得不累,就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这并不是说人不要有追求,更不是说可以混混沌沌,甘于平庸,而是说要正确估价自己,实事求是地设置奋斗目标,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迈进。不可能一步登天,一举成名,一锹造成一座宫殿。办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不顾条件地去盲目攀比。
要想活得不累,还要学点辩证法,对人对事一分为二。要看到生活总是由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曲折、幸福和痛苦交织而成的,充满了酸甜苦辣。人生不
光是歌声、美酒、鲜花和浓郁的诗情,还会有荆棘、障碍、眼泪和苦果,谁都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伤心事、苦恼事。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应该直面人生,从容对待。还应该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不足,切忌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不能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千里马""夜明珠",说出来的话就是"绝对真理",弹出来的曲子就是"高山流水"。有些事情没有办好,有些目标没有达到,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但不必消沉在沮丧懊悔之中。只要你为之努力过、奋斗过,便该聊以自慰。
这样心怀坦荡,充满阳光,乐观豁达,自己冲洗萦绕于心头的苦闷和烦恼,走出困惑,就会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工作,也往往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见微知著培育独具特色的营商环境
丹东市振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静静
(2021年1月20日)
"我国政府正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在去年公务员备考时,我在各种复习材料里常常会见到这句话。当时,我只把它作为一个考点来背诵,直到我进入公务员队伍,每天坐在窗口前,面对来来往往办事的群众,才切实感受到这种转型带来的制度变化、工作内容变化和工作人员思想变化。政府转型、优化营商环境,正在成为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抓手。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认为只要坚持做到以下三点,把每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当成大事去做,就会影响到每一位投资者的认知和信心,打造出最优的营商环境。
坚持做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入职以来,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个体工商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说正处于直面群众、营商环境的第一线。在工作中,我时刻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有时,一个真诚的笑容、一句暖心的问候、一次善意的指引,都能让经营者感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温暖。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无意的举动,都会影响到客商对营商环境的看法和评判。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加强细节管理、细化具体要求,积极参与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做到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就像绿水青山一样,让投资创业者自由呼吸、让财富聚集增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服务事项摸底排查,通过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推行市场综合监管、创新服务方式,以更大的放、更好的管和更优的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于不同的职能部门而言,在优化营商环境面前,没有哪一个部门是"二线部门",每个部门都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主动寻找自己业务工作与营商环境建设的结合点。只要各个部门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便能汇聚起一股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力量。
坚持做到事事都是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要全面提升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环境。首先,就要改善政务环境。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想方设法解决百姓身边的烦心事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广泛宣传各级政府的发展战略、
发展规划、实施路径、实现目标,不断提升投资者和企业的认同感。其次,要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持公平,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最大限度减少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由市场引导企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要优化服务环境,坚定需求导向,把满足百姓和企业根本需求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真心干、敢突破、出实招,全力打造富民创业、经济创新的服务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贵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坚持人人处处事事都是营商环境,从我做起、从眼前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切实把解决群众和企业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见微知著,培育独具特色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胆小"一点好
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刘克勤
(2021年1月22日)
单位有一个人,他最大的弱点是:"胆小"。
一些人认为很简单的事,不敢去办。他在连队当指导员时,一个即将退伍的战士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份入党申请表,求他给盖个章,填个支部意见,并硬要塞给他一个红包。尽管那位战士将离队返乡,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但他谢绝了,没有盖这个章。调任机关宣传股长时,他多次单独为团队购买文体器材和图书,每次开支少则上千元,多则数万元。商家结账时常常有意识地问:"发票怎么开?"甚至直截了当地要给他多开一些"便餐"钱。他说:"是多少开多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之所以胆小,他说,是怕开了贪的口子后会贪掉了良心,贪掉了组织对自己的信任,贪掉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平时他对领导布置的工作从不敢延误,怕领导说自己任务没完成好,影响整体工作。至于对部队明文规定的"不准打麻将""不准进舞厅跳舞""不准侵占士兵利益"等纪律,即使退伍到地方,也是不敢违犯。
也有人说他,作为男子汉,"胆小"未必好,就连他妻子有时也摇头,以很有先见之明的口气,断定他"转业回地方后吃不开。"然而,妻子说归说,他却本性难改。转业到地方工作17年,在办公室工作13年,因"胆小"怕事,没有私自报过一张票据,没有因私自请客签过一次单,没有为办私事用过一次公车,甚至上班没有迟过一次到。先后辅助过4任局长的工作,从未在廉洁问题上让人说过闲话。
对于这样的同志,我始终认为,"胆小"不是坏事。"胆小"有胆小的好处:首先,"胆小"戒贪,不用担心经济上犯错误。有些人不就是因为经不起考验,吃回扣、受贿赂,最后沦为阶下囚吗?而"胆小"者,生活虽然清淡些,但可心安理得,上床就睡,高枕无忧。其次,"胆小"守纪,不用担心政治上出问题。一个人胆太大,便会对不能满足个人欲望的社会、对工作单位发泄不满,以至胆大妄为、无事生非,干出害人害己的事来。三是"胆小"安分,在生活上不会犯错误。有的人自以为胆大,行为不检点,生活不自律,结果导演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四是"胆小"踏实,工作上少出问题,一般不
会出现失职或越权、违反原则办事等问题。仅此足见,"胆小"确有可取之处。当然,我在这里所说胆小的"胆",与我们工作中"解放思想、放开胆子、
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胆"不是一回事。于公胆大、于私胆小,才是好同志。
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对修订《产品质量法》的思考与建议(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 李常青
(2021年2月2日)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产品质量法》,并于2000年7月8日、2009年8月27日、2018年12月29日先后作了3次修改。但是,形势变化日新月异,现行《产品质量法》已经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小修小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用大手笔、动大手术,全面深入修订。
《产品质量法》名称中"产品"二字应当去掉
所谓产品,是指企业生产出来,无需或者尚未用于交换的物品。这是计划经济、自给自足、自求平衡的封闭概念。商品则是用于交换的产品,是市场经济贸易流通的概念,需要生产出来、在市场上出售、实现价值、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除了农民自食自留、企业自产自用的极个别物品属于产品之外,进入市场交换的全部是商品。从这个意义看,《产品质量法》名称中"产品"二字早已过时。
现代意义上的商品,不仅包括实物,还包括服务、劳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2019年进一步上升到53.9%。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占比54.5%。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服务业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动力和重要支撑。《产品质量法》的"产品"概念已经落伍。
如今,商品概念超越取代了产品概念,服务业占比显著增加,要素市场化进程越来越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生产要素的质量,也应当纳入相关法律范畴予以规范。《产品质量法》显然未能涵盖这些新内容。
《产品质量法》立法宗旨需要调适矫正
《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这样表述没有差错,但着眼点、发力点、落脚点现在看来有失偏颇。
第一,《产品质量法》应该首先是产品质量促进法或者提升法,不是产品质量监管法或者处罚法。
基于当时背景,《产品质量法》开宗明义把立法目的定位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历史地看确实有必要。但是,时过境迁、时移世易,质量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变为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质量全过程控制,需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防范在先,未雨绸缪,建立机制,健全制度,减少避免直至杜绝质量违法行为发生。需要通过全方位质量促进、质量提升,营造质量第一、质量至上,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氛围。执法监管无疑是必要的、必需的,却不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左传》有一则故事"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新时代的质量立法,固然需要"焦头烂额"执法监管,但是更需要"曲突徙薪"防患未然。把法律名称更改为《质量促进法》最好,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先例可循;更名为《质量提升法》亦可;简洁清晰直接更名为《质量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产品质量法》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根本任务,《产品质量法》不能越俎代庖。事实上,相当多的民商法律法规都或多或少肩负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任务,但都不能僭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耕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产品质量法》的首要任务应该是生产销售更多更好的商品,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更放心、更安心、更可心、更舒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产品质量法》应该注重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而不仅仅是"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明确产品质量责任确有必要,这是方法问题,是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去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科技创新、技术进步,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手段,足以实现商品、服务全过程可留痕、可记忆、可追溯,这并不复杂。《产品质量法》的境界格局、站位应该更高远。要着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中国商品、中国
服务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要着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全球500强、国际著名品牌、百年老店中,争取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跻身前列。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志。
质量和效益密不可分。质量好、性价比高、市场占有份额大、消费者青睐,商品、服务就有市场有销路,有丰厚利润回报。质量立法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规范的法律制度鼓励市场主体创新,鼓励企业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高水平服务,依靠法制力量保护注重质量的经营者,惩戒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氛围,让市场主体在提升质量、诚信经营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从激励、约束正反两方面促进企业提升质量,焕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以监管为主、以处罚为主、以惩治为主,对质量违法行为只能扬汤止沸却不能釜底抽薪,这样的立法宗旨偏狭,实际执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携手共建美丽新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1年2月5日)
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幸福生活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以保障公众食品药品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总体要求,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作、企业自律、社会参与、行业规范"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推动食品药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创建目标
用3年时间,将我区全域建成"以落实'四个最严'为引领,以互联网智能监管为支撑,以提升保障水平为核心"的食品药品安全区,促进我区食品药品安全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研讨发言材料
下一篇:中青班学员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