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69篇(第28/38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信仰支点",是开展服务实践的根本出发。驻村干部的成长需要一个方向,而基层就如同大地一样,在泥土中萌发的幼苗,都会不约而同地朝向太阳。对我们来讲,这太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光芒。如今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已全面铺开。基层在呼唤有生力量的加入,驻村干部应该响应号召,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去。因为在那里,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一线赐予的信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干事创业只有心怀信仰,前进的步伐才会踏实稳健。基层正是坚定信仰的"大熔炉",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实践过程中,驻村干部在释放光热的同时,也会将精神层面的"杂质"不断剔除。用最贴近泥土的方式,强化个人的党性修养、精神信仰。为今后服务人民、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态度支点",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根本保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故乡情怀、家国情怀是炎黄子孙共有的根与魂,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延续。而年轻干部俯身基层、干事创业的时候,同样需要这样深厚的感情。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基层会滋养我们的心田,会在其中埋下温暖的种子。所以我们必须端正态度,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本色。扎根基层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既是不负嘱托完成使命,也是亲近乡土涵养感情。只有与人民建立亲密无间的深情厚谊,我们今后的一切事业都会饱含真情。事业有了温度,才会有效率。走到天边,忘不了的是乡愁。驻村干部在基层实践,就应该在朝夕相伴的过程中,完成人民情怀的滋养。这份感情在未来也会不断催促驻村干部不忘人民、努力向前。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作风支点",是战胜艰难困苦的根本动力。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幼苗的根系才会扎得更深,枝干才会长得更壮。驻村干部的成长也是如此,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光有理论是不行的,还必有足够的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曾经的办公室里,驻村干部得到足够的理论熏陶,但如果没有实践的支撑,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不断完善和丰富驻村干部知识体系的关键一环。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大展拳脚的舞台。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在这片土地上兢兢业业,做好实践。胸中千点墨,脚下水和泥。带着泥土气息的知识最为实用,扎根乡土一线的实践最为温暖。基层实践既是服务群众的最终落脚,也是助推振兴的必要途径,更是磨炼本领的有效手段。
基层"微治理"托起发展"大格局"
发布时间:2022-12-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利长远之计和固根本之策,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不断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让基层组织"微治理"托起城市发展"大格局"。
党建引领提升"智"力支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理论根基,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政策武装头脑、理论指导实践,唯有在治理方向上领好航、在实际行动上把稳舵,才能不断增强党员群众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确保基层治理不偏向、不脱轨。筑牢基层组织,理顺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全覆盖,为发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提供组织保证,以"红色物业""红色组织"为着力点,使基层党组织既能指引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又能为推进基层治理提供服务支撑。建强基层队伍,要善于从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优化日常管理、薪酬待遇、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切实打造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职业化基层干部队伍。
共建共享提高"治"理效能。基层治理并非一方"单打独斗",而是各方"协同作战",在加强自治组织、物业组织、社会组织领导的同时,充分调动镇街社区、驻地单位、企业及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激活"细胞"活性。打造共建格局,创新社会治理思路,通过建强党的组织建设撬动完善自治组织、规范物业组织,把党员组织起来,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积极引导各方平等对话,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打造共治格局,统筹推进"镇街-社区-网格"党组织三级联动,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挥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享格局,构建便民服务、优质共享的综合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党群服务、商事议事等基层治理公共事务,实现问题与需求呼应、管理与服务互通,让群众有更多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必须强化体制保障,加快基层治理领域的立法立制工作,明确基层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义务及程序,增强向心力和执行力,用制度保障为基层治理保驾护航。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服务,通过体制机制保障,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将权力公开化、透明化,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听民声察民情常态化,提升群众基层治理的"参与度"。推动工作中心下移,把更多的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放到基层,理清基层准入清单,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下沉,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使基层治理进入权责一致良性轨道。
"三聚焦"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众"心田"
发布时间:20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