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8万字民主生活会起草指南
从今天开始,陆续共享202X年民主生活会五个方面问题起草指南。
一、两个确立
小编觉得这是最难查摆的一个角度,但又是不得不查摆的一个方面,原因都懂,就不具体展开说了。说实话,新手文友查摆这个的确很难,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最为恰当:左右为难。但这绝对难不倒文字老手。
作为一名文字老手,在查摆这种大概念、超段位、高风险的方面时,往往会将这个方面进行分解,或横或纵,之后运用小开大合和靶向下级的写作方式查找问题。
所谓小开大合,就是在大的方面先肯定班子或自己,把问题涉及到的风险关闭(合)。之后,在大的方面中,找一个看似无足轻重而又不可或缺的一个小点,进行深挖(开),就可以完成问题的查摆。
所谓靶向下级,就是在大的方面先肯定班子或自己,或先找一下班子或自己小的问题,因为查摆的对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分别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因此,可以把一些问题归咎于管理上的"失责",而非本身政治能力的欠缺,这样既可攻又可守。
以上两种方式最为常见且最为有效,文友可以结合素材组织语言。下面,小编与各位文友谈谈如何拆分这个方面。
两个确立是六中全会的重大政治论断,学懂弄通做实六中全会精神,就一定要将两个确立学懂弄通做实。
因此,要按照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重要精神的方式,将主题拆分为:在认识体会上找差距、在贯彻落实中查不足、在重点关键处抓短板三个部分,202X年民主生活会问题素材第一方面中的素材,按照不同素材的不同类型,放到上述三个部分之中,再用小开大合、靶向下级的方式,以"政治"为查摆主线,整理成文。
1.在认识体会上找差距方面:
在深刻认识体会"两个确立"上还有不足。我能够充分认识到"两个确立"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期盼,但对照高层的标准和要求,自己对"两个确立"中蕴含的科学内涵,阐释的深刻道理,学习思考得还不够全面透彻,对"两个确立"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未能做到完全做到心神合一,融会贯通,在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动力的政治自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2.在贯彻落实中查不足方面:
在贯彻落实"两个确立"上还有不足。我深知贯彻落实"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但存在着急于先用党的理论创新来武装好自己的头脑,之后再指导分管干部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思想误区,在宣传"两个确立"的过程中,领导职责发挥不够到位,未能讲好"同心圆",找到最大"公约数",使个别分管干部在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方面,不够及时、充分和深刻。
3.重点关键处抓短板方面:
在防止"历史虚无主义"上还有不足。我深知贯彻落实"两个确立",就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虽然自己对一些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旗帜鲜明地进行抵制和制止,但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领导干部,对如何让分管干部通过贯彻落实"两个确立",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彻底清除历史虚无主义,防止指导思想多元化方面,缺少全面系统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分管干部在历史自信、理论自觉、政治意识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足和短板。
二、党史观
党史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又富有现实针对性,"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正确对待自身的历史,坚决维护自身的历史,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安身立命的保证。
因此,小编觉得,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和弘扬党的历史、科学研究和阐述党的历史,这也就构成了我们查摆问题的三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研究和阐述党的历史,是一些专业部门查摆问题时才能用到的角度,对于一般部门,可以将其替换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对党史观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我深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百年党史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但与一些政治理论深厚的同志相比,自己在从战略高度、历史深度和全局视野上把握党史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精准掌握和有效厘清党史中过去与未来、主流和支流、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有时抓不住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本质,在用党的百年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自身智慧、砥砺自身品格、坚定自身信心方面成效还不够明显。
1.宣传党史不够科学有效。我深知全面宣传党史观对于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挤压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的重要性,但自己对于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党的领袖故事、新时代故事,缺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党史党课、党史宣讲等方面,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不够创新,内容也不够生动、精彩,未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用党史来教育、启迪、激励群众的效果上也就打了折扣。
2.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不够到位。为了增强学习效果,通常以党史故事的形式,引导分管干部直观地了解党史,掌握党史,但有时只注重接受史实,忽略树立史观,在引导干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方面还有薄弱环节,使一些干部未能从讲政治的高度分析、理解党的历史,不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战略策略,未能充分地将学习党史的成效,全面转化为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担当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三、信仰信念信心
这是学史增信的根本内涵。信仰信念信心是什么呢?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学习小编认为这个方面,比较大,而且相对比较散,因为这三个词语是辩
证统一的整体,没有一个"定海神针"的词语来"镇场",因此,我们在查摆的时候,不能分别从信仰信念信心三个角度进行查摆,或仅仅查摆一个方面,这么做是不符合语境要求的。因此,小编建议要将三个方面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信仰信念信心的逻辑关系和需要身体力行两个角度进行查摆。
1.对信仰信念信心认识不够深刻。我清楚地知道学史增信就要增强自己和分管干部的信仰信念信心。但自己未能充分认清信仰信念信心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在学习、宣传、引导的过程中,用力不够均衡,无论是自己,还是分管干部,原汁原味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多了一些,学习马克思主义少了一些,导致在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方面,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刻。
对信仰信念信心把握不够精准。有时认为信仰信念信心是宏观性的要求,只要自身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就可以了,忽略了信仰信念信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力量,最终目的是要将这种精神力量体现在工作职责中。反思自己,在把握信仰信念信心时,往往学理论、讲理论多了一些,用理论少了一些,特别是在思考如何用这种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和分管干部的精气神方面,统筹谋划得不够全面细致,未能将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作为砥砺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平台,也未能将铸牢信仰信念信心,作为提高拒腐防变的一种能力,理论修炼与精神淬炼结合得不够严实。
202X年民主生活会问题素材第一方面
一、两个确立
1.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2.要切实把"两个确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3.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
4.我们必须把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作为不断深化新认识、把握新要求、形成新成果的过程。
5.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理论成果、宝贵经验,从中汲取智慧营养,坚定历史自信。
6.以绝对标准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岗位职责、落实到日常言行。
7.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只要坚持"两个确立",我们党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环境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9.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坚持从政治上认识、把握和推进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
10.我们要深刻领会到"两个确立"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期盼,既是进行时、更是将来时,既是重要历史结论、更是重大实践要求,必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坚决有力行动,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定不移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11."两个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党的权威和核心、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的重要课题。
12."两个确立"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
13."两个确立"是从根本上解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压舱石",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政治自觉。
14."两个确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了思想、提供了遵循,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行动自觉。
15.贯彻落实"两个确立",就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强屏障。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予以坚决反对。
16."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历史幸运、时代幸运,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领导核心至关重要,科学理论指导至关重要。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就会群龙无首,理论创新就会止步不前,党和国家就会遭遇挫折。这已为党的历史和实践所充分证明,必须保持理性清醒。
17."两个确立"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路筑牢思想基础、注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提供坚实政治保证。
18.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19."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条基本原则。
20."两个确立"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
21.牢牢把握"两个确立"的科学内涵,研究阐释"两个维护"的深刻道理,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动力。
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3."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阐明"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贡献。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和"两个确立",是全会开创性提出的两个重大政治论断。
25.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始终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三次飞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政治品质,再次奠定了全党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清醒。26.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十个坚持"同"九个必须"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27.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既是重大历史结论,也是重大实践要求,始终把"两个确立"作为最深刻的政治领悟、政治信念。
28.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始终站稳政治立场,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9.全会《决议》以雄辩的史实,证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有了核心、全党维护核心,党的事业就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30.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既是重大历史结论,也是重大实践要求,始终把"两个确立"作为最深刻的政治领悟、政治信念。
31.这段话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
32.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33.总体来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
34.两个确立,符合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那就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35."两个确立"贯通着科学的理论逻辑、严密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了党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又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36.当前我国正处于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综合研判,必须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37."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必然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旗帜。
38."两个确立"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的集中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组织旗帜。
39."两个确立"是战胜新征程上各种风险挑战的行动指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旗帜。
40.在新征程上,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还会不期而至,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
41.我们要宣传好"两个确立",应该讲好"同心圆"。我们要宣传好"两个确立",应该找到最大"公约数"。
42."两个确立"的提出,与前二个历史决议在确立党的领导核心与指导思想上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智慧的集中体现,符合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43.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就能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44.要聚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党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广大党员、干部受到全面深刻的历史自信、理论自觉、政治意识、性质宗旨、革命精神、时代责任教育,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取得显著成效。
45.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二、党史观
1.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史观的科学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树立正确党史观。
2.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3.只有那些贯穿历史全过程、揭示历史本质、反映历史规律、展现历史大势的要素,方能称其为历史发展的"主题"。
4.首次用数字"四"表述党史的阶段和成就。讲话深刻总结了党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成就",用"四个庄严宣告"描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由此,党的历史阶段从以往的"三阶段论"创新性地发展为"四阶段论",体现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5.正确党史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人们在对党史知识和理论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客观、科学的观点和看法。只有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才能深化党史研究、正确认识党史、科学评价党史,而树立正确党史观应该坚持三个维度。
6.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7.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因此,树立正确党史观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此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历史的辩证运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8.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事。
9.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肯轻易退出意识形态战场的,它们改头换面,"逢喜必闹",我们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
10.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炮制的种种谬论,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规律性复杂性,竭力抹黑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竭力否定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自觉性,竭力夸大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缺点和个别失误,妄图以个别取代整体,以现象否定本质。
11.否定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宣扬西方的"普世价值",借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议题制造社会动荡,动摇社会稳定。12.否定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文明传承,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民族自我矮化和精神依附,动摇文化自信。
13.认真学习领会其思想要义和丰富内涵,这也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重要体现。有了这个思想武装,才能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鉴别力,才能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击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积极主动打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4.只有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引导人们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
15.努力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党的领袖故事、新时代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党史宣传内容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6.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把党的百年辉煌成就、伟大精神、宝贵经验、光荣传统讲生动、讲精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激励的目的。
17.努力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挤压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
18.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各种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新应用层出不穷,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技术运用,研究把握网络传播规律,不断提高管网用网治网水平。
19.而网上传播具有碎片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征,受众以历史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抵御辨析能力不足的青少年为主,这样易于传播易于制造思想混乱。20.我们绝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甚至泛滥,绝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人们对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和信念,绝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砸锅打碗。
2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又富有现实针对性,深刻揭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百年党史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和弘扬党的历史、科学研究和阐述党的历史、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2.从哲学的角度看,党史观就是观党史,就是观察、看待党史的根本立场、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和根本见解。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3.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十分尖锐复杂,其中不少斗争涉及对党史和新中国史的认知和评价,历史虚无主义成渣泛起,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搞乱人心。我们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实事求是地给予正确的分析与回答,给予正确引导。
24.树立正确党史观,推动在学习中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有利于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形成发展的逻辑性与必然性,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
25.正是因为有正确党史观的指导,重视并善于学习历史、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善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我们党才能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也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党领导人民继续前进,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并具长期性、复杂性。坚持正确党史观,能够更好地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战略策略,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并与时俱进予以创新转化,从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水平。
26.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性质、宗旨、信念和奋斗目标,党的理论、党的传统,才能从党史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牢固树立对党的正确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才能把爱党护党的情感建立在对党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27.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教育引导大家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28.正确的党史观就包含着党史姓党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始终牢记党的历史使命,站在全党的角度、站在党的事业的高度,看待党的历史,从讲政治的高度分析、理解党的历史,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2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党史观蕴含着大历史观和大历史思维方法。他明确提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并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宏大视野来审视和考察党史,形成了"大党史观",从整体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具体审视党史,"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
30.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端起历史望远镜"总结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把握时代性要求,并从党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走好新一轮"赶考"路。
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准确把握党历史中主流和支流的关系,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如何在头绪纷繁、错综变化的社会现象中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31.把握住历史主题和主线就从整体性、系统性和方向性的高度把握住了历史,就能避免割裂历史、碎片化历史,避免陷入历史迷茫。
32.历史虚无主义打着"戏说""恶搞"的幌子,歪曲历史、抹黑英雄、解构崇高,其本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合法性。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33.近年来一些人制造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对立,个别学者打着"档案解密""学术创新"的幌子,抹黑领袖人物,歪曲抗美援朝的起因,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从表现形式上看,历史虚无主义与境外反动势力相勾连,与国际斗争形势相策应,以互联网为主阵地,以新媒体传播平台为主渠道,以学术研究为包装,通过片面解读材料,用图片、微视频、微博文章等隐蔽、分散的方式传播错误观点,呈现受众低龄化、观点隐蔽化特点。加之网络新技术加快迭代,匿名社区、加密社区、网络直播等新应用层出不穷,网上信息传播呈现海量聚集、加密传输、差异推送等特点,给甄别、研判、处置工作带来很大挑战。这些历史虚无主义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些人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热衷于散播八卦传闻。解决上述问题,从根本上说就必须推动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通过党史教育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集中清理,以进一步增强全党全社会的"免疫力、抵抗力"。
34."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
35.对一些存在分歧的问题要分清场合和对象,把握好度,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中经历的曲折和失误。要主动发声,敢于亮剑,批驳澄清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
36.实践证明,只有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观察历史、审视历史,更好地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进而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因此,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37.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础。
38."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正确对待自身的历史,坚决维护自身的历史,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安身立命的保证。
39.恶毒攻击刘胡兰、董存瑞等英雄人物,转而又为那些早有定论的汉奸、反动派、卖国贼"翻案"的人和事,必须迎头痛击,进行坚把马克思主义论历史科学贯穿于党史学习研究、宣传教育之中,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史识、史才、史德,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坚定并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40.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既要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凸显党史学习的学理性和科学性。
41.脱离事实随意假设推定,混淆模糊是非好坏,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手法。
42.以实事求是的方法研究党史,准确把握党史的主流本质,要将党史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相结合、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相统一。
43.离开了党史的主流,执着于历史的枝节、碎片,就谈不上准确把握党史;离开了党史的本质,执着于历史的表象、细节,就容易歪曲党的历史。45.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党史学习教育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根本问题。
46.在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根据党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党的历史发展的性质、地位、作用与意义,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关于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关于党的历史发展的进程、成就、经验与规律为本体论,以关于党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树立正确党史观,主要是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坚持以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47.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
48.一方面,要以大历史观的宏伟视野分析党史的发展脉络,从学理层面总结演变机理;另一方面,要从党史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历史规律,增强面对现实和未来难题的可预见性,认清现实和未来的前进方向。
49.历史虚无主义,表现林林总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是丑化英雄。丑化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狼牙山五壮和林则徐、岳飞等英雄先烈与历史人物等。目的在于解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二是诋毁党的领袖。例如,对毛泽东的政治活动、思想观念、家庭婚姻和文才武略进行全方位抹黑。目的在于否定党的政治品格。三是否定革命。抹杀、贬损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一切进步运动。目的在于否定中国革命的正确性。四是美化反面人物。目的在于鼓噪中国革命的对象都是"好人",并以此来否定当年的革命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合理性。五是美化侵略。否认或篡改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迷恋殖民统治;轻蔑黄土文明,颂扬海洋文明。目的在于把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反对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六是用假设否定事实。以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推演,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目的在于消解主流价值观,否定中国道路选择的合理性。七是裁剪事实歪曲历史真相。往往打着"揭秘""这才是""你不知道"等噱头,肆意夸大事实,编排似是而非的故事,用所谓的"细节"为历史"改头换面",把历史当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对历史事实的全面质疑,进而全盘否定当代中国制度和道路。八是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目的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九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目的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十是否定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目的在于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本质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抱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是为意识形态斗争服务的,是打着"考证""还原"历史的旗号,蓄意歪曲历史真相,肆意抹黑历史人物,甚至通过虚构史实、制造谎言来扰乱社会历史观、价值观的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
50.通过深入挖掘革命英雄人物的人格典型和精神标识,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国革命道路与革命精神形成发展的必然性,从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给历史虚无主义滋生的土壤。
51.要坚持"正面应对为主、更加积极主动"的方针,在正面应对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应对,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大胆发声,驳斥错误言论,澄清历史事实,引导舆论方向。
52.党史不同于一般的国别史、阶段史、政治史等,而是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史观与接受史实齐头并进,方能发挥史观对历史进行规律性描述、作出规律性结论的作用,才可以避免在汗牛充栋、纷繁复杂的史料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换言之,走马观花式地了解史料抑或浅尝辄止地听听历史掌故,很难自觉形成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理论认知。
53.在面向大众开展的理论教育中,为什么仍有很多人觉得理论乏味、枯燥?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带来的困惑,而正确史观指导的历史教育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坚持唯物史观掌握党的艰辛探索史,人民大众就能深刻理解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的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一些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似是而非、使人昏昏的理论观点,就必然会一攻即破。
54.应善于从战略高度、历史深度和全局视野着眼。
55.应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方位去审视党的历史。应聚焦现实、联系重要党史人物和重大党史事件,深入挖掘其中的当代价值,从而让历史照进未来。其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应认真把握"国之大者"。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出发考虑问题,学会算大账、算政治账。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分析政治因素、政治意义、政治后果,善于识别政治陷阱、政治隐患、政治风险,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诸如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等我们党的重大战略布局,书写出气势恢宏的时代华章。
56.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我们党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改革发展凝聚正能量。
57.一些探索局限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局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并不是一步到位,一开始就无比正确,一下子就完美无缺的。
58.要站在革命事业的政治高度和国家大环境视野下来观察所发生的问题,而不是以一种低级趣味的、个人恩怨的狭窄胸襟揣度重要历史人物的动机。62.看历史要用发展的眼光,放在长时段而不是截断面来看,联系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看。历史是需要用时间来证明的,时间跨度越大、沉淀时间越长,历史发展脉络就越清晰、重大历史事件所起的作用就越凸显。
63.我们学习党史,就要善于从百年党史中领悟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要善于从百年党史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就要善于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来谋划未来。
64.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65.系统思维在分析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是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迷障的重要思维方法。能不能坚持系统思维学习党史,把握主流本质,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党的历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现实、擘画未来。
66.树立正确党史观,尤其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把握好过去与未来、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深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用党的百年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坚定信心,深切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鼓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精气神。
部分别有用心之人肆意歪曲和颠覆百年党史的论调甚嚣尘上,这些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把党史糟蹋得如此不堪,就是要"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不遗余力地鼓噪错误的党史观。可见,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意义极其重大而深远,关乎党心聚散、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关乎党的领导地位巩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三、信仰信念信心
1.学习百年党史,不仅要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改天换地、改造山河、改写历史的奋斗历程,更要深刻领悟我们党在伟大实践、伟大奋斗中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2.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是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力量所在。
3.只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4.信仰的坚定源自于理论的清醒,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把握和领悟。因此,坚定理想信念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信仰、信念、信心本身具有强大的免疫防腐功能。共产党人在内心植入了信仰,生长了信念,坚定了信心,就会有拒腐防变的内在坚守,就不会因为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左右摇摆,不会因为有一点污泥浊水就随波逐流。
6.铸牢信仰、信念、信心,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科学理论武装,把我们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学到手、掌握住、运用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理论的土壤越肥沃,信仰、信念、信心的大树就越能根深叶茂、参天耸立。
7.坚持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淬炼信仰、信念、信心,用好应对风险挑战、抵御各种诱惑的"压舱石",保证人生的航船行稳致远。勇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既刀刃向内,经常叩问初心,反思自我;又刀刃向外,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8.本职岗位是砥砺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平台,我们应始终保持对党的事业的崇高追求,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9.这个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这个自信的前提是我们要有信仰、信念、信心。
10.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感悟信仰的力量,为实干兴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1.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仅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更找到了寻找路径的方法,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成功的历史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信仰、信念、信心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共同架构起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攻坚克难、创造奇迹的精神世界。13.崇高信仰不会自发产生。只有努力学习,加强修炼,方能炼就"金刚不坏
之身",方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坚定崇高信仰,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修炼与精神淬炼,筑牢我们的信仰根基。
14.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全党的事业,而且和每个党员息息相关,需要每个党员身体力行。"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因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强大战斗力之源。
15.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学史增信,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我们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16.新时代新阶段,走好奋斗之路,就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结合起来,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让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
17.学史增信,就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进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四个自信"。
18.习近平总书记曾从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等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由来、民族基因和现实基础,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
202X年民主生活会第二方面问题起草指南
今天共享202X年民主生活会第二方面问题起草指南。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惯例,对照检查材料中的每一个方面,一般查摆三个问题即可,小编为了让文友全方位地理解起草要点,因此,每个方面多查摆了一些问题。在实际起草中,一共有五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方面又分为3个左右的要素,文友既可以在3个要素中,围绕1个要素查摆3个问题,也可以在3个要素中,围绕3个要素各查摆1个问题,都是可以的。但每一个方面,最好不要超过3个问题。也就是说,202X年的5个方面,每个方面查摆3个问题,共15个问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高层民主生活会刚开完,会上特别强调了历史自信,这也就从另一个层面表明,领导干部在这个方面是有不足的。因此,我们在查摆问题的时候,要将历史自信放到党史观中进行查摆,有所提及即可。
一、牢记我们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这个方面比较大,角度也不太好选。我们党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有的文友会说,这也不难写啊!只要围绕群众的民生福祉、围绕责任担当等方面,角度非常多。
但是,如果围绕民生福祉来写,就与第三个大方面"以人民为中心"重复,且与本方面的核心要素"责任"不相匹配,方向跑偏。
如果围绕责任担当来写,的确是符合本方面的核心要素,但却没有一个有效的抓手和新鲜的载体,就容易写成"进取精神减退、担当精神不足"等俗套之中。
因此,要围绕从大的角度进行查摆,不宜选择小切口。
1.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不够严实。与先烈先辈相比,自己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过程中,对于"你是谁,为了谁"这样重大的价值取向和历史问题,缺少积极地自省、深入地挖掘和透彻地思考,导致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压得不实、扛得不牢,在宗旨、追求、性质和情怀等方面,实事求是地讲,存在着虚化弱化的现象。同时,没有经常性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鞭策,对于如何回答好"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缺少必要的探究,理论根基也就不够稳固,导致学习宣传"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基本命题时,明显感觉自身的信心和能力不足,在让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深刻
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从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方面,未能完全发挥出党员领导干部应用的积极作用。
二、国之大者
这个方面看似很难着笔,却是最为好写。因为涉及到的多为责任、担当、能力等要素,与前面的一些政治性的方面,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角度选择和语言组织上,也不用那么谨小慎微了。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呢?小编认为可以从理解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对国之大者范围的认知偏差、把握国之大者的重要作用和实现国之大者的方式方法等几个角度进行查摆。
1.对"国之大者"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主观认为"国之大者"比较抽象,不够具体,在落实的时候找不到有效的抓手,只能简单地理解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国之大者"首要的是政治责任,是包括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问题,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自觉践行、坚定维护的重大事项。特别是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自己作为"关键少数"中的一员,却在"关键时刻"没有"关键作为",未能及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找准工作坐标、选准奋斗方位、瞄准责任靶心,没有将自己负责的工作有效凝聚成促进大局全局发展的"活力细胞",对照国之大者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没有时时事事做到心中有数、行之有方。
2.在对"国之大者"的认识上有偏差。自己始终坚持将本职的工作、部门的工作、单位的工作、地区的工作放到"国之大者"中去思考谋划,但主观认为自己以身作则、表率带头就很好地承担起领导责任,因此,对一些分管领域、分管部门干部"国之大者"的教育引导少了一些,在与干部的日常交流和谈心谈话中,我感觉到个别干部有着"国之大者"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是高级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很遥远的认识偏差。这就导致了他们想事情、做工作缺少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和谋划,不善于把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之中,导致出现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的问题,虽然有的工作实现了为一域争光,但很少有工作能够为全局添彩。
3.把握国之大者的重要作用不够全面系统。主观认为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观大势、把大局、算大账,但却忽略了"国之大者"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并指导实践。因此,自己在思考问题、统筹工作时,未能很好地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将其作为谋划发展、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的总出发点和工作底线,导致"国之大者"的科学理论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化成为工作实际成效。
4.运用"国之大者"不够科学有效。主观认为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观大势、把大局、算大账,但却忽略了"国之大者"不仅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提升能力本领的方式方法。反观自己,过多重视通过"国之大者"来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用"国之大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正确处理好"国"与"家"、"大"与"小"、"近"与"远"的辩证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势而为,主动求变的能力上还有短板,未能做到借力打力,相互提升。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0年民主生活会要求查摆的一个方面是"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而今年只留下"贯彻新发展理念",足以见得其重要性。由于新发展理念的概念比较大,从内容上讲包含五个方面,而且一些单位部门与发展理念中的五个方面内容,不能直接形成思维和文字上的逻辑闭环,只能硬切或绕弯,因此,不建议从单方面的内容入手查摆问题,建议从认识体会和运用实践两个角度进行查摆。
1.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认识不够精准。由于我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自己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时,不自觉地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忽视了贯彻新发展理念也是重要的政治要求,因此,在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时,有时存在着经济发展好了就是好的思想偏差,在用新发展理念的标准来判断和衡量工作的正误和得失方面还存在不足,未能做到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导致一些工作开展不够均衡和科学。
运用新发展理念不够科学。在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领导干部引领发展的思维方式上,缺少主动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导致一些干部未能及时有效地运用新发展理念去思考审视、研究分析工作,还是囿于老思路老方法,用传统理念和惯性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新时代的高标准要求渐行渐远。在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工作的科学方法上还有不足,缺少将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工作考核、责任考核、干部考核中的有效方法,对不适应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行为和做法,调整、纠正和摒弃得不够及时和彻底,导致个别干部缺乏应有的"历史主动"的政治担当和"锐意创新"的行动自觉。
一、牢记我们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2.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就是铭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前行,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宗旨、追求、性质、情怀。3.新时代新征程上,形势任务复杂严峻,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明确我们党"是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战略定力;明确我们党"要干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行动坚定性。
4.回答好"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5."是什么",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6."要干什么",是党的奋斗目标、使命任务所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7.当代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始终践行并回答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是谁,为了谁"这样重大的价值取向、历史问题,以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来鞭策自身,不断努力奋斗。
8.新时代新征程上,形势任务复杂严峻,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明确我们党"是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战略定力;明确我们党"要干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行动坚定性。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只有坚持好这一点,我们才能具有战略定力,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对于新时代我们党"要干什么",我们要明确,要干的只有一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国之大者
1."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而"国之大者"则事关方向方位、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关键要害。
2.所谓"国之大者",就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未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蕴含着观大势系大局谋大事的时代要求,蕴含着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精神的实践要求,蕴含着立足岗位担当作为的能力要求。
3.有的同志认为,"国之大者"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是高级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很遥远。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做工作如果不知道"国之大者"是什么,就辨不明方向、找不到方位、掌握不好方寸。得其大者,方能兼其小。
4.现实中,我们有的干部看问题缺乏战略性、前瞻性、敏锐性,对"时"与"势"的发展变化反应迟钝,对党和国家关心的事一问三不知,对人民群众期盼的事置若罔闻,对问题的处理视野狭窄、思路不宽、事务主义、经验主义,或不知所措、或躲绕推搡,等等。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国之大者"心中无数或假装糊涂,这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是极其危害的。
5.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深入透彻地去解决问题。
5.要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做到观察分析形势考虑政治因素、出台政策措施重视政治影响、部署推进工作把握政治要求、处置敏感问题防范政治风险。
6.胸怀好"国之大者"就要观大势谋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知大局、懂大局、为大局的眼界胸怀和能力本领。只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方可有大格局、大作为,方可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7.领导干部要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经常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政治大局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防止工作片面化、简单化。
8.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加强工作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看得清辨得明大势、大事和大局。
9.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善于从战略全局谋划推动工作,坚定维护党和国家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防止和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当下不顾长远、只重局部忽视全局的"短视症"。
10.国家大事体现在一个个重大部署上、一项项重大任务上,不仅要认识清楚、目标清晰,更要落实责任、落实到底、抓出成效。国之大者、气象万千,国之大者、为国为民。
11.要强化执行力,坚决贯彻执行组织的决议、决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作选择,坚决防止各种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关键在于落实,成败系于落实。
12.要务求实效,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既胸怀大局,找准坐标定位,又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切实把党中央精神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3.群众的小事都是国家的大事。领导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对民之关切丝发必兴,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一桩桩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
14.自觉在"国之大者"中找准坐标,把工作放在"国之大者"中思考。全局决定局部,整体决定部分。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舍弃"小我"、追求"大我",胸中时刻装着"全局图画",学会从攻治上看问题。
15."国之大者",是国家面临的大局、所处的大势、发生的大事,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长远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领导干部,必须拥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把握好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大局大势,自觉高出两三个层次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必须不断克服狭隘的经验主义、事务主义、地方主义倾向,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担当作为正能量,实现党和人民事业新跨越。
16."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和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而"国之大者"则事关方向方位、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关键要害。
17.要强化执行力,坚决贯彻执行组织的决议、决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作选择,坚决防止各种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关键在于落实,成败系于落实。
18.要务求实效,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既胸怀大局,找准坐标定位,又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切实把党中央精神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9.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牢记"国之大者",就是要坚持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出发考虑问题。
20.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只有科学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清醒把握党情、国情、世情,既有中国大格局,又有世界大视野,才不会陶醉于自我封闭的"一亩三分地"、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万花筒",才能把一地区、一领域、一部门的工作看得更清、更准、更透,做起事来才会更有章法节奏,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果。
21."国之大者"首要的是政治逻辑,而政治逻辑首要的是胸怀大局、服从政治大局的逻辑。一是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也就是要"上接天线",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站得高、看得远,学会从中央的高度思考问题、理解政策。二是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党员干部需要对安邦定国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做到心明眼亮。做到这两点,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要学会用"国之大者"的视角观察思考问题,不断提升思想认识的高度;也要善于以"国之大者"的思维观大势、把大局、算大账、担大任,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
22.政治判断力,即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23.政治领悟力,即对党中央精神要深入学习、融会贯通,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4.政治执行力,即要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不掉队、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
25.党员干部要培养敏锐的政治眼光,学会分析事物与政治的关系,看到其中包含的政治因素,深刻理解其政治意义和政治影响,从政治的高度认识一项工作的重要性。
26.党员干部牢记"国之大者",就是要在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中遵循"国之大者"理念,通过主动加强责任担当,推动"国之大者"理念转化为行动和绩效,在谋划发展、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中将"国之大者"作为一切行动的总出发点和工作的底线。
27.要时刻提醒树立"国之大者"在民的执政思维,坚决摒弃那种"人民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的"错误想法;另一方面,要自觉把"国之大者"在民的执政思维转化为行动逻辑,以胸怀"国之大者"来推进中国不断发展进步。29.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牢记"国之大者",核心要点是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所谓大是大非
问题,即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原则性、长远性的是非对错的问题,涉及政党和国家的基本方向、基本立场、基本利益、基本道路等的根本性问题。面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何为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牢记"国之大者",党政领导干部要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所谓观大势,就是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的角度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我们才能把握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只有把握住这种发展趋势,我们才能顺势而为,实现长久的发展进步。所谓谋全局,就是要立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深入事物发展的整体和全局,用整体的发展推动部分的发展。登高才能望远,从整体上看清形势、从大局中把握问题,才能掌握战略制高点和主动权。
30."国之大者"是站在全国高度上讲的,是对全局有利的事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就要树立大局意识,把自己所在的地区、领域、行业放到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统筹考虑,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不顾全国利益和全局利益。
31."国之大者",就是重点的事情、主要的矛盾、优先要解决的问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就要培养善抓重点的能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重点问题的解决上,通过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整体的进步。33.牢记"国之大者",党政领导干部要多算大账,少算小账大算盘"指的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利益;"小算盘"指的是自己负责的区域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私利。牢记"国之大者",多打大算盘、少打小算盘,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位、身负何责,都要准确把握"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要始终将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放在心中,不可图小利而忘大义。强化责任担当,是牢记"国之大者",准确把握"大与小"辨证关系的行动彰显。
34.一些党员干部只打自己"精明的"小算盘,将精力只放在自己所在的地区、领域、行业,甚至是个人私利,而将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高高挂起,这本质上是缺少责任担当、心中无责的表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少打小算盘,关键在于知责履责。知责履责的重点在于落实,没有落实,再美的蓝图也只是画饼充饥,再美的梦想也只是黄粱一梦。
这些"国之大者"包括: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针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提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着眼于中国之治的制度保障,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其中,生态环境保护也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的"国之大者"。
35.对于"国之大者"的建构,其抽象性的最典型特征是政治性,即事关国家政权运行和稳定的重大事项、战略和价值等要务才能够纳入"国之大者"范畴。"国之大者"内涵丰富,其落脚点是"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36.从脱贫攻坚到决胜小康,从高质量发展到现代化治理,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从严治党,都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关注、主动融入、全力落实的重大事项。38."国之大者",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战略的思维,要求我们超脱小我的局限,善于从宏观视野认识和把握事物。只有看清了"大者",才能找准自身的定位和方向,才能知大局、明大势、成大事。而"国之大者",就是那些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问题,既包括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要事,又包括事关人心向背的态度、立场。这些都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践行、坚定维护的重大事项。如果对这些问题关注不够,就谈不上旗帜鲜明讲政治,很容易迷失前进方向,也不可能有大格局、大视野、大作为。
39.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全面权衡、科学决断,综合评判、科学取舍,是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核心要点。
40.心中有数,就是把自己的工作、部门的工作、单位的工作、地区的工作放到"国之大者"中去思考,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尽力而为、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41.什么是国之大者?就是党中央关心和强调的重大问题,关乎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意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等,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诸如这些大事要事,都是着眼于确保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是全局之计、长远之计,都是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必须加强政治学习,筑牢政治理想,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肃政治纪律,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时刻留心留意党报党刊声音,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强调什么,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深刻领会"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扩容"大我"境界,扩充自己的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多想想民族大业、国家发展,多算些大账。
42.必须深刻理解"国之大者"的深邃内涵、历史依据、内在逻辑,立志在经济领域为党多做贡献,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践行者。44.从历史层面上看,不同国家在各个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不能认清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明确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就会迷失方向乃至"国将不国"。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才不会被纷繁复杂的表象蒙蔽,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从而把准方向、保持定力。
45.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政治属性,正确处理"政治眼光"与"检察办案"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需要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业务性极强f的政治机关,也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但首先是政治机关。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求我们把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能力放在首位,检察办案要服务服从于政治工作,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推动工作、办理案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司法实践中去,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46.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人民属性,正确处理"人民大我"与"个人小我"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坚定的人民立场。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愁心事、揪心事。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一员,始终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始终把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中。
47.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历史属性,正确处理"当前工作"和"长远事业"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鲜明的历史属性和时代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就会有特定内涵和时代要求。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势而为,主动求变。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校准前进方向,处理好当前工作和长远事业的关系,求得长远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