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协一次会议开幕式讲话汇编(23万字)(第13/24页)
南通"好通",万象更新。今天,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南通政协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中共南通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政协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南通万亿再出发、阔步新征程的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为强大动力,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发扬"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精神,开拓进取、埋头耕耘,交出了一份鼓舞人心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一起走过的2021,我们见证了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在"大庆之年"焕发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成为全市上下的政治自觉和共同意志。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隆重举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770多万江海儿女欢欣鼓舞、意气风发,齐唱党的颂歌、共享党的荣光,焕发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巨大热情,汇聚起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愈发斗志昂扬、豪情满怀!
一起走过的2021,我们确立了走在前列的目标追求,在"开局之年"展现了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增速位居全国24座"万亿城市"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五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新增上市公司均创历史新高。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4个,市场主体突破111万户,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23位。通州湾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开港运营,南通新机场稳步推进,北沿江高铁工可获批,张靖皋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经济增速,空气质量优良率全省最高,单位GDP能耗全省最低,40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谋定后动,乘势而上,我们愈发步履坚定、铿锵有力!
一起走过的2021,我们扛起了接力奔跑的使命担当,在"换届之年"发展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南通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精心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全市县乡两级党委、村(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发展"接力棒"成功交接。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倡树"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落实"三项机制",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充分激发,实施"人才新政",聚才引才效应加速释放。突出"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优良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巩固发展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生动局面。上下齐心,其利断金,我们愈发铆足干劲、砥砺奋进!
南通发展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拼搏,也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智慧和汗水。2021年也是市十二届政协的届满之年。五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紧扣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始终与党委政府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南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服务大局积极有为。围绕推进创新创业、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民生改善等广泛开展协商,重点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长江大保护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专项监督,高频次、广覆盖的督察有力促进了问题整改和工作提升。建言资政精准有方。突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大力培育"张謇式"通商群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议题开展调查研究,尤其是围绕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进行协商议政,提出许多金点子、好建议,充分展现了为党委分忧、为发展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一贯追求。协商为民务实有力。创造性打造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品牌,纵深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经验做法全省示范、全国推广。总的来说,这五年是政协开拓进取、担当作为的五年,是能力提升、作用彰显的五年,是创新突破、成果丰硕的五年!对市十二届政协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社会各界也是充分认可的。这次政协换届,由于年龄和工作原因,一些市十二届政协委员没有留任,部分同志也将不再担任政协领导职务。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南通市委,向不再进入新一届政协的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作了部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吹响了"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的奋进号角,提出了"一枢纽五城市"的主攻方向,就是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建设幸福城市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需要全市上下为之不懈奋斗。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必须走稳第一步,迈好每一步,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合力奏响同奔共富路、建好幸福城的"最强音"。
--同奔共富路、建好幸福城,必须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旗帜引领方向,核心凝聚力量。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使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成为南通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南通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要用好用活新思想这把"金钥匙",以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核心内涵和实践路径,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增进民生福祉。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支点作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要始终牢记总书记在南通提出的幸福是共同奋斗、亲手创造的殷殷嘱托,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在市域层面创造更多"共富"经验、展现更多"幸福"图景。
--同奔共富路、建好幸福城,必须突出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共同富裕、人民幸福,都需要经济基础作支撑。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牢发展第一要务,稳住经济基本盘,以更加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确保经济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全省。更加突出项目为王,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既聚焦大项目更聚力好项目,以项目建设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实体经济,把稳住市场主体作为扩大群众就业、促进富民增收、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一视同仁支持国有、民营、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长的培育体系,鼓励具有引领性的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千方百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加突出环境是金,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落实落细"66条举措",用心用情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南通"一路顺、路路通、万事好通",确保全市经济发展底盘稳、活力强、后劲足。
--同奔共富路、建好幸福城,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努力交出民生幸福答卷。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实把"蛋糕"切好分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要创造更富足的生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力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体,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创造更舒适的生活,既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实事,又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生活小事,主动发现和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尤其是要倾情做好"一老一小"两篇大文章,让老年人的晚年更幸福、孩子们的童年更快乐。要创造更安全的生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特别是当前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在防控措施上更加严密,在应急措施上更加果断,在能力保障上更加有力,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奔共富路、建好幸福城,必须弘扬奋斗精神、彰显包容胸怀,全面塑造江海城市气质。共同富裕既要生活富裕富足,也要精神自信自强。千百年来,一代代江海儿女追江赶海、勇立潮头,既有江的奔腾自信,又有海的博大包容,特别是先贤张謇身上所彰显的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创新精神、诚信品格、社会责任等优秀品质,已经成为南通这座幸福城市的精神基因,得到了总书记的高度肯定。要当好主人翁,南通是我们共同的家,每一位家人都要传承城市文脉、厚植城市精神、维护城市形象,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让名城风范充分彰显、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要提振精气神,大力弘扬奋斗精神,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更好展现"万亿之城"的蓬勃活力。要做好分内事,引导大家树立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价值追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以每个人的"精彩一笔"绘就幸福城的"华彩篇章"。要汇聚正能量,强化法治思维,培育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在安定祥和时毫不懈怠、向上向善,在风雨袭来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合力把南通这座城市建成包容会通、荣辱与共、彼此关爱、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人民政协因党而生、因党而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铸牢初心之魂,练就不动如山的政治定力。坚持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作为政协的根本政治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善于通过民主协商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要汇聚奋进之智,展现各尽其能的履职活力。放大政协人才荟萃、人脉广泛的智库优势,围绕事关南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问题、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多谋创新之举、多献务实之策,确保政协协商始终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发挥政协联系群众、贴近基层的桥梁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引导、答疑解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等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向上力量,更好寻求社会各界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最大同心圆。要绷紧作风之弦,激发守正创新的不竭动力。切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带头贯彻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精神,强化"一线"意识、保持"一线"状态,持之以恒转作风、树新风,锲而不舍强能力、重创新,坚持不懈抓基层、促规范,以一流标准一流业绩,推动新一届政协工作更加有声有色、更加出新出彩。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这次换届,一批年富力强的新委员为人民政协事业注入了新活力。希望大家要倍加珍惜荣誉,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努力成为勤勉敬业的实干家、共同富裕的促进派、界别群众的贴心人,充分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风采。全市各级党委要全面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多为政协解难事、办实事,多给政协交任务、出题目,特别是要强化系统集成,不断提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实效,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凝聚强大合力、创造良好氛围。
各位委员、同志们,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于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以猛虎下山的冲劲、虎虎生威的干劲、如虎添翼的巧劲,同奔共富路,建好幸福城,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王立同志在宜昌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致辞
(2022年1月4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政协宜昌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界人士共商宜昌改革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中共宜昌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委员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宜昌发展质效跃上更高台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城市品质魅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取得重大改善,民生幸福更有温度质感,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系统构建了"六城五中心"的发展思路,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突出成果,绿色化工迈入了新赛道,宁德时代邦普等一批单体投资过百亿的项目纷纷破土动工,新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加速到来,推出了极具含金量的"1+4"人才政策,在全省率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与中国社科院合作设立屈原文化研究院,"筑堡工程"引领基层组织更好回归群众、服务群众,"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智慧和精细化管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历史性回归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总量预计可迈上5000亿元台阶,交出了一份精彩纷呈的发展答卷。
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也是宜昌人民政协事业开拓创新、蓬勃发展,谱写新篇章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始终站稳政治立场,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举办各类协商活动225次,形成协商报告115份,提出意见建议1700多条,有力促进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为宜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六届市政协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是充分认可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圆满完成历史任务的六届市政协全体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后五年,是宜昌寻梦逐梦、筑梦圆梦的重要时期,是宜昌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当好全省"两翼驱动"南部列阵主引擎、成为中部非省会城市龙头的新使命,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了"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奋斗目标,为全市人民描绘了现代化梦想之城的美好蓝图。希望新一届市政协领导班子和全体政协委员,发扬优良传统,坚决扛起新使命,拼搏进取新征程,为谱写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要坚持政治为魂。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是全市各级政协机关的第一政治要求。各级政协机关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多党合作初心,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携手前行、同心共进,确保政协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坚持发展为要。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是政协工作的主旋律。要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坚持政治协商聚焦大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民主监督紧盯难事,始终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轴共转。要聚焦产业裂变、功能提升、骨架锻造等重点工作,察实情、建诤言、谋良策。要在扩大交流合作上牵线搭桥,在招商引资、落实"1+4"人才新政、加大招才引智上宣传助力,在提升宜昌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响亮发声。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健全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制度机制,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思想引领、解疑释惑、凝心聚力工作,切实把宜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有力行动宣传好,把宜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示好。
第三,要坚持民生为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带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真诚倾听基层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真正让人民政协协商议事、参政议政的过程成为顺民意、谋民利的过程。经常深入实际关注民生,围绕创业就业、教育均衡、看病养老、交通出行等焦点问题,推动党委政府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主动深入群众解决民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通过经济资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就业扶助等途径,真诚回馈社会、反哺人民。
第四,要坚持修身为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是推进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协组织要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加强协商平台建设,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促进履职提质增效,做到团结和民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广大政协委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倍加珍惜委员这份政治荣誉,带头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努力争做合格的人民政协制度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
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根本保障。市委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政协工作,为政协开展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民政协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认真办理建议、意见和提案,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为政协委员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着力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各方配合、社会关注的工作格局。
各位委员、同志们!集众智方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定兴伟业。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已经铺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众志成城、齐心向前,加快强产兴城,推动能级跨越,努力干好每一天、喜迎二十大!
最后,祝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在荆门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022年1月5日)
中共荆门市委书记王祺扬
各位委员,同志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政协荆门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继市第九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之后,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又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荆门市委,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新一届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刚刚过去的五年,是荆门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拼搏、顶压前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荆门高新区跃居国家级高新区第53位、上升30位;武荆宜高铁、荆荆铁路开工建设,襄荆宜高铁即将开工,荆门人民的"高铁梦"即将实现;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成功创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等20多块"国字号"招牌,202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升至全国第106位。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战胜了建市以来历时最长的汉江秋汛,打赢了两轮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是在去年8月的疫情防控战斗中,守土尽责、果断处置、全面出击、顽强拼搏,夺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决定性成果,做到了无一例外溢到城外和市外,无一例轻症转重症或病亡,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速实现了经济社会复元重振。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150亿元,同比增长有望突破12.8%,"全年精彩"目标可望圆满实现。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辛勤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五年来,九届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对政协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全市人民是认可的。在此,我代表中共荆门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政协换届,由于年龄和工作关系,九届市政协一些委员不再留任,周友坤、陈前华、杨希雄、陈芝凤、杨武、刘国芳、李本全等同志不再担任市政协领导职务。他们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务实工作,为荆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政协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年是我们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刚刚闭幕的市第九次党代会,对荆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擘画,提出了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湖北中部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新征程创造新舞台,新形势昭示新使命。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奋力跑好新征程"第一棒"作出更多的"政协贡献"、展示更大的"政协作为"!
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是成立政协时的共识和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政协工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把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安排和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是荆门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湖北中部中心城市。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始终把推动荆门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着力点,做到政治协商从高质量发展着眼,民主监督为高质量发展助力,参政议政为高质量发展服务,尤其是要围绕创建"四个中心、三个示范区"、构建"4253"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塑造综合交通优势、发展县域经济、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等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提出富有建设性、具有操作性的真知灼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要积极引导企业精英二次创业、促进成功人士回归创业、鼓励社会力量全民创业,为荆门汇聚更多发展资源、凝聚更大发展力量。要不断探索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实施、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积极组织调研视察、提出改进意见,支持和协助党委政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要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汇聚加快发展的磅礴力量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荆门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荆门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社会领域的不稳定性因素和风险点仍有不少。广大政协委员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优秀代表,与人民群众有着广泛深入的联系,在增进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团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家要充分发挥在界别、党派、群众中的影响力,围绕群众思想的困惑点、利益关系的交织点、现实矛盾的易发点,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工作,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鼓舞士气的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协助党委政府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最大正能量。要切实做好体察民情、关注民意、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办理乡村振兴、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了解群众真实需求,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把基层的真实情况和意见反映上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各级政协组织要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引导他们理解、支持和参与荆门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