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局局长和副局长讲话汇编-22篇(第16/18页)
尽管如此,是不是就说水运在四川综合交通运输中已经可有可无了?肯定不是。我一再强调,交通运输厅,不仅仅是公路运输厅,不能只强调公路,水运运输也是我们的一半职责。水运作为一种自古有之的交通运输方式,依托航道作为天然纽带,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重要组成之一,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忽视和轻视。要把成渝打造成全国交通"四极之一",水运就是主线任务之一,也是最有潜力和空间可挖掘的。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给水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因为水路运输具有公认的"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优势,特别是碳排放量是公路的5%、铁路的84%,按照"2030年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要求,我们提出的"五转"中,最大有可为的就是"公(铁)转水";水运也拥有很好的货源条件,据调研,仅金沙江就有适水货物约7000万吨、嘉陵江约1000万吨,涵盖钢铁、非金属矿石、石油、粮食、砂石等,运输需求十分旺盛;水运也得到部省两级的空前重视,要求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出"铁水联运年均增长10%、水路货运年均增速超过2%"等战略目标,必然带来更多的政策方针利好。
形势决定任务,方向决定出路!厅党组决定,将2022年定义为"四川水运突破年",迈出坚实的"第一步",重拾行业信心、重塑行业形象、重振行业雄风,全面振兴发展四川水运。我们将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全方位支持四川从内河水运资源大省向水运大省,再到水运强省进行转变。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水运规划投资上突破。去年水上干了几件大事,渠江风洞子航电枢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启动研究工作,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历经10余年环评审批、招商引资等工作,终于都实现了实质性开工。水运建设投资已连续6年超50亿元,今年也要确保不低于50亿的目标难度不小,要想尽一切办法跳起摸高,"十四五"规划的项目,能实施的都要实施、项目能做大的就做大。对每个项目,要坚持组专班、明责任、畅衔接、硬奖惩,加快项目推进。要做好项目储备,重点发展嘉陵江、金沙江,把金沙江翻坝转运体系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上日程,尽快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是在运输发展上突破。发展是体现在直观数据上的,水上运输总的方向就是要发展多式联运、突出低碳环保、服务沿江产业,实现"新增高等级航道110公里,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0%以上,嘉陵江水路货运量增长20%,三峡过闸船舶标准化率达90%以上"等目标,同时抓好绿水绿航五年行动全面实施,深化"交通+旅游"打造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为四川时代等重点企业提供专业化运输服务,要再优化嘉陵江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机制,航行时间要再压缩,让地方政府看到水运为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是在安全系统治理上突破。要加快推进平安渡运建设,切实改善沿江临河涉水群众安全出行条件。要常态化持续整治船舶安全突出问题,提升船舶质量,控制船舶数量。船舶集中停靠区建设要加快加紧,厅专项经费"以奖代补"要落实到位,而且就只补这一次,错过的市州自己想办法筹措经费。要加大现场监管力度,加强应急管理,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关键时候应急力量拉得出来、用得起来。
四是在人才补充上突破。经机构改革后,水上运输行业管理人员从2018年的2000多人锐减到现在的600多人,这对行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希望各地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和厅一道共商一套切实管用的办法,提升一批、培养一批、引进一批高层次从业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提升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
第四,关于重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2020年,我从眉山到交通运输厅工作,开年就遭遇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坚战,我和道路运输战线的同志,先是果断地关闭了进出武汉的班车、包车,切断病毒传播的源头。但是很快发现,道路运输不能简单"一关了之"。因为我们是人口大省、民工输出大省,也是脱贫攻坚重省,老百姓要脱贫、要致富,绝大多数要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去打工,如果我们的客运站全部都关闭了,正规客车不顶上去,"黑车"马上就出来了,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更大,还有安全生产问题。因此,厅党组决定实施民工安全有序返岗的"春风行动",社会各界反映良好。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道路运输连着千家万户,每一台客车、货车,都是一个流动的"窗口",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好不好,主要看道路运输。为此,厅党组又接连策划了解决最广大乡村群众出行的"金通工程",以及改善货车司机休息条件的"暖心之家",在社会上取得了广泛的好评。
但是,道路运输服务范围广、矛盾问题多,突出的有:一是随着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综合执法改革等"三项改革"的落地,带来了新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二是网约车、共享电单车等新业态不断试探并拓展其服务边界,不停地诱发出租车稳定问题。三是货运行业"小散弱乱"的状况长期没有解决,货车司机安全问题、稳定矛盾日益凸显。四是市场放开以后,虽然在供给数量上能够满足群众需求,但由于管理没有跟上,"以次充好"、安全生产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矛盾问题,既有新矛盾,也有老问题;既有体制性的问题,也有机制性问题,还有制度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认真思考道路运输体系重构这个课题。我认为,要破解当前困局,必须要从三个方面重构:
一是治理体系重构。
首先,要全力解决运政改革带来的"工作落空、责任悬空"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地方改革将运管队伍"一分为二":一部分在运输事务中心,负责业务管理;一部分划归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执法监管。还有少数地方完全撤消了运管队伍。业务管理和执法监管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办法完全分离。而道路运输行业点多面广,从业人员众多,监管稍有放松,就会"放敞",继而诱发安全问题,去年上半年,就是因为运管事务中心和执法机构职责边界模糊问题,大家都管、但又都不管,工作落入了"空档",导致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大幅反弹,教训十分深刻。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但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整合基层力量、提升效率,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如果大家都机械式地照搬"三定方案"来开展工作,丁是丁、卯是卯,不愿担当,推诿扯皮,就违背了改革的初衷,最终损害的还是整个行业、你这个地区以及群众的利益。今年,省厅将以"清廉交通"、安全监管为切入点,进一步督促各地理顺道路运输行政审批、业务管理和执法监管的工作机制,构建完善主管部门主导有力、事务中心和执法机构协作有序的良好格局。
其次,要顺应"放管服"改革要求,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放管服"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求行业由管理向治理跨越,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但是,"放"不等于放任不管,同时,"放"还要考虑基层"接得住"的问题。道路运输点多、线长、面广,车辆南来北往,路网越来越完善,传统的人海战术已经无法满足监管有效性的需求,必须依靠电子围栏、主动安全智能防控、联网联控等科技手段和智能技术,实施"无感"监测监控。厅要建立道路运输综合监管平台功能,构建"全省一张网"的行政审批、业务管理和执法监管体系,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基层行政审批、重点企业管理、重点车辆技术状况、重点驾驶员操作和乡村客运"真通实达"等情况。
第三,要改变"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更加注重部门协同联动。道路运输最大的风险在于安全生产,最重要的横向协作部门是公安交警。如同道路运输的业务管理和执法监管无法分离一样,道路运输安全的源头监督管理和路面动态监控也紧密关联、相辅相成,源头管好了,路面秩序就规范了;路面管控严格了,源头压力相应也就减轻了。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两家都会被追责,双方要在日常工作中团结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最大限度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深入总结道路客货运输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经验,再开展为期一年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集中攻坚行动,特别是固化、常态化两家的专班机制,确保道路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是制度体系重构。虽然道路运输市场开放时间早,但法规体系建设一直相对滞后,随着"放管服"改革、新业态迅猛发展、行业转型攻坚迈向"深水区"等事项的系统推进,法规制度不适应、不完善、不系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既有顶层设计不及时、打补丁没有跟上的原因,也有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互动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但是,一味抱怨和"等、靠、要"都不能解决问题,要主动作为、创新方式方法,全面开展道路运输领域法规"废改立"工作,重构制度体系,特别是要积极探索,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固化上升制度、法规。比如,"金通工程"就是从机制、制度层面探索出了乡村运输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功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试点成果就将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再如,营运性车辆、企业记分管理办法,也是从制度上探索强化安全监管的典型案例。以问题为导向,2022年,各地要开展前瞻性研究,在货物多式联运,"公转铁、公转水",货运集约化发展和网约车规范发展等领域的制度建设上再有新突破。
三是发展体系重构。作为综合运输体系架构中的"毛细血管"和最后一公里,道路运输行业要发挥好支撑保障作用,因时因势重构发展体系。一是要在促消费上有作为。重点是坚持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差异化、多样化出行需求,精准匹配旅客需求,增强个性化、定制化等高品质供给服务,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二是要在畅循环上有作为。重点是要优化物流运输组织,以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推进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提升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要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三是要在稳增长上有作为。努力克服道路运输行业经营效益下滑的态势,全力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目标。加大投资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综合客货运输枢纽、适老化无障碍设备建设和改造、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等建设。
第五,关于推动普通公路转型升级
过去几十年,是普通公路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期。目前,四川公路总里程近40万公里、全国第一,除8608公里的高速公路外,普通公路占比超过98%,是全省路网体系的重中之重。从建设投资来看,去年普通公路完成投资958亿元,占全省公路水路投资的半壁江山。从运输服务来看,普通国省道是提升各层次路网衔接转换能力的重要载体,公路货运量在综合运输货运量中占比高达90%以上,运距小于100公里的约占50%。可以说,做好交通工作,普通公路是重中之重。当前,随着普通公路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普通公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我认为,应由单纯的以建为主向"建管养服"综合发展转变,由规模优势向提升网络化优势系统治理转变。
建设方面。过去我们建设公路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怎样缩短里程,怎样节约建设成本。但现在修路,要在更大空间尺度对生产力进行优化布局,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因为交通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约占GDP的10%,对经济拉动效应明显。所以,我们要转变建设理念,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视野去审视公路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修这条路对完善路网结构有什么好处,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从网络和融合的角度研究项目。比如20XX年实施的交通运输"三项工程"中的旅游路产业路关联了130个园区和景点,带动沿线50万群众平均增收500元以上。各地要跳出交通看交通,围绕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等工作部署,抓住省委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按照"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新格局,充分考虑如何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推动"农村公路+"跨界融合,更好地支撑农村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管理方面。普通公路面宽量大,管理难度和复杂性都很大。特别是部分早期建成的公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遇地震、泥石流等断道的情况经常出现,个别路段年年断年年修。目前,全省农村公路590余座危病桥急需整治,1.8万公里村道缺乏安防设施,国省道危病桥梁还有144座,加固改造任务繁重。要推动由单点治理向面上系统治理转变,加强易发多发事故路段、通客运村道安全隐患、五类危桥、国省道重大灾害路段等处置,路长制是很有效的管理手段,各级路长要落实责任,加大公路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整改标识标牌破损、不清晰等问题,尤其要设置好事故易发频发路段警示标志,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同时,普通公路管理要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推动科技治理、数据治理。
养护方面。20XX年是公路养护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工作综合排名从"十二五"的全国二十跃升到"十三五"的第十,普通国道PQI排名全国第一,路况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也是落实省政府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第一年,各地纷纷出台配套制度文件和具体落实举措,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客观来讲,普通公路的养护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各地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保障不到位、养护人员不足等问题突出,一定要严格落实责任,足额到位配套资金,确保有路必养。这里特别强调两个事情:一个是养护资质,去年底厅印发了全省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管理实施细则,各地要督促辖区内养护作业单位积极申报养护作业资质,今后公路日常养护作业要尽量选取具备相应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的作业单位承担;同时,为推动政策的有效衔接,我们设置了一年过渡期,过渡期后,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必须使用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一个是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这是交通部确定的公路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用好了这一技术,能将双层路面废弃沥青混合料100%再生循环利用,造价仅为传统的70%左右,同时,低温或常温沥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温热拌最高能下降80%,各地要探索推广常温条件下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和废弃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
服务方面。过去服务区建设以高速公路为主,"十三五"期普通公路建成服务设施(服务区、停车区)227处,但多数仅能提供停车、如厕、休息等基本功能,缺少吃饭、住宿、加油等综合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多样化道路交通出行需求。要根据全省普通国省道路网和现代客流、物流运输方式,深入研究分析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结合货车司机"暖心之家"建设,在通行量较大、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等重要节点规划建设一批示范服务区,提升普通公路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几天就是新春佳节,大量私家车返乡将给普通公路特别是农村公路通行带来很大压力,各地要提前预判车流量变化情况,优化交通组织,各级路长要靠前服务,确保春节期间畅通无阻。
第六,关于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继脱贫攻坚之后,举全党全国之力的又一重大壮举。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社会碳排放大户,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而我省占比达16%,我们的交通建设项目多(仅在建高速3700公里),运输企业分布广数量多,汽车总量较大(约1400万辆),行业节能降碳、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统筹协调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牢把握四川交通运输环保工作的宗旨: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绿色发展为路径,勇于自我革命,实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的工作目标是:全面完成央督整改任务,推动环境保护态势再上新高度;组织开展"双碳"领域试点先行先试,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提升污染防治水平迈上新台阶。
2022年主要任务是:一是开展一系列技术研究。组建"四川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研究应用与监测基地"并纳入天府永兴实验室,聚焦绿色基础设施、低碳运输装备、能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等方面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研究出台一批政策。印发2个交通运输碳达峰方案、碳达峰年度工作方案、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年度工作方案。同时,在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环保相关要求纳入信用评价、充(换)电设施、水路交通运输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三是建设一批试点项目。围绕交通碳达峰"五转",开展服务区、港口等近零碳示范,节能降碳工地示范,电走廊示范。四是推广一批绿色环保经验。组织召开一次现场会,在项目设计、施工、营运管理等方面总结推广一批绿色环保先进经验,不断完善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五是开展一次集中暗查暗访。重点结合央督、省级反馈问题及交通运输领域减污降碳、绿色施工、污染防治等工作,集中开展一次环保暗查暗访,查找一批问题、总结一批经验。以常态化暗查暗访助推问题整改,清除问题存量、遏制问题增量。
推进绿色环保,只有久久为功、精准精细,才能持续不断抓细抓实。各地各部门要深化认识、压实责任,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坚定不移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一要注重协调融合。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项目决策、方案比选阶段,要充分考虑影响环境的各类要素,主动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对接,保证项目实施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要求相统一。二是注重装备更新。我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仅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要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等,优化交通用能结构。三是注重建设转型。施工过程,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相关措施,绝不能造成"再污染"。要加大"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做到交通基础设施"无害化"施工。四是注重综合治理。在道路扬尘治理、汽车尾气治理、汽修污染治理、船舶污染防治、噪音污染等方面,坚持"长期抓、持续抓、深入抓",有序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第七,关于统筹实施"数字交通"建设
我到厅工作的这两年来,对行业规划、建设、运输等其他领域工作都比较熟悉,但对数字交通工作,还了解得不够深入。近期,我与厅科信处就我省"数字交通"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来看,我厅"一网通办"、数据中心建设、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等工作,在省直部门乃至全国交通运输系统都是处于第一梯队,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标中省数字经济、新基建、数字政府建设等要求,对标江苏、浙江等先进发达省份,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一是信息化建设统筹还不够。省级层面缺乏统筹,向各地下达建设任务较多,但配套的建设指南、标准规范不够清晰,导致各地在建设中不清楚该怎么建、以什么标准来建,建成后的系统数据接不上来、不成体系,没有形成数字交通"一张网"。二是普遍存在"重建轻用"的问题。近年来,我厅统筹建成了一批业务系统,而且基本都是可供省、市、县三级交通部门使用的系统。但我了解,部分系统在市(州)用得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厅里没有建立适应信息化手段的配套业务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当然,也有地方反映省统建的系统功能不够完善,你们有什么改进需求可以提出来,系统是需要用起来才能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功能,但不能不用。三是外场设施设备维护得不好。这些年来,各地建设了大量外场设施设备和移动端设备,但是部分设施设备出问题后并没有及时维修,甚至已经完全不能用了也迟迟没有修复。比如,个别交通量调查观测站被恶意损坏,至今依然是被损坏的状态,没有人来处理这个事,反映出我们运维保障工作还做得不到位。我们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行业治理能力,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四川交通高质量发展。全身上下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维,在厅的统筹下,一体推进四川"数字交通"建设。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省级层面要建立四川省"数字交通"体系,省市县三级做到"一张网",省上要理清应该有哪些系统、已经建了哪些系统,还应该建哪些系统,要有顶层设计,还要适度超前。要理清与部省系统的关系,纵向上要用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横向上要加强与省委省政府及省直部门数据共享,通过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业务的协同联动。同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除省上资金外,各地政府要充分保障"数字交通"建设资金和运维资金,保障数字交通稳定运行。
二要注重建设统筹。系统建设要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行业监管与政务服务类的软件系统由省厅统建,分级应用,这有利于数据资源的汇聚及共享应用。外场设施设备,由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厅制定的建设方案和建设指南建设,而且数据还要按厅制定的标准接入厅统建系统,这样才能实现联网应用。今年,我们要升级交通运输审批系统为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管理系统,要建设全省统一的公路联网治超管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以及长大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风险监测等系统。同时,还要编制全省干线公路和航道智能运行网建设方案,明确外场设施设备的布局点位和建设规模。各地要主动思考,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系统功能需求和外场设施设备建设需求,省市合力,建好系统、编好方案。
另外,关于智慧高速建设,我再强调一下。开展平安智慧高速建设,是省政府给我们下达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但从目前情况看,推进较为缓慢。请厅有关部门和蜀道集团一起,尽快制定措施,加快推进该项工作,确保完成任务。车路协同试点,是交通运输部给我们下达的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天候通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受制于技术、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约束,目前还不能在开放路段应用。所以,请厅有关部门会同蜀道集团,调整一下思路,近期重点围绕便捷出行、安全畅通开展研究,尽快形成可落地的应用场景,让老百姓对智慧高速的建设有获得感。
三要用好已建系统。前面已经说了,近年来我们建了很多系统,但总体应用情况并不好。每一个系统,业务牵头部门都应该建立配套的业务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要加强调研,收集用户单位的使用需求,不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今年,我们要全面推广应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航务海事综合信息管理以及危险品货运电子运单等系统。请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把系统用起来、让数据跑起来,切实发挥信息系统对业务工作的支撑作用。以后我们对地方的考核,就看系统用得好不好,就用系统里的数据来考核、评优,用系统里的数据来计算"以奖代补"资金。
第八,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
交通综合执法成效怎么样,核心就是看执法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从法规执行的角度,对各地贯彻落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将条例作为开展执法工作的总抓手,把条例学习好、宣贯好、落实好。当前,主要是解决五个问题:
一是执法机构的问题。条例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相对集中行使交通运输领域执法职能。改革后,大部分市县是"小综合",但也有一些地方是"大综合",个别地区至今还没改革到位、没有组建执法队伍(如南充市,市级层面去年12月27日才成立执法机构,所有县三定方案没出台、执法机构没挂牌、执法人员没到位)。不管是"大综合",还是"小综合",都要对照改革要求开展评估,改革后体制不顺、工作不畅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及时纠偏,确保改革有利于交通运输事业长远发展。
?二是执法协作的问题。厅里在去年8月印发了执法协作办法,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从掌握的情况来看,部分地方工作严重滞后,进展十分缓慢。目前,只有乐山、眉山、凉山、雅安、广安、内江6个市(州)完成,还有15个市(州)没有按时完成。不制定执法协作办法,各部门之间的职能怎么厘清?责任怎么划分?工作怎么联动?乐山市的做法,大家可以借鉴,职责有交叉的、分不清楚的,执法机构、行业部门都要主动作为、主动向前"跨半步",坚决做到执法工作不缺位、执法力度不减弱。各市(州)交通运输局的"一把手"要亲自抓,务必在春节后半个月内形成符合实际、有效管用的协作办法。没有完成的,我就给你们书记市长反映。
三是执法人员的问题。执法改革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从调研情况看,改革后,各地执法人员不足、能力不强、身份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去年,厅里组织全省执法考试,情况很不理想,50分以下的近2000人、约占1/3,还有70人不到30分,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对编制问题,省委编办非常支持,如果基层一线执法确有需要,可以分批有序补充编制。各地一定要主动汇报对接,按照条例中"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执法人员"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对于能力不强的问题,各地要通过加大培训、加强学习等各种方式,加快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今年,厅里还要组织全员考试,考不过的,一律暂停执法工作,脱产学习,直到考过为止!
四是执法保障的问题。各地普遍反映执法车船等保障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我们也与省发改委、财政厅、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作了协调。厅里正在研究执法装备的配备标准,争取上半年形成成果。各地要主动作为、不等不靠,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千方百计加强执法车船等装备的配备。今年,全省要全面推广应用统一的综合执法管理系统,还要搞非现场执法试点,各地要提前安排,加强执法终端的配备,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另外,去年下半年,全省组织开展了执法服装的统一采购,但很多市县没有做到"应换尽换",要加强与财政、司法等部门的衔接协调,把资金保障到位,把换装落实到位,确保"应换尽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