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汇编-11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79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0分钟。

目录

1.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 3

2.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 14

3.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 23

4.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四) 25

5.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 30

6.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六) 33

7.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七) 38

8.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八) 45

9.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九) 48

10.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 60

11.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一) 69

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创建示范区,实现新跨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民族问题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根据当前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战略部署。国务院明确提出将xx建设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xx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探索中国特色xx特点民族工作道路的重大任务,如何抢抓这一历史机遇,推进xx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探索创建示范区的路径和模式,是摆在xx各级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把xx建设成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xx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又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在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示范性。2012年,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提出将xx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xx的特殊使命。在xx创建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的谋篇布局,体现了中央对xx的高度重视。

(一)xx在民族团结和谐方面具有示范性。xx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xx个自治州、xx个自治县、xx个民族乡,民族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xx%。据"七普"数据显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为xx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xx%,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现有54个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17个,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和彝族5个民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xx%。xx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居全国前列,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xx%。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xx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着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长期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谐融洽的良好局面。中央领导称赞xx是全国民族关系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民族团结的典范"。

(二)xx在民族文化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千百年来,xx各民族和睦相处,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同舟共济。各少数民族在空间上分布呈现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突出表现了xx山地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包容不但使世居xx的各民族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在山区不同海拔地带和生态环境中找到了适合各自文化发展的栖息繁衍之地,而且使同一民族拥有多种文化类型。这种多元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共生性关系,造就了各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格,从而奠定了xx良好民族关系的基础。从新型的民族关系要素来看,这也是xx创建示范区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前途所在。

(三)xx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典型性。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xx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小康实现程度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在xx创建示范区,探索出后发赶超之路,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设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xx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xx民族地区县人口占全省xx个县人口的xx%,但在xx年,其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仅占xx%之间,与人口比例极不适应。在xx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要创新乡村振兴机制,集中实施连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乡村振兴朝着跨行政区域、跨民族分布界线方向发展,为整体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探索新路。

二、紧紧围绕主题,在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上做示范

xx建设示范区,国家从战略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示范区的内涵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性。

(一)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民族地区发展落后,是当前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问题,也是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xx创建示范区,首要的任务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后发赶超。

第一,夯加快发展之基。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一是优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协同发展的立体型交通运输体系,彻底改变xx民族地区交通山隔水阻的局面。二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解决xx民族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构建起建设和发展所必须的水源保障体系。三是实施绿水青山计划,推进天然林、防护林、重要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整治和修复、陡坡地生态和石漠化治理,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和生态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思想,建设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四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起水火互济,可再生能源为主要支撑的能源保障体系。五是实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建设小康路、小康电、小康水、小康讯、小康房,使xx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打特色产业之牌。民族地区要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切实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轻工业。积极发展优质白酒,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白酒基地;推进烤烟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贵烟品牌;提高黔茶知名度,努力打造绿茶产业大省。二是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依托民族医药资源,扶持民族医药研发和药品注册,做大做强以苗医苗药为特色的民族医药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重点发展蜡染、制银、织锦、刺绣等,加强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保护。培养民族文化致富带头人,扶持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化开发,提升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企业。四是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旖旎的山水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构建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和体验游相结合的旅游产业新格局,促进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走后发赶超之路。建设示范区,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发展,以更大的胆略、更实的举措、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效益,缩小差距,确保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速度要拉起来。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第一抓手,以增量扩张带动存量调整,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xx省以往历史时期的发展速度,努力追赶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二是结构要优起来。坚持以调整促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比重、工业经济比重、城镇化率、民营经济比重"四个提高"。三是效益要好起来。经济发展快、结构调整优,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税收、企业利润要大幅度增加,民生要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要持续向好,保持天蓝、地绿、水净。

(二)推动社会发展新进步。把创建示范区与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xx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着力点,作为实现xx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第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实施"9+3教育行动计划",加快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因地制宜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高等院校建设,不断提升全省高校办学水平。

第二,加快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州)两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医药,实施以苗药为重点的民族药理论体系建设工程,挖掘、整理和提炼民族医药资源。加强民族新药研发及现有品种的技术提升和深度开发,打造民族药品牌,推进民族药产业做大做强。加强民族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将少数民族乡土医疗卫生人才吸收到卫生事业单位工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抓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我省独创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

第三,推动以创业带就业。在民族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和落实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优惠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要大力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深入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城镇、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帮困、扶贫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建立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加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使各族群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第五,强力推进扶贫开发。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乡、贫困村为突破口,以贫困户为着力点,集中力量抓好民族自治地方县深度贫困区域的扶贫攻坚工作。重点扶持毛南族和仫佬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全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

(三)促进文化繁荣新突破。xx的民族文化,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特色鲜明,是各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象征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

第一,大力发展公益性民族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建设市(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民族地区的落实,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第二,努力挖掘优秀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利用,做大做强以"多彩xx"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培育和扶持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好花红歌调,水族双歌等民族文化品牌。实施好民族古籍文献资料抢救工程,加强水书、布依古文、锦屏文书、彝文和濒临失传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区,打造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和20个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系列节庆。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创新文化。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积极学习和努力借鉴其他的先进文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时代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高标准设计、大手笔运作一批标志性的重要文化建筑和文化产品,进一步擦亮文化展示窗口,塑造文化建设品牌,扩大xx文化影响力,使之成为新时期鼓舞人、团结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建设示范区,就是要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第一,强化宣传。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是xx长期保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的一条根本经验。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全省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二,创新管理。加强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尤其是对那些消极不良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绝不能以民族地区特殊为借口,姑息迁就,放任自流。一是依托民族文化创新社会管理。注重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民族地区的民族习俗、习惯法以及其他传统的纠纷调解机制,提炼并形成正式的民族地区管理制度,提升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社会管理主体的认同。注重吸纳少数民族内部具备权威的精英人物参与社会管理,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如xx有些民族地区,由寨老组成的老年人协会,他们参与解决日常纠纷,参与社会管理,且不计报酬,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加强社会管理工具的选择。要汲取民族文化中的习惯等有益于管理的积极因素,指导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依法订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规民约,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依法协调民族关系。

第三,化解矛盾。民族地区有很多特殊情况,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还有许多差别,无论想问题,做决策,还是抓落实、做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一地一策"、"一族一策"。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方针。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对待和处理各族群众的合理诉求和特殊需求,把化解民族矛盾作为促进示范区建设的一个工作环节来抓紧抓好。要建立民族关系协调机制和监测机制,完善涉及民族方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联系群众,协助党委、政府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强化政策措施保障,确保示范区建设有实效

建设示范区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多措并举,全方位着力,全社会参与,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xx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道路。

(一)建设示范区,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法律法规、民族政策。

一是要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实现形式的新探索,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对有悖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不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要重新修订或废止,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民族工作立法。修改完善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重点制定特色产业发展、开发移民、建设用地、环境保护和水能矿产等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单行条例。

三是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执行过程中打折扣、不到位的问题,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建设示范区,必须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和培养力度。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必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是要增加数量,要把着力培养选拔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作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一条根本保障和重要举措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进一步增加各类少数民族人才的总量。

二是改善结构,要认真解决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在年龄层次、专业构成、地区及行业分布等方面存在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切实改善和着力优化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结构。

三是提高素质,要充分利用全国民族高校资源优势,每年定向为xx培养一定数量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水平、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建设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各族人民信得过,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三)建设示范区,必须着力构建示范区建设的长效机制。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责任。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分工负责、整合资源、协调配合、突出重点、关键突破的思路,以民族关系复杂、民族工作重点难点地区为突破口,加大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确保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三是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和睦指数统计监测制度,将"是否发生重大民族纠纷事件"、"开展民族政策四项教育和进学校、进机关、进部队、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寨'六进'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情况等纳入全省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体系。

四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跟踪督查机制,就示范区建设进展、成效进行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和县委《关于印发xx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局面,努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结合我乡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牢牢把握指导思想,促进民族团结奋斗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建设美丽灵沙、活力灵沙、和谐灵沙。

二、基本原则突出主题,服务大局

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和谐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工作摆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重在平时,重在基层。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注重把创建活动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尊重各族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确保创建过程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获得感。典型示范,教育引导。坚持精准施教的宣传教育理念,区分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受众对象,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选树和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创建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

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切实增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觉与自信,进一步增强思想定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入。大力弘扬"各民族一家亲"的优良传统,积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使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成为各族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珍惜各民族团结和谐、和睦共处、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普及性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历史渊源,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六个相互"等思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干部群众的基本价值取向。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深刻把握民族工作"五个并存"新特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和络时代新要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理念、手段、方法创新。打造实体化载体,与民生改善、彰显公平正义相结合,培育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活动载体,让各族群众通过创建活动更要获得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乡民族团结示范村、示范单位、示范学校、和谐寺观教堂创建覆盖率达到80%,力争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四、主要任务立足全乡实际,着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按照创建工作要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乡村为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政策宣传和正面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互尊互信,推动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一是坚持正面引导,着力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全乡宣传思想和道德建设全过程,不断提高干部群众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

1.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为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落实到全乡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基层单位,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充分利用召开乡村干部会议、村民会议、宗教节日聚礼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集市、广场、宗教场所设置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不断提高乡村干部及广大群众民族政策、民族常识的知晓率。

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落实社保、医保、卫生、计生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进一步用好用活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努力为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保障。

二是推进脱贫富民,着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把创建活动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民族乡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积极谋划致富产业。以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扩大专用饲料玉米种植面积,力争全乡饲草料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积极联系制种企业开展玉米制种、蔬菜制种订单种植,逐步调整优化全乡种植结构。以鑫伟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肉羊养殖,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全乡羊只饲养量达到4万只。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芦花鸡养殖规模,力争饲养量达到5万只以上。编制完成全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回乡美食特色、滨河田园风光,建成1-2家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培育电商平台2家,带动全乡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实施好芦花鸡养殖脱贫项目,抓好养殖基地、产品包装、策划宣传和市场营销,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养殖100只以上,年增收3000元以上。建成胜利村插花移民肉牛养殖园区,积极扶持贫困户入园养殖,确保年内存栏肉牛100头以上。统筹抓好就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及社保兜底扶贫等各项帮扶措施,妥善解决好移民住房维修和"多代多人"住房困难问题,确保各族群众早日实现脱贫。

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积极申报争取财政一事一议、少数民族发展基金等项目,重点对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心村、基层村及通自然村的村庄道路进行硬化,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大春秋两季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争取水务、农发等部门支持,重点对东润一支、北五渠、东灵电排站等一些影响农业生产、群众反映强烈的灌排设施进行新建及维修改造,高标准完成示范方建设任务,切实解决全乡灌排困难问题。

4.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脏乱差整治,重点对乡村主干道路、村庄巷道滥堆乱放柴草、杂物进行清理整治,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机制。以滨河大道、沿黄路、灵宝路等县乡村主干道路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完成造林绿化亩,栽植各类苗木万株,不断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继续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推动秸秆回收加工利用。深入推进落实全面河长制,加大对乡域内6条重点河湖的常态化巡查管理保洁力度,推动建设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乡村。

三是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好惠民举措,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促进各族群众创业就业。将就业创业作为促进各族人民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积极协调金融、人社、妇联等部门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围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家乐、农村电商等开展创业,带动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劳动技能培训,鼓励各族群众外出务工经商或转移就业。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520人,培育小老板30个、小企业15家,带动就业200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