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鄂竟平:在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5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9分钟。

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

奋力开创新时代水利事业新局面

鄂竟平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18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管水治水思路,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转变作风,推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会前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18年水利工作总结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水利事业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部署,国务院三峡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并入水利部,水利部机构职能得到优化调整,水利事业开启了新的征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长江视察三峡工程和长江大保护工作,在防汛抗洪救灾关键时刻作出重要指示,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部署防汛抗旱水利提升等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对治水兴水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多次就水利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多次研究部署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多次就防汛抗旱作出重要批示,多次强调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胡春华副总理深入水利部调研座谈,亲自指挥防汛抗旱工作,实地考察推动解决水利重大问题。一年来,各级水利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真抓实干、迎难而上,推动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贯穿了一条主线

坚持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统领水利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14日专门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治水的战略意义,系统分析了我国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为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一年来,我们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内在统一起来,部党组分新老水问题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五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分批次组织机关司局、直属单位和省级水利部门,集中学、持续学、反复学,统一思想认识,查找问题不足,转变工作思路。通过学习,明确了水利工作的"一个前提"和"三个关系":把握住"一个前提",就是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处理好"三个关系",就是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真正落实以水定需的要求;处理好水与生态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关系,统筹考虑治水和治山治林治田治草;处理好在解决水问题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牢牢掌控水资源,既不能缺位,更不能手软,同时要通过价格杠杆,发挥市场作用。

(二)强抓了两件大事

1.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在机构改革中,水利部与5个部门之间有职责及相应机构人员划出任务,同时还涉及原三峡办、原南水北调办整建制并入,以及部分事业单位划转、企业脱钩等问题,划转的职责多、涉及的人员多、工作的头绪多,改革任务非常繁重复杂。水利部认真贯彻中央深化机构改革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按时完成职责划转、人员转隶、"三定"起草报批等工作,统筹抓好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水利部在水资源管理、节约与保护、河湖管理、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水利工程移民、重大水利工程及调水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满足了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需要,也为地方水利机构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省级水利部门机构改革正在进行,基层水利部门机构改革全面展开。

2.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明显。按中央要求,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仍由水利部负责。2018年,我国降水较常年偏多,西北、西南、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多3~7成,局部地区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共生成29个台风,10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平均分别多3.5个和2.8个。长江发生2次编号洪水,黄河发生3次编号洪水,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沭河各发生1次编号洪水,全国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5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24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北方部分地区发生春旱,江南等地发生夏伏旱。金沙江、雅鲁藏布江发生4次堰塞湖险情。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胡春华副总理等领导同志要求,会同流域防总、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军民,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责任,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因洪涝灾害死亡187人、失踪32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一年。其中,各地水文部门及时精准监测预报,长江、黄河等流域防总以及四川、重庆等地方防指,科学调度三峡、龙羊峡、小浪底、亭子口、紫坪铺、武都等水库拦洪削峰错峰,有力应对了大洪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海南等沿海省份在防台风工作中及时转移海上及陆地人员,组织船只回港避风,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实现了三大突破

1.在河湖管理上有新突破。一是河长制、湖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初步形成。2018年6月底,提前半年完成全面建立河长制目标任务;2018年年底,如期完成全面建立湖长制任务。全国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四级湖长2.4万名,设立村级河长93万多名、村级湖长3.3万名,实现了河长、湖长"有名"。各地纷纷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江苏、浙江等地探索开展了"生态河湖""美丽河湖"等行动,打造了河湖管理保护的新样板。二是针对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部署开展全国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和清理整治"四乱"问题,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广东、安徽等省以总河长令形式,高位推动"清四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组织开展全国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全国2000多处重点河段、敏感水域的日常巡查力度。对长江非法采砂开展统一清江、专项打击,处理违法采砂案件884起,形成了有力震慑。对淮河干流罗山段滥采河砂、黄河干流晋陕峡谷段非法采砂等问题进行暗访调查和督导检查,部署安排专项整治。就河南鲁山非法采砂问题进行约谈,并向全国水利系统通报批评。四是组织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检查行动,核查出涉河违法违规项目2400多个,正在开展清理整治。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点位排查工作,排查出河道管理范围内1376处,基本完成清理整治任务。

2.在行业监管上有新突破。一是首次在全国水利行业大范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小型水库暗访督查。以"三个责任人"和"三个环节"落实为重点,分两阶段共派出385个督查组,对4702座小型水库开展督查暗访,部领导开展特定飞检3次,对发现问题较多的省级水利部门进行约谈通报,跟踪抓好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全面梳理9.8万余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相关信息,开展小型水库病险问题摸底调查,基本摸清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情况。二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督查稽察。组织开展两轮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督导检查,派出122个暗访组,赴31个省份所有地市级行政区进行全覆盖暗访督查,部领导带队暗访3次。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和河道防洪专项督查、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补水试点督查、淤地坝安全度汛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暗访督查,对重大水利工程和面上水利工程开展7批次稽察,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隐患,督促问题整改落实。三是推进河湖执法。现场制止河湖违法行为近3万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近4000起,对700多个市县河湖执法进行现场核查,省级和流域机构共挂牌督办案件72件,水利部首次挂牌督办5件,一批重大违法案件得到有效查处。在河湖执法工作中深挖涉黑涉恶线索,累计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600多条。四是加大水利安全生产监督和项目稽察力度。强化安全生产巡查和专项整治,开展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水利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向好。

3.在地下水超采治理上有新突破。一是编制完成《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首次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按照"清""补""管""测"任务,利用南水北调水、引黄水和当地水源,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试点河段补水,累计补水6.27亿立方米,形成补水水面约40平方公里,试点河流重现生机,沿线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次向受水区30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天津市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上升至50%,瀑河水库干涸36年后重现碧波荡漾,白洋淀及其上游的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相关河湖水量明显增加,水质明显提升,河流生态明显好转。

(四)推进了七项重点工作

1.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加大。一是联合发展改革委起草《国家节水行动方案(送审稿)》并报送国务院。基本完成市县两级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启动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农业取水许可管理,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完成2017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二是批复太湖流域、松花江干流等13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实施黄河、黑河、塔里木河、汉江等流域水量统一调度,黄河干流实现连续19年不断流,黑河下游东居延海连续14年不干涸。三是加快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小水电站。福建等省率先完成小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核定工作,落实"一站一策"方案,逐步实现下泄流量控制目标。四是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完成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第二批59个试点已有49个完成验收,稳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综合利用水利设施、水域岸线建设水利风景区,全年新增国家水利风景区46家。五是首次实现全国国土面积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年度全覆盖,定量掌握县级行政区及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动态变化。对6300多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500余起。会同六部委联合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14个省份出台省级政府对市县级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完成5.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印发实施,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快建设,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新突破。

2.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是在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全国水利建设投资6872.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554.6亿元,年度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94.9%,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新开工陕西东庄水利枢纽、内蒙古东台子水库、云南麻栗坝灌区等11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133项,23项已基本完工并发挥效益,在建工程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目标。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实现通水,"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二是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7800多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1%。221处大型灌区和24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项目加快实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58万亩,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任务。三是在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方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9万余公里,实施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157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300余座,75个长江中下游重点易涝片排涝能力建设以及190个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3.水利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一是大力推进行业扶贫。启动实施水利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水利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督促指导"三区三州"省区编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水利扶贫方案,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2018年安排贫困地区水利建设投资1100亿元,解决4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水电扶贫工程可惠及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是扎实开展定点扶贫。组织机关司局、直属单位和部属企业等84个单位组成6个定点扶贫帮扶工作组,实施水利行业倾斜支持、贫困户产业帮扶、贫困户技能培训等"八大工程",督促定点扶贫县(区)党委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助力巫溪、城口、郧阳脱贫攻坚,帮助万州、武隆、丰都巩固脱贫成果。三是积极开展片区联系。加快实施片区水利扶贫总体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委加大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倾斜支持力度。四是统筹做好水利移民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移民安置工作,加快推进水库移民脱贫解困工程、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和移民增收计划,深入开展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和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帮助30万贫困移民脱贫。

4.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显著发挥。一是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等水库群,有效抵御了长江上游型大洪水。扎实做好水库枯水期为下游补水工作,较好满足了下游航道畅通及沿江两岸生产生活等用水需求。完成两次生态调度试验,取得显著生态效益。二是连续第9年圆满完成175米试验性蓄水任务,为冬春供水和生态补水奠定坚实基础。三峡电站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年发电新纪录。三峡船闸和升船机年通过货运量达1.44亿吨,连续15年实现"安全、高效、畅通"的通航目标。三是开展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及风险评估,加强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水库水质得到有效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四是完成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预可研,并向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建议书,扎实推进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工作,组织完成三峡升船机技术预验收。

5.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平稳向好。一是强化运行管理和安全生产措施,有效应对沿线暴雨洪水考验,化解极寒天气下冰冻威胁,确保了工程平稳运行和供水安全。二是加快实施尾工项目和配套工程建设,建立尾工项目台账,严把投资关口,开展督导检查。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加快推进配套工程建设,促进工程早日达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实施方案和东线二期工程规划编制完成。三是积极推进工程验收,按计划完成年度19个设计单元完工验收和80项专项验收。四是加快合同结算进度,推进完工财务决算,全年核准28个设计单元工程完工决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五是超额完成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东线向山东调水10.88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22%;中线调水74.6亿立方米,为年度计划的129%。截至2018年年底,东线连续5个年度圆满完成调水任务,中线已不间断安全供水1480余天,东中线累计调水220多亿立方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4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保证率有效提高,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

6.水利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一是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废止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6件,修改17件,宣布失效14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二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改革实施面积8000万亩,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补贴政策和节水奖补机制等方面涌现一批改革典型。三是联合印发《关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全国水权试点全面通过评估验收,积极培育水市场,中国水权交易所促成水权交易51单,交易水量13.31亿立方米。四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国纳入管理体制改革的小型水利工程有70%以上落实了管护主体,部直属工程管养分离有序推进。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督查和管理考核,902家水管单位通过部级和省级考核验收。五是100个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全部通过验收,在建设模式、产权制度、管护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六是与财政部联合在9个省份18个县开展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工作,进一步压实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调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7.水利行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推动《长江保护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一类项目,提出《水法》《防洪法》等12部法律法规修改工作方案,配合做好《地下水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工作,修订完善《节约用水条例》草案,提出《河道管理条例(修订)》《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条例》《珠江水量调度条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修订)》等立法建议。江西等省结合自身实际,在河湖长制、河道管理、湖泊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二是在规划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推进重大水利规划编制、审查、印发实施工作,完成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保障国家水安全顶层设计,制定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总体方案,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水利重点任务落实方案。三是在技术支撑保障方面,组织修订《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新发布标准29项,在编标准126项。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水利重大问题研究,出台促进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推广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100多项。加快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基本建成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大江大河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实现全国75%的许可水量、95%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常规监测和570个省界断面水质常规监测全覆盖。四是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方面,明确安全实用总要求,编制完成《水利业务需求分析报告》《智慧水利总体方案》,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技术支撑河湖"清四乱"、水利监管等工作。细化实化水利网络安全任务,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五是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跨界河流涉外工作稳步推进,中欧水资源交流、澜湄水资源合作进一步深化,水利"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进。六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新时代水利人才创新行动计划,开展水利部专业技术二级岗位首次统一选聘,选拔推荐61名国家"万人计划"人选等高层次人才。加强贫困、民族地区水利人才培养,推广青海玉树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组织开展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全年培训1.3万名业务骨干。

(五)强化了一个保证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加快水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推进会精神,推动"模范机关"建设。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逐条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出台党组《巡视工作实施办法》和《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先后组织3轮对14家部属单位进行政治巡视,共发现问题227个,移交有关问题线索涉及干部51人,其中司局级干部19人,对36名被巡视单位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进行追责问责。接受中央第九巡视组对水利部党组开展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对标中央要求,主动查摆、系统梳理水利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围绕十八届中央巡视对原"一部两办"的反馈意见,对114项整改任务逐条对照检查,结合机构改革重新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单位,推动整改工作全面落实。抓好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整改落实工作。

2.夯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建立党的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部署管党治党重大问题,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下功夫,在加强日常领导和监管上下功夫。结合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案例,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业务工作必须讲政治的意识。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实施意见,开展直属事业单位、水利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提升组织力专题调研,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深化巩固"灯下黑"整治成果,总结提炼严格组织生活支部工作法,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开展多层次、大范围调研访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加强部风行风建设,在全系统开展"新时代水利精神"总结凝练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机构改革任务完成后立即召开警示教育视频会议,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点名通报。注重抓早抓小、红脸出汗,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125人次,第二种形态11人次,第三、四种形态2人次。严肃执纪问责,共立案16件,给予15人党纪政务处分。深化水利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编制修订,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资质资格管理和水利建设市场秩序,积极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水利资金、资产、预算和国有企业监管,在2017-2018年度中央部门预算管理评比中名列第一。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加大水利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和水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水利出版和文博工作成果丰硕,离退休干部、社团组织建设、后勤保障、信访维稳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8年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各级水利部门的真抓实干,得益于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支持水利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安全中的老问题仍有待解决,新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突出强调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针对我国水安全严峻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水领域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

推进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准确把握当前水利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将工作重心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

(一)深刻认识补短板、强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治水主要矛盾、水利改革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治水思路必须随之加以调整和转变,否则行业就没有出路、事业也不会有希望。正确的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必须了解昨天、把握今天、着眼明天,必须抓住要点、突出特点、创造亮点。全国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要求,深刻认识加快转变治水思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就是部党组为什么要求将工作重心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

第一,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必须补短板、强监管。当前我国新老水问题复杂交织,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红灯,高分贝的警讯已经发出。破解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是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从老问题看,我国历史上的水问题主要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洪涝干旱灾害,并非随时都有,是一种非常态问题。过去,治水的主要任务是除水害、兴水利,与大自然作斗争,主要是依靠工程手段、科技手段来改变自然、征服自然。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特别是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我们战胜了多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看到,我国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水旱灾害将长期存在,并伴有突发性、反常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与之相比,水利工程体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通过"水利工程补短板",进一步提升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从新问题看,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不够,发展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造成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累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常态问题。比如有的缺水地区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地方无序开发水资源,侵占水域岸线,导致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河湖生态功能明显下降;有的地区长期超采地下水,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和安全隐患。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水利行业强监管"来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