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就业工作材料29篇合集,含方案、意见、政策措施、会议讲话、典型发言、经验信息、评论等(第8/8页)
今年之所以确定新增城镇劳动力900万人以上,是根据我国经济增长情况来确定的。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来看,我国经济从一季度负增长向正常增长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确定新增就业目标就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经济恢复情况来确定,不能好高骛远。
而且,我们不能只看到"900万",还要看到"以上"两个
字。这就是说,"900万"是底线,在这个基础上自然越多越好,
至于实际新增多少就业,既取决于促进就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也取决于经济增长情况,最终结果明年才能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确定新增就业目标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对待失业率问题,彰显了以最大努力保障就业、保障民生的责任担当。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为何确定为6%左右?一则,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是6%,这应当是确定依据之一;二则,控制失业同样需要经济增长作为支撑;三则,中央提出"六稳""六保"中,排列第一的是"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落实好这些措施,"6%左右"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就业问题,才能科学确定新增就业目标,出台务实的促就业政策,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以同样态度解决失业问题,才有望减少失业人员,并让失业人员得到保障。无论是"900万人以上",还是"6%左右",都有科学的决策依据,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用为调低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高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而担心,而应当从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中生发更多的信心。
各地在落实新增就业和控制失业目标任务时,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统计相关数据,还是提供相关政策支持,都能办实事、说实话。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那么实现"900万人以上"和"6%左右"目标大有希望。
用好就业补贴政策 让市场尽快复苏
北青报
评论文章 就业
就业补贴需要地方财政作出资金安排,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经济出现"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大多有所下降,如何保证就业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兑现,对地方政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地方政府尤其要有战略意识和长远眼光,因为只有居民就业和企业经营有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尽快恢复,政府财政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支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发布就业补贴类政策清单及首批地方线上申领平台的通知》,要求各地对照就业补贴类政策清单,在确保中央政策落实落地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本地政策清单,明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申领流程、受理机构、办理时限、政策依据,并主动向社会公布。
以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是我国推进"稳就业"采取的积极措施。近年来,国务院和人社部、财政部等出台系列政策规定,包括实施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收到很好的效果。尽管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境内外各种复杂和不
确定因素挑战,但"稳就业"政策的积极实施,保证了绝大多
数城乡居民有正常的收入,也保证了经济能够在稳定增长轨道上正常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社会经济运行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但产业链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有状态。由于疫情在国外仍处高发,我国在加强境内防控的同时,还需要严防疫情境外输入,特别要严防境外输入导致国内疫情反弹。这种状况客观上加大了一些企业复工复产的难度,尤其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原有的贸易往来关系中断,企业运行面临更大困难,也让"稳就业"面临更大压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2月和3月,在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达到6.2%和5.9%,都比以往有较大幅度上升。
这些情况表明,疫情对我国就业市场机制造成不小的伤害,某种角度上说,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出现了失灵。这就需要政府积极运用"看得见的手",为失灵的市场机制提供必要的保障。推行积极的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就是政府运用"看得见的手"力保城镇居民就业不出现大滑坡的一个有力措施。
从根本上说,稳就业对推动我国经济迅速摆脱"负增长"状态,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在整个经济运行链条中,稳定就业是最重要的环节,就业保证了,居民的收入得到了保
证,就能投入消费;而消费活了,反过来又能对企业复工复产
起到保障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把市场推一把,相当于给一台有点转不动的机器加上润滑油,有助于让市场尽快"醒"过来。
人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在梳理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份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就业补贴类政策清单,并汇总了各地线上申领平台。目前,就业补贴类政策分为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政策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政策两部分,其中前者包括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5种,这些政策措施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可以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吸纳就业人员,尽量少裁员不裁员。
一项好的政策公布以后,需要在全面、严格执行上下工夫。就业补贴需要地方财政作出资金安排,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经济都出现"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大多有所下降,如何做好资金统筹,保证就业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兑现,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地方政府尤其要有战略意识和长远眼光,因为只有居民就业和企业经营有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尽快恢复,政府财政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支撑。
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稳就业"
光明日报
评论文章 就业
近日,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重点工作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各方面的政策要围绕促进就业来综合发力。强化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支持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创业创新,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支持多渠道的灵活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经济增长源于有效需求增加,而有效的内需增长有赖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当前,劳动收入依然是我国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保障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对企业发展造成冲击,必然也会对就业问题造成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是我们全面强化稳就业的关键,也是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牛鼻子"。
解决就业问题,要从企业需求侧和劳动者供给侧入手。企业需求侧一是稳岗,二是扩就业。稳岗方面,首先要减负。在
当前所处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要抓好社会保险费的阶段性减
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已出台政策的落地,尤其要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稳企业、稳岗位。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缓交住房公积金是最为直接的减负手段。数据显示,一些中小微企业社保和公积金可占到月经营固定成本的20%左右。针对现在企业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及时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可以有效将企业拉出生存泥潭。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也在多地相继落地实施,申办手续也不断简化,将对企业实现快速精准帮扶。
服务业本是稳就业的大头,但这次所受冲击也较严重。鼓励服务业发展成为扩就业的主要力量,或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稳就业的重点之一。针对服务业的相关支持政策应尽早出台,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此外,新业态就业是近几年以来稳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和亮点,此次疫情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对于稳就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大型平台型企业对扩就业的引擎作用。如美团向社会公布了六大举措助复工稳就业,其中就包括以长期就业和灵活就业相结合向全国提供逾20万个工作岗位。
当前,在各级各地政策指导下,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复工复产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全行业的问题,只有保证供应链条的完整有序运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不少省份在鼓励返工方面走在了前列,有的由省
政府牵头、各地市出台相应的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统筹安
排直达高铁、航班或巴士并对交通费用进行不同程度的减免,效果日益显现。在疫情防控好消息频传之下,我们有更强劲的信心在经济发展这个战场取得胜利。
积极应对疫情下的就业大考
光明日报
评论文章 就业
往年这个时候,大规模的春季招聘即将开启。企业会在未来的两个月间密集举办多场高校招聘会,集中放出大量工作机会和实习岗位。春节前没能拿到理想offer、没定下工作、考研或考公务员失利者,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春招。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打破了春招的正常节奏。多地早在春节假期期间就发布通知,暂时取消现场招聘会或延期举行春招。近期,人社部等五部门印发通知,要求暂停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实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及疫情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今年就业形势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焦虑情绪也不可避免地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弥漫。
缓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焦虑,高校和有关部门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有必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搞清楚疫情之下毕业
生面临的急迫困难和问题,这也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和基础。此
外,高校和有关部门还要大力开拓就业渠道,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加强政策宣讲力度,并做好学生心理关怀和权益保障,全力为他们的就业求职保驾护航。近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已先后开展网上招聘专项行动,推出就业手续"简办""秒办",开设就业指导"空中课堂"等,让毕业生吃下定心丸。需要注意的是,考核之下,一些学校难免会为了数据好看心生掺水造假的侥幸,相关政府部门要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招聘方式的改变虽带来诸多不便,但这还算不上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考验。疫情冲击之下,多数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又承压最多。此外,对于那些产业链长、劳动密集的行业,当前的复工节奏势必对企业业绩构成影响,很难说招聘计划不会因此而缩水。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出现。据某企业招聘平台的统计数据,2月3日至2月12日,应届毕业生新增岗位规模出现一定降幅,近两年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消费品等行业,新增应届生岗位平均降幅达三成多。只有企业恢复元气,才能激活用人需求。当前,在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中,通过多种手段切实帮助企业减轻经营负担,解决人员、交通等影响企业复工的现实困难就显得尤为迫切。
就业事关每个家庭利益,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如何通过
这场压力测试,考验我们共同的智慧和力量。其中,当然也包
括874万高校应届毕业生。疫情的到来为每个人的就业都带来了不确定性,但这不确定中有危也有机,如何发现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且成功把握住,似乎是在这个超长的应聘准备期中值得毕业生们关注的。
多渠道稳就业
人民日报
评论文章 就业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稳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短期应急管理与长期稳定发展之间的平衡,还涉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与劳动者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平衡、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平衡。做好当前形势下的稳就业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基本面。复工复产是稳定就业的头等大事。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有力稳定了就业基本面。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可以将各项帮扶政策汇编成"复工复产政策指南",降低企业在政策获取和应用方面的成本;鼓励各地政府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协调各类复工复产支持政策;鼓励劳务输出地与用工地直接对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方式,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加快数字平台经济发展,扩大新增就业空间。复工复产解
决的主要是存量就业问题,而我国每年还有超千万的新增劳动
力需要就业,这意味着继续创造更多新就业机会仍然是做好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数字平台经济作为一种新业态,在增加新就业岗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在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在此次疫情中,一些数字平台经济通过创新工作形态、增加就业机会,为稳就业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条件,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鼓励发展数字平台经济,优化数字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将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健全专项就业促进机制,满足就业需求。一些劳动者找不到合适工作与一些艰苦地区、艰苦行业、艰苦岗位招不到合适人才并存,一直是就业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矛盾。在疫情冲击下,这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可以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缓解劳动力供求失配问题。
创新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就业灵活性与安全性。适应当前就业形势需要,创新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就业灵活性与安全性。一方面,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灵活就业,完善支持灵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明确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人员就业服务、权益保障等办法,抓紧清理取消不合理的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另一方面,灵活就业会促使劳动关系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这
就要求创新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灵活性与安全性兼具、
长期与短期协调的稳就业机制。鼓励工作任务在线交付,缓解疫情冲击。在疫情冲击下,
虽然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与就业模式受到较大冲击,但在线经济逆势发展,企业用工需求不降反升。移动办公平台的普及,不仅稳定了存量就业,而且拉动了移动办公及相关领域的就业。这表明,创新工作形式、鼓励工作任务在线交付,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做好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方式。可以鼓励企业构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工作任务交付平台,实行工作任务在线交付,打造全新组织管理、市场服务模式,在缓解疫情冲击、稳定就业的同时,推动就业形态不断升级。
扩大教育培训规模,缓解短期就业压力。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以就业培训、高校扩招等方式适度缩小短期劳动力供给规模、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有利于缓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夯实长期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更多招生指标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二是扩大高职高专升读本科招生规模,培养更多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三是推动高校、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等设立短期培训项目,在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的同时缓解短期就业压力。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人民网
评论文章 就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定信心、直面挑战、精准施策,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精准对接就业优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采取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减负稳岗力度、提升投资和产业带动就业能力、优化自主创业环境、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等政策举措,大力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就业形势逐步趋稳。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重在精准对接国家就业优先政策,紧盯就业态势"风向标",紧跟政策"指挥棒"。一方面,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用好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等优惠政策,支
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另
一方面,贯彻落实基层就业相关优惠政策,实施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就业创业。
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受疫情影响,一些单位招聘面试时间有所推迟。这难免会使一些高校个别毕业生出现纠结、焦虑情绪。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既做好"强信心"的思想引领工作,又做好"暖人心"的就业服务工作,把党和国家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毕业生的关心关爱传递给每一位高校毕业生。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我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我们具有化危为机、稳就业、保就业的底气和信心。同时,采取"一人一策",加强个性化指导,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疏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和压力。还可以通过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开展网上校园招聘活动,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对接,为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政策、岗位和求职技能指导,引导他们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
精准帮扶贫困毕业生就业。一些高校毕业生来自未摘帽的
贫困县、"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
零就业家庭。做好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造成影响的同时,也给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一定压力。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做好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强和多样化、精准化的就业帮扶。例如,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等提供一对一帮扶,建立健全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精确掌握这部分毕业生基本信息及就业创业意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他们就业。通过分类帮扶、精准发力,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把疫情对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让"新就业形态"茁壮成长
人民网
评论文章 就业
有代表委员建议制定规范"新就业形态"的相关法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业态虽是后来者,但依法规范不要姗姗来迟,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就业向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无论"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被摆在突出位置。疫情防控期间,核酸检测员、社区网格员、在线学习服务师、信息安全测试员、互联网营销师、老年健康评估师......一批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在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丰富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让许多人的就业和创业有了著落。特别是,随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就业形态不断孕育,越来越多劳动者依托互联网为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并获取劳动报酬或收入。把新就业形态培育好,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
与传统就业方式相比,新就业形态特别是互联网新就业形态,在劳动关系、技术手段、组织方式、就业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差异。从雇佣关系到合作关系、从操作机械设备到
拥抱信息技术、从定时定点劳动到随时随地工作,新就业形态
彰显勃勃生机,展现出灵活性强、包容性强、自由度高等特点,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著传统就业形态难以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不仅使日常物资供应不断、社会运行有序不乱,还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减少了经济与就业波动。
作为新事物,新就业形态还不具备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劳动关系的全部要素特征。如何准确界定许多灵活用工中的劳动关系,如何完善新就业形态下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打造规范化法治化的就业环境......这些问题关系企业的用工需求、关系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利益、关系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要求我们对待新就业形态需要坚持包容审慎原则,加强对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的研究,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为新就业形态厚植发展土壤、助其释放出更大的潜力与活力。
当前,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领域就业保持较快增长,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平台员工数达到623万,比上年增长4.2%。除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还能够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弱势群体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技能发展。比如,一些残疾人在知识技能共享领域找到就业机会,成为网络主播、设计师、培训师等。就业是最
大的民生,保障好新就业形态下就业者的合法权益,是尊重劳
动、尊重创造的体现,有助于更好地兜紧民生底线。从大环境看,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
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的劳动形态、新的就业方式、新的创业路径会不断涌现出来。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希望的田野",努力让新就业形态茁壮成长,不仅将为兜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贡献力量,也将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