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卫健系统领导讲话合集19篇(第2/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66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八、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行业监管更加规范

全区的卫生监督工作从民主改革初期的食品卫生监督起步,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进入新世纪,西藏第一家卫生监督机构--西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挂牌成立,全区卫生监督工作开启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监督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覆盖自治区、市地、县区、乡镇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初步形成,到2017年底,全区卫生监督专(兼)职监督执法人员346人,卫生监督协管人员1558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范围进一步扩大,监督执法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等11个涉及群众健康权益的专业执法类别,监督执法对象增长至8439家。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护卫健康"作用有效显现,近五年来年监督执法覆盖率维持在80%左右,监督执法户次保持在每年10000户以上。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西藏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足发展是西藏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百倍勇气和千倍努力,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靠勇气担当、奋发有为的干劲,将改革进行到底,继续开创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继续奋斗。

尽锐出战 全力打好创国卫攻坚战

上饶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 王金福

(2019年3月21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回应群众需求关切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上饶振兴发展意义重大。自全市启动创国卫工作以来,市卫健委作为创国卫牵头职能部门之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主动靠前,认真履职,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好创卫主动战,当好主力军。

强化领导,落实创建责任。创国卫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关乎人民群众的福祉。市卫健委高度重视,本着服务大局的理念,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始终把创国卫工作作为全系统当前乃至今后一项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2019年,我们将创国卫工作作为市卫健系统三大攻坚战之一全力推进,成立了以单位一把手为组长,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委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国卫领导小组,召开党组(扩大)会专题研究实施方案,夯实责任,明晰任务,明确要求,统一思想。并多次召开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带动整个卫健队伍全员参与。

明晰任务,把握创建方向。为确保创国卫提质增效,我们始终围绕创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强保障,补短板,抓整改,促提升。在创建初期,就从市卫健系统内部抽调10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市创卫办集中办公,先期开展工作,重点协调、承接市创国卫指挥部各专项工作部交办的工作以及暗访督查等;把创国卫考核体系里的明查和暗访任务以及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反馈问题清单进行细化,将整改任务下发到委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委机关每个科室,把压力传导到每个干部身上;同时进一步加大督查整改力度,对所有委直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多轮暗访,形成问题清单,责令限期改正,并要求举一反三,全面自查;组织市卫监局开展了四小行业集中整治和供水单位专项督查活动,对市中心城区所有"四小"行业和二次供水单位进行拉网式大摸底调查,进一步掌握底情,有的放矢,切实推进整改落实到位。

培训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上饶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水平和技能,推动全市创国卫工作规范、科学、有序化开展,我们按照"分

类指导、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创国卫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五进"活动。不仅对委机关全体干部、全市爱卫工作人员,学校、医院及企业创卫工作人员进行了6次专题培训,参训人次近1000人,还坚持活动引领,宣传先行。

3月4日和5日,联合市文明办、市爱卫会等单位举办了主题为"学雷锋、送健康、促创卫"的双创服务活动,将健康、服务和宣传送进社区、送进街道、送进群众家中,切实扩大了创国卫工作影响力。同时印发了创国卫倡议书、应知应会、健康素养66条共计20000余份下发到各地和群众手中,并编发了创国卫《标准手册》《建档指引》《操作技法》三本小册子,系统指导各地开展工作。

创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市卫健委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凝心聚力,尽锐出战,以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决心,一鼓作气打好创国卫攻坚战、协作战,为高质量建设"大美上饶""健康上饶"作出应有的贡献。

完善机制 加强沟通 严格管理 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质量

池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4月4日)

市卫生健康委始终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方式和推进卫生健康工作的有效途径,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办理,努力做到及时规范优质。

一是围绕代表建议初衷,做好前期调研。认真研读代表建议,主动联系代表,了解建议的来由、背景、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准确领会建议初衷,全面把握建议内涵实质。围绕代表建议深入开展医改、大健康产业和医养结合等工作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既为有针对性地办理代表建议提供第一手详实资料,也为系统解决卫生健康工作难题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围绕体现办理诚心,加强沟通交流。与人大代表密切沟通,及时将办理措施和办理成效向人大代表汇报,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并根据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成效,推进问题更好解决。对一些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办结或一时难以体现办理成效的建议,详细向人大代表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汇报后续工作进展,用办理的诚心争取人大代表的理解、支持、帮助和指导。

三是规范办理流程,确保及时高效。严格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度,明确接办、交办、调研、答复等办理流程。接到交办件后,第一时间召开交办会,将建议办理任务细化分解到岗到人。协办件在1个月内将书面办理意见报送主办单位,主办件在全面调研和与代表充分交流沟通基础上,2个月内按照统一、规范格式答复代表。

四是跟踪办理结果,确保办理质量。实时跟踪答复举措落实情况,通过办理代表建议进一步促进卫生健康中心工作。针对代表关心的"医疗卫生人才建设",提请市政府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2018年引进医疗卫生专业博士生1名、研究生6人,招聘本专科专业人才273人。针对代表关心的"医学学科建设",加强了重症监护、急诊科、儿科、康复科等重点学科建设。针对代表关心的"医养结合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池州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开展

"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模式探索试点。

近年来,我委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全部在规定时间办结,取得较好成效,得到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

守好健康张家界的"四道门"

张家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主任 王江华

(2019年4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健康部门作为建设健康张家界的重要力量,必须肩负起健康"守门人"的神圣职责,全方位、全周期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张家界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厚植健康理念,守好建设健康张家界的"思想门"。思想上的落伍是最可怕的落伍。"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需要来一场"思想突围",让思想的转变走在行动之前,引领健康的脚步。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卫计委"改为"卫健委",不只是名字的改变,更是观念和职能的重大变迁。然而有的卫健工作者仍然穿着新鞋走老路。比如,服务对象仍然以病患为主,没有将儿童、亚健康人群等疾病易感人群纳入重点。要改变这种现状,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自我革新,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与现实接轨。破除等待观望思想。健康是可以

"管"出来的。卫健工作者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在健康张家界建设中,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将"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大众,让健康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破除急功近利思想。要看清张家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现状,严格按照发展的规律和思路进行市场化运作,从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入手,改善人民的生活习惯,改进人民最关心的服务质量,提供健康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健康工作体系。

蓄积人才能量,守好建设健康张家界的"诊疗门"。当前,健康张家界建设正向纵深推进,需要我们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宽的视野谋划工作,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激发人才能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引育并重,打造高层次领军医生。支持优秀中青年骨干到国内外培训进修,广泛吸纳各类高端人才来张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名医"工程,开展市级名医、医学领军人才选拔,促进更多本土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坚持多方联动,打造高水平全科医生。大力开展全科医生在职培训,通过"走出去""学回来",逐步提高全科诊疗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继续贯彻落实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并在职称晋升、薪酬制度等方面给予适

当的政策鼓励,让更多的卫健工作者愿意选择从事全科,真正实现供需平衡。坚持管放同步,打造高质量乡村医生。乡村医生是支撑卫生健康的"网底"。要鼓励市区医院知名专家、医生定期或不定期与农村医院进行交流指导,使市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下沉。要拓宽补充渠道,吸引全科医生、城市退休医生加入乡村医疗队伍,酌情提高待遇,完善养老保障,稳定农村全科医生队伍。

深化医疗改革,守好建设健康张家界的"福利门"。当前医疗改革处于攻坚期,需要我们对照顶层设计,结合张家界实际,稳步推进医改进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着力保基本,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是医改攻坚的主战场。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公立医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要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需要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办医和管医的责任,完善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让医院和医务人员更主动地维护人民健康、控制医疗费用,解决"看病贵"的问题。着力除梗阻,突出医疗服务可及性。制定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激励政策,鼓励公立医院加入采购联盟,实行药品集中采购。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分级诊疗就医模式,把"民生红包"完完整整送到百姓手中。着力兜好底,突出健康扶贫有效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村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返贫,要鼓励他们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其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的补贴。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一站式"结算,提高住院费用医保报销比例。对身患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等9类大病的,医药费在基本医保及医疗救助基金等保险支付之后,自付部分由定点医院给予适当减免。

织密服务网格,守好建设健康张家界的"康养门"。张家界发展中医药有着独到的自然资源,传承发展好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让其全方位融入健康张家界建设正当其时。优化"中医+预防"文化服务。面对各种疾病年轻化,人们把治病不如防病提到了生活的重要议事日程。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我们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使中医药理念、方法"活"起来。要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整理,坚持有扬弃的继承、有鉴别的对待,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力争

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借鉴中医康养专家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社会需求,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康养理论,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用起来"。优化"中医+预防"供给服务。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精神,结合市情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服务体系。在市区等条件成熟的中医医院试点,发掘、筛选和使用安全有效的医药适宜技术。挖掘民间中医药诊疗特长,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逐步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织密服务网格。优化"中医+旅游"模式服务。加强对中医结合的康养产业建设的规划引导和支持,挖掘利用好张家界生态优美,旅游资源富集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酒店、民宿及驻张疗养中心,设置高规格、标准化的医养、禅养、康养馆,开办中医康养服务项目,提供中医药养生、养颜、诊疗等互动、义诊服务,实现中医康养与旅游康养等生态康养的融合发展。

实现健康老龄化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班学员、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沈骥

(2019年4月24日)

健康老龄化是通过一系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综合高效的工作措施,使健康老年人成为老年型人口的主导性力量。通过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更加积极主动的人口学和相应经济社会前瞻性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人类进步、正义和尊严。健康老龄化必须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方面工作,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有效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着力加强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

全力保证老有新政。实现健康老龄化政策完善是前提,需要不断研究老龄化进程和相关挑战机遇,用法律和政策倡导树立积极老龄观,消除年龄歧视,营造健康老龄化社会氛围,促进健康贡献期延长。建立应对老龄化制度,完善推进机制,开展应对老龄化定期评估、适时调整政策措施,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加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支持力度,不断促进老年人"劳、学、筹、献"社会作为和优化老年人"住、行、医、养"社会环境,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工作和生活体系,增进人类生命全周期幸福指数,贡献人类进步文明。

努力实现老有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价值发挥是要素,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延长各领域,特别是教育、卫生、科研、工程等领域老年专家职业生涯,延长老年人健康贡献期,促进老年人二次就业、长期就业和终身就业,形成二次老年人口红利。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发展老年教育,鼓励院校利用自身资源举办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支持老年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会治理,推动老年人自我实现。提高老年人综合素质,增强老年人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大力促进老有卫生。实现健康老龄化卫生保障是关键,着力加强和调整各类医学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尽快开设老年医学、老年护理、老年心理等老年相关专业,在其他专业医学教育中开设老年医学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人才及提高全体医学生的老年医学知识水平。加强老年病、康复、长期护理、慢性病、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建设,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设置老年

病科,引导二级医院转型为老年病专科医院。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老年学科建设,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推进新建一批医养结合机构,扩大老年医疗服务供给,补齐全生命周期老年医疗服务短板。制定老年健康专业人才薪酬激励、职称晋升等政策措施,持续培养大批合格老年医学人才。围绕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加强老年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倡导全民健康生活和健康运动,有效防范职业健康风险,促进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重点加强心脑血管、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等老年重点疾病专科建设,提高老年重点疾病诊疗水平,着力解决失能、半失能、失智等老人健康问题,实施老年人慢性病、心理疾病综合防治,降低老年人慢性疾病、过早死亡等负担。

不断增强老有优待。实现健康老龄化普惠优待是基础。在全社会推广"老年人健康衣食住行"专项行动。鼓励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围绕健康促进、健康监测研发设计适合不同年龄老年人,特别是功能障碍老年人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医疗康复、日常照护等产品,增加老年用品供给,提升科技含量。鼓励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研发生产能够提供老年人营养需要、适合老年人口味并有助于调节生理机能的老年食品,加强老年食品测试和质量监管,坚决打击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优先满足符合住房救助条件的老年人的基本住房需求。支持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多样化供给服务。广泛推进街道、社区"老年人友好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与改造。强力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服务。严格执行老年人公交出行免费、风景区免门票等优待政策,通过系统的社会优待保障健康老龄化的顺利实施。

加快完善老有保障。实现健康老龄化健康保障是支撑,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健全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扩大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加快构建适应老龄社会多层次保障体系,为多元养老服务提供经济支撑。健全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与居民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提高大病保险对老年人支付的精准性。加快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范围,扩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渠道,扩大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加快推动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发展。

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助推健康太原建设

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宫殿元

(2019年4月24日)

近年来,太原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健康太原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逐步形成了以一个平台为基础,六大体系(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管理、医疗保障、综合管理、计划生育)为主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互联互通、功能完备、标准规范、安全可靠"的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助推医疗改革。在近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太原市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助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取消药品加成、实名制就医等医改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地。通过平台实现了双向转诊医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保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行政监管,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和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病历、检查等资料可以随同转诊申请单流转,减少重复检查,降低患者费用。建立的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采购供应及'两票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13所委直委管医院药品采购供应一体化管理和"两票制"的电子化管理。

助推公共卫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信息系统,实现了系统和数据之间的互通共享,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诊疗服务、转诊服务,还可以提供以家庭为单元格的建档服务、签约服务以及智能提醒服务,居民在社区通过实名就医后,即可自动提醒该居民是否建档、是否签约、是否为慢病患者、是否已随访等信息,同时,还可以调阅居民在其他医疗机构历次的就诊信息和病历资料,为实现居民基层首诊、家庭医生全面了解居民健康情况、提供实时随访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助推计生工作。太原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省级平台已经实现了全员人口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省级平台向市级平台推送了451万条全员人口的基础数据,通过与健康档案比对,形成了太原市流动人员信息库,有针对性地为流动人口进行建档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建档率。

助推综合监管。太原市建立了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DRGs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对全市46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三个维度进行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分析,对门诊量、在院人数、

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门诊与住院收入比、药占比、检查检验占比、耗材占比、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医改重点指标,以日监管、月通报的形式进行监测和公开。同时,对102种辅助性用药进行重点监控,对存在问题的用药行为,由医政医管部门进行及时管理和规范。通过这些指标的监测,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持续向好。

助推健康服务。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四个终端系统,即"一线"(12320卫生计生热线)、"一网"(12320健康太原门户网站)、"一机"(健康太原手机APP)、"一卡"(就医一卡通),让百姓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实惠。通过"一线",为全省百姓提供政策解读、就医指南、投诉举报、建议表扬、预约挂号、戒烟干预、远程会诊等服务。通过"一网",居民可以进行自助预约挂号、个人历次和单次的健康档案、检验报告、体检报告、门诊和住院等信息的查询。通过"一机",居民可以与自己的家庭医生进行实时在线交流,可以实现移动支付、120急救电话和12320热线的定位与直拨服务等;医生可以开展分级诊疗、转诊预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工作。通过"一卡",居民可实现持卡在全市12所医院进行挂号、缴费、预约、打印、查询等自助服务。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马晓伟

(2019年5月6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作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以贯之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价值取向,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中央层面卫生健康政策文件近60个,各部门出台配套文件260多个。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逐步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搭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新世纪以来最低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和满意度持续提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还有一些不满意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基本原则,更加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突出问题,让卫生健康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一、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病有所医"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深化医改的主攻方向。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还没有根本解决。当前的"看病难",主要难在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知名专家比较难,根本原因是优质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看病贵"贵在个人负担较重,医疗、医保、医药方面都存在诱因。

破解"看病难",基本思路是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卫生资源,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一是加快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在城市,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建设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县域,按照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思路,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近期要重点建设100个城市医联体和500个县域共同体。二是加强县医院建设。县医院是县乡村三级医

疗服务网的制高点。实施新一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提高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推动在县域内解决90%的农民看病问题。三是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医疗、妇幼、疾控、康复、养老等信息系统功能融合,加快落实评价标准和行业规范,完善价格政策。在远程医疗已经覆盖所有贫困县的基础上,继续覆盖所有医联体、医共体,并延伸到乡和村。四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发挥家庭医生贴近群众、熟悉患者、服务便利的优势,提供差异化服务,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破解"看病贵",必须"三医"同向发力、联动改革。一是完善药品政策。通过"4+7"集中招标采购、抗癌药零关税、专利药谈判等,利用我国市场优势大幅度降低药价。做好降价药品进医院工作,让改革红利顺畅传导到临床终端。二是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究推进国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综合试点,加快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推动建立失信经营者黑名单制度、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等。三是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提高效率。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待遇。全面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加强全行业监管。

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是对世界健康发展趋势的主动顺应,也是对健康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体现了从源头上维护人民健康的新健康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