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市委书记在201x年一季度全市银企对接会暨百个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摘要)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1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市委书记在201x年一季度全市银企对接会暨百个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摘要)

市委书记:刘中汉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x年全市第一季度银企合作对接会,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银企沟通交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共筑银企诚信基础,推动金融资本与企业发展有效对接,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刚才,xxx同志作了银企对接的推介说明;金融机构和企业代表分别作了发言;特别是举行了102个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贷款17.12亿元。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银企双方的真诚合作表示真诚祝贺,向各金融机构、各家企业长期以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桐城经济发展保持了强劲势头,摆脱了低位徘徊的局面,正在持续快速发展。201x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保持安庆第一,增幅领先靠前,完成GDP244亿元,增长8.3%,总量和增幅位居安庆市七县第一;财政收入24.2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296.1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5.9亿元,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217.8亿元,增长10.4%。取得这些发展成绩,离不开全市各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

经济与金融既相互支撑,又相互促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资金要素来保障;银行要发展、要壮大,也需要一批优质的企业客户来支撑。银企双方是鱼水关系,只有加强合作,互惠互利,才能形成共生共荣的良好态势。现实当中,有些企业只知道埋头苦干,不敢超前,过于谨慎,有些银行目前只看重风险偏好,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银行与企业形成了两条平行的直线,形成了"银行有钱放不出去,企业要钱又贷不到款"的尴尬局面。解决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需要政府来搭台,建立常态化的银企对接机制,不断完善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长效协调机制,构筑起三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政银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季度举办一次这样的银企对接活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

这里,就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金融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共赢意识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助推桐城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各金融机构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共赢理念,认真研究国家货币政策,主动深入企业,与企业做朋友,积极寻找与企业发展的契合点,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转移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上来,转移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来,实现银企互利共赢,同步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近年来,桐城实体经济日益壮大,产业升级不断加速。我市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很好,我们不断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一大批优质项目不断落户,金田集团总部迁至桐城,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可研地勘;来啦公司、东勤电子、诺维登等一批企业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纳税;光息谷、基因测序、华威美林、鑫美芝、丽晶蓝宝石等一批"高大上新"项目成功落地。本土企业华丽转身,鸿润、养和、卓良新材料等11家企业破题央企合作,7个项目已经签约,成为安庆乃至全省典范;盛运、新瑞、宜桐等一批传统企业主动转型升级,实现产值、税收大增长;金科印务、中科自动化等一批企业重视技改投入,产值、税收增长迅速,信邦电子和中建材一期去年税收已超过1000万元,美祥去年税收超过4000万元;201x年以来,艾瑞德、中节节能、金亿合金、绿福股份4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上市挂牌企业共19家,居全省前列。税收超100万元的企业有236家,较之前年(201x)增加20家;税收超2000万元企业14家,较之前年增加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13家,较之前年净增19家。S465、206国道改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或开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投入不足、资金缺乏仍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希望各金融机构充分看到桐城发展的美好前景和银企合作共赢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银地一家"思想,深刻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唇齿相依、密不可分,身在桐城就要以加快桐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主动参与我市经济建设,积极向上级行汇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争取上级行的理解和支持,创造性地把各项政策用足用活,千方百计、尽心尽力支持桐城发展。这方面,徽商银行和农商行做得就很不错。要"进十强",银行也要解放思想,贷款也要走在全省前列。

二要进一步支持多类型企业发展,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我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效益持续提升,201x年农产品加工总值突破150亿元,增长10%,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涵不断丰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绿福股份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香山园林获评"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最近又引进了一个投资6000万、占地500亩的现代农业项目。现代服务业提档增效,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飞腾国际物流园成为我省四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电子商务势头良好,农村电商网点实现全覆盖,电子商务交易额16.2亿元,增长33.7%;网络零售额7.3亿元,增长35%。文化旅游亮点频现,"六尺巷"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一巷三街"恢复与修缮工程稳步实施,花间塘乡村旅游风景区正在抓紧建设,富美达农林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东部新城今年要修建7条道路,开发区南拓北扩同时进行,南部新区正在加速建设,今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六、七十亿元。

全市各家银行和担保公司,要着力围绕各个产业不同特点,量身定做,构建和完善不同的信贷支持体系。要根据企业规模类型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贷款效率,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一条"绿色金融通道"。要增强综合金融服务功能,积极拓展业务功能,完善业务联系结构,通过金融市场、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等方式,解决企业短期、临时性资金需求,为企业开通新的融资渠道。

二、企业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诚信意识

201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国家也相继出台了支持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最近,市政府也制定出台了"1+3+8"系列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真金白银地支持企业发展。广大企业家要树高标杆,抢抓机遇,善于借助金融支持,把企业逐步做大做强。

一要认真研究,储备项目。企业要贷款,首先得有好项目。现在看来,只要是成长性好的项目,就不会缺少资金支持。我们的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市场前景看好,金融部门都倾力支持。但在传统产业这一块,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贷款支持,所以企业要安排得力人员,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研究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做好转型升级的项目储备,为金融部门向上级银行推荐贷款项目创造好的条件。

二要勤于沟通,主动对接。政府在银企之间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真正发挥主要作用的在于企业自身。各位企业家一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拓宽思路、主动衔接,自觉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横向联系,紧紧依靠银行做好融资工作,实现长足发展。过度负债的企业和从不贷款发展的企业都不是好企业。要利用各种平台或媒介主动与金融部门接触,邀请金融部门到企业考察,定期筛选项目供银行选择,主动向银行通报项目谋划和运行情况,引导银行挖掘好的项目,增强金融部门的投资信心。

三要恪守诚信,以德营商。企业家一定要有长远眼光,视信誉为生命,对银行要坦诚相待,主动参与和接受信用资质认定,不断提升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让"投钱者"对"花钱者"的家底心里有底。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按时还本付息,坚决杜绝借款积极主动,还款消极被动的现象,构筑银企信任、合作、互利的和谐关系。

三、政府部门要强化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市直有关部门和镇街区要不断加强工作谋划和创新,为企业发展积极主动、常态化做好融资服务,着力构建更顺畅、更便捷的银企合作平台。

一要加快构建信用体系。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创造良好环境。要深入推进金融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坚决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主动支持银行清收贷款,关键是法院、公安等部门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把法律法规用足用活,一般化的工作方式、机械的执行法律肯定不行,消极作为、不敢作为更不行。要加大银行不良资产盘活力度,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尽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理顺金融部门与企业的关系,不断优化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要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重点项目的摸排和统计,掌握企业的融资需求,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投金办、经信委等主管部门要主动为企业做好融资服务,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城投、国投、担保公司要主动创新、敢于担当,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主管部门和镇街干部必须加强金融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强为企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干部调整光讲资历不行,一定要用会干事、真干事的干部。要落实好我市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积极开展"政银担"、"银政保"、"税融通"业务,拓宽助保金、过桥资金惠及范围,每一项业务都要在安庆市走在前列,专项基金争取也要尽快主动对接。今年保证实现新增贷款不少于30亿元,直接融资不少于20亿元。

银企合作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各银行和企业要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合作关系,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为桐城加速赶超、"重返十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