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全年汇编170篇(第34/38页)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新时代以来,从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彰显"天下一家"的中国胸怀,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再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深化交流互鉴,以包容的胸怀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人类社会能够以平等、包容、友爱的视角看待和而不同,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面向未来,中国将始终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人类文明持续发展进步。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当东方蜀派古琴与西方小提琴和鸣《高山流水》和《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全球青年的心声也在此唱响。实践充分表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必能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人民论坛)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一位长期从事安全生产新闻报道的记者这样的话语,令人感触颇深。从基层摸爬滚打过来,在路上是生活常态,用一篇篇有力的报道推动公众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行业进步。赶路的人,虽苦犹乐,当一个又一个微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能汇聚起关爱生命、守护安全的磅礴力量。
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无数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身体力行。或是扎根基层一线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故事,或是奔赴新闻现场用笔触、镜头、声音传递真情实感,或是坚守夜班岗位编织岁月经纬、诠释敬业担当,他们在记录时代中把握时代脉搏,也推动着时代的进步。踏上波澜壮阔的新征程,如何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贡献力量?如何更好践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时代呼唤新闻工作者要把学习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必修课,努力做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情怀诠释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当年烽火硝烟中,范长江跋涉数千公里、走遍大半个中国,真切感知人民困苦,创作出力透纸背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作品。新时代以来,在脱贫攻坚一线生动书写,在抗疫斗争的最前沿真情记录,在边防哨所和万里海疆深情讲述,在共建"一带一路"现场深入报道,正是因为胸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赤诚,新闻工作者心中有光、脚下有力。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才会有切身体会、真切共情,才能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这应是新闻工作者的情怀所在。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全媒体时代,舆情瞬息万变、传播格局深刻变化,没有金刚钻、缺少几把刷子、不掌握十八般武艺是难以胜任新闻舆论工作的。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规律,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同时,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涵养高素质、全媒型、复合型的真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时代新征程,守住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让党的政策主张更加深入人心,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无不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挺膺担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担当是一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尤需在乱云飞渡中坚守价值航标,在赓续文脉中传承贯道之器,在固本开新中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正是新闻工作者担当使命最有力的诠释。
"你问我,凭什么站在这里,凭鞋底的泥、肩头的霜、手里的笔;你问我,为什么脚步不息,为追寻真理、记录时代、守望正义。"歌曲《我的名字》唱出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心声。努力做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脚步在路上,荣光在前方!
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人民论坛)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久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也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韵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机活力更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论坛)
万里山河,万象更新。春天里,在海内外瞩目中,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两会期间,民生始终是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的领域。前不久,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教育人才""社会保障""就业优先"等入选十大热词。民生连着民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数字见证不凡历程,彰显民生温度。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过去五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着眼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体现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书写了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36883元,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十年砥砺奋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加,百姓幸福感成色更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的XX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兜牢民生底线、着力改善民生,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以行动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大道如砥,不负人民。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立足开年,展望全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必能凝聚人心、汇聚众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人民论坛)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今天,我们一起参加植树,就是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树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我们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践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指出:"今天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一些参会人员感觉"好像是泼了一盆冷水"。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生态良好的"高颜值"与经济发展的"高品质"相得益彰,关键就在于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播种进人们心中,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增强出一把力、尽一份心的责任。谈及蓝天保卫战,有人认为"只能靠天刮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悠悠碧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植绿护绿、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光盘"行动......让绿色理念融入治理方式、生产方式,成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才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厚植力量。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从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到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再到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续优化环境治理的法治环境,推动全社会依法依规建设美丽中国,护蓝增绿的合力将更加强大。
上世纪60年代,人们皆以为塞罕坝高寒、沙化的环境不宜建林场。这时,有人在塞罕坝东北方发现了一棵迎风而立的落叶松,就是这一棵树坚定了干部群众绿化塞罕坝的决心和信心。每一棵树的生态价值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的生态贡献都不容忽视。从种树开始,从小事抓起,筑牢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根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将带给世人更多惊喜。
在基层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人民论坛)
最近在福建省福鼎市硖门畲族乡采访时,一名原驻村第一书记讲起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当时在山头上看到有村民在种地,就问了一句在种什么,村民用方言回答"tudɑo",于是他记下了马铃薯,回去后和同行的人一核对,发现对不上,才知道原来村民口中的"tudɑo",其实是花生。这件事也让他深有感触:不下基层,不仅听不懂群众的话,更办不好群众的事。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多到基层听民声,多在一线接地气,做"明眼人""有心人",才能更深了解基层,更好服务群众。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强调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练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并大力倡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今天,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让"下基层"成为一种主动意识、一种自觉行动,是继往开来的新课题,也是对责任担当的新考验。
经常下基层,了解清楚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当年,习近平同志深入福州市走访调研,了解到"福州人最怕的就是水火无情"。福州多木板房,火一烧一大片;闽江水一灌,水就进了屋。针对这些问题,福州市及时启动加高加固闽江防洪堤工程,同时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曾经的"纸褙福州城",逐渐蝶变为"有福之州"。"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为群众做好事实事,察民情、访民意是第一步。多跑跑基层,靠"一头汗两腿泥"把情况摸清,"坐在一条板凳上"把问题唠透,真正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知道该往哪儿着力,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