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打好X张牌”类政务信息-159篇(第71/8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55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86分钟。

整合资源开发就业岗位

除了引进扶贫微工厂解决就业,XX县委县政府还整合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劳务就业扶贫岗位,解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淇滩镇土地坳村贫困户侯小江,因脚患三级残疾,家里三个小孩,家庭十分困难。为解决他的就业问题,人社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他当乡村保洁员,负责土地坳村二组街道卫生工作,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XX自治县土地坳镇关怀村精准扶贫户文淆,因为疫情的影响没能出去打工,孩子读书差钱,正一筹莫展的他听说县供电局施工队需要人,立马去报名,经过短期培训,文淆上岗成为了一名电力施工人员,每天170元工资还包吃。

XX县整合人社、水务、住建、交通、城管、民宗、司法、供电等部门,围绕村寨公共场所和财务、环境保洁及村组路、人畜饮水管护及监督员、信息员需求,开发管水员、环卫保洁员、护路员、民风民俗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公共财物管理员等就业扶贫岗位10488个;整合全县产业发展利益联结资金、就业援助岗位资金、交通农村公路管护资金、饮水管护资金6712.32万元,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4045人。

劳务协作促进就业

2019年8月,XX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2020年5月9日,XX县人社局又与张家港人社局签订了稳岗协议,这给XX人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带来了福音。

XX县高度重视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成立了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XX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有关政策实施方案》,双方签订了《张家港市与XX自治县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张家港·XX劳务协作职业培训协议》。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为载体,协调张家港人社部门组织企业来沿举办各种形式的劳务协作招聘会,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到张家港就业。XX县着力于"县、乡、市场主体"三个层面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化劳务协作程度。按季与张家港人社部门互通互访,研讨帮扶措施,分析破解困难问题,协商签订劳务协作系列合作协议,不断丰富协作内容。明确专人实行"常态化"沟通联系,加强与张家港市人社局、镇(区)社会保障中心、企业及驻张家港服务站的沟通协调,保障劳务协作渠道全面畅通。通过组建工作组赴张家港市考察调研,组织乡镇(街道)人社中心、人力资源机构、劳务经纪人与张家港市、镇、市场主体积极开展对接活动,选派工作人员常住张家深入对接协调,引导张家港镇(区)来沿开展劳务协作,企业来XX招工用工,推动两地人力资源机构、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同时,在XX县相继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务合作社,不断促进劳务协作深度推进。

该县通过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机制收集对口帮扶城市、省内外主要务工地等帮扶企业用工岗位信息8万余个,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实行多形式、全覆盖的岗位推荐,先后向省外和省内县外输出5.1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就业岗位送到移民安置点

5月28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10家企业到松桃县团山社区开展一对一送岗位就业招聘活动,11家公司与37名求职群众签订了意向性协议。

松桃县团山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松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对该安置点劳动力进行摸排时了解到团山安置点在家劳动力多以中年妇女为主,根据这一情况,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针对性地组织家政、月嫂以及百丽鞋厂等10家铜仁服务业和轻工业公司带上千余个岗位需求在团山安置点广场开展了一对一就业服务专场招聘活动。"是不是真的包吃包住?"41岁的何妹,去年刚从远在深山的农村搬到团山安置点,一直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在招聘会现场,何妹到几个公司了解情况后最终在月嫂和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犹豫,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介绍,最终她签下了适合自己的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在家门口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工资收入与在外打工相差不了多少,而且在家可以照顾孩子和家庭,其实我们在家的家庭主妇都希望这样。"何妹兴奋地说。

像这样送就业岗位到移民搬迁点开展现场招聘会已经有7场,今年以来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在碧江区白岩溪、矮屯、正光、打角冲,万山区旺家花园、城南驿等搬迁移民安置点送就业岗位6997个,初步达到意向760人。

XX师范学院聚力打好"三张牌"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XX师范学院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以"师范、沿海、老区"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助力沿海发展、乡村振兴,助推革命老区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培养乡村卓越教师,打好"师范"牌。加强乡村卓越教师培养,大力践行"四个回归",努力构建"四有三力"乡村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即锤炼有教育情怀、有职业意志、有专业知识、有执业能力"四有品性",发展融入乡土社会的内驱力、聚焦乡村学校的发展力、关爱乡村学生的行动力"三维动力"。开发"乡土情怀、文化浸润、能力生成"三大特色课程模块,建立"全过程、多路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平台,建立"大学-政府-村校"教师教育联盟和"大学-城镇中小学-村校"教研共同体的多方协同培养机制。建成教师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和数字化学习港,实现了远程授课、实时交互、在线学习和资源共享。以新疆支教、苏北顶岗为路径,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育,教书育人情怀。2009年以来共选派20批1274名师生奔赴新疆乡村中小学支教。以国培计划、名师工作坊、乡村教师培育站为载体,助力乡村教师职后发展。五年来,师范毕业生近80%在县级以下乡村学校任教,其中60%一直坚守在乡村,35%左右已成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

着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打好"沿海"牌。抓住沿海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着力打造沿海学科性增长"极"。成立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设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专业,为沿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打造江苏沿海发展智库、江苏滩涂生物农业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为江苏沿海发展提供数十篇决策咨询报告和多项创新技术,其中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运用"5N快速高效脱盐法"等技术,挑战"滩涂改良先养多年鱼再种稻"的常规,在江苏沿海万亩滩涂重盐碱地头年种植出亩产超千斤水稻,成为沿海滩涂大面积快速高效改良的成功范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