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打好X张牌”类政务信息-159篇(第10/8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55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86分钟。

打好人才"四张牌"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1月17日,陈希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着眼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基层一线是大有作为的广袤平台,要打好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四张牌,激发人才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打好"引进"牌,夯实优化乡土人才队伍,做到人才引进"有方向"。各级党组织需更新人才观念,树立"只要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就是人才"的意识,建立健全发现培养乡土人才的长效机制,以慧眼识珠的眼光就地取"才",通过走访调研、摸底排查、村镇举荐等形式,层层挖掘、动态掌握各行各业的乡土人才。将乡村农民创业者、农民经纪人、乡村工匠、种养大户等"田专家""土秀才"都作为选才对象,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完善乡土人才库。实施"返乡创业"和"乡土优秀人才回引"工程,通过政策扶持、乡情感召等措施,回引在外优秀乡土人才,让有本领、业务精的乡土人才在基层这片天地有"用武之地"。

打好"培养"牌,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到人才培养"有方法"。坚持培养为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作用,培育本土实用人才。积极选派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等外出培训,让农村乡土人才走出去"充电蓄能",提升技能水平。举办网络创业培训班,培育实战型网络人才。结合本地特色文化产业,开展专业领域特长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示范带动作用,对广大农民开展知识培训、技术指导,让有真才实干的乡土人才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展身手"。

打好"管理"牌,为人才保驾护航做好服务,做到人才管理"有妙招"。人才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人才"留得住",这就要求既要做好选人用人,也要做好服务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才激励制度,因地制宜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可以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与人才"面对面""心连心"交流,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需求,尤其针对跨地区就业人员关注的个人住房、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问题,及时提供政策支持,让人才切实感受到关爱和服务,全方位营造出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也可广泛搭建人才交流和发展平台,利用数字科技集聚资源、优化资源,满足人才精神文化需求,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打好"使用"牌,争取人尽其才人岗相适,做到人才使用"有门路"。人才工作的关键在于用才。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好马配好鞍",要以"人尽其才"之心,竭力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根据人才的专业特点、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和业务需求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内容,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理念,多让人才在乡村"披荆斩棘",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锻炼乡土人才,参与重点任务,尽快积累实践经验、促进政治成熟、增长综合才干,将人才的"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打好移风易俗"三张牌",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山庄乡全力打好移风易俗"三张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破除迷信"渐成风尚,绘制出了一幅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新画卷。

打好"自治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将移风易俗作为改进、完善基层自治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规范约束作用,广泛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激发群众向陈规陋习"宣战"的积极性,倡树文明节俭新风尚,净化乡风民风,今年以来,在各村累计举办移风易俗主题宣讲22场(次),覆盖群众680余人次。

打好"文化牌",赓续文脉引领乡风

推进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全覆盖建成文明实践所(站) 16个,成为移风易俗主阵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进乡村工程,让文明新风在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强化典型引领,选树各类先进典型20余名(户),以榜样力量引领文明新风。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山庄大智石刻、荷溪红色文化名村等资源优势,组建红色宣讲团深入各村宣讲,将弘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破除陋习、移风易俗相结合,打造成凝聚群众正能量的思想文化阵地。

打好"志愿牌",倡树文明沁润民心

将志愿服务与移风易俗有机结合,依托文明实践所、站,在清明、重阳、端午等传统节日期间,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组织文艺志愿者到各村开展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倡树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全乡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6场(次),惠及群众1238余人次。

打好"三张牌"书写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初冬却有暖风来,阳光染满溪洲怀。位于保靖县城12公里处的保古连通线与迁河路交会处,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阳朝乡溪洲村。走进溪洲,道路两旁房屋林立,良田纵横交错,村集体经济将溪洲画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近年来,阳朝乡溪洲村依托地理优势和耕地优势,打好耕地、物业、矿产资源"三张牌",建立了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奋力书写村集体经济发展溪洲新篇章。到2022年底,溪洲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50万元。

保靖县阳朝乡溪洲村全貌

打好"耕地资源"牌,让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变废为宝,利用优势资源致富,这是我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第一书记朱启明介绍道。为了解决抛荒的问题,省自然资源厅驻溪洲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考察,成立了保靖县溪洲里粮食种植公司,将全村抛荒耕地都流转给了村集体,种植了"1573"、"玉针香"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探索了订单农业发展特色产业。"今年我们推广了四百七十多亩的绿色有机水稻,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预计能有近30万元的收入。"朱启明说。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仲伯到溪洲村调研村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溪洲村针对村民旱地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不高、销路难等问题,大力发展红薯粉加工产业。采取"村集体+产业大户+农户"的模式,通过自愿入股、现金入股的方式建设红薯粉加工产业。红薯粉厂总投资约300万元,其中18户村民集资98万元。产业大户何俊积极响应村集体的号召,他说:"今年2月份,村'两委'组织我们到永顺首车镇考察了红薯粉加工基地。今年十一月底,加工厂就能建成投产。"目前红薯粉厂厂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11底投入试生产,通过产业带动发展,进一步提高村民旱地种粮收益和积极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