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8月人民日报文稿-25篇(第4/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05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6分钟。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更好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知新觉)

陈付龙

2022年08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部署。我们要牢牢把握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新机遇,推动数字技术同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深度融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科技保障。

助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离不开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把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收等各环节,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带来的不仅是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更是农业经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比如,运用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科学管理农作物,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借助二维码技术,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互联网+农产品"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基础上发展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在生产决策、过程管理、产品质控、经营体系、金融支持、消费服务等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以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加强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做到精准化、精细化。数字技术具有精确、精准、精细的优势,能够适应乡村人员流动加快、乡村治理单元细化等新情况,提升乡村治理科学性、时效性。通过将不同领域数据聚集融合,数字技术还能吸纳更多主体有序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比如,在微信公众号公开基层党务、政务、村务信息,村民通过手机就可以及时了解;惠农政策宣传、好人好事评比,村民在微信群里就能参加学习、参与投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好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以乡村治理数字化驱动乡村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助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具有丰富的公共服务应用场景,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覆盖面和可及性,使农民生活更加便利。目前,"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在线服务模式在许多乡村推广,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大幅提高了农民办事的便捷程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依托数字技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电视等的覆盖面,保障和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推进合适的涉农事项在线办理,使农村公共服务通过云端走向每个家庭、每个农民,真正让农民"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从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改善中体会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专题深思)

刘翔峰

2022年08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这为我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根本遵循。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供需有效对接。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国内大循环通畅运行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不断增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有利于激励市场主体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等问题,打通市场堵点,破除市场壁垒,实现全国市场互联互通,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面向全国市场,让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挑选全国范围内的商品和服务,实现以市场需求引领生产供给,让供给更好满足需求。

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从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入手统一市场规则,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破除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破除违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无论是国企、民企、外企,还是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一视同仁;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知识产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激励守信,惩戒失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企业信誉;塑造公平竞争制度,清除对企业不合理的制度束缚,使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统一市场监管规则,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监管,为各类企业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有利于企业开拓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清除市场壁垒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市场流通成本,为市场主体开拓创新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能够有效扩大市场规模容量,释放需求潜力,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加快企业创新发展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有利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主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生产者权益保护,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外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促进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并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筑牢网络强国的法治之基(新论)

李光

《人民日报》(2022年08月08日第05版)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在网络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作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等重要指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特别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新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求知求美、创新创造必不可少的平台。不断推动网络空间运转的规则化、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

坚持依法治网,筑牢网络空间治理之基。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是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将依法治网作为基础性手段,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得到快速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为强化网络治理明确了法律依据,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供了制度准绳。下一步,必须进一步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强化网络执法震慑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等。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民权益,从而始终保持互联网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坚持依法办网,厚植网络空间发展之本。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社会绝非"法外之地"。坚持依法办网,不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推动网络空间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行业组织应发挥引导督促作用,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倡导网络文明。互联网企业担负主体责任,必须积极守好网络治理的第一道关口和第一道防线,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网站平台尤其需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完善社区规则、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内容质量,当好网络空间合法合规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

坚持依法上网,聚合网络空间向好之力。网络空间法治化,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更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有责任。广大网民有义务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广泛传播正能量,不断增强对网络虚假信息、错误行为的鉴别能力和斗争能力。无秩序则无自由。网络空间中的开放、自由必须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只要人人都坚持依法上网,自觉承担起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相应责任,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网络精神家园更温馨、更美好。

"入目皆芷荷,扑鼻是芝兰。"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打造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网络生态环境,才能汇聚起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网络空间更加美丽、更加干净、更加安全。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治理者说)

徐保明

2022年08月08日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近年来,江苏泗阳抓紧抓实家风建设,在实践中把稳廉洁家风建设的正确方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涵养良好家风,要让家风教育灵活生动。我们开展同看一本家风书刊、参观一次家风教育基地、诵读一封清廉家书、聆听一堂家风党课、举办一次交流分享、开展一次廉政家访、签订一份家庭助廉承诺书等活动,调动党员干部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在文化浸润中发挥家庭助廉的作用。同时,深度挖掘红色资源,选取省市级廉洁文化示范点,打造"革命血脉泗水长流"红色文化旅游专线,用好红色资源这一最鲜活、最珍贵的党史教材。把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为重要切入口,从源头上正家风、促党风,在廉洁齐家中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

涵养良好家风,要让家风教育润泽万家。抓紧抓实好家风建设,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让党员干部随处感受廉洁家风的文化气息。近年来,泗阳通过宣传栏、文化墙、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立体展示好家风、好家训以及家庭助廉资讯;制作具有特色的廉洁文化标识、好家风警示语和廉政活动场景;打造廉洁文化长廊,形象、直观地展示廉洁文化。自去年以来,举办50余场家风课堂活动,将受教群体延伸到全县6000余名党员干部及亲属,并开设了小班化、专题性课堂,分层分类为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及亲属量身定制"廉洁套餐"。活化活用教育资源,增强了家风教育的传播力、感染力,也让好家风为家庭幸福生活增添助益。

涵养良好家风,家风教育要久久为功。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落实好廉政谈话制度,既要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心理动态,也要坚决防止配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党员干部的身份谋取私利。落实好廉政家访制度,结合党员干部的具体工作、岗位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廉政家访,倾听家属的意见建议,提醒干部家属当好家庭廉洁的"守门员"。落实好监督检查制度,在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督促检查,构建家风建设考核和保障长效机制。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有助于保持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新征程上,继续深化家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必定能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作者为江苏省泗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推动生物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知)

--做大做强生物经济②

储成才

2022年08月05日

【现象】在山东济宁,玉米种植用上生物复合肥,不仅比使用传统化肥增产7.31%,还能改善土壤质量,显示出生物农业的优势。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更高层次的新期待。作为生物经济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生物农业对于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食安全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尤为重要。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十八连丰",连续多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化肥农药减量、白色污染治理、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也需持续推进,这些对农业生产的绿色安全、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生物农业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作物品种和农产品性能,维持农业系统良好生产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以生物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有助于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我国保存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在作物耐逆、养分高效利用等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着力提升良种培育、生产加工、推广应用等能力,积极推进高抗优质玉米、大豆粮食作物,开展优质生猪、白羽肉鸡、奶牛等禽畜和水产品良种攻关及科学饲养,推进绿色智慧种养和农业转型升级,能更好保障粮食、肉蛋奶、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

发展生物农业,有利于全方位、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更好落实"大食物观"。一方面,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工合成淀粉""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能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盐碱、酸化、干旱等边际土地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推动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地力恢复提升,筛选培育适宜的农作物新品种,有助于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实现保质量、保多样。

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农业的有利条件。深度挖掘利用生物资源,重视生物农业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一定能推动生物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人民日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执规必严,使党内法规真正落地(新论)

段凡

2022年08月05日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这个"法度",主要就是党内法规制度。党内法规具有强烈政治属性、鲜明价值导向、科学治理逻辑、统一规范功能,高度凝结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中国之治"的一个独特密码,是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张金色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大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党内法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法规制度,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立起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规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下一步的重点是执规必严,使党内法规真正落地。"

增强党章意识,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章统领推进依规治党。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也是全体党员言行的总规矩和总遵循。坚持依规治党,首先是依据党章管党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始终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增强党章意识,是增强党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的内在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认真学习这个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认真开展对照检视,把党章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尊崇党章、学习党章成为行动自觉。

抓住"关键少数",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尊规学规守规用规。推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是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风成于上,俗化于下。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党中央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持之以恒狠抓中央八项规定执行落实,成为党内法规制度严起来、硬起来、实起来的"风向标",产生了强大号召力。注重依据法规制度作决策、办事情,既要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更要对"关键少数"提出更高标准、进行更严监督,以"头雁效应"促进党员干部自律,为党内法规的落地执行创造良好条件。

增强制度刚性,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如果执行制度有了例外,就会有人去效仿,产生"破窗效应"。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违反规定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党员干部制度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与执纪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有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但要把信任爱护干部和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统一起来,在纪律执行方面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坚决维护党内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党方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增强依规治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提高执行力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管党治党、执政治国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支撑和政治保障。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