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情况汇报
乡村振兴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兴旺方面
1.种植业方面。紧紧围绕"稳粮、压经、扩草、增畜、提效"的工作思路,有效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合理调减籽粒型玉米种植面积,稳定葵花种植,增加优质小麦、杂粮杂豆、牧草种植面积等方式,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丰富种植品种,农作物总播面积xxx万亩,其中粮食面积xx.xx万亩、经济作物面积xx.xx万亩、优质牧草面积x.xx万亩,粮经饲比例为xx:xx:x。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方面,根据灌区、山旱区、牧区的不同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如在X镇、X镇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主要品种有牛夕、黄芪、铁芪、半夏、黄芩,板蓝根、甜叶菊、黑枸杞等。在呼勒斯太苏木发展生物有机肥料加工产业,以实现生产与种植良性循环,不断延伸产业链。在X镇四义堂村,建设以河套大学和某某环农腐殖酸研究院为技术依托的"百品园",主要示范种植各类杂粮杂豆花生和油料作物等xx多个品种,园区核心区达面积xxx多亩,实现了农产品的多元化种植和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全旗累计建成设施农业xxxxx亩,其中温室xxxx亩、大棚xxxx亩,主要种植番茄、甜瓜和黄瓜等,温室亩均年产值x.x-x.xx万元,大棚亩均产值x.xx万元。
2.畜牧业方面。按照全市提出的"稳定发展肉羊产业、积极发展奶牛和肉牛、支持发展绒山羊和猪禽、适度发展特色养殖"的多元化发展思路,按照棚圈建设标准化、饲养品种良种化、饲喂管理科学化、污染物治理无害化的要求,重点发展了肉羊产业,兼顾肉牛、生猪等特色养殖业发展。xxxx年末,全旗大小牲畜存栏xxx.x万头(只),牲畜饲养量xxx.x万头(只)。全旗共建设肉羊养殖园区xx个,发展生态家庭牧场xx个;建成蒙羊种源科技有限公司种羊场和同和太二狼山白绒山羊种羊场x个高标准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
3.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方面。草原确权承包涉及x个牧区苏木镇、xx个嘎查、牧户xxxx户,草原面积xxxx.x万亩。目前已进入颁证阶段,其中草原所有权证xx个、国有使用权证xx个,草原承包证和经营权证涉及证户xxxx户,面积xxxx.x万亩。土地确权涉及x个苏木镇、xx个行政嘎查村、xxx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xxx.x万。目前已完成权属调查及第一轮公示工作。全旗累计实际流转土地xx.xx万亩(其中转包xx.xx万亩,转让x.xx万亩);流转草场xxx万亩,签订流转合同xxxx份。
4.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立足阴山岩画、恐龙化石、秦汉长城、新忽热汉代古城、千里庙、烽火台、古代石人像和古石棺墓葬等历史遗存和乌拉特草原、风蚀冰臼地貌、石林、阴山大峡谷、龙脉山、阿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依托开展的鸿雁文化节、中蒙国际冰雪那达慕、边塞古城(汉受降城)旅游那达慕、中蒙文化交流周、敖包祭祀节、乌拉特婚礼、蒙古族传统祭灶、乌拉特民歌节、冬捕垂钓、低空观光,民族民俗节庆和特色旅游活动项目,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全旗接待游客xx.x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x.xx亿元。目前,全旗共建成国家AAA级景区x个,AA级景区x个,农家乐xx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x处;乡村旅游和自驾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蓬勃兴起。电商产业园成功获批第三批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试点,完成营业额xxxx万元。
4.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一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初显成效,通过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链接机制建设,全旗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种养基地直接为龙头企业提供原料来源,农牧民来自产业化收入稳步提高。现有龙头企业xx家(其中自治区级x家、市级x家),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比例由过去的xx%提高到现在的xx%。二是注重提升嘎查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通过整合利用征地补偿、固定资产租赁、职能部门项目和区市旗三级财政嘎查村集体经济试点等资金,全面推行资产盘活型、产业带动型、有偿服务型、村办企业型、土地经营型、项目推动型、旅游促动型、入股分红型、现代农牧业发展型和电子商务引领型等xx种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对嘎查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5.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面,一是按照科学谋划、从容建设、乘势推进、打造精品的总体要求,在牧羊海牧场打造农业产业园区。目前,牧羊海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生活服务区和旅游度假区初具规模,城镇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二是大力实施节水灌溉饲草地建设、牧区节水灌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等一批节水增效项目。截止目前,累计实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xx.xx万亩,完成投资xxxxx万元。
(二)生态宜居方面
1、土地整理方面,依托《全国新增xxxx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规划工程项目》,配套建设标准化农田,对xx.x万亩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大力实施国家"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有效地发挥河湖连通水的关键作用,修复草原建设生态草原,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列项目。三是全面加强林业生态建设,xxxx年以来,我旗全面开展了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共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面积x.x万亩;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xx.xx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x.x万亩。
2.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我旗xx个苏木镇x个农牧场的xx个行政嘎查村(分场),已全部实现油路、沥青路,水泥路全覆盖;危房改造项目,共计完成指标任务xxxx户,兑付危房改造农牧户xxxxx户,合计兑付补助资金xxxxx.xxx万元;已解决xx.xx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有海流图镇、甘其毛都镇垃圾处理厂各x个、建成石哈河镇垃圾填埋场x处;完成X镇、X镇巴音乌兰苏木的垃圾处理厂等x处项目申报工作,为人口比较集中的嘎查村(分场)和自然村配置垃圾转运车、垃圾箱和环卫工人,收集后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建成海流图镇和甘其毛都镇的污水处理厂x处,为X镇和石哈河镇铺设渗水井和铺设排污管道;二是采取将牧区的牲畜粪便向农区调用,农区的农作物秸秆向牧区调用的双向循环综合利用,既有效增加了有机肥的使用量,又保证了牧区饲草料足量供给。xxxx年,全旗地膜使用量约为xxxx吨左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量xxx.xx吨,比上年减少xx.xx吨;有机肥施用量为xx万吨;化肥施用量为x.x万吨,较去年减少x.x万吨;年内无秸秆焚烧现象;肉羊养殖园区(场)均按标准设有粪便堆积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xx%。
(三)乡风文明方面
1.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立足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的均衡配置和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均等化,全面进行了校舍改造和设施设备配备。同时,实行城区与农村牧区学校对口帮扶、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实现了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和教学资源共享,校际间已经形成了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捆绑考核的常态机制,达到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目的。"全民兴教"成果持续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出重大步伐,中考满分人数较去年翻了一番,满分率居全市首位。高中教育再创佳绩,汉授本科上线率达xx.x%,蒙授本科上线率达xx.x%。
2.医疗条件改善方面,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基本方针,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目前,已建成苏木镇卫生院xx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x所、嘎查村卫生室xx所,海流图镇个体诊所xx所、村级个体诊所xx所。累计为牧区群众发放小药箱xxxx个,实现了"健康保障小药箱进户"工程牧区全覆盖。
3.繁荣文化方面,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公共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一是深入推进"德润草原·文明之行"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提倡文明新风尚。切实开展以解决农村牧区大操大办之风、封建迷信之风、酗酒赌博之风、薄养厚葬之风和家族宗亲之风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大行动",逐渐形成结婚比俭朴不比嫁妆、子女重赡养父母不重葬事以抵制封建迷信等新风尚。二是嘎查村全面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参与自治,通过"一约四会"章程实现事务的调解、监督与服务,有效遏制封建迷信、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使农牧民从思想上共同抵制歪风恶习。农牧民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显著提高。
(四)治理有效方面
1.土地、草场确权方面,根据我旗实际,立足长远发展,保障牧民的生活,努力创新,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探索具体措施,采取"三权分置"的办法,加快农牧业有序发展。即土地草原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分别颁证,其中草原所有权证xx个、国有使用权证xx个,草原承包证和经营权证涉及证户xxxx户,做到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与金融机构有效对接,为农牧民解决生产资金不足和土地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问题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明晰土地草原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牧民集体、承包农牧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搞活土地草场经营权,促进土地草原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有力推动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xxxx年乌中旗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三权分置"试点旗。
2.农牧区融通体制改革方面,为更好地发挥金融支农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机制,释放巨量的农村资产用于农村信贷的潜力,拓宽信贷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切实解决我旗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种植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3.农田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维护机制》,对全旗中小河流及堤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小型水利工程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登记,经勘界确权、复核公示,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共颁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证书xxx套,落实了后期管护责任。
4.农村牧区考核指标设置方面,按照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调整优化年度考核工作,通过细化考核指标、扩大考核主体等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工作的新机制。切实发挥"第一书记"、住村工作队、脱贫攻坚作用按照人岗相适、发挥专长的原则和党政部门到难村、经济部门到穷村、政法部门到乱村、涉农涉牧部门到专业村的标准,严格落实自治区《派驻嘎查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选派"第一书记"xx名,从严从实加强"第一书记"队伍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牧业种养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农牧业经营组织发展滞后,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经营主体仅有蒙羊牧业、草原恒通、高塔梁有机食品公司又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三是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目前产业融合大多采取订单式农牧业、流转承包农牧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牧民利益与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
四是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牧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村牧区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牧民的技能素质低,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涉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嘎查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内生发展动力不强。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农牧区产业壮大发展
一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以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牧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生态农牧场场。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二是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发展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支持农村牧区特色加工业发展。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加快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进行农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
三是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牧家乐,山旱区油菜观光,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加强农村牧区传统文化保护。
四是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
(二)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各地产业优势、空间布局、地域风貌等特色资源,加快中心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融合紧密、宜居宜业、集约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新型小镇和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与管护,努力创建"四好"农村公路全国示范旗县。积极推进通信基站盲区覆盖工作,全力消除通信盲区。加快集镇和中心村天然气管道建设,把更多的老百姓带入"天然气时代"。深入实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牧区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支持中心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强化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村庄管护长效机制,让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农牧区成为X的亮丽风景。
由于近年我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大,在后续管护上资金缺口大,上级相关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管护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切实减轻嘎查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
(三)进一步打造农牧区乡风文明环境
一是提高认识,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核心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各地方要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要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不断丰富乡风文明建设活动载体,完善体制机制保障,通过强化工作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
二是贴近实际,在创新活动载体上下功夫。一是在繁荣基层文艺上下功夫。二是在"乡贤能人"培养和使用上下功夫。三是在"三下乡"、文艺下乡等活动上下功夫。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对科技、卫生、文化、法律等知识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又寓教于乐的文化惠民活动,以娱乐型教育,以实用型引导,更多层面地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