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总结
市国资委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市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体系,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二是细化工作措施。先后制定印发《市国资委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市国资委党委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三是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谁分管、谁负责"的要求,将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与国资监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的督促指导,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党委中心组共组织学习18次。二是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带头"讲党课""述职述廉",其他党委委员到所在部门、直属单位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集体学习。深入开展研讨交流68次,推动学习入脑入心。三是丰富学习形式载体。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赴榆中县兴隆山张一悟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初心。举办"清廉国企·微讲堂"宣讲活动12场次,在干部职工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抓实廉政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一是开展专题以案促改。组织召开市国资系统以案促改动员部署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和省属企业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精神,通报市国资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二是注重谈话教育预防。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教育和领导干部提任前廉政谈话,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促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规定、明纪律、守规矩。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党委班子成员与下级"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廉政谈话57人次,科级干部廉政谈话106人次。三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召开市国资系统警示教育大会,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现场签订承诺书等方式,以案为鉴、以案释纪明法,持续净化国资系统政治生态。四是扎实推动巡察整改。针对市委第二巡察组反馈的3个方面18个问题,我市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坚持立行立改、全面整改。目前,1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8个,整改完成率100%。同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堵塞管理漏洞,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四)开展"清廉国企"建设。研究制定《市国资委关于开展"清廉国企"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为6大方面28项重点工作举措。召开全市国资系统"清廉国企"建设推进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任务并督导检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建立协调机制,确定4个责任单位牵头推进10项特色行动;动态更新"清廉国企"建设标杆示范库和行为清单;各企业均制定了"清廉国企"建设实施意见并报送市国资委,配合省上"清廉国企"建设领导小组开展调研督导和验收评估工作,编印《"清廉国企"建设简明读本》口袋书300册发放至全体干部职工。
二、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委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的现象。个别干部职工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学习教育是软任务,对学习教育不够重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学习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我们当前的学习形式主要以集中学习和自学为主,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职工的学习需求。
(三)学习成果转化不够充分,未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部分干部职工虽然参加了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习成果转化不够明显。
三、党纪学习教育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政治方向。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新时代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具,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与战斗性。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原则,勇于担当,坚决防止"七个有之"的现象,坚决清除那些对党不忠诚、不诚实的两面派和两面人。强化责任意识,构建一个上下一致、执行有效的权责体系,确保党中央、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得到切实执行。
(二)强化作风建设,树立清正廉洁新风尚。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整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公务接待中"吃公函"、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等问题。坚持不懈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对典型问题公开通报曝光。
(三)夯实廉洁从业基础,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加强监督体系,确保高效协同。完善党内监督主导的协调机制,加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形成集成、高效的监督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权力制约,建立长效防腐机制。聚焦监督重点,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监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全面实施审计监督,发挥财会监督优势,深化预算管理,加强会计检查。推动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