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大学2023年度工作总结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2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5分钟。

大学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在上级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高端起步、高质量开局。XX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XX大学等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校上下团结昂扬、精神焕发,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年以来的重要工作和主要成绩有: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牵头提交的"关于优先在XX布局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信函"作出重要批示。学校与XX市政府共建XX创原(XX)碳中和产业创新谷和全国首家碳中和学院。二是"双一流"首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地质学、考古学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考古学为XX省属高校唯一新增建设学科,圆满实现学校"保一争二"目标。三是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正式出台。四是获批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主持"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时宣布在我校成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获批成立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现零的突破。五是地质学、化学和经济学3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9位、地方高校第1位。六是王家鼎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傅东静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奖,范代娣获XX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七是严健团队、张志飞团队分别在Nature、谢长建团队在Science发表论文,我校教师为第一作者在Nature和Science正刊发表论文累计达到18篇。张志飞团队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席恒、韩志斌等在《管理世界》《历史研究》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八是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6项,同比增长27.8%,创历史新高,其中,重大重点项目5项;年度项目32项,并列全国第16位。获批自然科学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2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上取得新突破。九是新增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4个ESI全球前1%学科,入选数增至10个。十是圆满完成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相关赛事承办任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十一是全力应对"疫情大考",筑牢师生生命健康防线,交出一份满意的"西大答卷"。十二是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学校党委获评"全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中亚考古队获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集体"和XX省重大先进典型最高荣誉"三XX楷模"。师生中涌现出"XX省岗位学雷锋标兵""XX好青年""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先进典型。

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来XX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统筹推动中心组、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各层面各类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做好省委巡视迎检工作,保证了省委巡视组巡视工作顺利完成。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凝练"12345"工作思路和方法载体,高质量培育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育人成果,"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校作为XX教育系统唯一代表向中央巡回指导组报告工作情况,省委巡回指导组给予充分肯定,全国主题教育官网、教育部网站、上级工作简报和中央、省级媒体刊发稿件50余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有力开展,持续营造"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浓厚氛围。

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强化党员教育,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和工作论坛,完成全校329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和院(系)党委组织员集中轮训。深化党建"双创",全年支持党建活动项目70余项。文化遗产学院党委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4人获评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人获评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全面总结全国高校思政会召开五年来学校工作经验成效,出台本科生、研究生思政课改革方案。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300余人。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修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的意见》《校内党委(直属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承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XX选拔赛、XX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获"大练兵"优秀组织奖,并在全省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官方微信入围全国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影响力位列全国高校第35位。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强化政治监督,做细日常监督,做实专项监督。组织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比学赶超"活动。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80余场次。开展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教育乱收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专项整治。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扎实开展校级班子成员谈心谈话,主动约谈学校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94人,对37名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全年处理问题线索10件,给予党纪处分2人,诫勉谈话3人,约谈5人。

统战、群团、工会工作不断深入。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党外人士中一体推进"学党史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学校获得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评全省统战理论研究先进单位。加强党建带团建,进一步深化共青团改革,获评XX省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优秀实践团队、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省标兵学联学生会组织等。持续加强二级教代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教职员工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得到有效保障。

二、综合改革全面深化

"一院一策"改革持续发力。深入推进"一院一策"综合改革,加强统筹管理、分类指导,推动地质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中东所等单位升级综合改革方案,推动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全面深化改革,推广试点单位综合改革经验,改革成效不断凸显。"一院一策"改革经验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XX教育要情》刊载。

教育评价改革有序推进。对照中央和省上要求,全面清理涉及教育评价规章制度的文件,编制教育评价改革任务清单。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采取正常评审、破格评审和引进人才特别评审有机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构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质量导向的多维科研评价机制。全面实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完善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机构改革稳步开展。全面推动教学科研单位去行政化改革,成立西XX电影学院等3个无行政级别二级学院、XX省黄河研究院等5个无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推广设立无行政级别外事副院长。调整财务资产部、采购与招标办公室等机构和职能设置。加快后勤社会化进程。积极推进校内经营性资产划转,基本完成校办或参股企业体制改革。

三、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课程质量年"活动深入开展。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80余场。35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课程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数量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获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7项教学案例入选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学校在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入选教育部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高校名单。8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达到32个,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到本科专业总数的52%。获准设立口腔医学、应急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等3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正式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新增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达到18个,数量位居全省第2位。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个,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2个,省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2个,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金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2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

生源质量持续提高。积极推进本科大类专业招生改革,招生大类增至21个。2023年录取本科生3449人,其中,高水平运动队招生5人,港澳台地区报到14人,省外生源超过54%,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录取博硕士研究生4419人,连续2年超过本科招生数。2024年硕士报考人数2.6万余人,同比增长近40%,接收硕士推免生523人,同比增长68%。设立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招生计划,首次招生16人。学校入选教育部科研项目博士专项招生计划试点高校。

四、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取得突破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学校总体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首次实现协同推进、统一审定和同步印发,创新性设计了"十四五"发展目标指标体系、重点建设项目汇编和重点学科"对标赶超"计划表,23个院(系、所)子规划同时编制完成,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子规划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

学科体系进一步优化。地质学、考古学入选国家新一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持续更新学校及学科"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数据,完善周期总结报告。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获得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评价。强化一流学科"特区"建设,将理论经济学、化学、世界史学科纳入一流学科培育梯队。稳步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工程",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和谐共生的学科生态系统初步形成。高质量完成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填报,学科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累计争取中央和地方经费3.45亿元。

五、师资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高层次人才数量稳步增长。成立赵文智院士工作室,全职引进王子今教授。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获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海外)资助,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获批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5个。6人获XX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入选XX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王亚杰书记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推介学校人才工作政策、举措和成效。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推动二级单位常态化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举办系列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全年选聘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调入和通过职称特别评审的高级职务教师33人,具有海外经历者14人。耿国华领衔的"计算机类专业核心基础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李浩当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王建新荣获XX省教书育人楷模。朱晓丽获得"XX省三八红旗手"称号。杜鹃、马红娟获得"XX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称号。

教师发展和考核机制得到优化。出台《教师职务评聘办法》《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聘办法》《关于支持基础教育深化人事改革加强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聘后管理,对122位高层次人才进行考核。对58名通过高级职务特别评审的教师实施准聘-长聘制。对38名入选校级青年人才项目教师进行期满考核。激发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在站博士后获批高水平科研项目64项,资助金额1150万元。

人员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出台《人事代理人员转入事业编制管理实施意见》。公开招聘A类人事代理人员转入事业编制89人。启用事业编制人员聘用合同,推进编制外人员聘用改革。规范人员分类管理,丰富岗位聘用方式,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

六、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严健团队、张志飞团队分别在Nature发表论文,其中,严健团队论文是XX医学领域的第2篇Nature文章。谢长建团队在Science发表论文。王家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傅东静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奖,是XX高校第3位获此殊荣的学者。在《世界历史》《考古》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5篇,张岂之、王铁铮、黄民兴、曲XX京、任保平、王鹏程等6人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陈峰、谷鹏飞等完成的近30部著作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全国知名综合性出版社出版。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1项(已通过公示,拟授奖),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6项,获奖总数和获奖率位居全省前列。

承担高水平项目能力明显增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9项。袁洪林、刘建妮、陈立辉、王宁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樊海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是我校首次获批。曹利平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马晓轩、郭晓辉分别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郭晓辉获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是我校首次获批。马晓轩、朱晨辉、朱晓丽、樊海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2个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6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白永秀、任保平、王铁铮、闫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王善军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王铁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1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1项。截至2023年11月底,全校科研经费到款额3.52亿元,其中理工类3.1亿元,文科类4240万元。

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获批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是XX省首个获批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联合获批国家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野外站台。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筹建列入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XX省"十四五"规划纲要。获批省学科交叉类重点实验室2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学科创新基地2个、省创新医药联合体1个、省"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基础科学研究院1个、省未来产业研究院1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西XX市重点实验室3个、西XX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东研究所、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在教育部高校国别区域研究评估中被评为高水平建设单位,并获专项资助。获批省委宣传部首批电影评论与理论研究基地1个、XX(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社科科普基地1个。

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强。签订横向项目409项,同比增长27.81%。新建科技工作站1个。启动长庆油田第一个油气重大专项,合同额3850万元。获批省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规范管理试点工作高校、国家(西XX市)新一轮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单位、省知识产权局专利转化促进项目。在省教育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中获A等。持续出版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等重要成果。1篇咨政报告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肯定性批示,30余篇研究报告被赵一德省长等省部级领导以及各级政府机构批示采纳,多篇研究成果分别被人民日报社内刊《法治参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参《经济参要》收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