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2022年总结报告(第2/3页)
(六)全力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职业教育更加蓬勃发展。一是现代化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布局初现规模,泛美航空和龙兴医学护理两大职业教育项目落户我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新区建设。全省选定16所省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中职学校,我市9个县(市)中职学校全部入选,全省排名第一。二是"市厅共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牵头联系东北农业大学、黑XX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等省内高校与九县(市)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建成5个二级产业学院、5个乡村振兴学院,职业技能培训和涉农培训10万人次以上。三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能力显著提升,结合"百职联百企"与校长入企调研活动,对接XX乳业等千亿级企业,征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诉求58项,签订培养培训意向性协议21个。在校长入企调研活动中,19所中职学校与128家企业建立紧密对接关系,签署合作协议135个。我市代表全省迎接了全国政协职业教育专题调研,职业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
(七)全力把牢学校疫情防控关,校园环境更加安全有序。坚持"严于标准、严于社会面"原则,保证了全市中小学校和在齐高校未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具体做到"六个严格"。严格全市1324所学校47万师生每日排查流调和日报告制度。严格卡口管理,小手拉大手,由学生看好"家门"、班主任看好"班门"、校长看好"校门",确保进学校的每个人健康安全。严格戴口罩、两点一线、扫码测温、消杀等常规性防疫举措。严格中小学校核酸"三天一检"高校"两天一检"。严格精准制定学校静默方案。严格线上教学的精准服务,做到整体及时切换和临时居家隔离的个体同步学校班级课堂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查找短板不足。一是教育中心城建设还不够均衡,艺体科教特色城的科教特色还需加强,家校共育和谐城的创建成果还不够显著。二是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成效还需巩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上放学交通疏导有"反弹"风险。三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还需持续发力,推动培养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四是教育投入还需加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增长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三、2023年工作谋划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20th大精神和深入落实省市党代会教育部署要求,明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着力抓好32项工作136项任务,凝心聚力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
(一)坚持学习贯彻党的20th大精神,实施党建引领先锋工程,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th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学习20th大教育在行动"活动,成立33个宣讲团、100个宣讲小分队,推进20th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100%完成党政分设和专职副书记配备。持续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时代新人培养工程,建立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实施德育塑魂行动、智育提质行动、体育强身行动、美育润心行动、劳动育人行动。落实"双减"政策,常态化开展校外违规培训行为治理,持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教育质量高地建设,着力打造教育质量满意城。
(三)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实施协调发展创优工程,加快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争学前教育"三率"达到94.5%、95.5%、53.3%。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常态化实施"五零"承诺,持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和中心城区大校区制改革。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促进市域内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稳步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发展,推进省市级"双优"中职学校建设,加强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达标率达到70%以上。
(四)坚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实施融合创新发展工程,着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市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发挥智库型学会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助力市厅共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理调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开展"百职联百企"和中职校长入企调研活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新区建设,畅通与省教育厅的沟通渠道,主动服务泛美航空和龙兴卫生学校职业教育项目建设,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展XX广播电视大学更名和"三校合一"改革,完成9所县(市)老年大学挂牌工作。
(五)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发展体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立教师发展目标导向、师能提升过程导向、师德师风问题导向、师绩考核结果导向等四个导向管理体系,全面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搭建教师梯级进阶成长路径,构建"三级五阶考核达标认证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开展第39个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六)坚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工程,有效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保障体制改革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造体制机制创新城,为全省提供样板经验。加快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督导"长牙齿"作用,高标准做好省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加快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持续抓好"两统筹一补充一交流一绩效"机制落实,补充教师1000人,校长教师交流比例达到总数的10%以上,促进县域内校际师资均衡配置。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下一篇:2022年全县民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