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41篇(第32/79页)
(六)聚焦守底线、保安全,奋力交出"除险保安"的高分报表。系统重塑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防控体系,牢牢把握风险防控的主动权,筑牢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根基。一是牢牢守住三保风险"基线"。面对财政收支紧平衡的严峻挑战,建立县(市、区)"三保"监管服务机制,强化库款风险预警,特别是加强对土地出让金收入和专项债使用、还本、付息的测算,科学统筹重要节点库款调度工作,防范化解支付风险,全市地方标准"三保"保障倍数超2.5,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二是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全面梳理各主体年度化债情况,量身定制债务化解"四张清单",系统推进"一债一策""一地一策"工作,今年化债完成率达130.67%,完成进度居全省第一。全面推进政府性债务降成本置换工作,全市政府性债务平均成本降至3.93%,当年发行再融资债券平均成本降至2.73%,预计每年节约利息6亿元。三是牢牢守住社保风险"红线"。全域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现基金统收统支。落实社保减负政策,全市缓缴社保费20.3亿元,牢牢把握稳市场主体和保基金平稳运行的"度"和"效"。多渠道筹集社保风险准备金43.2亿元,持续做大风险储备"蓄水池",着力防范化解基金支付风险。
(七)聚焦强支撑、添动能,奋力交出"护航发展"的高分报表。始终把财政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把握部署,迭代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为推动"千年商港、幸福XX"加快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创新建立"都市振兴"财政保障机制。创新构建政府投资项目"两库两机制"体系,优化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滚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得到了省财政厅尹学群厅长和张振丰市长的高度肯定。市本级筹集5.6亿元开工建设府东路过江通道、七都二桥、XX美术馆等重大项目;统筹79亿元助推乌牛互通高速、S线轨道交通、瓯江北口大桥等项目提速推进。全市统筹40亿元全力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城镇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擦亮瓯江新城等"一核十片"城市名片,实现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二是创新建立"产业振兴"财政撬动机制。迭代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市科技创新投入同比增长16.5%。整合市区财政资金22.5亿元支持国科大、浙大XX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建设,谋划制定瓯江实验室68亿元财政保障方案,促进全市大孵化器集群发展。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优化人才经费保障机制,参与制定人才新政3.0版及系列配套细则,创新出台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全市投入10.2亿元有力保障"瓯越鲲鹏计划""510计划""十万工匠培育工程"等一揽子人才政策落地,"百万人才聚XX"的态势更加强劲、成果更加丰硕。四年累计投入青科会经费1.77亿元,签约落地56家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新增505名领军人才、9名全职院士,本届青科会首次列入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青科会"提能造峰"裂变效应得到全面释放。全力推动中国数安港启动建设,成功争取省金控公司支持,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提供硬核支撑,得到了刘小涛书记和张振丰市长的高度肯定。构建基金链、创新链、产业链融会贯通的政府产业基金支撑体系,促成长三角基金返投我市28.5亿元,是我市实际出资额的4.1倍,创下基金撬动的历史新高,得到了张振丰市长和杨胜杰常务的批示肯定。三是创新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支撑机制。整合4.3亿元乡村振兴大专项,推动村貌整治三年行动,有力保障"未来乡村"试点、田园综合体创建、农业双强、预制菜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创成省级未来乡村38个、数量全省第一。全市投入53亿元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提升1190公里,农村交通短板加快补齐。开展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创新打造"组团片区型"乡村产业共富模式,有力推动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 16.3%、21.6%。四是创新建立"文化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落实19.3亿元支持文化XX发展,全力保障"2022东亚文化之都·XX活动年"举办,助力央视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XX录制,重点支持"青灯市集"文化IP打造,持续擦亮书香社会、墨香城市、阅读XX等文化"金名片"。全力保障朔门古港遗址勘探保护,朔门古港遗址入选浙江十大考古发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实证。全市投入84.1亿元支持亚运会场馆改造提升,高标打造运动之城、文明之城、品质之城。
(八)聚焦惠民生、增福祉,奋力交出"幸福XX"的高分报表。全市全年民生支出88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有力保障"温馨教室""优托护苗"等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真正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认同感更加充分。一是"一老一小"全面保障。全市投入12亿元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成儿童友好试点单元190个;投入4亿元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体系革新,持续打响"温馨善育·颐养XX"品牌。二是"教育高地"全域打造。市本级统筹39.6亿元助力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温大成功"升博",XX肯恩大学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创新示范区",温大瓯江学院转设为XX理工学院,温职院、浙工贸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市投入49.6亿元支持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144个,向上争取改善基础教育办学资金、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经费5.3亿元,争取资金居全省第一,推动义务教育资源更加普惠均衡。三是"健康XX"全景呈现。全市投入疫情防控资金62.8亿元保障疫苗接种、患者救治等刚性支出,预拨医保基金10亿元助力定点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救治工作,投入7037万元落实医护人员关心关爱措施,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有效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市投入9亿元支持低保提标、惠及低保对象10.6万人,投入1亿元资助困难群众100%参保,投入4.5亿元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切实提升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水平。设立全市首个机关党员"自治式"核酸检测点,得到了张振丰市长的批示肯定,新华网、央视频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九)聚焦优路径、争示范,奋力交出"共同富裕"的高分报表。充分发挥财政在缩小"三大差距"、推动"扩中提低"中的关键性牵引性作用,以"走到舞台中央"的姿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一是工作体系"立柱架梁"。第一时间成立财政共富专班,对照省市共富改革跑道,科学编制《XX市财政局助推共同富裕系统架构图》,谋划了10项标志性成果、33项重点工作、27项重大改革项目以及5项评价指标,探索构建"共性+个性"的政策工具箱,搭建起财政推动共同富裕的"四梁八柱"。二是试点争取"全省前列"。成功争取共同富裕"小切口"6项省级试点任务落户XX,试点数量居全省财政系统前列。试点推进"公益仓"建设,创新打造"三仓融合"资产共享共用平台,实现资产余缺科学调剂、资产配置高效集成、资产管理精密智控,该平台荣获全省清廉财政建设"十佳案例"和全省财政共同富裕"小切口"改革最佳实践案例,学习强国、新华网、中国财经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试点打造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创新建立"分类+分档"财政保障标准,相关做法在省厅局长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三是改革探路"争先示范"。率全省之先出台公共博物馆"钱随人走"改革方案,得到了省财政厅邢自霞副厅长的批示肯定,新华网、中国财经报等媒体专题报道。持续深化折股量化改革成效,成功获评XX市共同富裕首批最佳实践案例,并作为典型案例报送省委省政府。率全省之先推动巨灾保险模式,创新制定"1+N+X"保险资金方案,得到了张振丰市长的批示肯定。积极探索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争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补助资金5.24亿元,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