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7篇(第14/31页)
专栏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畅通工程。19条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已全部通车,9项断头路工程全部完工。
雨污分流工程。累计完成雨污分流主管网改造100公里,覆盖主城区78%区域。
防汛排涝工程。扎实推进防汛项目建设,黑河东支泵站新建工程、XX市泵站建设改造及排水管网清淤工程全部完工,新增抽排能力102.2m3/s。
棚户区改造工程。4个新开工项目1762套安置房9月底前已全部开工建设,7个项目、2252套安置房已基本建成,基本建成率14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环卫设施工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处理垃圾52.4万吨,发电量达1.84亿度。
专栏7: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许信高速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9.69亿元。周漯平高速大郭枢纽互通节点工程开工,年度完成投资9.93亿元。国道新107XX段工程全线征地已完成。
铁路。平漯周高铁XX西站地基处理试验段开工仪式于11月30日举行,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水运。沙河XX至平顶山航运项目XX船闸已经完成,马湾船闸和西陈枢纽的主体工程及闸门制作安装等主要附属工程已完成,航道疏浚工程量完成过半。
专栏8: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产业。以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订单发展,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286家、国家级14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766家、省级16家。产业联合体强拉动,组建以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实现联合体内部上中下游主体衔接、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培育双汇发展、平平食品等6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3个,138家龙头企业、437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入联合体,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链园一体成规模,推广高效"稳粮建链增收"模式,稳定发展全产业链增收模式36万亩。
农业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巩固扩大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引导群众合法有序流转土地,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47.5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57.8%。规范宅基地管理,稳妥开展宅基地审批,累计审批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440宗,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320宗、61476平米。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992家,其中省级19家。
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清理残垣断壁6268处,治理坑塘5513个,开展垃圾分类村庄603个,治理"空心院"5678处,规范集镇市场187个。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维修老旧供水工程105处,受益群众38.93万人。
(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全市电厂并网发电总装机规模达182.86万千瓦,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5.8万千瓦,占比57.9%,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抢抓"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机遇,推动金大地绿色联碱产业园、舞阳集中供热、年产60万吨小苏打项目、盛宏热力热电联产项目、新盛热力热电联产项目等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成功通过省级"两高"项目会商联审。卫龙、中大恒源、可口可乐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成功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创建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2个,推动双汇、平平、卫到、微康生物4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能碳管理示范企业。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出行试点城市。截止12月27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6,全省排名第8;冬奥会赛事管控期间,综合指数4.4,全省排名第6,圆满完成二十大期间环境质量联防联控目标任务。1-11月,8条国控省控河流水质均值均达到Ⅲ类,目标考核达标率100%,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市59个"千吨万人"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51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和31条国家监管、50条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扎实推进,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整治提升卓有成效。完成营造林任务15879亩。
(八)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截止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3万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05%;全市开展创业培训8158人,完成省定目标的203.6%;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1539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5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目标范围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强力打造"技能河南"先行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新增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别完成省定目标的168%、226%、209%,XX技师学院侯坤鹏、唐高远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勇夺桂冠,实现了我省金牌零的突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亿元,目标完成比例居全省第2位。
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省定市定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9所、新增学位10670个,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和新增公办学位完成比率均居全省第1位;狠抓城区新建20所中小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双减"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五级养老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全省第一方阵,建成县区级特困供养机构5个、完成率100%,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6个、完成率160%,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2个、完成率184.4%,入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26万人、完成率130%,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成为省级康复医疗服务试点,新晋三级医院5家,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组建工作加快推进,建成临颍、舞阳两县县域医共体,市中心医院成功获批省中医药制剂与加工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63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420元。截止11月底,实施临时救助399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76万元,救助水平达到每人次1694元。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前11个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累计上涨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