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深化改革求作为,保障民生促和谐,改进作风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着力营造公平、透明、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已完成×××人完成全年任务×××人的124.68%。失业人员再就业已完成×××人完成全年任务×××人的142.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已完成×××人完成全年任务×××人的72.43%。开展补贴性培训已完成××××人完成全年任务×××人次的83.58%。企业职业培训××××人完成全年任务×××人的51.5%。脱贫人口培训××人完成全年任务××人的70%。
二、亮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用工服务力度,搭好用工服务平台
1.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规模。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残疾人专场招聘"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场,组织招聘企业509家,共提供就业岗位1.0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0.28万人,招聘活动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3500份。
2.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我们深入校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组织了专场招聘会、高校优秀学生进企业参观等活动,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688名高校毕业生通过招聘活动和岗位推荐达成就业意向中,就业率达96.99%
3.推进零工市场的建设。针对新业态下灵活求职人员就业需求,我们持续推进零工市场的建设,切实提高了灵活求职人员的就业率。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达成合作共识,签署了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免费为学生提供零工就业推荐服务、采集零工信息、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公益性培训服务、组织就业创业研学等有关社会实践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信息与机会,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职业指导。零工市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23个,向130人推荐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就业26人。
(二)组织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向春节期间企业留岗及返乡农民工送上关怀慰问。给城区重点用工企业160余名春节留岗农民工带去冬日里的一片温暖和新春的美好祝福。慰问城区各乡办返乡困难农民工30余名,在××高速收费站口免费发放暖心物资200份,发放《春风行动手册》、《×××市重点企业用工信息》、就业创业惠民政策等宣传资料230余份,解答群众就业创业政策、务工维权等问题120人次。
(三)做好城乡居民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综合师资、培训资质、培训场地、专业程度等因素的考虑,委托培训机构给企业员工进行相关工种培训。截止目前,已举办37个职业技能培训班涉及育婴员、养生推拿、电商直播、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米粉制作、SYB+GYB+网络创业培训、电工、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15个工种,培训1003人,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775人。通过技能培训,有效地提升了辖区劳动者的就业技能,由培训带动就业,促进了我县就业率的提高。
(四)落实就业资金补贴政策。落实惠民惠企业补贴,以企业稳岗促就业。截止目前,就业补助资金支出543.789万元,其中:10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181.399万元,42家辖区企业750人的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的270万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69.96万元等,12个见习基地124人的就业见习补贴0.83万元等。
(五)就业政务服务再升级。进一步提供优质便捷就业创业政务服务,推进便民服务事项向社区下沉。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各乡镇、街道办的人社窗口推行《就业创业证》申办和年审业务,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切实打通就业政务"最后一米"。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服务覆盖范围还需拓展,对重点群体的服务还需更为细致。
(二)服务方式还需创新,结合网络媒体和多元化媒介,更好地服务于求职者和用人企业。
(三)短缺稳定优秀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且多为公益性岗位人员,我们需要招聘能长期稳定的工作人员,提升中心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拓宽就业渠道。多种形式举办招聘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桥梁,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收集企业用工情况。利用QQ、微信群和村委电子屏、社区公告栏等渠道多形式,全覆盖向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推送就业政策和企业用工信息。持续推进年度各项招聘会工作,将举办"金秋招聘月""高校毕业生专场"等多场专场招聘活动。
(二)加强助企纾困政策支持。落实灵活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见习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培训用工。多渠道向企业推送,主动服务企业享受政策,助企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三)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城乡劳动力就业,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多渠道、多平台宣传,强化全方位培训,提升城乡居民就业能力;精准对接城区特色产业发展、企业职工技能需求、劳动力就业需求,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