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琼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9日在琼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琼海市副市长?潘艳红
各位代表:
受琼海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委托,我现在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不平凡业绩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博鳌田园小镇和潭门渔民转产转业作出重要批示;于2018年4月莅临琼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高度肯定博鳌田园小镇建设成果,视察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乐城先行区)并作出重要指示。这为琼海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令全市人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统一部署,加快建设海南东部中心城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完成本届政府工作目标,实现"十三五"胜利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琼海先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四次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被联合国老龄所评为"世界长寿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等荣誉,脱贫攻坚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均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五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9亿元,为2016年的1.54倍,年均增长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64009元,为2016年的1.49倍,年均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7亿元,为2016年的1.49倍,年均增长8.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538元和20068元,为2016年的1.41倍和1.53倍,年均增长7.1%和9%。我市在2020年度全省市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获评优秀。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34.6:13.4:52调整为33:13.1:53.9。房地产业税收、投资占比分别下降至51.5%和40.2%。以乐城先行区为龙头的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华西乐城医院等医教研一体化项目相继建设,瑞金海南医院投入试运营,临床真实世界数据[1]应用试点取得突破,200种进口特许药械落地使用,初步实现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全国唯一"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对外开放。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入选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博鳌东屿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3A级以上景区2个、椰级乡村旅游点11个,5个村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休闲渔业在全省率先试点,旅游总收入达204.4亿元。会议会展经济势头强劲,博鳌亚洲论坛品牌效应不断拓展,吸引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等94个大型会议落户博鳌,累计举办会议1493场,会议会展总收入6.95亿元。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质增效,建成高标准农田9.8万亩,水果、热作、畜禽产量稳中有升,"三品一标"[2]农产品达26个,农业增加值由81.55亿元提高到118.7亿元。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的五年。全面落实"两个15%"税收优惠[3]等自贸港政策,引进各类人才3.55万人,全省首单"零关税"[4]自用生产设备进口落地琼海。离岛免税、跨境电商等业态协同发展,65家新设外资企业合同总投资9.3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9.3%。制度集成创新扎实推进,乐城先行区推出全省首个园区制度集成创新方案,乡村振兴"外事直通车"入选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6项制度入选"海南省政府系统制度创新项目库"。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多规合一"[5]、"放管服"、司法体制等改革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农村农垦等改革稳步推进,垦区实现社会工作属地化管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获评"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五年新增市场主体4.6万户。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圆满服务保障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论坛成立20周年重大活动,成功接待外国政商来访团组63个。乐城先行区与80多家全球知名药企建立深度合作,引入日本大北家体检中心等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进展,示范推广种植世界新奇特热带水果2万亩,手指柠檬完成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博鳌机场获批国际口岸,博鳌机场海关揭牌运行。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的五年。64个项目得到2.35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海南自贸港集中开工项目61个、总投资158.6亿元,集中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75.5亿元。建设省重点项目30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占比61.2%,博鳌·袁家村沙美印象、中农谷野种猪生态养殖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博鳌海鸭湖颐园、博鳌留客村蔡家宅文化旅游区等项目成功落地。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城乡发展更趋协调的五年。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实施琼海市总体规划和31个片区控规,185个村庄规划形成初步成果。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会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完成农垦土地遗留问题确权登记,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零突破"。"百镇千村"建设多点开花,13个村镇分别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特色小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我市入选"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城乡"五网"[6]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市域"三横四纵"[7]干线路网基本形成,路长制全面推行,189个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农村公路路网密度保持全省领先;博鳌机场成为国内首个开通"北上广深"航线的县级机场,累计开通航线87条,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万人次。城乡光纤宽带和4G信号实现全覆盖,5G基站数量名列全省前茅。年户均停电时间降低65.39%。天然气管网累计763.42公里,乡镇燃气管网覆盖率居全省首位。市自来水厂扩建工程投入运行,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5%。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初步构建"三线一单"[8]生态分区管控体系,从严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问题整改,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9]取得明显成效。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99.4%,碳排放强度较"十二五"末累计下降27.06%。全面推行河、湖、湾、林、田长制,落实"一河一策",推进河湖"清四乱"[10]专项行动,建设乐城先行区南岸污水处理厂和9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36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农村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达100%。整改15座非正规垃圾堆放场,安全利用2.3万亩受污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生态修复造林3.3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9%左右,湿地保有量达23万亩。累计拆除违法建筑超3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推广218.47万平方米,禁塑和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330辆。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五年。财政支出8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全面完成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学生眼疾病筛查等45件为民办实事重点事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2016年的2.14∶1降至1.97∶1。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747户18039人如期高质量脱贫。果断有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全员全域接种疫苗的县级市,获评"全国农业农村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百年名校嘉积中学初中部恢复办学,海南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等优质办学资源相继落户,琼海中学附属小学、琼海市特殊学校建成招生。学区制等教育改革有序推进,"双减"[11]工作取得实效。嘉积中学男子舞蹈团作为全国唯一受邀的中学生代表团体,赴京参加庆祝建党百年《伟大征程》文艺演出。2个医共体组建运行,10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县级三甲医院,乐城先行区4家医疗机构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市域内就诊率巩固在90%以上。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市文化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成功举办全国风筝板冠军赛等大型文体赛事,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达190场次。投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资金4.2亿元,解决彬村山华侨农场近1.1亿元职工社保欠费问题,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提升至92%和103%。平价菜保供惠民行动扎实有效,群众"菜篮子"拎得更稳更放心。新增保障性住房4158套,老旧小区和危房改造惠及群众约1.31万人。
--过去的五年,是琼海社会安定和谐的五年。"四位一体"社会管理新机制[12]加快建设。设立228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案件成功调解率达93.3%。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拓展,5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平安琼海"品牌充分彰显,依法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2个,吸毒率降至1.48‰,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市扫黑办等3个集体分别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大应急"体系初步构建,在全省首创中远海渔船安全监督员制度,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投用,荣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等表彰。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行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一枚印章管审批"[13]"一支队伍管执法"[14]"一个机构管复议"[15]全面推行。作风整顿建设年和"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专项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依法治市扎实推进,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建成65个国家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40件、市政协提案340件,办复率100%。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入运行,大力开展土地利用等关键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整治"文山会海",督查督办有力有效,政府执行力建设在省级第三方评估中名列前茅。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支出连续五年实现零增长,完成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创建5家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示范单位。开展常态化审计监督,整改销号1325个审计问题。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化,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海防、民族宗教事务、侨务、统计、科技、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震、气象、档案、史志等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以"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
各位代表,回顾这五年的砥砺前行,成绩来之不易,发展经验更是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的真抓实干,更离不开53万琼海人民的倾力支持和携手奋斗!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琼海各单位,向驻市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长期关心支持琼海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对照全市人民的美好期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城市建设水平滞后,区域带动能力对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极"目标还有差距;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产业体系;三是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发展新动能不足;四是城乡发展不够协调,社会民生事业相对滞后,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亟待补齐;五是一些干部服务意识不强,营商环境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等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展望未来五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已经为琼海的建设发展绘就了蓝图,作了全面部署安排。市政府将坚决落实"产城融合、城镇提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发扬和培育"琼海精神",展现"担当善作、敢为人先、开放包容、求新求变"的琼海新风貌,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努力把规划图不折不扣地变成新时代琼海发展的实景图。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16],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历史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17]"六保"[18]工作,全面加快海南东部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极",奋力推动琼海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力争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力争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85元,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9元,年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控制目标。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东部中心城市功能渐趋完善;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绿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社会文明深植人心;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聚焦建设海南自贸港,着力打造开放琼海。精益求精服务保障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助力海南与"一带一路"[19]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全力服务保障乐城先行区建设,吸引海外就医回流50万人次、不出国诊疗150万人次,推动乐城先行区成为医药械政策制度集成创新的先行者、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者。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培育支持农业跨国企业做大做强,建设热带作物优良品种引进基地,以热带优新水果为重点,打造农业产业与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朋友圈",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开发建设,成为海南辐射影响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重要支点。积极参与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加快推动博鳌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善提升对外开放口岸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二线"口岸改造工作,积极拓展国际航线,打造"四小时、八小时飞行经济圈"重要支点。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力争引进培养自贸港建设各类人才3-5万人。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投融资、国资国企、教育等改革,使改革紧紧跟上发展需要。
(二)聚焦筑牢产业基础,着力打造创新琼海。坚持"项目为王",建立健全重点招商项目领导联系机制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千方百计谋项目、引项目、建项目,确保项目建设高速度高质量。大力调优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医疗健康、旅游、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领域制度创新,构建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更加注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举全市之力支持乐城先行区打造"三地六中心"[20],加快产城融合,以提升医疗健康产业能级为核心,构建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做足做好"医+X"文章,大力发展医疗会展、医疗旅游、中医康养、医药电商等业态,积极推广特药险,实现琼海与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间医疗保险、健康商业保险等互认和支付系统对接,开展跨境医疗结算服务,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充分融入全球经济分工和国际循环。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影响力,加快建设大型会议场馆和配套设施,做好博鳌品牌影响力的转化,提升会展产业的服务水平和经济带动作用,打造独具"国际范+田园风"特色的国际会展目的地。高标准发展航空服务业,提前布局临空经济产业,推动飞机改装、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运动等航空服务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聚焦创新药、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重点引进研发和设计机构,努力打造研发和设计的集聚区;大力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其中新引进和培育50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推动1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引进世界新奇特热带水果示范品种100-300个,推广种植10万亩;延伸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初精加工产业链;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创建一批省级标准化养殖场,着重打造生猪养殖基地;坚持渔业"三走"转型[21]方向,集中规划布局近海水产养殖区域,逐步实现海水养殖科技化、工厂化;加快潭门中心渔港扩建提质,支持和保障渔民造大船、闯深海;积极探索潭门休闲渔业发展新模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大力打造"吃海鲜到潭门"旅游消费品牌。注重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突出做好"红色、蓝色、绿色"文章,充分发挥红色娘子军、"琼崖革命武装第一枪"、万泉河、更路簿、精品美丽乡村等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提升特色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推动创建博鳌东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三)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宜业琼海。让企业盈利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历史上的琼海曾大胆提出"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的响亮口号,今天的琼海将进一步明确监管"红线"、确定制度"标线"、争创口碑"高线",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将保护投资安全摆在首位,明确"法无禁止皆可为"原则,减少政策"模糊地带",让市场主体吃下发展"定心丸";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整合优化办事流程,构建覆盖全事项、全过程、全环节的行政审批操作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22]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探索试行合格假定监管模式[23],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规范运行,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强营商环境国际化建设,加快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扩大农业、医疗、金融、航空维修等重点领域的对外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发展,打造接轨国际规则、充满活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加强营商环境便利化建设,以打造"数字琼海"为引领,打破"数据壁垒",完善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跨部门、跨主体协作体系,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和政务服务"零跑动";建立健全重大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推动"投资者跑项目"转变为"代办员跑项目";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强化营商环境评价成果运用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倒逼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造安全感更强、效益更好、效率更高的国内一流营商环境。
(四)聚焦城市提质扩容,着力打造宜居琼海。建设东部中心城市,最根本的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中心带动作用,通过深化区域开放合作,加强与"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和中部生态保育区的错位联动发展,着力以琼海的医疗健康产业为龙头,整合串联周边航空航天、文化体育、国际教育等优势资源,构建海南东部滨海城市现代服务业经济带。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科学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做好重点区域规划调整修编,加快构建以嘉积为核心,带动乐城、中原、博鳌的沿万泉河主城区组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优化提升万泉河带状公园,建设双沟溪生态廊道,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城市游园和绿地,打造随处可享的绿色空间,提升城市居民居住品质。稳步推进"智慧城市"[24]规划建设,创建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全力破解交通拥堵、停车难、内涝等"城市病",努力把数字化融入到城市管理以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做优做精特色小镇,推动12个镇全部纳入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行列,重点打造提升博鳌田园风情小镇、中原南洋风情小镇和潭门南海风情小镇,因地制宜推进镇域公共服务、市政设施和商业配套建设。强化城市风貌管控,拓展升级博鳌田园小镇样板,把琼海打造成独具田园风光特色、展现海南风情、生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五)聚焦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富裕琼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为契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围绕做好农业文章,着力利用热带地区的独特优势,坚持走高端化、绿色化和品牌化路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25]、严格管控"非粮化"[26],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深入挖掘乡村特色产业和文化内涵,依靠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深化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全域旅游,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积极发展规模化乡村民宿,将共享农庄打造成乡村振兴新亮点。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重点建设大路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世界热带水果优新稀品种引进示范基地,发挥已有涉外企业和海外农业产业园区的联动效应,扶持农业企业抱团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打造跨境农业合作新模式。围绕做好农村文章,以"保留田园风光,留住乡愁记忆"为引领,推动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和联动联编。高标准建设一批红色村庄,加强蔡家宅、何家宅等历史文物保护,提升传统古村落、历史名村、苗黎村寨开发建设水准;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人才参与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重点打造博鳌及周边精品美丽乡村集群,每年建设2-3个高质量的美丽乡村;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治水、治土、治养、治烧"四治"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数字乡村[27]建设等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深化农村农垦改革,落实"三块地"改革[28],盘活垦区存量建设用地,建好垦地融合发展示范试点。推动"五网"设施在农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围绕做好农民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教育、医疗、住房、农村低保等普惠性政策"兜底"不动摇,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强化农民技能培训,组织就地就近务工,多措并举提高农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促进农民可持续稳定增收。大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亮丽答卷,成为展示乡村建设发展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六)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打造美丽琼海。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9]相关工作。全面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成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推动秸秆禁烧综合治理,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全面落实河、湖、湾、林长制,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工程,确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9%左右。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推动"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形成与环境分区管控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排污企业实行"一证式"全过程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依法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构建"三位一体"责任追究体系[30]。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光伏等绿色能源,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全面实施禁塑行动,推进生态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车辆新能源率达100%。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力度,打造微网充电示范工程和储能充电样板工程。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31]占新建建筑比重达80%。
(七)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打造幸福琼海。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培育壮大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有效支撑和服务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善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突出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海南学生"特色印记"[32]。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善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统筹优化教育布局,增加学前和中小学学位供给,持续开展"两校一园"[33]引进工程,稳步实施集团化办学,力争建成6所省级优质幼儿园、16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大力发展多层次职业教育,支持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省第三卫生学校建设新校区,提升市职业中专学校办学质量,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55万人。注重教育人才培养和激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全国医共体试点市建设,做强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加快建设海南东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打造5个二级社区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镇村。进一步提高乐城先行区医疗机构医保覆盖率,让高端医疗服务更好地惠及琼海人民。市域内就诊率稳步提升。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更高水平"健康琼海"。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数字化建设力度,加强传统民俗、苗绣等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加快建设市文化体育中心,完善村(社区)文体活动室等设施,实施"春雨工程"[34]等文化惠民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切实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坚持"房住不炒",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婚俗、殡葬改革。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强化分层分类救助,建设区域性养老机构,力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90%以上。加大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坚持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幸福的笑脸成为琼海的金色名片。
下一篇:县区抓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