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0年龙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2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分钟。

2020年龙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2月27日在龙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何才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漳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六稳"工作,把高质量发展与落实赶超有机统一起来,深入实施"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战略,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落实,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不含高新区)32.15亿元,增长5.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含高新区)18.96亿元,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290.5亿元,增长8%;规模工业总产值793亿元,增长9.2%;规模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8.9%;农业总产值114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亿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0.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01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5元,增长8.5%。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全面完成。

(一)产业经济稳中向好。坚持工业立市强实力,围绕"抓大、促转、做优、强配套",实施"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和"民企18条""中小微企业17条"等扶持政策,落实减税降费2.6亿元,兑现各类奖励扶持资金3025万元,补办工业企业不动产权证34宗,推动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金龙汽车年底实现首车下线,正新橡胶三期开工建设,中海油LNG主罐体即将升顶,绿新集团在香港上市,建华管桩、梦娇兰一期、璟沃产业园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协能电池、林德叉车、永恒供热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3.5亿元、增长48.1%,技改投资42亿元、增长17%,新增新上规模企业18家。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229.6亿元;修订南溪湾创业园投资扶持奖励办法,园区入驻企业60家,入住率达83%,产值突破12亿元。食品博览园建成投用,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食品名城(漳州)食品交易会暨首届龙海国际休闲食品博览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51.3亿元、增长5.1%,新增资质建筑企业5家。放开搞活三产创优势,完成房地产销售面积76万平方米、销售额70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17.8%和22.1%,浮宫镇田头村成功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村;完成快递总量6500万件,交易额达67亿元,6个乡镇入选中国"淘宝镇"。提升现代农业稳基础,建设漳州市级产业园4个,培育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农业龙头企业69家,新增"三品一标"企业7家;开展旧村复垦、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7120亩,新增耕地699.3亩,植树造林9345亩;扎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完成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清查。

(二)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多规合一,镇村规划实现全覆盖。实施重点项目75个,完成投资152.7亿元。重点区域有效突破,"一江滨两新区"实施项目91个,完成投资58.6亿元,四馆一中心主体封顶,龙江大道、锦江大道石码段海澄段和6条城市支路建成通车;"南太武南溪湾"实施项目28个,完成投资78.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园"六路两河两桥"、滨海新城核心区"七路三河两景观"全面推进,锦江大道浮宫段和格林卓岐安居工程、港尾公交枢纽站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有力保障,获批农转征3028亩、用林1530亩,处置闲置土地243.7亩。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出台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整合涉农资金4.4亿元,60个"345示范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一革命四行动",开展"两高"沿线整治,推进"百路千村"治理,处置"两违"91.1万平方米,建设美丽乡村8个,完成农村裸房整治2965栋、公厕106座,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顺利开工;规范提升村干部报酬,提高离任村主干补助标准;双第农场通过国家卫生乡镇验收,浮宫镇田头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三)三大攻坚战取得实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良贷款率由3.74%下降到1.12%,政府债务余额严控在核定限额内。深化"三铁治污、提升三质",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土地例行督察、海洋督察、耕地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排查整治污染源,建设安全生态水系21公里、南溪清淤3.5公里,严控道路、工地扬尘,全市主要流域和小流域水质全面达标,空气质量稳步提升。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和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发放扶贫和各类社会保障资金2.4亿元。

(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23个,完成投资6.5亿元。建设小学、幼儿园24所,新增学位4080个,月港小学、月港幼儿园投入使用,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奖励办法,龙海一中被评为全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第一医院设立首批省级名医工作室,第二医院完成综合改造提升,全市新增床位401张,实现公办村卫生所全覆盖。引进杭州和睦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福利中心一期投入运营,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新增公交线路6条、公共停车位614个;实施农村公路硬化21公里、安保工程85公里。大力推进全民参保,新增参保人员4.4万人。完成第二轮企业改制,安置职工115人。成功举办海峡两岸"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6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涉恶犯罪集团11个、涉恶犯罪团伙4个。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信访维稳工作,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发展,退役军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社会科学、残疾人、红十字会、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区苏区、山海协作、援藏援疆等工作扎实开展。

(五)政府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队伍精气神有效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过好政府"紧日子"。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全覆盖。强化依法治市,司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5件、政协委员提案62件,办复率100%。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得益于各位代表、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离退休老干部、驻军官兵、驻龙海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为龙海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奋斗伴随艰辛,发展充满挑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集聚效应尚未显现,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与新时代要求还有差距,营商环境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有待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依然不少;干部作风与发展所需、群众所盼还不匹配。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福建实现赶超目标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坚定不移"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着力建设工业新城",突出重点区域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落实,加快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龙海再创业、振雄风。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2.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左右,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9%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左右,出口总值与去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6.7%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落实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一)聚焦实体经济,着力壮大产业支撑

突出大抓工业。全力保障金龙客车、中海油LNG、正新橡胶三大百亿龙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立亚特陶二期、梦娇兰二期、宏佳光电等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推动万洋众创城、宁波国创热管理等项目落地开工,全年新增新上规模企业20家。深入实施食品产业三年倍增计划,落实支持食品产业八条措施,鼓励支持海新、绿新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格林、然利、卡尔顿等潜力企业快速成长,规划建设转型升级产业园区,完善乡镇工业园,新建海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升食品博览园运营管理和设施配套,逐步做大会展经济,带动食品产业向高端转型。培强做优建筑业,支持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加快泷澄工业二期建设,推进机制砂依法依规、绿色开发。

突出项目带动。落实"五个一批"推进机制,安排重点项目90个,年度投资167.4亿元。"一江滨两新区"围绕建成"最有闽南特色的活力古镇",加快四馆一中心、万科城市综合体和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实施后港历史街区、芦州大道、平宁路和罗锦路片区旧城改造,打通中心城区与省道208复线连接通道,加快龙江大道高速连接线建设,启动西浮路榜山段交叉节点高架互通前期工作,引进企业总部、星级酒店等楼宇经济,培育特色商圈。"南太武南溪湾"围绕建成"产城融合发展城市新组团",全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滨海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促汽车产业园市政配套项目开工,推进锦江大道浮宫段加快实施,着力引进一批装备制造和临港产业项目,建设工业新城。积极支持漳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竞相发展。

突出搞活三产。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进宝博、丰树、普洛斯等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优化提升电子商务园区,支持食品加工、特色种养等行业引进垂直类电商平台,鼓励生产型企业开展电商业务。积极策划运作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推进白塘湾旅游度假区、双第文旅度假小镇建设,引导龙江文化生态园、埭美古村创建A级景区。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建保障性住房452套。

(二)聚焦改革创新,着力增添发展后劲

抓改革强动力。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网上办事大厅,优化"一趟不用跑"事项,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旗帜鲜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好减税降费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三个一百"活动,坚决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创新绩效考核、过程监管、人才引进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抓开放激活力。用足用好支持工业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实施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高位嫁接招商,探索推进区域合作开发,力争重大项目招商实现新突破,签约总投资100亿元以上。主动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积极参与"漳州味·世界行",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开拓市场。深化对台合作,密切与台湾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人文宗亲等多领域交流,吸引更多台商台青来龙海创业就业。

抓创新挖潜力。用好技改专项资金,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深入合作,建设研发平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产业、创新、人才、资金、政策相互融合,培育一批高新技术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完善创新型人才留用机制,建设科创大厦和人才公寓,利用重大人才工程、科技项目和创新创业平台,让人才招得进、留得住。推动职业教育与我市特色产业有效衔接,培育企业实用型人才。

(三)聚焦"三农"工作,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经济。坚持财政优先保障"三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345示范工程",抓好东园省级特色乡镇建设,持续提升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扶持振兴花卉苗木产业。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乡村旅游业,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田园综合体和数字农业。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力促九九坑水库下闸蓄水、西溪桥闸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用好村集体资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引导发展环保集约化、规模标准化畜禽养殖。加大耕地补充力度,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

优化乡村环境。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加强主干道两侧规划管控,规范引导农村住宅审批,严控农村"两违"。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新建改造一批农村公厕和三格化粪池;建立健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推广市场化购买服务,鼓励村民参与共治;实施中心城区截污纳管工程,新建东园、港尾、隆教污水处理厂,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完成西溪一条龙综合整治,推进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工作;持续抓好"两高"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无裸房镇村"建设,开展"四旁"绿化美化,实施一批农村"四好公路",保护传统古村落,建设绿色生态农村。

巩固脱贫成果。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挂钩不脱、队伍不撤",进一步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精准落实扶贫措施,重点关注临界贫困户群体,防止新增贫困人口,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培育壮大相对贫困地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扶持返乡农民工、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自主创业。

(四)聚焦群众所需,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办好为民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产品供给,推动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农村低保和失地农民保障标准。实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建设一批公立幼儿园,改造农村薄弱校,推进北大培文学校、华侨幼儿园新校区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升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开工建设第一医院三期,全面加快港尾、海澄卫生院和一批乡镇中医馆建设,新增床位100张以上。推进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和各类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引进一批高端养老养生项目。巩固提升创卫创城,扎实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总评工作,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增公交线路3条、公共停车位560个,着力解决旧城区停车难问题。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龙江精神和月港海丝文化,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提升群众认同感。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全力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智慧河长"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南溪、西溪和小流域水环境整治攻坚,深化畜禽、水产、牛蛙养殖和采砂洗砂、海漂垃圾、"散乱污"企业治理,安装一批在线监控,确保流域水质达标;严格管控臭氧和扬尘污染,规范治理油气、家具、修造船等行业,加大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治理,促进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从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开展废弃矿山和"青山挂白"治理,保护湿地、红树林和海洋资源。

提升群众安全感。持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大力化解企业不良贷款,坚决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全面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改进信访工作方法,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平安龙海建设,严厉打击各类黑恶势力,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探索全链条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做好防汛防台、消防、地震、气象、地质等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实施革命历史陵园改造提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强化责任担当,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中央、省、漳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机关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构建职责明确、高效诚信的政府治理体系。

(二)改进作风善作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抓好高质量发展主业主责,敢于碰硬、善于攻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担当抓落实。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对标先进典型,大兴调研之风,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真心实意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解决"中梗阻"和懒政怠政行为,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抓服务。加强干部队伍正向激励,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

(三)依法行政守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规范土地出让、项目建设等重要环节,积极打造"阳光政府"。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真正把有限财力用到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刀刃"上。

各位代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龙海的美好明天需要大家一起创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推进龙海再创业、振雄风而努力奋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