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扎实推进高校党建“双融双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扎实推进高校党建"双融双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XX大报告更是高屋建瓴,为高校如何抓党建和发展事业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一体化目标、体系化路径、机制化运行,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贯穿到高校学生党建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一、以系统观念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双融双育"工作模式及其价值意蕴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构建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入高校工作大局、融入高校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双融双育"工作模式;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深化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理念、构建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体系、完善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以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征程上迈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实的步伐。
二、高校学生党建"双融双育"工作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党性修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要求。"双融双育"模式要求高校党建工作面向大学生开展并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针对学生党员群体开展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稳定其思想动态,导正其思想发展的方向,抵御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其次,学生党员也应当从自身出发提升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学习能力,为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做出榜样,激励学生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的建设要求。一是在学生党员的培养和选拔上,注意质量的提升。二是针对高校现有的学生党员和管理干部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其能力素质。三是从思想政治觉悟层面进行严格考核。筛选一部分真正能够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助责任并且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学生党员参与学校党组织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针对这部分学生党员做好定期考核。高校党组织应当在理论知识资源、实践学习平台两方面进行提升,一方面紧跟现阶段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要求和党性修养的培养要求,从专业教学的角度入手,加强思政教育的力度、上党课提高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的力度,以"党建+课程思政"为依托,不仅有利于党员干部自身的理论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为进一步党员干部的人才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教育教学工作也应当注意加强实践性,积极组织党建实践拓展活动。结合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大思政课"等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学生切实认识到党的思想教育对其个人成长和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四是明确职责和任务,学校党支部积极进行思想引导和提供资源支持,将党支部作为引导和培养优秀学生党员和干部的重要阵地。
(三)党建工作质量监管要求。一方面加强与学校党委的沟通交流,了解党支部工作的开展状况,对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也应当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除此之外,党建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要求还强调高校应当针对党支部的工作做好辅助规划和管理,将学生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予以充分重视,积极完善高校党组织体系,监督党组织制度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具体执行环节是否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只有做好监督工作,才能进一步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三、思考与建议
构建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入高校工作大局、融入高校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双融双育"工作模式,高校方面应从教学平台、培养模式、保障体系三方面入手,优化和完善专业教育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为两者的有效融合构建科学的渠道。
(一)重视思想引导,搭建教育平台。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需要从多方面开展。一是专业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将资源集中在重点专业和优势专业上,不仅要在专业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方面完善条件和资源,更应当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升实践教学的能力,在理论教学的开展中,要注意结合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点,在适当考虑学生主观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党建工作。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还应当包含符合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要求,并且上升到国家建设、国情分析层次的内容。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上下功夫,积极参加理论知识学习与培训,并且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加强交流沟通,结合在个人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二是党建教育平台的搭建。党建工作平台的搭建也包括了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其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上党课、参与专门的理论知识培训等。基于党课以及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强的理论性,为了提高学生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配合度,教师不仅要从思想教育的层面引导学生对党建工作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更要在党建工作形式上进行丰富和优化。在针对党建工作的内涵和重要性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从党史宣传教育入手,也可通过校内校外联动,邀请相关单位的党建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讲解党建工作对其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借鉴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借助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各类企业资源,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搭建更丰富的实践平台,加强党建工作开展与专业教学开展的同步性以及资源上的共享性。
(二)重视建章立制,创新培养模式。从党建工作开展的角度上来说,党员教育和培养也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将大学生群体的党性教育培养和支部党员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一是创新机制,注重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在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将"三会一课"、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等作为支部党员学生干部培养制度。建立民主评议制度,为党员干部的选拔培养提供鉴别考察的依据。还可以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学生党员中,通过适当的激励保持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为培养更优秀的党建工作人才提供动力。关于党员培养的科学程序链条,主要包括信念培养、理论教育、能力提升、行为引导以及政治引导等方面。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高校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完善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将育人内容融入党建工作,将党建思想融入育人实践,在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中,将育人工作做细做实、做精做深,夯实育人基础,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与质量。二是创新方法,注重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一致、培养方法相近,具有鲜明的内在统一性。因此,高校应积极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实效。因此,高校在育人目标下应当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视为统一整体,注重教育内容和思想的有效融合,着力打造"党建+思政"特色品牌。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党建+思政"系列校园活动,将党建工作和思政育人融入辩论赛、艺术周、短视频大赛、微电影征集等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实现育人知识的深化与表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域,以党建思政一体化为牵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党建活动阵地、思政教育阵地、文化宣传阵地,搭建学生社区"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三级组织架构,推动学生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学生成长深度融合。
(三)重视监督管理,建立保障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当代大学生党员是我党新鲜血液和未来希望所在,因此,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监督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秉持高要求、高起点和规范化等要求。一是强化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高校建立协同工作机制,联合专业导师、研学体系以及党员干部从外部发挥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专业导师和研学体系主要任务是实现专业教育、党建工作管理与专业学习管理结合。党员干部通过沟通教育和引导为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自我管理意识提供保障。党员干部和党组织也应当重视从自身的工作开展角度出发提高管理力度,尤其是在专业教学与党建工作结合的背景下,党建工作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党建工作开展的需求,更要从专业教育效果的提升角度进行全面考量。通过在内部管理制度和外部党员选拔制度的制定两方面入手,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实现同步管理的目标,在贯通融合中持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二是重视网络监督,提升工作质效。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监督新机制,党建工作者应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学生情况,将线上空间表现作为发展党员、党员监督、党员教育的有效依据。党建平台也应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渠道,党建工作者在网络平台听取意见建议,以党建工作更好地凝聚人心、服务师生。此外,高校党建平台应发挥纽带作用,积极联结高校思政教师和党建工作者,为双方开展互动交流、发布工作动态、制订工作计划、呈现工作进展创设环境,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