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治理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乡村治理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目前,推进乡村治理,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还与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乡村治理还有许多难题亟需破解。
第一,自治基础不完善。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激发群众参与,集合群众力量,实现基层治理全民参与的示范引领作用不突出。如,XXXX党委在整顿提升基层党组织中,对公路沿线的村(社区)在乡村治理上规划、措施不到位,在各级调研督查中发现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在环境卫生整治上问题突出,为乡村治理做好示范、带好头作用发挥不明显。又如,XXXX部分村级下设党支部监督、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不到位,导致乡村治理主要以打扫环境卫生、开户长会为主,党支部引领推进乡村治理作用不明显。二是乡村自然资源开发不到位、利用率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村(社区)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能力,推动村民自治的后劲不足。如,XXX目前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社区)只有72个,仅占59.5%。又如,XXXX的积分制管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有限,奖励政策兑付困难,影响工作开展;XXX人口多,集体经济薄弱,无力提供有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三是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储量和存量不足、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乡村发展的需要。如,XXX村(社区)"两委"成员1549人,平均年龄38.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795人、仅占51.3%,书记(主任)平均年龄44.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12人、仅占50.9%,在年龄、学历方面没有完全优化。
第二,法治建设不健全。一是部分乡村对现代化治理理念具体内容、时代要求、深刻内涵理解把握不充分,法治阵地建设不到位,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乏力。如,XXX各村(社区)跟风式建立各种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在实践中,很多"联调中心"出现水土不服,预设的各种调解模式和机制并不适用乡村实际情况,"联调中心"使用率较低,距离预想的作用发挥相差甚远。又如,XXX110个自然村149个村民小组,共安装184个摄像头、配套设备68台,平均每个村民小组仅1台摄像头,现代化物防设施完善不足。二是法治教育宣传引导不到位,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普遍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缺乏,矛盾纠纷稳控困难。如,XXXX校园法制教育不足,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近年来未成年作案人数逐年增加,且案件性质越来越恶劣,2020年发生两起校园欺凌案件。又如,XXXX共计评估出高风险家庭41户,风险家庭144户。刑释解教人员77名,社区矫正人员14名,精神病患者查出病例146人,有在册吸毒人员23名,稳控监管比较困难。
第三,德治教育不到位。村规民约规范不健全、执行难,部分村(社区)、村民小组对村规民约工作重视不够、指导不到位,一些村规民约存在内容空泛、制定不规范、实施流于形式等问题,在推进乡村治理中作用不明显。如,XXXX在对村(社区)换届工作进行"回头看"时,大部分村(社区)的村规民约都不同程度存在与上级政策不符、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又如,XXX某乡镇某社区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死亡家禽家畜尸体要深埋,严禁乱丢乱放或投入沟河中,违者交纳50-100元的违约金。但在实际操作中,因对违约情形界定不清、缺乏执法机构。
对此,基层建议:
一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服务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二是强化村民自治。教育村民提高民主意识,增强自治能力,引导群众学会使用民主权利。教育、引导村民和村委会成员正确认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与乡镇行政管理、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组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教育、引导村民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学会行使民主权利。
三是强化乡村法治。扎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工作,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依法维权的益处。
四是强化乡村德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德育教育、励志教育。利用文化墙、宣传栏等阵地,加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节俭养德等方面教育,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农民群众日常生活。规范村规民约,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动员群众积级投入到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中来,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话语将群众反映最多、最集中的意见表述在村规民约中,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