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和发展的特有资源,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力量。
一、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辉煌历程波澜壮阔、惊天动地,孕育出彰显崇高伟大理想信念的红色资源,淬炼了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理想信念的来源。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审视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有力的文化载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1.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契合。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追求和育人主体方面高度一致。在价值追求方面,红色文化资源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红色文化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使命,自然要让受教育者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加强培育其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情感,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育人主体方面,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创造者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其引领示范的对象正是全体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与红色文化育人是有机统一的,其根本所在正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2.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质相同。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生活发挥积极作用,主要是因为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共同的发展特质。一是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客观性,红色文化资源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是多面性。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具有多面性,在精神层面,提升了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实践层面,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增强了人民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精神文化和物质生产的再生产。三是可持续性。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与效果相对稳定持久,受教育者一旦内化于心,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社会时代的变迁,要求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回应现实问题。一言蔽之,教育实践过程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永无止境,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教育资源时必须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满足受教育者成长成才的多层次需要。
3.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载体功能显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须借助一定载体才能有效开展,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理论成果,承载了革命先辈的精神旗帜,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力量,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合格人才;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红色基因净化人自身的精神家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极具时空穿透力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理论学习和实景熏陶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拥有的某种特性和潜能,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红色文化资源正因其"红色"属性,自身在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时,也能呈现某种特性和潜能,具体体现为坚定正确方向的政治功能、推动社会建设的激励功能、健全全民人格的塑造功能、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功能。
1.坚定正确方向的政治功能。红色文化资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百余年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等。经过百余年岁月的洗礼,红色文化资源已然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红色文化资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发展起来的,其意识形态立场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一切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这样的红色血脉与精神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倾向,是全体社会成员需要接受和认同的精神信念和思想观念。
2.推动社会建设的激励功能。红色文化资源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能够以其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物件等表现出来,能够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样的理论能够通过树立先进典范,激励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积极向先进典范靠拢;通过情感激励以情动人,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激发其认同感和自豪感。红色文化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力量。
3.健全全民人格的塑造功能。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归宿是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中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去塑造社会成员健全的人格,培育受教育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主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红色文化资源以其特有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遗存,给予受教育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震撼,从而更好地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能够改造世界的主体意识;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掌握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生活和主动创造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人格的健全,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功能。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资源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长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因此,红色文化资源中丰富的思想内核和理论成果是促使中国人民从蒙昧到觉醒的文化引领,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要复兴,就必须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即文化的觉醒。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化功能,有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民族自信。要以新时代的视角助推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和传播,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困境
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内外部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近年来,红色文化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大力弘扬,相应地推动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公民道德素养。然而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信息传播渠道较分散、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效性。
1.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由于历史条件和地区差异,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存在差异。一是忽视非物质资源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非物质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被弱化,如红色事迹、红色影视、红色文学、红色歌谣、红色戏剧等难以有效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非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二是重视已开发的重点资源,轻视未充分开发的一般资源,忽视未能开发的潜在资源。当前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红色文化资源基本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知名度较低的一般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更有甚者因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等因素,尚未能进行开发和利用。三是地区间红色文化资源未能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遍布中华大地,但其地域性整合利用不足,大部分地区都只关注重点资源的利用,忽视带动当地其他红色文化资源共同发展,未能形成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合力,造成资源浪费现象。
2.信息传播渠道分散。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增多。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介已然成为传播主力军,这给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虽然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渠道增多,但传播实效并未增强,这主要是因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各种媒介呈现单线式或分散式传播,忽视了线上线下立体化矩阵式传播,未能形成传播合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受众对于红色文化的接受程度不高且不易理解。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过度重视物质资源的建设,忽视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这就导致传播范围和传播受众有限,限制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专业性、技术性、学术性的人才支撑。一方面,缺乏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专业性人才。当前仍有许多尚未被开发或未被充分开发的红色文化物质资源,同时还有大量没有收集整理的红色文化非物质资源,亟需大量专业的文物遗址挖掘、保护及开发方面的研究型专家。另一方面,掌握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现阶段掌握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人员主要集中于党员干部、宣传讲解员、教师、学生等群体,且部分人员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掌握程度较低,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较少,这导致了部分人员不能灵活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
四、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
通过深入挖掘整合并科学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融合媒介并有效传播红色文化资源、构建人才队伍并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等途径,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的丰厚智慧结晶传播给人民群众,并引导人民群众逐渐将红色文化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和价值追求,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1.深入挖掘整合并科学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红色文化资源中的丰富内容需要进行深入挖掘并科学利用。一是坚持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挖掘并重。除了挖掘与优秀革命先辈生活、工作和战斗相关的遗迹遗址、物品、文献等物质资源以外,还要注重挖掘整理后人传颂和创作的口述史、诗歌、戏剧、影视等非物质资源,全面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向纵深发展。二是深入了解历史事实,大力保护并充分开发非重点红色文化资源。非重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处交通闭塞的偏远地区、历史遗址遗迹保护不当、历史事实支撑材料不足等。因此,需要逐一克服这些困难,带动非重点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三是注重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发展。各个红色文化资源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们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因此,可以按照年代划分、事件划分、区域划分等方式,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发展。
2.积极融合媒介并有效传播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优势,就要主动借助融媒体方式推动自身发展,使"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一方面,借助融媒体方式整合红色文化资源。运用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的融合,将红色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整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传播模式,使受众在便捷的终端就能够享受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另一方面,利用融媒体方式打造立体化矩阵式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渠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建设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平台,主动与学校教学进行结合,让红色文化资源走出纪念馆、走出课本、走向人民,使人民群众在欣赏艺术和文化熏陶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3.构建人才队伍并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资源。人才是强国之基,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性要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关键是要建设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引导红色文化资源专业人才队伍牢固树立历史思维,遵循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事红色文化事业,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事业的重要性和严谨性。以唯物史观武装广大红色文化从业人员的头脑,牢固树立历史思维,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二是大力引进和培养热爱红色文化、致力投身于红色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技术型、学术型、实践型等各方面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可进行资源深度挖掘和保护,整合有形和无形资源传播红色文化。三是不断夯实和提升从业人员的红色文化素养。通过专业能力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传播技能训练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从业人员的红色文化素养和综合业务能力。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表达道德失范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