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镇垃圾分类回收试行调研报告
关于XX镇垃圾分类回收试行调研报告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设施投入和运行费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调阅国内垃圾分类工作做法先进地区的资料,同时立足XX镇实际,就目前XX镇垃圾分类回收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并就垃圾分类回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垃圾分类研究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之路已有多年历史,不仅使垃圾分类收集成为居民生活中的常规举动,并且探索出适合各自的收集模式。国外发达国家主要从三个方面保证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成效:
一是分类精细,从源头抓起。日本的大崎町从1998年开始垃圾分类工作,目前的垃圾分类多达XX种,发给每个市民的手册长达XX页,条款有XX项之多。德国的垃圾分类制度已实施10年以上,成为家家户户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英国政府部门在居民住宅旁都放置了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里面衬上相应颜色的塑料袋。这种垃圾分类规定在英国已经实行多年,居民们大都会自觉照办。
二是加强立法,提供法律保障。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不少国家基于环保的角度,逐步增强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和监管。如日本就实施了《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德国是欧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最轻处罚是警告,警告无效则罚款,如仍未凑效,清洁公司会换上一种容纳种类扩大的垃圾箱(桶),同时提升对垃圾的收费。
三是改进技术和方式,提高垃圾利用率。国外对已分类回收的固体垃圾在最终处置前还要进一步分选,以便后续处理和再利用。同时国外也在不断创新处理方法,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最终处置环节,比如日本大崎町的大件垃圾义卖活动,在每月第二个星期一,该市举办义卖会处理可重复利用的大件垃圾。此外还有"向日葵计划",给各户家庭发放向日葵种子,鼓励居民种植,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回收餐厨垃圾堆肥,然后将肥料提供给市民施肥于向日葵,向日葵成熟后再回收加工成葵花籽油供市民食用。
目前,国内生化垃圾分类的主要是根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者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来进行分类的。1996年,北京率先施行垃圾分类,之后全国陆续有各大城市和部分农村加入垃圾分类试点的行列。虽然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分类在整个生活垃圾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政策不给力,垃圾处理系统不够完善,导致了居民分类收集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最终使得垃圾分类推行效果不佳。在参与主体上,目前国内的垃圾分类基本以政府推动为主,公众参与度和社会组织介入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法律保障层面,国内与垃圾处理相关的法律较多,但都是原则上、宏观上的规定,指导性、可操作性内容少,特别是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亟需完善;在处理模式上,仍然以就地消纳、集中卫生填埋和焚烧为主。目前国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较为成功的如宁波市北仓区牌门村将垃圾分为食物垃圾和非食物垃圾两大类,村民将食物垃圾倒入一个带密封盖的小桶内,再由保洁员集中到由村统一建设的生态堆肥装置内进行厌氧处理,而非食物垃圾则采取就地分拣处理,再由保洁员定时运到村集中堆放场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卖给回收公司、固形物作为建筑道路填充物铺垫镇坞、有害废弃物则单独集中处理。
二、XX镇现有垃圾治理成效与分类试行情况
XX镇党委与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主要领导牵头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专题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全镇环卫工作,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配套设施方面,全镇今年新增垃圾箱房60余只,维护修理380余只,现有垃圾箱房2400余只,果壳箱垃圾桶900余只,合理分布于集镇和各自然村。根据垃圾量多,且分布广的实际,合理调配16台运输拖拉机确保全镇垃圾的及时清运。配备专人处理垃圾压缩设备,保障垃圾压缩工作按时完成。在人员使用与资金安排方面,全镇集镇范围内有环卫工人90人,农村范围环卫工人51人,配齐配全环卫工人,分工明确,合理调配,措施到位。每年投入专项资金XX万元左右,用于保障环卫工人收入,维持设备运转维修。
在治理效果方面,XX镇年清运生活垃圾XXXX吨左右,日处理33-34吨,使全镇卫生保洁有了质的保证,为全镇环境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硬件设施、软件保障逐步到位,XX镇城乡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今年更是被评为省生态文明镇,成绩突出。
今年以来,XX镇积极落实上级关于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工作,把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作为推动和提升"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水平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规划引领、力推设施建设,努力夯实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基础,工作成效初步显现。在集镇范围内,镇党委、政府带头示范,率先在XX政府机关进行了垃圾分类管理,设立了垃圾分类操作指引、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在办公室放置分类回收垃圾桶100余只,各楼层配2只分类收集箱,政府大院专门定制垃圾分类回收防雨棚,放置4只红、蓝、绿、黑不同颜色回收桶。在乡村范围内,重点突破,选择XX行政村进行了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通过横幅、海报等方面宣传,让村民广泛知晓并积极配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每户配一个小型分类收集桶,每3-5户配2只分类收集箱,每个自然村建1个垃圾分类回收防雨棚,现已完成XX村、XX村、XX村、XX村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垃圾分类收集试行进行以来,村民较为自觉投放,保洁员二次分类也有序进行,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规划引导,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大部分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并充分回收利用,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和无害处理,人们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三、当前XX镇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不足
垃圾分类收集确实具有很大的意义,很有必要,不过由于是试点推行,各方面条件还有待完善,因此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经调研汇总,笔者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环保意识与公共意识淡薄。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77.3%的村民知道自家门前有三色垃圾桶,用来分类收集垃圾,15.4%的村民对自家门前三色垃圾桶用途表示不清楚,7.3%的村民没有关注过自家门前的三色垃圾桶,这说明部分村民对门前三色垃圾桶这种公共设施缺失关注意识,公共意识不够。90%以上的农民愿意将垃圾倒在指定地点,不过在调研中发现很少有农民会对其他人乱倾倒现象进行劝说,说明他们环保主动性不强,村庄共同体概念缺乏。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经有过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并为图省事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投递;在对农村垃圾污染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分析中,有6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村民的环保意识密切相关,意识的低下是导致农村垃圾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了加强村民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少村民往往缺少环保意识,加上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很多村民都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倾倒垃圾的时候,没有将分类自觉分类摆放,垃圾分类在第一步上就没有能够很好的实施。
二是环卫工人自身素质不够。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精细的操作,对于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在与部分环卫工人座谈与随机访问时发现,镇一级环卫工人大多年纪较大,这份工作主要为了养家糊口,对自己要求不够高,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部分人员不够尽心尽力,同时他们本身学历层次不高,主要在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限,让他们在短时间学会垃圾分类处置相关知识难度较大,他们自身的学识不足以让他们做到对垃圾精准的分类。因此,在保洁员在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时,没有能够特别细致处理。
三是政府政策执行、效果的困境。从客观上来分析:经费紧张,垃圾分类收集试行之后,一户农户一个小分类垃圾桶,几户一个大分类桶,每个自然村新增防雨垃圾棚,经费需求增加,不过相应财政拨款并没有增加;工作量增加,分类收集之前一个行政村2个保洁员,分类收集之后2个自然村就需要1个保洁员,以前只需要一中垃圾车,现在需要多种垃圾车分类收集,工作量明显增加;市限量中转,镇转运上的问题主要是县对镇一级垃圾的限量,县本身需要容纳大量垃圾,可以接收的镇转运垃圾有限,导致镇一级大量垃圾堆积在转运站XX镇每天需要中转5-6车(一车6吨)左右垃圾,但是市限量2-3车,导致剩余垃圾堆积,堆积点难处理。从主观上来分析:培训宣传力度不够,垃圾分类收集以来,专门的对应宣传欠缺,宣传方式也主要以横幅为主,效果有限,并且没有对环卫工人开展相应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监管有所欠缺,调查中发现出于成本考虑,再加上工作量确实较大,环保所对环卫工人垃圾分类收集过程缺乏长效监管,导致部分环卫工作为图省事在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不够细致,例如一部分可以就地掩埋的生活垃圾没有区分出来,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垃圾中转的难度;机关人员带动作用发挥不够,调研汇总显示100%机关工作人员都有较强环保意识,愿意分类收集,但是较少有人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带动周边其他人进行分类,并且对于他人不环保行为也少有劝阻,难以发挥政府工作人员的表率动员作用。
四、对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在各地也都有实践,如何更好的应对和优化处置实践的所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一是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与公共意识。强化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如今在我镇部分农村相关方面相对还比较落后,村民并没有较高的境保护意识,也很少有机会学习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村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未充分地意识到。所以,重点需要攻克的问题是加大宣传的力度,镇政府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可以通过广播、横幅、海报、宣传手册等现代化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也可以结合有趣且有意义的节日来进一步实施宣传工作,组织一些饶有兴趣的活动来让村民参与其中,比如垃圾分类实战演练。环保意识的提高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长期的目标就是要对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日常生活中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制约自己的行为,村委会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承担起重要的推进作用,充分地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将他们迫切希望改观环境以及他们的自身利益有效结合在一起,引导村民逐渐地形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处理习惯,并且要长期地保持下去。培养和塑造村民的公共意识。村庄美好的居住环境不仅人人有责,同时村民也是直接的获益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村民是不可缺少的主体,同时他们也是垃圾的制造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大工作,要想真正地治理好,村民应该主动担负起责任和义务,起到主体作用。从政府到村委会都要给予及时的宣传和教育,让村民逐渐转变旧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拥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主动去清理垃圾。并且将垃圾进行分类,能够回收的收集起来,变废为宝,还能够换取钱,百利而无一害。对于主动积极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的村民,村委会要主动团结,在各个村庄之间可以实行环境评比,评选出先进个人和集体,设定一些物质上的奖励,从而促进村民能够主动地面对垃圾治理问题,一起面对困难,治理好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另外,村民作为治理的参与者,也有监督政府和村委会的责任,适当的时候给出自己良好的建议和意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是提高环卫工人的责任意识和能力素质。加强环卫工人监督考核。XX镇政府制定环卫工人考核办法,抽调每个村(居)委会书记组成检查考核小组,每月对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查2个村(居)小组,按照考核办法的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次。依据该办法,对排名前三的3个村(居)小组的环卫工人进行资金奖励,对排名靠后的3个村(居)环卫工人要进行约谈,并提交书面改进方案。强化环卫工人素质培训。考虑到乡镇力量比较薄弱,可以由市政府统一制定培训制度,统一组织对全市环卫工人进行培训,通过教材学习、专家讲解、现场演练对全市环卫工人进行培训,对于培训中表现中较好的颁发奖励,对于接收能力较弱的加强督促,切实将垃圾分类知识教导到位,保障环卫工人自身素质跟得上垃圾分类的要求。
三是增强政府执行能力和政策效果。信息化,垃圾转化为资源,信息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垃圾分类治理,可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主体之间、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快捷、及时流通。从市县层面,构建城乡垃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政府、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间信息共享与流通,把废品回收商和再生资源加工企业联系起来,降低企业信息搜集成本。这样能够减少经费投入,同时一定程度上回收部分资金,实现开源节流。协同化,加强政府间合作,政府应许可具有优势资源的组织利用周边区域的垃圾,并允许某些垃圾跨区域运输与处理,通过政府间契约的方式处理垃圾管理合作事务,避免区域间的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从市县、乡镇层面,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城乡联动与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与处置。建议在村级层面,采用多村联建有机垃圾资源化设施;在乡镇层面,通过科学规划,共享垃圾转运设施;在县市层面,协同资源化处理废玻璃、废塑料等可再生利用垃圾以及无害化处理危险垃圾。这样能够有效化解市县一级垃圾承受能力不足,镇转运堆积,村人手不足问题。公开化,一方面对于环卫工人垃圾分类收集中监管问题,可以引入民间监督力量,聘请义务监督员,对于环卫工人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这样不仅调动了民间的参与积极性,也减少了政府工作量;另一方面对于环卫所工作进行公示,自觉接收社会各界监督,增强部门工作责任心;再者对机关人员办公室垃圾分类情况进行通报,督促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并且发挥好表率带动作用。
上一篇: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几点思考